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49410400000023

第23章 注入关注人生的活力(1)

(十六)人是一个谜,还是一首诗?

思想教育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然而人认识世界似乎不难,而认识自己却并不容易。认识人是一个千古难题,人确实是像谜一样深,像诗一样美。

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很熟悉又很陌生的话题,一个很易懂又很难解的问题,人们在努力寻求满意答案的同时,都可以有自己的领悟。

人认识世界似乎并不难,而认识自己却很不容易。今天我们到处可以听到“以人为本”的呼声,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的自我迷失现象的严重性,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对待自己,至今实在还是一个问题。

一些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大社会分量,而把自己的学术注意力放到人的身上。舍勒在《论人的观点》中说:“所有哲学的中心问题应追溯到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卢梭说:“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是关于人的知识。”对于思想教育者来说,如何认识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1.“人是什么”是一个千古难题

《圣经》中早就要世人关注人自身,“人是什么?我们要注意他”。从古至今,多少哲人曾经热心于关注人自身。伏尔泰说过,要回答“人是什么,不是靠对人本身的思考来发现,而只能通过历史来发现”。这说明了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回答这个问题的困难性。

人是物质。很多人只注意到人的本质是物体,泰勒斯以为人的本原是水,赫拉克利特以为人的本原是火,阿纳克西米以为人的本原是空气,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以为人的本原是原子,是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结合。康德说过,人是借助想象力创造文化教育的生物。这些都是说,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而已。然而人只是一种物质,只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吗?这个显然只注意到了人的自然属性,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人是特殊动物。人不过是动物而已,但人作为一种动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人作出认定:人是唯一具有语言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是理性动物,人是会使用符号的动物。然而即使人能制造工具,能劳动,能使用语言,能使用符号,人也是离不开动物本性的。但人一旦趋于完善就是最优良的动物,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公正,就会堕落成最恶劣的动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人是理性。在苏格拉底的意念中,“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笛卡尔也说,“人不过是思想着的物体”。康德也说,“人,实则是理性存在物”。人们都以为人乃万物之灵,就因为人有理性。狗的嗅觉、猫的视力、蜘蛛的编织技术、蜜蜂的建筑师本领,都超过人,但都没有人伟大,因为人有理性。丧失理性即放纵快感,就失去人的本性。

人是需要。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得很明确,“人乃是一个需要的存在物”。马克思也讲过,“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身的需要的满足,正是人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关系,正是人的需要促进了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深深意识到,人的需要是人的目标,应该受到思想教育的尊重。

人是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从人的社会性视角认定,人不只是理性,更是一种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几乎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论断。人是关系存在物,包括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但生产关系是决定性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唯一论断,马克思曾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人。人有复杂的关系,但人的本质并非仅仅是关系,更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

人是人自己。狄泰尔说过,“人就是人自己”。这似乎回答得很玄乎,却也不失其准确性。马克思也在《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枛导言》中说过,“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自身的目的,抓住人本身即抓住人的根本,所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地位的价值。思想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抓住这个根本。

人是复杂体。着名的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曾经坦率地说过,“人是什么?

一堆矛盾而已”。有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有人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半是神一半是兽,不要轻率地对人作出失望或希望的论断,人有丰富性、多侧面性、在变性。儒学老祖宗很关注人,“仁者,人也”。仁是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所在。而叔本华却说:从本性上讲,人是一种野蛮、可怕的动物。……一旦去掉法律与秩序的枷锁,无政府状态来临时,人便会露出自己的真相(《拾遗与补充》)。而这些都是人的现实存在。因此可以说,人既是一个复合体,也是一个未完成体,无论是类的人还是个别的人,都按自身的逻辑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要认识人,不能只是从抽象的人自身,而应该从人的关系、人的实践中去认识人。

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思想教育者来说,却是切忌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作轻率论断的真诚告诫。

2.人是一个谜

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肯定了,司芬克斯之谜就是令人难猜的人之谜。古希腊神庙中就有铭文“认识你自己”。对人来说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可见人有自身的神秘性,越神秘越要透视,但越是探索,谜团越大,诱惑力也越强。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谜。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要破解这个谜,破译人类社会存在的密码,但有谁能说他已破解了人之谜了呢?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曾经求签、拆字、请算命先生,企图求解人生之谜,可又有谁真正得到满足呢?

古今中外有多少哲人曾经花毕生的精力去破解这个谜。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人是个秘密”,需要毕生去猜它。有多少哲人文人曾对人大发慷慨,苏东坡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莎士比亚说,“人生不过是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躁动”。说人如梦一样的神秘,也就是说人难以捉摸。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的、最神秘的。”

人确实有很多令人费解的谜。

潜在能之谜。人的潜能像一座冰山,90%沉没在水下。有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是,人脑才用了十分之一,如果使用一半则可学会40种语言,背诵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人的脑细胞大量地还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可喻之为人的大脑犹如沉睡的巨人。人究竟有多大能量仍是一个谜,人的潜在能量究竟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爆发,究竟怎样才能把人的能量充分开发出来,也是一个谜。弥尔顿双目失明却写下了不朽着作《失乐园》,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成为着名音乐家,这些都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事,然而却是铁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能量是无极限的。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为人的潜能开发创造最佳条件,使人的能力发挥处于最佳状态。

