书城社会科学图片报道
49412700000036

第36章 图片报道的数字化与网络化(3)

视觉文化时代产生了巨大的视觉文化消费需求。对此,一切可以实现图像传播的媒介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来满足大众社会的图像信息消费需求。就新闻媒介而言,这种视觉文化消费需求的引力作用非常明显,报纸、杂志上充满了大小不等的图片,互联网更是成了新闻图片的展览馆。新闻图片使新闻信息的接受方式更加单纯和直接,受众在接受它时全无障碍,它使广大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提高了信息筛选的效率。新闻图片所具有的真实、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适合了大众文化发展的趋势,迎合了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必然成为大众传媒的首选。有学者指出:“对于瞬间精粹的摄取,照片博得的吸引力是文字所达不到的。”新闻照片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充分表达新闻信息内涵,通过瞬间产生让人怦然心动的力量。

面对视觉文化时代强劲的读图消费需求,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介都做出了迅速、积极的反应。1984年,西方报界普遍实行变革。据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法国首屈一指的大报《世界报》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竟有20多年不登一张图片。读者对这种板着面孔的报纸不感兴趣,发行量一落再落,濒于破产。检查原因,第一条失误便是单重文字,轻视图片。于是,新上任的社长提出的第一条改革措施便是今后要多采用图片,图文并茂。美国《华盛顿邮报》也开始打破传统的对称式版面设计,而对图片越来越重视。《纽约时报》更是一改“版面严肃”的旧貌,每天的头版必定在突出位置刊登反映国际和国内重大事件的新闻照片。英国《每日镜报》确定办报方针为“短文章,大标题,加更多的图片”。日本报界普遍进行版面改革始于1985年,1988年后,革新的主要内容转向以新闻图片为中心,并实现版面彩色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传媒纷纷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扩版后的各家报纸开始积极增加新闻照片的使用量,并不断以大块的、重要的版面刊登优秀新闻照片。199年5月23日的《中国摄影报》对199年4月全国各大报照片采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至今有些报纸的月照片见报量已多达500幅以上,如《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等,这6家中又有4家在600幅以上;在400幅到491幅之间的有《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日报》等11家。”

今天,这些报纸的各个版面使用新闻图片的数量又有了大幅增长。而且,从最近几年有关“9·11”事件、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印度洋海啸等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来看,新闻图片已经担当起新闻报道的主角。众多新兴的强势媒体更是将图片作为重要武器对报纸版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富含新闻性、信息量、冲击力的图片,占据了版面的重要位置。目前,中国国内图片应用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就是北京的《新京报》,《新京报》编委、视觉总监何龙盛在《以看之名》一文中指出:“由于当代社会有很多读者——特别是精英读者,是报纸的‘浏览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者,报纸要吸引他们,就要更多地采用非写作的报道方式,更多地以快节奏、高效率的视觉方式传递信息。《新京报》创刊伊始,就高度重视视觉传播策略,是全国第二个组建视觉中心的,五年来,发展成为全国报纸中功能最强、工种最齐、人数最多的视觉中心。《新京报》日均88版,平均刊登图像信息约300多幅,包括图片、图表、漫画、插画,其中图片所占比例最大,在七八成之间,约200多张。信息判断、形式感、故事性、人情味、观点、风格,是《新京报》评价图片价值的主要标准。”《新京报》的图片运用策略,彰显了图片报道的力量和多样化特征。

二、图片报道技术走向大众化

美国着名学者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认为:“不同的媒介对控制有着不同的潜力。不能广泛传播的媒介,或者需要特殊编码和解码技巧的媒介很可能被上流阶层所利用,他们有时间和来源获得这些媒介,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化,它就会走向大众化。”

在印刷社会里,一个人接受训练和教育的程度越高,他们就越容易在某个学术领域安身,也因此他们在受训时就越无法意识到其他领域的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传统的学科不仅是有结构的知识的主体,也是有组织的无知的体系。但是在电子社会中,特别是数字技术促生的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超级平台的出现,使得来自所有知识领域的信息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具有同样的可接触性。

曾经高贵的摄影下嫁给大众,并一举成为吸引普遍参与的大众媒介。

过去,图片报道从业者只是少数拥有较为先进摄影器材、具有较高拍摄技术的摄影记者,而现在,随着数字相机的出现和数字相机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傻瓜相机为代表),图片报道越来越远离专业化、技术化的方向,一举成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傻瓜相机之后的数字成像技术,彻底颠覆了影像世界的‘真实’概念,进一步威胁传统影像的审美趣味。人们在这个传播时代关注的只是影像的信息,而不是影像的经典。傻瓜相机拆除的是摄影的专业壁垒,它已经成为民主化与个人化的有力象征,并为真正意义上的私人摄影成为事实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傻瓜机把大众从解读影像经典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使读图变成轻松愉快的视觉消费。

