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是人的本性,是人的优点,是人的权利
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指出,不应当剥夺人的自由选择权,选择是人的本性、人的优势,应该受到尊重。他说:“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思想教育者应该保护它、张扬它,而不是抑制它,贬低它。
选择是目标追求的一种权衡。人以得失权衡为依据的选择是一种自由。
任何选择都基于对后果负责,是对自我负责能力的自信。人都有选择的必要,人要生存就要选择,人有追求更需要选择,只有在选择中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自己所选定目标的神圣和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努力。秦始皇施以焚书坑儒的思想高压并未能剥夺人民对权力的选择,资本主义的强大舆论并未能抑制广大纯朴的劳动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其清晰的目标都在解放自我。
选择是一场实现自我的搏斗。选择是“我”服从世界,还是世界服从“我”的一场心灵搏击。人生是艰难的,因为一则可供选择的实在太多了,二则人的欲望也实在太广了,三则任何选择都受环境制约,美好的选择未必都能实现。因此,选择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场艰难的搏斗。伟人有选择,有的为了宣扬真理、扞卫真理,不惜承受个人的牺牲和死亡的恐惧;有的为了科学创造,不惜付出毕生的精力,牺牲生活的享受。凡人有选择,为了生存,他要思考,是否愿意付出牺牲自尊的代价;为了明天的希望是否值得承受今天沉重的苦难。没有上帝能安排一个人的命运,人生多歧路,目标再浅近,也得靠自己奋斗。
选择是多元社会的必然。人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在开放性的思想氛围中,就面临着种种选择,可以说人就是生活在选择之中。世界是万花筒,什么都有,而且都是很诱人的,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陷入迷茫,面对万千世界,只能以选择应对。生活就是一种选择,尽管都很眷恋,但必须择一而从。现实是利益、信息、关系的多元组合,因而产生对人们思想影响的多向性,进而产生多歧性,出现思想矛盾冲突的泛化。人们面前的思想矛盾与思想碰撞随时都有可能遇到,迫使你不得不作出自己的选择。
选择是人生之常。上街买东西要选择,要选择价廉的、物美的、实用的;上图书馆看书要选择,要选择具有前沿性、丰富性、实用性、趣味性知识的书;与人交谈要选择最适合的话题,开会发言要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表述方式,参加体育锻炼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项目等,总之,生活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选择,只不过有的是轻松的选择,有的是郑重的选择,有的是艰难的选择。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次选择,有的后悔了,有的庆幸了,都是在作自己选择后果的反思。选择不只是人的一种自我追求,也是一种自我否定,人就是在自我毁灭与自我创造中生生不息,以至永恒。任何选择都是肯定与否定同在。
选择是人的主体性强化的表征,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自主性的宣告;不人云亦云,是人的人格自重的表征。只有自主选择才能彰显自己的独立人格,才能彰显自己是属于自己的。人的主体性越强,越不愿意随声附和,越要凸现自己的选择性。人的选择意识是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上升而逐步强化的。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对于文明社会的教育者来说,有时“一士谔谔”之质疑比“千人诺诺”之顺从更有价值。
2.教会顺从向教会选择转化是教育理念的一场革命
教会选择是让人们经历他律-自律-自由的自觉提升,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才是可贵的获得、牢固的占有、珍重的保存。思想与道德都不是外加的,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有个先天不足,从教育思想产生伊始就有教育理念上的偏失,以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文心雕龙·诏策》),教就是要人仿效。思想教育以此出发,逐步演变为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同一型号的人,并与近代工业流水线式的操作方法接轨。过去一些教育者总喜欢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把自己的教育说成是天的意志,以提升自己的权威,要人们遵从,拒绝人们的自由选择。思想教育中曾一度提倡驯服工具论,习惯于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专制性思维方式,至今人们还留有惨痛的教训。
教会顺从是以往的思想教育价值取向,即要人们接受既定的思想规范。这是一种封闭性的、非民主性的,因而是脱离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特别是当前,这种无视价值多元的社会现实的教育理念,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低效的现实困境。在教会顺从的理念下,人们不得不放弃选择,也即放弃做人的权利,其结果是创造一个非自己意愿的“我”,一个人格分裂的“我”;缺少选择的主动、选择的勇气、选择的能力、选择的责任感,不敢冒险,不敢竞争,不敢独立思想与处事,只会附和他人。在教会顺从的理念下,人们一味地被要求驯顺与盲从,以社会为本位,销蚀自己的稚气,磨掉自己的锋芒,以融入绵羊群为满足,思想教育活动只许顺从,不许质疑,抑制了人的主体性,抑制了人的聪明才智。在教会顺从的理念下,受教育者往往患有思想贫血与缺钙症,失去免疫功能,失去自我,易于陷入思想迷惘,不知所向,经不起环境的干扰与挑战,其实是在制造残缺不全的人。那种以为教代表政治、不允许选择,以为教代表社会、不支持选择的认识,是对思想教育职能的误解。鲁迅曾尖锐地批评历史上“十足的奴隶式的教育”,指出:“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恰如其分,发展各自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
其实,中国历代不少名师都倡导受教中的选择性,鼓励“择师”精神、“择善”意识,主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告诫人们“择师不可不慎”(《礼记·学记》),认为“从”的前提是“择”。这个观点可视之为中国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原始理念。章学诚《原学上》中也说:“教也者,教人自知适当其可之准,非教之舍己而从我也。”他如此直截了当地向世人宣告,思想教育不是要人“舍己从我”,要尊重人“自知其当”,这种教育民主意识的滋生是思想教育理念的一次革命性的呼唤。思想教育不是要人放弃自我,而是要人懂得怎样取舍,按照什么标准取舍,为什么目的取舍。
多元价值共存是今天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教会选择即要求受教育者对外来的思想信息通过其真理性、价值性的审视,进行过滤、筛选,而后有选择地加工、吸收与整合。受教育者的选择即是其主体性的展示,反映了人们外依赖性的减弱、内自主性的增强,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提升。选择以自我负责为前提,以选择需要、能力为条件,以实现自我为目标,即有意识地学会运用自由;这种选择性是人的创造性的前提,可以说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意识的表征,敢于选择是敢于创造的基础性条件,有选择的勇气才会有创造的能力。
