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西医综合考试辅导与模拟试题
49332200000013

第13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精解(12)

(3)分支。当直链长度达12个葡萄糖残基以上时,在分支酶的催化下,将距末端6~7个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寡糖链由α‐1,4‐糖苷键转变为α‐1,6‐糖苷键,使糖原出现分支,同时非还原端增加。

糖原合成的调节机制:糖原的合成通过对糖原合成酶的调节进行调控,有共价修饰和变构调节两种方式。共价修饰:糖原合成酶有a、b 两种形式,去磷酸化的a 型是有活性的,而磷酸化的b 型是无活性的。变构调节:6‐磷酸葡萄糖是糖原合成酶的变构调节剂,可激活b 型糖原合成酶。

糖原的分解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是一非耗能过程:

(1)水解:糖原→ 1‐磷酸葡萄糖。此阶段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并需脱支酶协助。

(2)异构: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3)脱磷酸: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此过程只能在肝和肾进行。

糖原分解的调节机制:糖原的分解通过对糖原磷酸化酶调节进行调控,也有共价修饰和变构调节两种方式。共价修饰:糖原磷酸化酶有a、b 两种形式,a 型是有活性的磷酸型,b 型是无活性的去磷酸型。变构调节:葡萄糖是糖原磷酸化酶的变构调节剂,血糖升高时可使磷酸化酶失活。

五、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糖异生过程: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该代谢途径主要存在于肝及肾中。糖异生主要沿酵解途径逆行,但由于有三步反应(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为不可逆反应,故需经另外的反应绕行。

(1)G‐6‐P → G。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进行水解,该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不存在于肌肉组织中,故肌肉组织不能生成自由葡萄糖。

(2)F‐1,6‐BP → F‐6‐P。由果糖‐1,6‐二磷酸酶‐1催化进行水解,该酶也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

(3)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由丙酮酸羧化支路完成,即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需生物素)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转变为苹果酸穿出线粒体并回复为草酰乙酸,再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两个酶都是关键酶。

糖异生意义:①在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②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③维持酸碱平衡。

糖异生调节:关键酶为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双磷酸酶‐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丙酮酸羧化酶。

(1)变构调节。丙酮酸羧化酶:乙酰CoA、ATP 为变构激化剂;ADP 为变构抑制剂。

果糖双磷酸酶‐1:2,6‐二磷酸果糖,AMP 为变构抑制剂。

(2)激素调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胰岛素抑制糖异生。

乳酸循环:葡萄糖在肌肉组织中经糖的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可经血循环转运至肝脏,再经糖的异生作用生成自由葡萄糖后转运至肌肉组织加以利用,这一循环过程称为乳酸循环(Cori 循环)。

六、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糖异生;④其他单糖转变而来。

血糖去路:①氧化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变为其他单糖及其衍生物;④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氨基酸等)。

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肉、脂肪、脂肪组织等器官组织代谢协调的结果。通过神经、体液和组织器官等因素调节,使进出血液的葡萄糖呈动态平衡。组织器官的调节,如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异生等作用调节血糖水平,肌肉、脂肪组织随血糖升高而增多摄取血糖;神经系统如低血糖时,延脑“糖中枢”兴奋,除直接传至肝脏影响糖原分解等过程外,还可通过激素间接调节血糖浓度;激素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生长素等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激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调控,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血糖降低时,胰高糖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维持恒定水平。

七、脂肪酸分解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脂肪酸分解过程:脂肪酸是哺乳动物主要的能源物质,能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并以ATP 形式供机体利用。脂肪酸是以β‐氧化方式进行分解,其代谢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活化。在线粒体外膜或内质网进行此反应过程。由脂肪酸硫激酶(脂酰CoA 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每活化一分子脂肪酸,需消耗两分子ATP。

(2)进入。借助两种肉碱脂肪酰转移酶(酶Ⅰ 和酶Ⅱ )催化的移换反应,脂酰CoA 由肉碱(肉毒碱)携带进入线粒体。肉碱脂肪酰转移酶Ⅰ 是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酶。

(3)β‐氧化。由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组成:①脱氢:脂肪酰CoA 在脂肪酰CoA 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FADH2和α,β‐烯脂肪酰CoA ;②水化:在水化酶的催化下,生成L‐β‐羟脂肪酰CoA ;③再脱氢:在L‐β‐羟脂肪酰CoA 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β‐酮脂肪酰CoA 和NADH +H+;④硫解:在硫解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1分子乙酰CoA 和1分子减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酰CoA。后者可继续氧化分解,直至全部分解为乙酰CoA。生成的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的能量释放:以16碳的软脂酸为例来计算,则生成ATP 的数目为:一分子软脂酸可经七次β‐氧化全部分解为八分子乙酰CoA,故β‐氧化可得5×7= 35分子ATP,八分子乙酰CoA 可得12×8= 96分子ATP,故一共可得131分子ATP,减去活化时消耗的两分子ATP,故软脂酸可净生成129分子ATP。

八、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酮体的生成: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酮体代谢的特点是肝内生成肝外利用。

酮体的生成部位:肝脏的线粒体;合成原料:乙酰CoA ;关键酶:HMG‐CoA 合成酶。

其过程为:2×乙酰CoA → 乙酰乙酰CoA → HMG‐CoA → 乙酰乙酸。生成的乙酰乙酸再通过加氢反应转变为β‐羟丁酸或经自发脱羧生成丙酮。

酮体的利用:利用酮体的酶有两种,即琥珀酰CoA 转硫酶(主要存在于心、肾、脑和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中,不消耗ATP)和乙酰乙酸硫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肾、脑细胞线粒体中,需消耗2分子ATP)。

