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巧夺天工:海洋工程与海港
4937100000020

第20章 叹为观止的港口与码头(2)

鹿特丹港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港口设施,并使用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指挥调度,这是使其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最重要因素。鹿特丹港是当今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港之一,配备有先进的港口设施。一般而言,港口分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港口水域包括进港航道、港池和锚地;港口陆域岸边建有码头,码头的多少以泊位来计算;岸上则有港口库场、港区铁路和道路,并配备有装卸和运输机械以及其他各种辅助设施,这些统称为港口设施。鹿特丹港有世界第一流的港口设施,鹿特丹港区自市中心附近向西一直伸延至河口,由新水道与新马斯河相连的长达32千米的航道直通北海。入海口低潮平均水位21~22米,这样可保证进港航道有适当的深度,以接纳大型船只。港区面积达100平方千米以上,水域29平方千米以上,其中海船水域21.48平方千米,内河航船水域7.6平方千米。共分7个港区、40多个港池,码头岸线总长37千米。

1947~1974年,在新水道建成了三大港区,入海口以上18千米的范围内,是港口的主体部分。它们自东而西分别是博特莱克、欧罗波特和马斯低地港。港区设有客运、杂货、散装、石油、粮食等多种专业码头和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作业区,并在修建过程中,采取了填海筑陆、开辟港域、疏浚航道和港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措施。

船只进了鹿特丹港,装卸快,泊港时间短,绝对不会出现压港现象,只能是“码头等船”。鹿特丹港共有651个泊位,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位、万吨位的轮船停泊作业,这是形成“码头等船”局面的一个有利条件。另一个便利条件就是码头的专业化,因为专业化可以采用高效专用机械和运输工具,可以合理布置仓库货场和交通线,大大提高装卸效率、码头利用率和船舶周转率。码头的专业化反映了鹿特丹港管理水平十分先进,装卸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鹿特丹码头的专业化可按货物分为石油、煤、矿沙、杂货、粮食、鱼肉、蔬菜等各种专用码头。例如,这里的矿石运输码头是欧洲最大的矿石码头,可以停泊28万吨的矿石船,码头上的大铲斗一铲就可以铲起30吨矿石;矿石从船上铲起通过传送带一直运到储存场,一昼夜可卸下7万吨矿石。在石油码头,从一艘30万吨的油轮内抽出石油到储进石油联合企业为止,只需20小时。为了迅速集中和疏散货物,鹿特丹港致力于发展海陆空联运,在港区内外,使“血脉畅通”,外有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线与腹地及国外相连;港区内本身有交通网同港外交通网相联系起来,光鹿特丹港区内铁路就长达410千米。除了配备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外,鹿特丹港还依靠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指挥调度,采用电子计算机集中管理。在鹿特丹港口的出海口荷兰角上有一个交通控制中心,这里是指挥全港运行的中枢神经。这个交通指挥中心设有9个雷达站,监视着船只的进出港情况,管理人员坐在荧光屏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全港活动情景,通过无线电进行导航和调度。

毋庸置疑,近110万人口的鹿特丹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还因自由港的政策在起作用。按对进口的外国货物是否办理报关手续,港口可分为报关港和自由港:报关港要求进口的外国货物和外国人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自由港对船舶来港装卸货物,以及货物在港区加工、贮藏等不要求交纳税款,也不经海关人员的检查。建立自由港的目的,在于发展过境贸易,吸引外国船只或货物过境,以获取运费、堆栈费、加工费等。荷兰人不把鹿特丹当做自由港,但实际上它比自由港更自由。它的货源75%是转口,港区设“保税仓库”,专供待售和转口货物整船寄存,仅收仓储费用,免征关税。海关给货主很大方便,在手续上尽量适应各国商人过境、转口和分销的要求,除了毒品和军火外,几乎什么商品都能自由出入,不受种类和数量的限制。世界各国的厂商都把大批货物寄存于保税仓库内,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抛出,或者待机转口到别的国家去。