今天,我们不仅要教育人们融入现实,还要教育人们创造世界。思想教育的本质不是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行为,而是为了唤醒人实现自我、提升生命质量的内在力量;不是为了制造标准件,而是为了使人成为充满活力的有个性的个体;教育不是为了思想简化,而是为了思想丰富化;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不是约束人的异己力量,而是实现自我的现实需要;思想教育应该是受教育者为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3.思想教育要把教会选择作为自己的力点
再高明的思想教育者也无法代替受教育者的选择。思想教育者可以而且应该明确提示政治选择,但一方面政治思想本身空间是十分开阔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另一方面人与社会政治生活并非都是等距离的,而是多层面的、多色彩的;再一方面政治思想信息是多流向的、多质量的,因此大量的需要受教育者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决定自己的态度,即使政治观点认同,也还有政治参与度、政治关注面的深广度等不同,也还是各有自己的选择,思想教育就是要教会他们正确选择。
唤醒选择意识。多元化社会的人生都会遇到各种歧异,一些人会陷入迷惘而不知所措。思想教育要呼唤人们强化自主意识,学会正视矛盾与冲突,善于鉴别是非美丑,勇于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敢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否则就是对自身责任的放弃,其实这也是一种选择,即选择对自己不负责。所以呼唤人们的选择意识实质上是呼唤人们的主体性的觉醒。
培养选择能力。人的选择能力包括对思想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平常说的不知所措,就是没有选择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了选择的难度,一是思想信息流量大,令人目不暇接,一些人不免在信息海洋中沉没。二是思想信息的垄断被打破,信息畅通无阻地直接到达千家万户,人们对思想信息的选择可以不需要思想教育者指导而独立运行,但选择与责任共在,需要自己对自己选择的负责。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也是讲人的祸福取决于自己选择的正误。三是选择不是无条件的,不是无限的,是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条件的,以其辨别能力为基础的,没有辨别过程不会有选择能力;选择有最优选择、可行选择、后备(可能)选择,有真理性选择、价值性选择、愉悦性选择;选择不能用情感代替理性,不能以功利性代替正义性,不能以自己的选择代替他人的选择,要坚持理性选择而拒绝非理性选择,而这正是需要悉心培养的。
保障选择权利。应该让教育对象有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审视与质疑的权利,受教育者拥有评价权、选择权。应该允许人们思想信息接受中的理解差异,允许人们在接受中的创造。人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选择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人们有权审议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示的真理的价值性,有权审议教育者传递思想信息的动机的纯正性,有权拒绝教育者对其施教信息的人为加工。剥夺受教育者选择权利的后果是,制造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强化其不合作意识,这是思想教育之忌。
留下选择空间。思想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应向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源、更大的信息量,向受教育者尽可能拓展开阔的思维视野,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我们不应轻率地告诉人们:“不能那样,只能这样。”这会堵塞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抑制人们作最优选择的努力。在很多情况下,提供可能答案比提供标准答案更有价值。思想教育者胸怀要开阔,要有容错、容异的气度,不要太多地责怪选择失错。
提供选择自由。思想教育在营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同时,应该允许价值多元存在,这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思想教育不应该有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心态,要向受教育者提供选择自由,思想教育者固然要鼓励受教育者选择的果断,但也要允许选择的迟疑,理解选择的困惑,耐心地对待选择的游移,真诚地允许选择的尝试,经过碰撞的选择才是一种慎重的选择,才有可能是一种坚定的选择、科学的选择。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对象有选择必要,有选择能力,有承担选择后果的思想准备。我们没有必要强硬地要求受教育者把教育者所宣示的思想指向作为人生依据,我们只是在向受教育者提供思想选择的参照系。即使受教育者作了错误选择,走过弯路的人比起未走过弯路的人,也许其生命力要强得多。
4.教会选择只有在民主氛围里才能实现
教会人们选择只有在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要把思想教育放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让社会生活中多元价值取向的跃动刺激人们的选择意识,提升人们的选择能力。
思想教育者要致力于营建思想民主的良好氛围,要避免以真理垄断者自居,消除思想教育中的霸气,要鼓励人们拥有一颗会思考、会选择的脑袋,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思想教育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激发其思想信息授受中的选择性与创造性。当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产生矛盾与对立时,不要急于施以“上帝的启示高于一切”的压力,而应通过民主讨论的耐心来解决。思想教育者太强的自信、太强的控制欲,都会造成对受教选择、创造能力的抑制;思想教育者要营建思想开放的良好环境,广开思想信息渠道,活跃思想信息交流,优化思想信息流通的质与量,以保证人们的最优选择。思想教育不能靠行政措施强制人们认同,不能靠权威架势迫使人们顺从,不能靠信息封锁迫使人们就范,只有思想教育的民主氛围,才能激发受教的主动性、受教的选择性、受教的创造性,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轻视交通线上路标导向的积极意义,不能放弃教育导向的责任。要通过教育导向,避免人们错误的盲目选择,以保证社会性的思想活动按正确轨道运行。同时思想教育者要充分估计人们不同选择的可能后果,对创造性的选择应予欢迎,对错误性选择不能回避,鼓励的、支持的、导引的、劝阻的,应各适其宜。思想教育要从理想误区中解脱出来,回归现实,现实既有尊重选择的需要,也有导引选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