酮体利用的主要过程为: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乙酰乙酰CoA → 乙酰CoA → 三羧酸循环。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

酮体的意义:酮体是脂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脑组织不能氧化脂酸,却能利用酮体。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及肌肉的主要能源。酮体生成增多常见于饥饿、妊娠中毒症、糖尿病等情况下。

九、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是葡萄糖氧化分解后产生的乙酰CoA,其合成过程由胞液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不是β‐氧化过程的逆反应。脂肪酸合成的直接产物是软脂酸,然后再将其加工成其他种类的脂肪酸。

(1)乙酰CoA 转运出线粒体。线粒体内产生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胞液,裂解后重新生成乙酰CoA,产生的草酰乙酸转变为丙酮酸后重新进入线粒体,这一过程称为柠檬酸‐丙酮酸穿梭作用。

(2)丙二酸单酰CoA 的合成。在乙酰CoA 羧化酶(需生物素)的催化下,将乙酰CoA 羧化为丙二酸单酰CoA。乙酰CoA 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属于变构酶,其活性受柠檬酸和异柠檬酸的变构激活,受长链脂酰CoA 的变构抑制。

(3)脂肪酸合成循环。脂肪酸合成时碳链的缩合延长过程是一类似于β‐氧化逆反应的循环反应过程,即缩合→ 加氢→ 脱水→ 再加氢。所需氢原子来源于NADPH,故对磷酸戊糖旁路有依赖。每经过一次循环反应,延长两个碳原子。但该循环反应过程由胞液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系所催化。

(4)软脂酸的碳链延长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此过程在线粒体/微粒体内进行。使用丙二酸单酰CoA 与软脂酰CoA 缩合,使碳链延长,最长可达二十四碳。不饱和键由脂类加氧酶系催化形成。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人体只能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软油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需由食物摄取。在细胞内质网中的去饱和酶作用下,硬脂酸和软脂酸脱氢生成相应的油酸和软脂酸。

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体内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合成的原料,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如花生四烯酸是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血栓烷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

十一、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磷脂的合成:磷脂分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合成原料及辅因子主要为:脂肪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 等。

磷脂的合成途径有两条。

(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通过此代谢途径合成。合成过程中需消耗CTP,所需胆碱及乙醇胺以CDP‐胆碱和CDP‐乙醇胺的形式提供。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磷脂酸→ 甘油二酯→ 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胆碱)(2)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和心磷脂通过此途径合成。合成过程中需消耗CTP,所需甘油二酯以CDP‐甘油二酯的活性形式提供。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磷脂酸→ CDP‐甘油二酯→ 磷脂酰肌醇(或磷脂酰丝氨酸,或二磷脂酰甘油)

磷脂的分解:甘油磷脂的分解靠存在于体内的各种磷脂酶将其分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等,然后再进一步降解。参与降解的主要磷脂酶有:

磷脂酶A1:水解甘油磷脂1位酯键;

磷脂酶A2:水解甘油磷脂2位酯键;

磷脂酶B1:水解溶血磷脂1位酯键;

磷脂酶C :水解甘油磷脂3位磷脂酯键;

磷脂酶D :水解磷酸与取代基酯键。

十二、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合成部位:主要是在肝脏和小肠的胞液和内质网。

合成原料:乙酰CoA、ATP、NADPH。

关键酶:HMG‐CoA 还原酶。

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可分为3个阶段:

(1)乙酰CoA 缩合生成甲羟戊酸(MVA)。此过程在胞液和微粒体进行。2×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 HMG‐CoA → MVA。

(2)甲羟戊酸缩合生成鲨烯。此过程在胞液和微粒体进行。MVA → 二甲丙烯焦磷酸→ 焦磷酸法呢酯→ 鲨烯。

(3)鲨烯环化为胆固醇。此过程在微粒体进行。鲨烯结合在胞液的固醇载体蛋白(SCP)上,由微粒体酶进行催化,经一系列反应环化为27碳胆固醇。

合成1分子的胆固醇需18分子乙酰CoA、36分子ATP、16分子NADPH。

胆固醇合成的调控:各种调节因素通过对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 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来调节胆固醇合成的速度和合成量。

(1)膳食因素。饥饿或禁食可抑制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从而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反之,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HMG‐CoA 活性增加而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多。

(2)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胆固醇的某些氧化物,如7β‐羟胆固醇、25‐羟胆固醇等也可抑制该酶的活性。

(3)激素。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诱导该酶的合成而使酶活性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则可抑制该酶的活性。

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主要通过转化作用,转变为其他化合物再进行代谢,或经粪便直接排出体外。①转化为胆汁酸;②转化为类固醇激素;③转化为维生素D3。

胆固醇酯的生成: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在ACAT(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

胆固醇+脂酰CoA → 胆固醇酯

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在LCA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

胆固醇+卵磷脂→ 胆固醇酯+溶血卵磷脂

十三、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电泳分类法。根据电泳迁移率的不同分为四类:乳糜微粒→ β‐脂蛋白→ 前β‐脂蛋白→α‐脂蛋白。

(2)超速离心法。按脂蛋白密度高低分为四类:CM → VLDL → LDL → HDL。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主要由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血浆脂蛋白是脂质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的球形复合体,是血浆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形式,主要包括CM、VLDL、LDL 和HDL 四大类。CM 的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VLDL 的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 的功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HDL 的功能是逆向转运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