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公共财政之路,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或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从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来看,就是要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变成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反映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就是,财政支出中与民生有关的社会性支出比重的提高和用于一般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的下降。浙江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本章将从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浙江省公共财政如何不断调整支出结构,把支出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上,并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满足最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
一、公共教育的均等化
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有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义务教育作为面向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儿童的基础性教育,是一种覆盖全民的平等教育,义务教育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把义务教育及其均等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等,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在人口比较密集省份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中始终走在前列。2005年全省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9%、99.4%,“三残”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比例均超过97%,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学率达86%,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已接近“教育强省”的要求,并居全国领先水平。
(一)浙江省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为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1989年浙江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两基”总验收的省份;2006年率先全部免除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回顾浙江省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走过的30年历程,经历了以初等教育均等化为目标的起步阶段(1978-1989年);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迅速发展阶段(1990-1997年);以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巩固发展阶段(1998-2006年);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全面提升阶段(2006年以后)。
1.初等教育均等化为目标的起步阶段(1978-1989年)
这一阶段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巩固率和合格率,加快普及小学教育进程之上。以1989年基本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目标为标志。
1981年浙江省提出普及小学教育规划,力争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并按具体情况分三类地区,分类指导,分批普及,同时改善办学条件和建设师资队伍。1984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结合浙江实际,将教育部暂行规定中对普及初等教育的“四率”(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学生的年巩固率、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初等教育的普及率)要求适当有所提高,分别定为97%以上、99%以上、95%左右和95%以上,同时规定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由省组织力量进行检查验收。1985年6月,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条例》,自当年9月1日起实行,规定在1988年前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把普及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比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早一年。同时遵照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撤销浙江省重点小学的建制。在危房改造方面,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方式,成绩显着,截至1989年9月底,全省中小学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比例已下降至1%,基本上达到了危房改造的要求。
2.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迅速发展阶段(1990-1998年)
这一阶段工作重点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以下简称“两基”)。
浙江省1993年起建立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评估、验收制度。在此基础上,199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科教兴省”战略列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普九”。通过创建教育强县、启动对口支援工程,建立“两基”年审制度,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到1996年,已在浙江省所有县(市、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4%,并有81个县(市、区)通过了省级“两基”验收。1997年,浙江省公布了63个教育强镇,并成为全国较早实现“两基”目标的省份之一。
3.以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巩固发展阶段(1999-2005年)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巩固前一阶段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同时,通过“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四项工程”(由“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组成)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办学硬件水平。
从2003年起,浙江省全面启动了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07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学校比例超过85%。“三残”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机会显着提高,2005年“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7.35%,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比例为97%。基础教育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
2005年浙江省政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推出了主要针对全省农村中小学的“四项工程”。“四项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全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师生教学生活条件,保证让广大农村孩子能“念上书、念好书”,使普及义务教育从量的扩张上升到质的提升阶段。
4.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全面提升阶段(2006年以后)
这一阶段将义务教育均等化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上的责任,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健全扶贫助学体系,提高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2007年,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资助范围,将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从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500元提高到2000元,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提高到4000元。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周免费提供营养餐,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和300元。2008年浙江省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义务教育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制定落实化解义务教育债务的措施。研究制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激励政策,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二)义务教育普及与均等化水平成就分析
1.提高了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人口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
过去30年,浙江省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均等化水平大大提高。从1978年至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97.6%上升到99.9%,学龄儿童入学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正成为惠及全省少年儿童的社会福利。
义务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改善了浙江的人口素质。1978年,每万人中大学在校生为6.64人,中学在校生为572.25人,小学在校生为1336.79人;2006年,每万人中大学在校生为144.55人,中学在校生为687.18人,小学在校生为681.59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7年的5.61年上升到2001年的7.59年,增长了1.98年,增长率为35.29%。
2.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发生积极变化,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教师学历水平大大提高。教师学历合格是指教师的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学专任教师有超过一半的比例未达到合格的学历;20世纪90年代,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善,有2/3小学专任教师达到合格学历水平;21世纪初,浙江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并出现了相当的本科学历专任教师。
3.办学硬件条件进一步提高
校舍场馆、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教育网络、图书资料是保障义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最基本的校舍场馆到校园网络的建设,浙江省投入了大量财力保证中小学办学硬件条件的改善。到2007年底,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总值112.1亿元,生均教育装备金额达到1762.9元。
2007年底,浙江省已装备计算机总值33.8亿元,网络及外部设备总值10.5亿元,多媒体教学设备原价总值18.02亿。全省中小学平均生机比8.5:1,其中高中5.6:1,初中8.1:1,小学11.2: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通教室达73436个,有多媒体投影机64019台,等离子、液晶和背投电视机47470台。拥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数6513所,占中小学总数的89.3%;有4799所中小学拥有校园网,占中小学总数的65.8%。有6410所中小学建有图书馆(室),占学校总数的87.9%,其中中学有2514所,占中学学校总数的94.8%;小学有3869所,占小学学校总数的83.9%。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室)总面积共有233.8万平方米,配备常规阅览室8910个,电子阅览室2643个,资料室64521个。
4.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在享有教育机会、教育硬件条件、教育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
截至2006年底浙江省有49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课本作业本费、住宿费等项目的减免,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5%,投入金额达2.2亿元,其中:有8.2万名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等五类学生获得减免,减免金额0.68亿元;有36.1万名低收入家庭子女获得减免,减免金额1.3亿元;有0.7万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获得减免,减免金额148万元;有4万名因受灾等原因造成的临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减免,减免金额0.21亿元。浙江省有5713所学校的3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享受爱心营养餐,学校数占78.1%,学生数占总数的5.82%,其中:小学比例为5.51%,初中比例为6.44%,投入经费总额达0.47亿元。
2005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数65万人,入学率为96%,其中有43.5万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占流动儿童的67%。各级地方政府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率和入读高质量公立学校的比例,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残疾儿童入学一直是义务教育的难点。浙江省大力兴办特殊教育学校,充分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1980年至2004年浙江省的特殊教育发展迅速,给每个儿童一个公平的起点。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由1980年的7所增加到2004年的62所,在校生增长了10.97倍,毕业生增加了29.09倍。
5.义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浙江省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进行重点扶持,使得义务教育在地区之间、性别之间的差异得到明显缓解,教育公平、教育均等化的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
(1)县域之间 小学儿童入学率在最高县和最低县之间的差异甚微。以县域之间差距比较大的温州市为例,2005年温州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县市达到了100%,而经济欠发达的县市也都达到了99.9%以上,最高县和最低县的差距也仅为0.1%。
(2)城乡之间 在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上,改变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资金投资原则,向农村地区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这种导向更加明显。
1999-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小学由667.31元增加到2613.18元,年均增长了18.6%,超过同期GDP增长幅度9.3%。其中: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年均增长幅度为19.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同期农村初中生均事业费的年均增长幅度和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9.5%和18.9%,城乡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小学和初中都呈现缩小趋势。
(3)地区之间 在初中的公用经费投入上,全省11个地级市从2003-2005年,虽然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较大,但整体的差异系数都处于4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