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9.1农业推广绩效评价是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已基本形成上下贯通的农技推广网络,集中了一大批优秀农技推广人才,掌握着较为先进的技术,履行着农业委托执法、行政管理、重大技术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力军,是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重要保障。所以,农技推广体系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向农民推广新技术的主渠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必须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推进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必须首先对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绩效评价是其核心的内容。
面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困境,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推广单位积极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尝试,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完善服务组织建设,开展了多形式、多模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格局。作为新生事物,迫切需要对已有的改革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并为深化改革、创新体系、制订科学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体系提供有力依据。
当前,以市场竞争为基本特征的新的经济环境对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接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民间资金开始涉足农技推广,参与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作为经营性的企业、经济组织,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必然追求推广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主体和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也应该讲求投资效益,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态势和实际效果,调整和完善政策制订,调动各级、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和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和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合理、有序、高效的发展。因此,制订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进行正确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9.2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内容与原则
9.2.1绩效评价的内涵
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就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结果以及达到推广目标的程度,运用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客观评判。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是科学管理和调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对农技推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调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增强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9.2.2绩效评价的内容
从其内涵和目的出发,并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推广能力、推广水平、推广效率、推广效果、创新能力与推广的可持续性等五个方面的评价。
1.农业推广能力的评价
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是推广机构、组织或推广人员开展推广工作所具备的各种素质、条件和力量的总和,反映了推广单位和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评价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技术推广资源,促进推广工作的开展。构成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1)专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结构;(2)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3)技术推广的设施与设备条件;(4)按总人口计算的技术推广力量的比例,如每万人拥有的农技推广人数等。
2.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评价
农业技术推广水平是推广机构、组织或推广人员技术推广能力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技术推广单位和人员的推广实力,以及满足技术推广要求的程度。构成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1)高级职称专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数与比例;(2)推广技术的先进程度;(3)推广技术的标准化程度;(4)推广手段的现代化程度;(5)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3.农业推广效率的评价
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是消耗和占用一定推广资源所完成的推广任务的数量与质量,它反映了农业技术推广资源的利用程度及推广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评价有利于监督和督促推广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构成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投入因素,包括投入推广的人数、资金、土地面积等;(2)产出因素,包括示范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的数量,推广面积,受益的推广对象的数量,培训的人数等。
4.农业推广效果的评价
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是指农业技术推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达到目的性程度的评价。它反映了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结果,以及技术推广工作对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所起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评价有助于全面、准确地分析、反映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成果。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效益评价;(2)社会效益评价;(3)生态效益评价;(4)推广对象满意度评价。
5.创新能力和推广的可持续性的评价
农业技术具有地区性、季节性、不稳定性和适宜性等特点,创新能力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命线,是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创新能力评价包括推广制度创新、推广组织创新、推广过程创新、推广手段与方式创新等几个方面的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可持续性评价包括:(1)推广体制的可持续性评价;(2)推广组织的可持续性评价;(3)推广人员的可持续性评价;(4)推广手段与方式的可持续性评价;(5)推广结果的可持续性评价。
9.2.3农业推广绩效评价的原则