或变性之谜。人不是煤油,有一定的热量,对人不应该期望能量守恒。人是一个未完成体,有可变性、在变性、或变性,有不可预测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有无限的可能性。困难可以催人奋斗,顺利可以消磨人生;逆则成圣,顺则成狂。曹操年少时被人贬为无赖,却是政治家才能的折光,只有其叔叔模糊地意识到有可能是个奸雄。爱迪生儿时被教师看成是顽劣,却是发明家素质的表征,只有其母亲凭直觉发现孩子未来的希望。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辉煌,人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罪孽,所以思想教育者不能轻易地对顽劣、低能、平庸的青少年流露出失望心理,不能低估他们的自变量。昨日平民,今日富翁;昨日如日中天,今日成阶下囚。究竟是人自身之谜,还是环境之谜?人在自然力面前有时表现得那么渺小,任凭大自然的伟力轻易地吞噬着人的生命;有时又表现得那么伟大,显示出人定胜天的豪情。思想教育难道不应该保持对人的变化的敏感而积极导引吗?

内隐性之谜。人都有一个潜意识世界,由于性格因素、政治关系、利益原因,把真实思想隐蔽得很深;人都有一个内隐世界,不仅有内在的痛苦、忧虑、沉闷,更会有隐匿很深的情愫、秘而不宣的追求。人的外显存在与内隐存在不总是一致的。忽视人的内隐的思想心理层面,对人的认识是不可能到位的。思想教育不能停留在对人的表层的认识上,而应该留心于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把握。

爆发力之谜。人的外压力越强,爆发力越大;内抑制越久,爆发力越强。人的力量一旦爆发可以震山撼岳,一个匹夫陈涉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强大的秦王朝顷刻崩塌。有的是环境刺激后的爆发。爱因斯坦16岁前很平庸,是阿劳什复习中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智力爆炸;爱因斯坦26岁那年,不在研究岗位上,没有物理学家指导,却在短短的6个月中,在3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4项划时代的科学成果。人不仅有爆发性的智力增长、爆发性的创造发明,也会有爆发性的破坏力,思想教育应该如何对待与驾驭这种现象?

坚忍力之谜。人一旦相信自己意志的价值,就会百折不挠,不怕千难万险,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执着于目标追求。雄心靠毅力支撑,韧性是成功的道德依据,不经过磨炼难以成佛。安德鲁·怀尔士从10岁那年,听到老师讲“商高定理”,当老师讲到“费马大定理”时,他入了迷,立志数学。1985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而后几乎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在9年后的1994年,他破解了“费马大定理”。真正是“敢坐十年冷板凳”!成功需要孜孜不已的韧性,需要对目标的执着。歌德写《浮士德》写了60年,马克思写《资本论》写了4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写了27年,都遇挫不回,因挫成才。如此等等,不乏其例。

司马迁耐宫刑之辱,林肯耐清贫之困,孙悟空耐丹炉火炼,他们都以其坚定的意志走向成功。无论是谁都难以保证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每一个伟人都有一部苦难史。人要成功就需要意志与毅力。

超越性之谜。人是超越他人的独立存在。人都有超越精神和超越能力,喜欢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克服人的有限性,挑战生命的极限,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超越、无限对有限的超越、可能对现实的超越;不愿意受制于现实,喜欢在他人看来不可能的地方,寻求把不可能转变为可能,寻求成功几率。人的超越性必然演绎为人的独立性。尼采说过,“不要把我和任何其他的人混在一起”。卢梭也说,“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有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人”。

3.人是一首诗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被誉为“一个伟大的命题”。培根说,人是世界的中心。索福克勒斯说,“世间有许多奇珍异宝,但没有一件有人这么精妙”。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们总是喜欢用最美的词汇去尽情地赞美人的价值。

人有“大江东去”那样的豪放,有“欲与天公试比高”那样的意志,有一汪秋水那样的静美,有一座高山那样的沉稳,有古松挺拔那样的刚劲,有小溪潺潺那样的活跃,有清泉一脉那样的沉吟;人有一身灵气,一身正气,一身逸气,也有一派浩然,一怀豪情。人有时候壮怀激烈,有时候情意缠绵。人是一首诗,像诗一样耐人吟咏,所以人人都眷恋它,赞美它。

人的一生就是一首诗。人的生命是绚烂的,童年期的幼稚与天真是一首诗,青年期的理想与野心是一首诗,成年期的抱负与拼搏是一首诗,老年的宽和与超脱也还是一首诗。人生一路都充满诗意。虽然人难免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有呻吟,有痛苦,但是谁都不会放弃一怀希望,即使在艰难情况下,也还是如此,这种不灭的希望之火,也是一首诗,虽然难以放声高歌,却也耐人低声沉吟。

人虽然有可能承受种种困顿与压力,但战胜了就会变成亲切与怀恋,在自己的记忆中反刍也仍然是一首很美的诗。诗无定解,很难对人的行为作出理性的认定,不可理喻的事情常要遇到。有时人像诗一样谁都可以作出自己的解读,怀恋过去像一首诗,憧憬未来像一首诗,生活中的缠绵是一首诗,事业中的奔放是一首诗,风浪中的搏斗是一首诗,情海中的徜徉也是一首诗。

人生像诗那样色彩丰富。人本质上是多色彩的,人有各种人性美,因而人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像一道绚丽的彩虹,五光十色,人的刚性,人的柔性,人的亮色,人的隐色,都是人的杰作。人就是一首诗,不妨看看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对人的颂词:“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可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绝不像政治家、企业家眼中那样是单色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