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49379100000025

第25章 乳腺癌与“保乳术”(2)

乳腺肿瘤自我检查的方法是:在洗澡或平卧时,将左臂抬举过头,用右手指尖轻按触摸检查左侧乳房,从上至下,从内到外,再触摸乳房外侧部,自下而上,检查乳房有无肿块、硬结或增厚,最后检查腋窝部;同法抬起右臂,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检查时不要重按,不要用手指抓摸,动作要轻柔,平摸时有肿块出现或发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般乳房自我检查建议每月一次,有月经的妇女,最佳检查时间是在月经后10天左右,已停经的妇女可选择一个月的任何一天定期检查。在检查中如果自己发现有肿块应该有个初步的判断,大部分肿块属于良性肿块,常见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1.囊性增生病

肿块内主要是管液,一般无压痛感,多见于中年妇女。对局限性的增生可以在月经来潮后一周复查,如肿块缩小、变软,则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没有明显消退,必要时可以做局部手术切除。囊性增生病与乳腺小叶增生病有区别,乳腺小叶增生病的主要特征是经常性隐痛或压痛,尤其在月经来潮之前变化比较大,月经过后症状缓解,有时受情绪影响。如果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有上皮高度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但绝大多数乳腺小叶增生病并不是癌前期病变。因此,对于乳腺小叶增生病服药不能缓解的,并且影响正常休息、生活的,可以考虑局部手术切除。

2.纤维腺瘤

无痛性肿块,16~35岁以下女性容易发生,肿块往往呈圆形、光滑、摸之能活动,与月经来潮无关,所以诊断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尤其对绝经后的妇女不要轻易诊断为纤维腺瘤。如果纤维腺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那么应该考虑是否有癌变可能。纤维腺瘤超过7cm以上者,称巨大纤维腺瘤,应考虑手术切除。

3.导管内乳头状瘤

多见于40~50岁的经产妇。肿块体积小,一般不一定摸到,肿块多数在乳晕下,挤压见乳头处溢液,时多时少。乳头溢液颜色常为浆液性或暗褐色血性。少数可以在乳晕部触及小结节。一般诊断先行溢液涂片找癌细胞,必要时可以手术切除溢液的导管。

4.浆细胞性乳腺炎

临床上仅有60%的患者有急性炎症史,40%的病人一开始即为慢性炎症,表现为乳晕旁有质实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有皮肤粘连和乳头凹陷,容易与癌症混淆。青年妇女在怀孕前发现乳房上有肿块时,最好在怀孕前有个明确的诊断。

有些年轻妇女产后或者在怀孕7~8个月时诉说乳房有肿块。这时因为在哺乳或怀孕期间,由于内分泌浓度高导致乳房增大、饱满而不易正确诊断,同时考虑到哺乳或者怀孕,因此发现这种情况应该马上到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进一步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的重要性在于:据目前临床上估计,自我检查发现乳房肿块的患者占90%左右,只有很少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被医生发现。

乳腺癌最常的表现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肿块的存在,由于感觉肿瘤无痛无痒,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直要到肿瘤大了,有了明显的感觉时才重视起来,那时已经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乳腺癌最常见的肿块部位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其他部位比较少见。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比较常见,偶见2~3个。肿块一般不规则,常呈扁片状或局限性腺体增厚,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肿块扪之不硬不软,有一种韧性的感觉,推之肿块边缘不是很光滑,也不随意活动,有的肿块与皮肤表面微微有些相连。这种状况不管肿块有多小,必须到医院就诊。在临床上有些肿块不到1cm,且上述特征不明显,但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报告却是乳腺癌。所以,自我检查至关重要,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延误诊治。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确实受体内内分泌调控,目前已经证实有1/3的乳腺癌患者都有雌激素依赖性,因此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利于乳腺癌的治疗。

1896年,有一位美国学者采用卵巢切除治疗绝经前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对一些中晚期乳腺癌,除了术后放疗、化疗外,根据病情也经常进行卵巢切除或者加用放射卵巢部位,以减少体内雌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了症状,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三苯氧胺的问世,三苯氧胺就成为乳腺癌治疗中抑制内分泌的主要药物,并且逐步取代了用手术切除卵巢来降低体内雌激素分泌的方法。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问题也备受患者及家属的关注。经常有病人问:是不是要服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可以用的,更不是每个用药的病人都有效果,必须根据每个患者激素受体的表达来决定内分泌药物,而且绝经前和绝经后的治疗药物也不同,不是千篇一律使用三苯氧胺药物。

