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49318900000014

第14章

对于那些动辄涉及数十亿资金的项目,例如长实全系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等业务,李嘉诚都交给霍建宁策划和决策,而最终霍建宁也没有辜负李嘉诚的期望,这些项目都是盈利多亏损少,为长实全系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霍建宁被外界媒体盛赞为一个“全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

而与霍建宁并称为长实系“三驾马车”的周年茂和洪小莲,也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李嘉诚委以重任。周年茂外表看起来很像一个文弱书生,但是工作起来却颇有大将风范,指挥若定,调度有方,深得李嘉诚的赏识。1985年周年茂被李嘉诚委任为长实董事副总经理时,才三十出头。在这期间,周年茂负责长实全系的地产发展,具体策划,落实了茶果岭丽港、蓝田汇景花园、鸭脷洲、海怡半岛等大型住宅屋村的发展规划,顺利实施了李嘉诚的计划。

由秘书成长起来的长实董事洪小莲,在其全面负责长实公司楼宇销售时,也才不到40岁,她总是能够将大小事务打点得非常妥当,因此李嘉诚对她的工作能力赞不绝口。李嘉诚不拘一格,敢于重用年轻人,使长实全系充满了活力,长实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也得以飞速发展,不断壮大。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近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所写的诗句,用来抒发求才若渴的慨叹。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家想要拓展事业,就必须不断招揽新的人才,大胆起用年轻人。因为只有人员年轻化,才能使企业有干劲、有创造力、充满活力。

很多年轻人上大学时不好好学习,没有积累经验,而企业又不愿意做义务教员,这是企业不喜爱年轻人的根本原因。但是仅仅通过一两个案例,并不能说明所有年轻人都是学习不好且动手能力差的人,对于那些基础扎实、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年轻人,老板们应该转变思路,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对年轻人委以重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热情和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企业一个机会,因为年轻人具有独特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朝气,会为企业带来难得的新气象,确保企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

在这一点上,马云就做得非常好。对于人才,他可谓是来者不拒。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阿里巴巴要招聘50名员工,马云对记者这样说:“50人的名额是我们人力资源部门定出来的,我还觉得太少。只要是人才,我们都要,有200人我也要。”

1932年,受到美国经济大萧条影响,凯迪拉克汽车连年亏损,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会召开会议,准备让凯迪拉克公司停产。就在董事会进行讨论的时候,凯迪拉克公司里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德雷斯塔特的年轻工程师闯进会议室,请求大家给他10分钟时间,让他提出一个可以在一年半内让凯迪拉克起死回生的方案。时任通用汽车总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当德雷斯塔特讲完他的方案后,斯隆当即决定任命他为凯迪拉克公司的主管。在德雷斯塔特的领导下,凯迪拉克终于起死回生,1934年销量上涨到11468辆,1941年销量达到新高60037辆。到1962年,这一高利润车型的销售量接近160000辆,德雷斯塔特不仅拯救了凯迪拉克公司,而且让它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摇钱树。

在很多情况下,领导者都不会像斯隆那样刚毅果断地做出决策,他们往往重视“资历”胜于重视“能力”,总认为“姜是老的辣”,总是担心年轻人办事不牢靠,办砸了自己得担责任。确实,一个人的资历是由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而来的,资历高的人一般都思想成熟,比起年轻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但是资历只是反映过去的工作经历,不能说明以后的发展。而且,在某些时候,一些人的资历高仅仅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其工作能力并不突出。

相对于这些人,年轻人精力充沛,吃苦耐劳,他们朝气蓬勃,最积极,最有生气,乐于学习,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接受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强,没有保守思想。据统计,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发到1983年,获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奖的330多人,其中1/3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能够做到大胆起用年轻人,如果过分重视资历,无论什么重任都是资历高者优先,就会导致年轻有为的人才在不显眼的岗位上白白浪费青春,从而打击人才的积极性,影响其才能的发挥,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人才长期受到压抑,就会另择高枝。“以资择人”的标准也会令其他有能力者望而却步,另谋他就。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不断外流,又没有新的人才补充,就如同人体失血而没有新鲜血液补充一样,必然是缺少活力的,长此下去,就会导致企业衰败。

中西合璧,不拘一格招揽人才

我并没有想过用雇用外国人来表现华人的经济实力和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只是想,集团的利益和工作确确实实需要他们。在我心目中,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肤色,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国籍,只要你对公司有贡献,忠诚,肯做事,有归属感,有长期的打算,我就会帮你慢慢地经过一个时期而成为核心分子。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李嘉诚

