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1:农村环境污染有什么特点?
答:农村环境污染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乡镇企业的“三废”;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乱排乱堆。因此,农村环境污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三是不易监测性。这是指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等难题。
问题12: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
五十年代,我国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损失。这是因为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后果。因此人类应该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生态平衡,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
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近代人口大量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地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暴雨、流行病等等,都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
问题13:什么是环境容量?
答:容量是指一定空间容纳某种物质的能力。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环境容量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环境本身具备的背景条件,如环境空间的大小,气象、水文、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生物种群特征,污染物的理化特性等;二是人们对特定环境功能的规定。这种规定经常用环境质量标准来表述。鉴于环境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复杂性,准确计算一定环境的环境容量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可借助数学模拟估算一定条件下的环境容量。
问题14: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答: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具有强大维持其稳态效应的巨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超过了环境系统维护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表现。因此,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
问题15:什么是突发环境事件?
答:突发事件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有关规定,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问题16: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我们先来看一下温室的情况,温室是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盖成的小屋,用来种植蔬菜和花草。太阳照射玻璃时,阳光直接照射进温室,使室内温度升高,屋顶及墙壁又能保温,使得蔬菜和花草在冬天或夜晚不会被冻伤。
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这种利用温室来达到保温的效果,就叫做温室效应。地球的大气层和云层也有保温的功能,使地球在夜晚仍能维持相当的温度不至于太冷。温室效应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就像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温室和蔬菜大棚。温室效应的后果十分严重。首先温室效应将使自然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荒漠将扩大,土地侵蚀加重,森林退向极地,旱涝灾害严重;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旱;热带也将变得更湿,干热的副热带变得更干旱;沿海将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块将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地冰川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个国际大城市。
因此,我们在发展工业生产时,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技术,防止甲烷、氯氟烃等气体的外溢。其次,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营养物质。最后,还要用各种途径减少矿物能源的总消耗,尽量采用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问题17:什么是温室气体?
答:温室效应其实是因为地球红外线在向太空的辐射过程中被地球周围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或化合物吸收,才导致全球温度普遍上升,所以这些气体的功用和温室玻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其中既包括大气层中原来就有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氮的各种氧化物,也包括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甲烷、氢氟化物、全氟化物、硫氟化物等。气体的种类不同,吸热能力也不同,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汽等。每分子甲烷的吸热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氮氧化合物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
目前为止吸热能力最强的是HFCs和PF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