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49318900000028

第28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地产和股市受到很大冲击,国际对冲基金和大炒家们多次利用股市的崩盘来获取暴利,有人曾建议李嘉诚这时也抛售股票,加速股市崩盘,从中获取利润,但是李嘉诚却认为,这样做会对香港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

无论是创业之初还是大富大贵之后,李嘉诚始终坚守不赚黑心钱这一原则。李嘉诚曾说过:“我对自己有一个约束,并非所有赚钱的生意都做。有些生意,给多少钱让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的,就算社会容许做,我都不做。”当然,在商人中间,像李嘉诚这样坚持自己原则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商人满脑袋只知道赚钱,不顾道德原则,做出恶劣行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的灰色地带。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是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他涉足多个行业,在风险之中赚取巨额利润,但是他的心中也是有底线的,对于不义之财,他一分也不会赚取。

清朝后期曾爆发过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有一次,太平军的队伍逼近杭州城,当时杭州城的守将是王有龄,因为城内粮草缺乏,士兵们的士气十分低落。眼见形势十分危急,胡雪岩带领几个人冲出重围,为清军购买粮草。可是当他带人准备杀回杭州城时,却得到杭州失守王有龄自杀身亡的消息,于是胡雪岩不得不将粮草转运到其他地方。

在转运的过程中,守卫宁波的清军得到消息,希望能够从胡雪岩手中买下粮草,以解燃眉之急,此时胡雪岩如果将这批粮草高价卖出,必然会赚取几倍的利润,但是他并没有卖,而是将粮草借给宁波驻军,并要求他们在重新夺回杭州后,归还所借的粮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的本质是追求利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个人如果盲目地为利益所驱使,就很可能一不小心落入别人的陷阱。这不仅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不光彩的印记,也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曾经连续15年占据全国奶粉销售冠军宝座的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不义之财,丧失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健康做赌注铤而走险,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多名婴儿出现肾结石。2009年,这个曾无比辉煌的企业被法院宣告破产。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了整整50年;而从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商业社会中,赚钱是可以的,但是违背最基本商业道德的企业注定是无法长久发展的。一个商人不应该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坦坦荡荡地做生意,清清白白地做人,才是商人应有的气节。

用“高尔夫”思想管理企业

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但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泉源。作为企业领导,他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全景思维,有长远的眼光,务实创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资讯,做出正确的决策,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正如我曾经说过的,要建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这是在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价值无限的资产。

—李嘉诚

李嘉诚非常喜欢打高尔夫球,他每天早晨都打高尔夫球。李嘉诚说,保持健康,没有比这更好的运动了。有记者采访他时,曾对他每天打高尔夫球感到吃惊,便问李嘉诚每天打多长时间的高尔夫球。李嘉诚回答道,一般一个多小时。李嘉诚总是能从生活的细微处发掘出真谛来,他常常把经商比作打高尔夫球。他说:“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就表示这个洞不一定会输。就如同做人及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打高尔夫球需要保持平稳的心态、高超的球技和充沛的体力,这三样要素少了哪一样都没办法打好球。在这三样要素中,心态最为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打球的结果。高尔夫的场地会有很多变化,风速或者草地的坡度等等,都会影响到球的路线,所以,打球的人如果被这些外因干扰而心烦气躁,即便技术再好,也没办法打出好球。

想要将高尔夫球打好,一定要沉心静气,不要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做到眼中心中只有球。经商也是如此,生意场上风云变幻,许多管理者因为疲于应付外界的干扰,令自己的企业陷入了困境。李嘉诚不会这样,他在管理企业时,总是排除外界的干扰,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随大流去做生意。

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李嘉诚知道,做生意每时每刻都会面临风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面临风险时,常常不能稳住自己,先自乱阵脚,这样自然无法带领企业员工抗击风险。作为有经验的管理者,不论面对任何风险,都应当有处变不惊的风度,才能使下面的人员安心,与自己一起和衷共济。

做生意如同打高尔夫球一样,总会有失误的时候,失误造成的风险是在所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乱,如果想要挽回败局,就要慢下脚步,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而不要为了弥补过失,一味地去追求更大的获利方式,那样只会加大风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者总会因为种种原因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令企业蒙受损失。失败的确是苦涩的,令人不甘心的,但失败带给管理者的教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时,一定要勇于承认,并积极改正错误,不要碍于面子,或者有自大的心理,将错误放过去。

1993年,巨人集团犯了一个错误。但史玉柱在面对自己犯的错误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清醒的认识,他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徒劳的努力,他试图通过融资、贷款将错误纠正过来,结果贷款越来越多,巨人集团陷入了贷款的压力之中,经营越来越困难,最后无力偿还。到1997年,巨人集团欠了3亿元的债务。

虽然后来史玉柱从头再来,创下了脑白金这样的辉煌,但如果当初他能及早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那也就不会欠下3亿元的巨额债务吧。

马云曾经说过:“顺风顺水成就的是我们的事业,而逆风逆水成就的则是我们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有些错误是必须犯的,而且越早越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们有了失误后,为了掩盖失误,常常会急功近利地做出更多错误的决策,令情况越来越糟糕。

其实,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犯了错误之后,能尽早改正,对企业是有很大帮助的。马云早年跟随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王西安先生学习太极拳时,马云请教道:“您和您儿子,在太极上的造诣谁更高?”

王西安先生回答:“我虽然功夫很好,但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啊,表达不清楚,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走过很多弯路,犯过很多错误之后才逐渐感悟出来;而我的两个儿子很幸运,在我零距离的指导下,几乎没有走过任何弯路,所以十几岁就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马云听了之后深受启发,觉得这和企业管理思想是相通的。其实这和李嘉诚的“高尔夫”管理思想也有相通之处,端正心态,正确面对风险,才是一个管理者应当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