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图片报道
49412700000035

第35章 图片报道的数字化与网络化(2)

最后,数字影像传输速度快、效率高,能保证图片质量不受影响,又可以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进行传输,成本低,这些优点帮助图片报道迅速适应了现代信息传播的需要,帮助图片报道从图片的采集、传输、编辑、出版、发布全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在数字相机的帮助下,借助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图片报道传播进行了一轮“大提速”。2004年,新华社记者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已经能够以2分钟一张的速度向在北京的新华社总部发回新闻图片。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刺激了新闻报道形态的转变,同步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已成为各家媒体的共同追求。有实力的网站全天候24小时对新闻事件进行滚动播出,即时配发新闻图片;对于报纸来说,对图片报道的最后截稿时间延长了,图片报道的时效性提升了。

2003年2月25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餐厅发生爆炸案,有近百名中外记者火速赶到,美联社、路透社、CNN、东森、亚视、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等摄影记者各显神通,在现场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采访。美联社、CNN的记者的新闻稿第一时间发布到了各自的网站上,实现了同步制作、同步播出的直播效果。而国内的新浪网、中新网等也对爆炸案进行了图片报道。

正是由于数字相机的出现,使图片报道图片实现了用数字格式的记录方式,图片报道图片的传播不再以胶片或是纸质的相片来进行,而转为用计算机可以直接编辑处理的数字文件。因此,图片报道的数字化进程以数字相机为源头,实现了影像采集的数字化,进而以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平台为基础,通过网络编辑系统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的图片报道数字化编辑,最终借助数字化的印刷和出版设备,实现了图片报道全程的数字化。

三、图片报道生命力的提升

数字技术在图片报道领域已经得到国内外图片报道记者的广泛应用,数字摄影技术方便快捷的优点大大推动了图片报道事业的发展。与图片报道的传统胶片时代相比,图片报道在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存储容量、传播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图片报道获得了在特殊环境中强大的生存能力。

着名战地记者黄文在《来自前线》一文中这样写道:“1999年3月~5月,我在南联盟战地采访时,经常使用数字相机工作。这主要有三个最重要的好处:其一,无须冲洗胶卷,极大提高了发稿时效。特别是当时北约轰炸多在半夜或凌晨进行,北京与南联盟之间有6~8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在现场用数字相机拍完照片后,可以尽快将影像传回国,以赶上当天出版的晚报,使国内报纸能够用上当日照片而非昨日新闻。其二,由于数字摄影基本没有耗材,活动硬盘可以反复使用,在战区被封锁的情况下,记者无须为胶卷消耗殆尽、拍不成照片而担忧。其三,因为爆炸场景多在夜间,对胶片感光度要求很高,我带去的胶卷最高速度是800,而我的数字相机最高感光度为2000,因此,能够在更差的照明条件下获得可辨识的清晰影像(尽管要大大损失解像力)。”现在的高级相机最高感光度早已超过了ISO3200,随着科技的发展,更高的感光度也逐渐成为可能,光线对图片报道的限制将变得越来越小。

面对图片报道数字化的潮流,数字相机已经完全取代了摄影记者手中的传统相机。传统的光学胶卷感光、成像、冲印、扫描的过程已经为图片报道的及时性要求所摒弃。图片报道的数字化后还为新闻媒体对图片报道的大量需求提供了时间上和容量上的可能。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上的新闻图片几乎都是数字格式的,而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有200多家报纸的新闻图片采用了数字技术采集和编辑,并把会不会数字影像处理技术作为各家报纸招聘人员时的重要标准。时间发展到今天,全世界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新闻媒体都已经采用数字技术采集、编辑和传播。

图片报道新的生存能力在实践中越来越得到了重视。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还只有两家新闻社在试用佳能与索尼公司的试验性数字相机,而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报道中,数字技术已成为体育记者首选的使用方式;路透社和美联社的50多名记者不再使用胶卷,借助于数字网络的传输,新闻图片10分钟左右就可以传达本国编辑部。而在以往的奥运赛事中,往往是柯达和富士胶卷的争夺战场,各国记者拍摄的大批胶卷要使用临时暗房,并由摄影记者不分昼夜地工作。“美国1992年的总统大选报道中,专门有人负责送胶卷,而在199年的大选中,因为使用了数字方式,图片只需要几分钟就传回了新闻中心,不但省钱省力,关键是赢得了时间。着名的战地摄影家卡帕,曾冒着生命危险拍出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照片,后因助手烘干底片时的不慎使冲印出来的图像变得模糊不清。《中国日报》记者郭建设在拍摄198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连夜站在铁轨上拦截了5次火车头,再周转于火车和飞机赶回报社冲洗发稿。”现在,数字相机改变了后期制作中的复杂环节,在海湾战争中,数字摄影第一次取得决定性的成功,由于在战争中使用了佳能RC‐60和索尼公司的军用磁盘相机,2万幅数字影像中有5000幅直接通过电话线和卫星从战场指挥部传送到美国的战地摄影中心,后来在波黑战事报道中,美国的战地摄影中心则全部采用了数字拍摄和传送。

二是图片报道在图片市场化中获得了发展动力。

图片报道的数字化为新闻图片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新闻摄影出现不久,世界上就有了新闻图片公司。1919年,美国赫斯特报系的国际新闻图片社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图片社。194年,玛格南图片社诞生。196年,法国伽马图片社诞生,这是第一个世界性图片通讯社,该社拥有2000多名摄影者,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有几千家图片用户。后来日本也设立了“底片银行”,使摄影记者的作品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使图片报道商品化。1993年,美国摄影家丹尼斯·考克斯建立了专门租售中国题材的“中国图片库”,中国的一些摄影记者以个人的名义与图片库建立了代理关系。