近年来每年进港的远洋船只3.5万多艘,平均每16分钟就有一艘远洋轮船进港或出港;定期驶往这里的班轮达12500航次之多,其中驶往北美洲的有1450航次,南美洲370航次、地中海1250航次、非洲1250航次、西欧2470航次、澳大利亚300航次。每年,鹿特丹港还接待30多万艘内河船舶。鹿特丹港的年货物吞吐量,即港口1年内完成的水运转陆运、陆运转水运和水运转水运的货物数量总和达3亿多吨,堪称世界第一大港。

梦想起航——纽约

纽约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岸,正好处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近年来,纽约港的货物年吞吐量都在1.4亿吨以上,约占美国全国港口总吞吐量的40%以上,每天都有七八十艘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型船舶出入于此,成为美国第一大港和世界第三大港。纽约港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外贸门户,港口腹地广大,公路网、铁路网、内河航道网和航空运输网四通八达,由此可通往美国各地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纽约港管理水平十分先进,装卸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港区内大部分使用电子计算机调控与管理,能迅速地处理多种进出口物资,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港。纽约港是世界上不冻深水港之一,港口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它有纵深的港湾,口袋形的入海口。布鲁克林区南端东西走向的半岛部分,很自然地成为纽约港的天然屏障。从哈得孙河与东河沿岸,直到大西洋沿岸,有很长的码头。宽广的哈得孙河,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很少,水流也很平稳,河流入海处的泥沙淤积较少。港湾内具有深、宽、隐蔽、潮差小、冬季不冻等优点。港区一般水深15~20米,有的主航道深达25米左右,20万吨的巨轮可以自由出入,5万吨以下的轮船可以进入哈得孙河作业区。

按照货物种类、岸线码头特征和航道的深浅,纽约港区码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工业码头。主要分布在新泽西州,即哈得孙河的西岸与上纽约湾的西岸,其次分布在布鲁克林区的西南岸和东河的东岸。主要是大型海运码头与集装箱码头。大批的原材料与工业产品集中在这里疏运。一类是杂货与散装码头。主要分布在哈得孙河的东岸,靠近曼哈顿岛的商业区与生活区,其次在曼哈顿岛北部的东河北岸,靠近布朗克斯区。再一类是客运码头与旅游岸线。主要集中在曼哈顿岛闹市区附近,如四十二街西头,有游船码头。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空母舰,仍停留在这一带,供游人参观。还有在曼哈顿岛南端和东河西岸联合国大厦附近,以及哈得孙河的华盛顿大桥附近等,都属于旅游区。这些地方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很多。

纽约也是美国运输业最发达的地区,港口与河运、铁路、公路和航空构成一个综合运输系统,计有200条水运航线、14条铁路线、404千米长的地下铁道、3个现代化航空港以及稠密的公路网。纽约市有14条铁路干线与其他城镇联系,每天有500对列车进出各个站场,货运量很大,但客运量较少。纽约3个现代化航空港分别于新泽西城、昆士和长岛,其中长岛上的肯尼迪国际机场世界驰名。该机场约占地21平方千米,有5条长4450米、宽45米的高级跑道,客货运输十分繁忙,全美国30%以上的国际客运和50%的进出口货运都在这里进行。每天平均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或降落,是世界上设备最先进、流量最大的现代化航空港之一。纽约市的地下铁路也很发达,地铁总长近404千米,车厢7000余节,每天的客运量达420万人次,上下班高峰时全市的交通流量有7/10是靠地铁解决的。此外,市内公共汽车有4400多辆,每天客运量达24万人次。市区内还有198万辆私人小汽车。纽约无愧于美国最繁华的港口,也无愧于美国最大的港口。

博采众家——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欧两陆,沟通欧、亚、非三洲,北达黑海,南接地中海,西望欧洲,东临亚洲。就如拿破仑所言:如果全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它的首都肯定就是——伊斯坦布尔!

