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49379100000014

第14章 慎用化疗(2)

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后效果很好,术后一个多月CT再检查胸部情况,淋巴结没有增大。但当地医院还是建议她用几次化疗,以防胸部淋巴结是肿瘤扩散转移的,结果6个疗程化疗之后,胸部原有肿大的淋巴结没有一点缩小。为了证实化疗效果,仅CT检查就拍了30多张片子。因为经过多次检查,怀疑有肿瘤扩散,而化疗后胸部淋巴结又没有变化,家属再次来问我要不要再化疗,我一直建议暂时不应化疗而需要严密观察。可是病人、家属子女和亲戚朋友不放心,也不甘心,认为不把这个可疑肿大淋巴结打下去,万一肿瘤发展了怎么办?然而恰恰这位病人对化疗的副作用反应很大,心理也很恐惧,原来手术后身体恢复得很好,经过那么多次的化疗身体感到吃不消。但他们对胸部的肿大淋巴结仍然不放心,又请了其他医生会诊,认为继续化疗4次。我根据她当时的情况提出,如果再化疗的后果只有往两个方面发展:一是肿大的淋巴结仍然没有变化,但身体垮掉了;二是胸部肿大的淋巴结也许不会消失,其原因是淋巴结的性质并没有明确一定是直肠癌引起胸腔淋巴结转移,但长期的化疗体内免疫细胞可能受到严重的打击,反而会造成直肠癌术后那些微转移的癌细胞发生复发和转移倾向。家属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结果再次进行了2次化疗后,胸部淋巴结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肝内出现了肿瘤转移灶的阴影。在这个情况下治疗就更加复杂了,再化疗病人身体吃不消,且多次的化疗病体已对某抗癌药物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而现在向肝转移了,还有什么手段可用呢?医生、患者都束手无策。

我曾经去一个地区做防癌抗癌的科普讲座,其中有一项就是如何正确使用化疗,几百人听了课。下午义诊时约有50多位癌症病人来咨询自己正在接受的化疗是否合适。他们中三分之一的病人没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在治疗前也比较小而且属于早期,根本不需要再化疗。如有一位直肠息肉癌变患者,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已经摘除息肉,病理报告是息肉癌变,病变在黏膜层,是早期癌症。为了彻底根治又手术切除了一段肠子,病理报告未发现癌变情况,但是当地医生仍要给他进行化疗,这使我深感震惊,不合理化疗的比例竟会如此之高。

三、化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与外科手术配合的化疗应当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个体化选择化疗方案最重要

比如,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淋巴结阳性,也就是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该给予手术后辅助化疗,而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应根据患者其他情况来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化疗,像早期乳腺癌经手术后无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者就可以不考虑给予术后化疗而采取内分泌治疗。

除临床上初诊为早期的乳腺癌其手术后发现肿瘤直径大于1cm,内分泌雌激素受体ER阴性或病理报告是浸润性小叶癌,组织学分级为Ⅳ期,以及脉管内有瘤栓者应该给予术后辅助化疗外,一般的早期乳腺癌术后应尽量采用内分泌治疗。

另外,食管癌术后的化疗也应该慎重。一般来说,食管癌早期术后是不需要再化疗的,因为食管癌对化疗不敏感,早期病人手术后加化疗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对确实需要采用化疗的食管癌最好与放疗合用。

2.化疗的时间一般来说,宜早不宜迟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如果病情需要化疗的,一般在术后10天就应该进行,也有的在20天内。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那么化疗越早越好。乳腺癌的术后化疗与消化道肿瘤及肺癌术后化疗在时间上有所不同,消化道肿瘤、肺癌手术后有个吻合口愈合的问题,有的医生怕化疗太早容易引起并发症,而乳腺癌就不存在吻合口愈合问题,所以可提前使用化疗。我们常规在术后14天内进行化疗。消化道肿瘤、肺癌的术后化疗时间也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尽早进行,因为临床试验表明,早期化疗对吻合口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加术后的并发症。