傻瓜相机步入数字化以后,随着制造产业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进步,前几年还很昂贵的数码相机现在已经越来越平易近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拥有数码相机。近年来,带有摄像功能手机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是使图片报道曾经所需的复杂技术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记忆。在不经意间,普通大众具有成为图片报道参与主体的条件。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这种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对于专业图片报道师而言,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弱化了专业图片报道师拍摄时众多复杂的技术因素,使图片报道师更有可能专心于新闻图像本身的形象性和新闻性的内涵,能充分地用相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影像拍摄经验的交流,推动了图片报道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因此,随着网络平台的出现和完善,摄影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图片报道等专业摄影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走近了大众。众多的带有服务功能的图片报道网站为广大访问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学习平台,访问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学习或是提出问题,并往往能及时地得到解答。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有可能造就更多的图片报道爱好者成为杰出的图片报道师;相比之下,在网络诞生之前,一个业余爱好者如果不能有幸遇到名师或者进入一个出色的交流圈,其结果多半是很可惜的。

网络对图片报道的影响不仅体现于新闻图片的便捷摄取,更在于对新闻图片的传播。摄影者依靠网络可以将图片以快速、广泛、高效的方式传播,并及时得到反馈。这种传播手段革命性的变化,使得业余图片报道爱好者能够经济快速地将他们拍摄的图片故事通过网络发往世界各地。对于图片需求方来说,这种高效快捷、低成本的运作方式也是求之不得的。现实生活中,对于某些图片报道题材的拍摄,普通爱好者完全有可能具有比专业记者更好的角度、环境等优势以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价值。目前,除了一些新闻性很强的突发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外,许多媒体的图片报道题材来自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广大的摄影爱好者虽然可能缺少专业眼光,或者受到摄影器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但是对被摄对象在空间上接近、更长时间的观察、心理上的认同等方面,他们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到图片报道上就是相对于专业图片报道记者更加“自然”和“真实”。

三、图片报道的媒介舞台进一步扩容

图片报道的媒介舞台扩容表现为图片报道在重新巩固传统的阵地——报纸、杂志的地位后,获得了新的媒介生存舞台:第四媒体。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的年会上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人们目前所讨论的“第四媒体”是指从狭义角度界定的“第四媒体”,它又被称为“新媒体”和“网络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传统媒体而言;所谓“网络媒体”,是指第四媒体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媒体。现在,不管是第四媒体中的新闻网站还是门户网站,不管是公用的搜索引擎还是个人的BLOG,都为图片报道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和空间。

1880年,美国人成功地将一幅照片印刷在3月4日出版的《每日图画》上,从此,现代意义上的图片报道事业的序幕拉开了。图片报道从诞生起就与报纸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19世纪末,西方报纸上的新闻照片还非常少,仅仅作为版面的点缀或者是插图。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摄影、印刷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对图片报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1904年,率先以新闻照片报道为主要内容的英国《每日镜报》获得巨大成功,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摄影报道出现,图片报道地位进一步提高。

20世纪30年代,是新闻杂志的时代,图片报道的发展为新闻性期刊提供了物质基础。德国的《慕尼黑画报》、《柏林画报》为后来的图片杂志发展开了先河。美国大众化报纸兴起后,以新闻图片报道为主的《生活》在1936年11月23日创刊号上整版刊登了一幅题为《生活伊始》的照片,并写道:“照相机记录下生命中最充满活力的时刻,生活从此开始。”是一种很有革命性的创举。这样,在媒介主导的基础上,涌现出一大批着名的以罗伯特·卡帕为代表的图片报道家,使图片报道进入一个全盛时代,新闻照片需求急剧增加。但是,事物的发展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作为传统媒体的纸质媒体遭受到严酷的生存挑战,报纸与杂志一度被认为将会没落或是消亡。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报纸除了在纸质传统发展空间继续延续外,在网络空间中,各国报纸都在有效地进行着不断的拓展。世界报纸协会理事长蒂莫西·鲍尔丁2001年6月4日在香港举行的协会年会上发言说:“报告明确无误地证明,所有报纸的读者群都因为报纸在网上出版电子版而迅猛增加。”在德国,这一人数增加了212%,仅德国《图片报》一份报纸的电子版平均每月就有3920万人次的点击率。鲍尔丁信心十足地说:“如果报纸真的会消失的话——这一点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的——很明显谁将向网络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贵,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介集文字、音频、图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传播于一身,因而被称为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图片报道最新和最大的媒介舞台。

网络成为图片报道的新的媒介舞台使得图片报道在时效上和空间上的竞争愈演愈烈。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其结果是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网络媒体的容量大,几乎无限,不像报纸那样受版面限制;另外,网页的编排技术也为他们汇集大量资料提供了可能。传统媒体有限的图片容量在读者日益膨胀的“无限”阅读愿望面前,显得有心无力。同一题材的新闻照片,纸质媒介发到10张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而在网络上,几十张、上百张甚至上千张都不存在问题。另外,网络有完备的检索功能,只要键入关键词,就可以获取需要的新闻图片,而无需大海捞针般地在各类报刊中苦苦翻查。对于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报道,新浪网就发表了82个图集,单是奥运会开幕式图集就有63幅图片,而63幅图片对于报纸来说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目。这82个图集中每个图集少的几张、多的达几百张,北京奥运会期间,新浪网每日发布的与奥运会相关的新闻、快讯和图片总数多达1000多条,这是任何传统新闻媒介都无法企及的。

就目前的中国国内互联网而言,发布图片报道的网站有这样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