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巧夺天工:海洋工程与海港
4937100000022

第22章 叹为观止的港口与码头(4)

新西兰最大的海港——奥克兰港,又称怀特马塔港,位于北岛北部的东海岸。“怀特马塔”在毛利语中意为“闪光的海水”。该港地处一个只有25千米宽的地峡上,将大部分北岛和北面狭长的半岛连接起来,是一个双面海港:西濒塔斯曼海,主要供吃水浅的船只同澳大利亚通航;东临太平洋的怀特马塔港湾,船只由此开往亚洲、美洲并取道巴拿马运河前往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奥克兰港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尤其是怀特马塔湾外有岛屿构成天然屏障,港口有宽深的进水道,港内风平浪静,是理想的避风良港。奥克兰港主航道低潮时的最浅水位为11米。大潮变动范围2.9米,小潮变动范围1.9米,水深流缓,潮水涨落相差不大,可供大船避风和停泊。由于有良好的照明、浮标和灯塔设施,船只可昼夜进出港口。该港共拥有25个泊位:2个供集装箱船用,2个供滚轮活动船使用,12个供一般货船使用,1个供客船使用,3个供石油船使用,1个供化肥船使用,1个供水泥船使用,1个供粗糖船使用,还有2个搁置或修理。该港还有6个带有铁路支线的码头,各种仓库共6.3万平方米,露天货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奥克兰港每年约装卸600万吨货物,吞吐量占新西兰进出口货物的60%。出口货物有肉类(牛、羊奥克兰海港肉)、羊毛、乳制品、林产品、鱼类、水果和蔬菜等。进口货物有机械、交通设备、石油、石油产品、化工产品、食品和烟草等。

港口西端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游艇停泊处,叫威斯特哈文游艇停泊处,停泊着数以千计的五颜六色的游艇。奥克兰人善于充分利用海港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便利条件,尽情在海上开展水上运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有时在海上划艇,有时举行冲浪比赛,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奥克兰人离不开大海。

因为奥克兰和广州结为姊妹城市,奥克兰港和广州的黄埔港将成为姊妹港,中、新两国的贸易货物将通过这两个港口直接海运到对方。

现在的奥克兰市区,主要围绕怀特马塔湾修建。港湾分南、北两部分,以奥克兰海港大桥连通。海港大桥于1959年建成通车,桥长1079米,桥面宽而平坦。圆拱形的桥身划过蓝天碧水,与周围五光十色的游艇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奥克兰在1840~1864年曾是新西兰的首都,现今仍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是新西兰经济、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人口约90万。新西兰全国有34.4%的工厂集中于此,主要从事食品、造船、服装、电器、建筑和机器制造等。此外,奥克兰还是新西兰的重要海军基地。

漫步于奥克兰最繁华的皇后大街,但见两旁高楼林立,富丽堂皇。建筑物既有南太平洋饭店摩天式大楼,又有19世纪末英国式建筑的电信局,还有二三层楼的商店和饭店,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大街上车水马龙,游人如潮。行人除白人外,还能看到许多毛利人。

奥克兰是个很有特色的海港城市。这里风景秀丽,四季如春。当地居民大多住在市郊,住房几乎都是一家一户的小洋房,以带游廊的平房居多。房子除屋顶外,全是雪白色。新西兰人口平均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2人,地多人少,住得十分分散。

军港传奇

1. 兵家必争: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位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西部,北临地中海,距首都开罗180千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港。它建于2300多年前,是以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名字命名的。

刚建成时的亚历山大港就是一座繁华的名港。由于当时的埃及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粮仓,亚历山大港自然就成了这个粮仓出口的大门,为了适应当时贸易集散和东西方文化等交流的需要,亚历山大大帝曾下令在港口修建了一条长约1850米的防波大堤,把距城北约2000米的位于海中的法罗斯岛同亚历山大港北边的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了东西两个良好的港湾,供船舶停靠和检修之用。此后,埃及人民为了适应航海的需要,又在法罗斯岛上修建了一座高约130米的灯塔,即著名的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港,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一直成为军事家关注的要点。它是埃及首都开罗的北方门户,是连接非、亚、欧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亚历山大港不仅记载着它的兴建史,也记载着近代的战争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亚历山大港曾是协约国在地中海本部的主要海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港又成为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

亚历山大港,这一饱经风霜的古老港口,今天已经建设成为埃及人民自己的最大港口和海军基地。埃及海军司令部就设在这个基地内,该基地也是埃及海军力量的主要基地。亚历山大港为优良的深水海港,由“T”字形半岛分成东、西两港。东港为渔港,西港为军港和商港。港内建有能停泊各种舰船的码头约90座,总长近2.6万米,岸壁码头水深达15米以上。该港的年吞吐量为2740万吨,占全国进出口物资的90%。军港内还建有2座干、浮船坞,码头总长约2000米。

该港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花开,环境优美,是人们参观游览的极好地方。因此,亚历山大城又有埃及的夏都和第二首都的美称。

2. 东方要塞:旅顺

军港,就是专门为军事服务的港口。我国有一座有“东方第一要塞”美誉的军港,它就是与大连毗连的旅顺。旅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遥遥相望,最近处仅有75千米。旅顺名称的来历,也颇有意思。旅顺原来叫做将军山,明太祖四年(1317年),为了平定这一带的元朝残余势力,皇帝派遣马云、叶旺两位将军带兵从山东渡海来到这里,一路平安到达,于是借旅途平顺之意,将这里改为“旅顺”。旅顺港内水域开阔,水深平均6米,可停泊多艘军舰船只。冬季的平均气温10℃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旅顺扼渤海的咽喉,素有京津门户之称。鉴于它的战略地位和易守难攻的地形,从1880年,清朝政府开始在这里建立了船坞、炮台、仓库等重要军事设施,作为北洋军队的海军基地。到甲午战争前夕,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建设,旅顺成为当时世界五大军港之一,有人称它为“东方第一要塞”。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海防观念的落后,旅顺港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国土的作用。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旅顺也落入了帝国主义的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5年正式收回旅顺。至今40余年来,经过不断建设,旅顺在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二战传奇:珍珠港

在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中的瓦胡岛南岸,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以西10千米,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海港——珍珠港。提到它,大家肯定不会陌生——赫赫有名的珍珠港事件就是发生在这里。相传此地从前盛产带珍珠的贝类,该港因此而得名。珍珠港适合航行的水域有25.9平方千米,水深16米~20米。海湾分为东部湾、中部湾和西部湾3个部分,锚地开阔,中间有福特岛。海湾呈鸟足状展向内陆,仅有一条长4.5海里、宽160米的海峡与太平洋相连。这种地形便于驻地的海军控制太平洋中部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珍珠港原属夏威夷王国。1898年,美国吞并了夏威夷。此后,美国开始在珍珠港修建舰艇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其他海军设施。1959年,美国宣布夏威夷为美国领土后,又在珍珠港增建了潜艇驻泊基地和训练设施,修建了机场和供海军飞机起降的各种设施。

现在的珍珠港可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大型军港,也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现驻有官兵及其家属4.48万人。美国太平洋驻军各司令部都设在这里。美国海军有40多艘战舰以该港为母港,其中包括19艘核潜艇、1艘导弹巡洋舰、4艘驱逐舰、9艘导弹护卫舰。驻在该基地的还有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后勤保障部队,设有潜艇船员训练中心。此外,基地还办有两所小学和两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