1.实效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绩效评价的目的,紧密联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总体战略,与技术推广管理与宏观调控的要求结合,体现技术推广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规律,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
2.科学性原则
根据评价的具体对象与目的,正确处理推广的质与量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农技推广绩效作出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价和结论。
3.适应性原则
要根据不同的推广体制、组织机构与人员的关系和行为特点,分别加以有目的的针对性强的评价,不可以一概而论,主观片面。
4.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农业技术推广绩效包含着多个方面的内容,评价时要注意反映推广绩效的全貌,同时又要注意避免绩效评价的复杂化,分清主与次、因与果的关系,不必面面俱到,还要注意资料是否易取得,方法是否易掌握,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农业技术推广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过程,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既要有静态指标,也要有动态指标,以便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推广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6.可比性原则
绩效评价的指标设置和方法选择要注重时间、地点和适用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纵横向比较与推广应用。
9.3农业推广绩效评价的类型与特点
9.3.1农业推广绩效评价的类型
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许多农业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其推广属于公益性事业,必须由政府投资。所以,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侧重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要注意推广的经济效益的评价,避免出现不顾投入,盲目推广的现象。根据推广的组织形式,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又可分为示范式、培训式和传输式农技推广,它们各有不同特点和目的,应分别进行绩效评价。示范式推广是通过建立技术、生产样本,树立典型去影响和带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其绩效评价侧重于示范过程及其效果。培训式推广是通过对推广对象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达到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目的,其绩效评价侧重于技术培训方式、手段的有效性及其效果。传输式推广是通过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媒体形式将农业技术、防病治病、市场供求等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来达到推广目的,其绩效评价应注意比较不同传输手段的有效性,反映农民接受信息、应用信息资源的效果。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还可分为推广机构绩效评价和推广人员绩效评价。前者是对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的推广行为、过程、方式和结果的评价,可比较不同推广机构的推广效果;后者是对推广人员的推广实绩的评价,是考核和评聘技术推广人员的主要依据。
2.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行为的市场导向性很明显,往往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其绩效评价以经济效益为主;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家教式、特派员式、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农技推广绩效评价。
家教式推广是通过推广者与推广对象签订协议,实行面对面的推广,推广对象(技术应用者)关心的是从技术推广应用中取得的实际的经济利益。所以,其绩效评价不但要评价推广行为的有效性,而且要评价技术推广给双方带来的最终的经济效益。特派员式推广是推广人员下到农村,与农民和企业间建立起一个直接联系的机制与平台,实现技术推广的目的,推广人员的工作情况直接关系到推广的效果。所以,其绩效评价以考核推广人员的工作绩效为重点,侧重评价推广人员的工作业绩。产业化组织推广是龙头企业、农民协会等经济组织为了达到其经营目标,通过“公司+农户”、“中介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向农民推广技术,提供服务。因此,计算、分析技术推广对实现经营目标的作用与贡献,给产业化组织带来什么样的经营上的好处,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
3.混合型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混合型农业技术推广兼有公益型和市场型推广的特征,是目前我国比较普遍存在的农技推广类型,往往是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在履行政府下达的推广任务的同时,根据农民或企业的需要有偿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提供生产物资与信息,以改善推广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境况。所以,绩效评价时要两方面互相兼顾,要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成果和推广机构职能划分确定绩效评价的重点和内容。
9.3.2农业推广绩效评价的特点
1.评价对象的多样性
如前所述,农业技术推广涉及多层次、多类型的推广体系,有不同的组织、机构、公司企业和人员参与,其推广的出发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要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2.采取多方面、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
农业技术推广效绩评价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推广活动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为了充分反映推广效绩的全貌,将评价内容划分为多个方面,并分别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多种方法,对推广效绩进行层层深入分析,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需设计定量指标,以便对推广的实绩做出精确、具体的计量和评价,同时还要设置定性指标,分别考察对推广效绩有直接影响但又难以统一量化的各种非计量因素。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有效克服单纯定量分析的缺陷,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4.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作基准
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可增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目前,我国还缺乏统一的农技推广绩效评价标准,使得评价工作难以正常有序地开展。所以,应研究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作基准,以便于推广工作在同类型、同层次和同组织内的比较,并减少评价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影响。确定评价标准是开展效绩评价的关键环节,应由国家农业部统一制订,每年颁布一次。
5.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统计制度
绩效评价需要用到全面、系统、完整的一系列的数据资料,必须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统计制度,保证评价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评价工作的可持续性要求。
6.评价环节操作计算机化
对整个评价计分过程,要专门开发评价系统软件,充分利用推广统计和各种信息资料,使计分操作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使评价工作简便、易行,这有利于普遍推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推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