3.化疗的疗程一般不宜超过4次

化疗到底用多少疗程比较好,这也是病人和家属所关心的问题。尽管每个病人的肿瘤分期、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也不相同,但根据我多年的临床体会,化疗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治疗疾病应该因人而异,肿瘤的治疗更是如此。化疗的疗程应该根据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数和其他内分泌测定指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以及病人本身的体质来决定。如果术后发现淋巴结有转移的,病理类型上恶性度又比较高的,我认为化疗4个疗程后检测结果无异常,可以暂停化疗而注意观察。事实上,4个疗程与6个疗程相比较,6个疗程的化疗对某些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并没有提高。

除非是手术中发现比较晚期的肿瘤病人,术后全身情况较好的可以化疗,一般在4个疗程以下比较妥当。手术后肿瘤血清标志物如果不正常,经过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肿瘤血清标志物变正常了,再化疗1~2个疗程作为巩固还有点道理。超过4个疗程以上的化疗的目的是什么呢?从目前新辅助化疗研究显示:手术前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手术的患者,经组织学检查显示有明显的肿瘤坏死性改变。超过3个疗程肿瘤缩小不明显,超过4个疗程,肿瘤反有增大趋势。所以,我认为手术后肿瘤各项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超过4个疗程的化疗百害而无一益。也许有的医生在治疗癌症中认为,少几次化疗万一癌症复发,还不如多化疗几次。这好像是医生对病人负责的一种态度,其实并不是每个病人所需要的。

4.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化疗应注意观察疗效

如果两个疗程化疗没有作用,肿瘤没有缩小变化,包括肿瘤血清标志物没有下降,说明肿瘤对该化疗方案的药物有抗药性或者剂量不当,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化疗的角度看,在进行化疗第3~10天内,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骨髓受抑最为严重,10天以后开始逐步恢复。有些为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化疗的同时应用免疫生物制剂,但疗效并不明显,据观察,最好在第五天后再开始加用生物免疫制剂,因为化疗的前五天是机体免疫受压最重的时候,这些生物免疫剂无法起到作用。当患者化疗的副反应减弱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也随之停止,这时加用免疫制剂能够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

5.晚期癌症不能化疗

晚期癌症患者一般来说身体状况差,有恶液质者那是绝对不可以再用化疗的,原因是化疗不可能使原发肿瘤或者转移性肿瘤得到有效的消失或缩小,而此时自身的机体也不能抵御来自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如果此时不谨慎,再采用化疗来救治只会造成患者提前死亡,而化疗药物的毒性只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6.正确选择化疗药物

在化疗中要尽量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来确定药物,能先用一线的抗癌药就不要直接用二线药物,除非肿瘤的特殊性所需。在使用中要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那些与现在的身体不良状态有冲突的药物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对一些不适状态应先进行纠正或者其他治疗,使之改善后再用化疗药物就会减少并发症。

要充分认识到有的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但同时要有联合用药时毒性明显增加的意识,在用药的剂量上要有所考虑。在抗癌药与非抗癌药之间因某些疾病需要药物合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仍会产生毒性增加的结果。这些抗癌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肿瘤专业医生来说比较熟悉,而非肿瘤专业医生比较容易忽视。

相关链接:

1.据英国有关文献报道:乳腺癌在手术后第6天即可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因为手术后体内癌细胞在血液中存在高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体内自身免疫细胞的作用,癌细胞会逐步消失。有个别的癌细胞随着血液循环到身体某个器官吸附隐匿下来,一旦时机成熟就会随着血流释放出来,到适应它繁殖的器官中生长。癌细胞发生转移后,通常有转移性的病体距离死亡时间大约1~5年,也有少数人可能长期带病生存。

2.据报道:化疗药物对体外免疫细胞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体内使免疫细胞代谢降低,活化受阻,并使免疫细胞动力学发生改变,在化疗后第3天免疫细胞数降至最低,约10天左右恢复正常,且在其杀瘤作用消失后还具有间接促瘤生长作用。因此应在化疗作用消失后选择免疫治疗。

3.据四川肿瘤医院报道:A组术后第1天用FOLDX方案,B组术后一个月内使用相同方案,结果:两组无术后出血,手术及辅助化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早期化疗即术后第1天开始化疗,不会导致白细胞的进一步下降,没有增加感染机会和术后并发症,无切口不愈合、延迟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