三苯氧胺可作为所有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广泛用于临床。那么口服三苯氧胺应多少剂量为好?一般情况下口服三苯氧胺一天20mg,上午一片,下午一片。如果多吃几片可不可以?如果大于20mg一天也就是2片,再多吃不会提高无病生存率,反而容易增加副作用。

口服三苯氧胺2年还是5年也是病人关心的一个问题。病人的想法,当然最好是服2年,5年对她们来说时间太长,且担心长时间口服三苯氧胺会不会发生子宫内膜癌。但是到目前为止,证明三苯氧胺口服5年要比2年好的报道也仅仅见于国外文献,国内的样本还是比较少。所以,我认为口服2年是必须保证的,但不一定要5年。

目前第三代内分泌抑制剂药物问世,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法乐通、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瑞宁得等,使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增加,使患者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有病人问我:“三苯氧胺副作用大,可不可以改用现在第三代效果更好的内分泌药物?”当然可以。目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用于绝经后ER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Ⅲ期的病人,其4年无病生存率显着高于三苯氧胺。面色潮红、白带增多、阴道出血等副作用减少,静脉血栓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会比三苯氧胺显着降低。如果不能承受三苯氧胺副作用的病人,可以在绝经后使用第三代内分泌药物,但时间应不少于2~3年。

那么第二代和第三代内分泌药物是否可以联合应用呢?有关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未能体现单一用药的疗效,所以暂不主张两种药合用。

临床上发现绝经后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直接使用第三代内分泌药物,也可以三苯氧胺使用2~3年,再换阿那曲唑或来曲唑等相互交替使用,同样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服药后反应较大的患者可以间断服用。对ER、PR阴性,服药后副作用大而又不能承受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再服用内分泌药物。

内分泌药物是目前内科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对ER、PR阳性者,使用内分泌治疗可以预防复发转移,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可降低复发率20%~25%,死亡率下降25%左右,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复发转移可下降19%左右。

化疗药物和内分泌药物最好交叉使用,待化疗全部结束后再用内分泌药物,两者同时使用不但不能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复发转移,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原因是同时使用可能会抵消化疗的药物作用,也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但单独进行放射治疗时可以同时服用内分泌药物,因为放射治疗是局部的治疗,全身的反应不会太大。

相关链接:

1.在欧美国家,保乳手术占可手术的乳腺癌的50%,我们国内占同期手术的9%,占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的早期乳腺癌病例的19.5%。切缘肿瘤残留是导致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最主要原因。研究显示,切缘阴性者和阳性者5年复发率分别为17.9%和36.3%。肿块切除、扩大切除和相限切除的癌的残留阳性率分别为41%、14%和7%。因此,要保证切缘阴性,并保证肉眼和镜下均无癌。

2.上海26万妇女乳房自我检查随机试验,总计查出乳腺恶性肿瘤1767例,其中指导组868例,对照组899例,建议中年以上妇女应该对乳腺癌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定期坚持每月自我检查。

3.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对2002-2006年在该院就诊的864例有乳房肿块的病人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良性肿块最多,占全部患者数的85.76%。良性肿块中又以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纤维瘤为多。

4.根据200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会议上推荐,三苯氧胺可作为所有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标准药物。同时还建议,对于ER阳性和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不论她的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或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后都应接受辅助性的内分泌治疗。但是对于年龄小于35岁,肿瘤直径小于1cm,而且肿瘤分化好,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如果她不愿意承受内分泌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可以不用内分泌治疗。如果是绝经后患有血栓性疾病的,最好不要用三苯氧胺。并有报告:三苯氧胺辅助治疗最佳期为5年,经过5年的口服治疗可以使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5年生存率提高9%,而口服2年和1年的仅提高1%。

5.国外胃肠与乳腺辅助治疗联盟(NSABP)的乳腺癌预防实验表明:在健康女性中预防使用三苯氧胺可以减杀45%的ER阳性乳腺癌的发生。然而随着三苯氧胺的广泛应用,其双重作用也逐渐被发现,实验证明三苯氧胺在某些靶组织中表现出部分雌激素样作用,这些作用有益于绝经后妇女的骨骼及心血管等系统,但同时也会引起子宫内细胞增殖及肥大,对子宫内膜产生潜在的致癌性。在服用三苯氧胺的妇女中,子宫内膜呈现出息肉-增生-恶性肿瘤等多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增加了子宫内膜癌变的危险性。

国外学者Fishman等发现通过盆腔超声来监测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发现使用三氧胺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厚度以每年0.75mm的速度增长,使用5年后,平均子宫内膜的厚度接近12mm,而当停用后,子宫内膜的厚度以每年1.27mm的速度减少。

国外学者SwerdlowAJ等认为,使用三苯氧胺5年以上的并未增加其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使用三苯氧胺10年以上的则会显示出其致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