1. 欧亚非枢纽

伊斯坦布尔港是土耳其最大的港口,位于土耳其西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横跨亚、欧两洲,控制着从地中海经马尔马拉海去黑海的“黄金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29千米,北口最宽约4千米,中部最窄690米,最深处约80米,最浅处27.5米,各种船只畅通无阻,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爱琴海、地中海唯一的海上要道。

伊斯坦布尔港共40多个泊位,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集装箱5万余标准箱,主要进口货物为煤、铅、铜、锡、木材、牛油及工业品等,出口货物主要有羊毛、棉花、烟叶、丝、水果及地毡等。

伊斯坦布尔港共有两个码头,一个是位于欧洲部分的康普特码头(亦称马达斯码头),另一个是处于亚洲部分的海达尔帕夏码头。后者为政府港口,通关手续繁琐。

伊斯坦布尔港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东北风盛行。每年有雾日36天,全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潮汐变化甚小,港况优良。

伊斯坦布尔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放眼西望,欧洲大陆近在咫尺;东部帕米尔高原之外,丝绸之路延伸;南接地中海,北可达黑海沿岸各国,从海上可通欧、亚、非三大洲,名副其实的洲际交通枢纽。

2. 兵家之地

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为伊斯坦布尔港提供了极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也极大便利了伊斯坦布尔的经济发展。

公元前667年,希腊人来到伊斯坦布的欧洲部分,称为拜占庭,后被罗马人攻占。公元330年,罗马首都迁至拜占庭,并将该城更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被定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改称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之城”。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首都由伊斯坦布尔迁到安卡拉,至此,伊斯坦布尔作为首都的历史结束。

虽然历经多次权力更迭,依托良港,伊斯坦布尔非但没有萎缩,反而成功演绎土耳其“心动之地”的角色,出落成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

3. 东西兼容并蓄

3000多年间,伊斯坦布尔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希腊—罗马—土耳其的转换,为伊斯坦布尔披上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双重色彩;欧、亚、非三洲枢纽的地位,使伊斯坦布尔得以汲取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东、西方思想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华彩奕奕。

在众多的文化精粹中最为著名的是奥尔罕·帕慕克自传体作品。作者凭借此书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与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对作者而言,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阅读此书,目睹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之余,传统和现代并存的伊斯坦布尔历史及土耳其文明的感伤更是纤毫毕现。

远东狮城——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港口,国际自由港,东南亚海、空交通中心,海运事业和石油工业基地,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在它的北面,有一条长1056米的花岗岩长堤和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相连,南面隔着16千米宽的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相望,东临南海,西南濒马六甲海峡,地理形势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的出入口,也是亚洲、欧洲和大洋洲之间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也有“远东十字街头”的美誉。

新加坡港内水深,有良好的天然屏障,潮差小。它是历史悠久的自由港,各国商船均可自由进出,在该港补给、修理、装卸、加工、转口,而不征收关税。现有250条国际航线,8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公司的轮船往来世界各地的372个港口。每年进出港的商船5万多艘,总吨位3亿多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近亿吨。

自由港

所谓自由港,是指不属于一个国家海关管辖的港口式海港地区。外国货物可以免税进出该港,也可以进行加工、贮藏、贸易、装卸或重新包装。自由港的范围,可以是某一港口的一部分,也可以扩大到港口的毗邻地区,即自由区。所以,自由港首先必须是海港,主要业务活动是贸易和转口,其特点是“自由”和“特殊”。

新加坡有6个港区,除北岸与马来西亚隔水相望的森巴旺码头区外,其余5个港区在岛的南岸,从东向西依次为裕廊港区、巴西班让港区、克佩耳港区、丹绒帕嘎集装箱码头区和直落亚逸港区,皆为深水港,一般水深8~11米,而超过10米水深的泊位区就有1万米以上,万吨轮不需候潮,可随时靠岸作业。全港共有39个远洋轮泊位,47个沿海轮泊位,南部岛屿还有70个油轮泊位。仓库面积84万平方米,露天码头堆场32万平方米。此外,在锚地有倒载的装卸作业,在巴西班让港区和直落亚逸港区有专门的倒载驳船码头。新加坡全国都是自由港,港中又有港。每年在自由贸易区内处理货物3000多万吨。可见,新加坡30%~40%的货物吞吐量属于转口贸易,通过重新整理、简单加工,获取大量仓储、转船收入。此外还设有出口加工区,先后引进外资15.5亿美元,兴办了1000余家工厂。

新加坡港务局总管全港,包括基本建设、经营管理、航行安全、公安消防等工作。港务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大量采用数字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办公室与办公室之间采用信息电传,大大提高了港口管理效率。新加坡港常年采取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