同年,我国最早的图片代理公司——黑星图片社在北京成立。互联网的出现结束了国内大媒介通过垄断传真网络达到垄断国内国际图片市场的状况,为中国的图片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中国的摄影记者和一般摄影者大多通过互联网与图片网站签约发布和销售自己的图片报道作品。

图片市场为摄影记者与新闻图片用户搭建了桥梁,使得图片报道在图片市场化中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从现实利益角度看,以个体或摄影群体为单位加盟图片公司,可以为摄影记者个人及新闻媒体带来收益。从行业角度看,摄影记者能够进入图片市场,会提高摄影记者队伍的整体水平,认识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照片,什么样的照片仅仅是用来宣传。这些基本问题在理论上争吵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图片市场的实践是检验对图片报道认识的一个最有力依据。从社会角度看,摄影记者能够进入图片市场,还会改善过去中国图片资源缺乏的状况,会使更多的好图片走向世界。

三是图片报道拍摄队伍壮大,提高了图片报道的活力。

随着摄影知识、技能、器材的普及,在强大的网络平台支持下,身在突发事件现场的任何一位普通人都可能比专业摄影记者更早地拍摄图片,并通过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出去。2005年月,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发生后,第一批现场照片就是由地铁中的乘客用手机拍摄的,这些新闻图片几分钟后就在国际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在图片报道上,由于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摄影爱好者可以捕捉更多富有新闻价值的现场形象。因此,随着摄影爱好者这股新生力量的加入,专业图片报道记者就必须重新为自己进行定位,既参与这种竞争又同时发展自己。这样,更多的摄影人进入了图片报道队伍并进入了新闻图片市场,新闻图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我国图片交易机构建立和完善之后,对于媒体而言,吸纳了这部分力量,将大大开阔新闻图片的报道视野和稿源,这既意味着图片报道队伍中增加了一支庞大而且深入生活的基层部队,又意味着新闻图片报道成本的降低。

在经济利益的引导下,包括专业摄影记者在内的不同职业的人们一起加入到新闻图片提供者的行列,其直接的结果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原则下,图片报道图片的质量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图片报道作品的市场化既丰富了图片报道图片的来源,又提升了图片报道的质量,赋予了图片报道更强的生命力。

第二节网络化与图片报道的社会化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条件的网络化进程影响和改变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大众传媒来说,网络化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高效率,使受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为可能。大众传播也因此不再是由传者到受众的单向信息流动,而转变为传者与受众的双向选择和互动。

当今时代是视觉文化时代,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强劲的读图消费需求对图片报道提出了要求,一是图片报道的质量,二是图片报道的数量,三是获得图片报道的简易性和便捷性。而图片报道的网络化变革正是要解决这几个难题,这种变革就是要使图片报道真正走进广大受众的怀抱,把专业摄影记者手中的专利变为一种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

一、图片报道与视觉文化时代

20世纪末以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化景观就是“视觉文化”的出现。着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美国人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社会的发展正如他所言,电子技术、出版印刷技术、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物质支持。如今,图片的影响越来越大,“读图”已经成为阅读的一个重要形式。图片在传播中的直接性,图片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再是缺乏信息,如何在泛滥的信息中进行迅速及时而有效的筛选。成为了关键视觉文化是这个时代高速率、高节奏的生活方式的需要,正因为此,人们对信息的接受进入了一个“速览时代”、“视觉时代”、“读图时代”。

所谓视觉文化,它的基本含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化等等,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例证,证明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业已出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字也许尴尬地沦为图像的脚注。有人惊呼:“不读小说!”因为在影视作品的巨大诱惑力面前,文学读物面临着空前的边缘化。文学名着不断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文字在图像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电影化”歪打正着地“成就”了文学,小说家期待着电影导演青睐自己的原作。如果说过去是文学作品为电影“增势”的话,如今则是作家借电影来“增势”,图像的力量为文字壮胆!青少年的文字能力在衰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大学生热衷于卡通读物即是明证。“从主题公园到城市规划,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音乐的图像化(MTV),到奥运会的视觉狂欢,从广告图像美学化,到网络、游戏或电影中的虚拟影像……图像成为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

今天,视觉形象超越语言文字而成为我们的新宠。我们热衷于看图像而不经意地冷落了阅读。有实验表明:人们从文字上获得的信息为13%,从声音上获得的信息为23%,而从图片、图像上获得的信息可达52%。从图片图像上获得信息很快捷,而且较少受到“受众”文化程度以及语言差异的影响,特别适应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因此,如果我们用语言(话语)和形象(图像、影像)的对立二分格局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一个从语言占中心的文化向视觉图像占中心的文化的深刻变迁。我们文化活动的属性发生了很多变化,由传统文学艺术借助文本对人世的间接性和想象性体会和感悟,转变为借助图像对现实的记录、展示和消费。

法国莫尼克·西卡尔曾说:“图像走遍四方。”摄影技术是真实、客观地制造图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摄影家看来,摄影是一种方式,任何东西都可以确切地通过这种方式说出来。现实中的孤立现象可以由影像结合起来,在一个社会自然人的眼光里,图像是获取知识、了解事态、掌握规则等的方式,这样一种状态使文化活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活动中听评书、读小说、诵诗歌以及表演,都必须借助一个语音或文字的链条构成的文本,通过想象,来间接性地认识外界社会,读者得到的是体验和领悟;而图像时代,文化活动借助于现实的形象印迹直接呈现在视觉中,在读者和观众那里引起新奇(陌生化)的感觉,利用从众心理引导消费。摄影人拍摄一切的理由就是基于消费的逻辑,我们制造影像,消费影像,从而需要更多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