李嘉诚十分重视在企业管理中注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同时也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管理手段。他曾说:“我看过很多富有哲理的书,儒家有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但不是全部。我认为要像西方那样,有制度,比较进取,用两种方式来做,而不是全盘西化或者全盘儒家。儒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短处,儒家进取方面是不够的。”

正是有这样的思想见解,李嘉诚才能在引进人才方面做到不拘一格。他的人才观非常开放,只要是人才,他都会重用,因此在他的企业中,他不仅大胆起用年轻人,甚至连外国人也不“放过”。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军海外市场,到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经控股了数家英资企业,这让李嘉诚旗下企业中的外国人骤然增多。该如何管理他们呢?李嘉诚采取的方法是“以夷制夷”,也就是任命外国人担任主管,来管理企业中其他的外国人。由于身份相似,不仅有利于管理者熟悉业务,也有利于他们和被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长实集团旗下的公司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一共有20多万名员工,在这其中就有为数众多的外国人。在李嘉诚的公司里,实行的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些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国职业经理人,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公司,帮助李嘉诚带领公司朝更加稳固强大的方向发展。

外界有一段时间曾质疑李嘉诚雇用洋人做员工是否带有炫耀之意。对于这样的质疑,李嘉诚予以回应说:“我并没有想通过雇用外国人来表现华人的经济实力和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只是想,集团的利益和工作确确实实需要他们。”

长实董事局副主席麦里思是英国人,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经济系,他是一位优秀的经济管理专家,曾任新加坡虎豹公司总裁,后来因为业务的原因,他认识了李嘉诚,并最终接受了李嘉诚的邀请,加盟长实,负责长实与香港洋行及境外财团的业务往来。

在李嘉诚的洋人阵容里,英国人马世民值得一说。他原本效力于怡和财团,这家公司是李嘉诚的竞争对手,后来他辞职创业,开办了一家工程公司,与李嘉诚有着直接的业务冲突。但是李嘉诚并没有计较这些,相反,因为欣赏马世民的学识与才干,李嘉诚想方设法将其网罗到自己的旗下。为了达到目的,李嘉诚在1984年收购了马世民的公司,随后将其提升为和记黄埔的总经理,负责和记黄埔属下的货柜码头、电信及零售贸易等业务。不久,李嘉诚又任命马世民为嘉宏国际和港灯董事局主席。对于李嘉诚的知遇之恩和信任,马世民自然十分感激,他勤恳工作,为和黄创下许多丰功伟绩。

马世民一上任,就开始为和黄赚大钱,他作为李嘉诚的膀臂,帮助李嘉诚成功收购了港灯集团。这件事情之后,更加让李嘉诚坚定自己没有看错人,而马世民也没有辜负李嘉诚的期望,在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马世民不但工作能力强,人品也是一流,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无不对他交口称赞。

马世民工作非常勤奋,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经常是下班之后,他还留在办公室里加班,为长江实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嘉诚的“以夷制夷”策略大获成功,硕果累累。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容纳不同人才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全球化。李嘉诚曾说:“要有同理心,能易地而处,敞开心胸去体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的所思所想,才可以超越种族、性别、年龄、文化以及其他隔膜。我们不单要努力提升自己,更要致力建立社会共同的尊严,否则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想彼此和谐相处,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家虽然非常勤奋,能力很强,但他们却不能像李嘉诚那样心胸开阔,他们不能包容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这就为他们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张春是一家IT公司的老板,他年轻有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将公司发展得很不错。为了能够让公司拥有更好的前景,张春招聘了一批能力出众的高管,这批高管确实很能干,在他们的带动下,公司的业绩不断提升。

但张春此时却有点儿担忧,他怕这些高管在熟悉了业务之后会带走自己的客户资源。他对高管中一位名叫麦克的美国人尤其不放心。麦克曾经在外企工作过,能力很强,而且麦克多次表示,自己将来也是要创业的。

张春担心麦克会卷走自己的客户,每当麦克提出新的建议或者新的发展方案时,张春总是想办法打压,他希望能够压制麦克的发展势头,不让他在公司的势力过大。没过几个月,麦克就觉察出张春对自己的不满和猜忌,主动辞职走了。

本来麦克走了张春可以松一口气,但是他发现随着麦克的辞职,公司流失了一大批刚拓展的新客户。原来这批客户是麦克拓展的海外客户,还没有发展成熟,麦克就辞职了,自然也就无人去接洽,这批客户便没能继续与公司合作。

张春缺乏包容,不仅让他损失了巨大的利益,还伤害到公司员工的心,员工们会觉得自己的团队领导不够信任自己,在公司待着没有意思。

作为企业领导,维护团队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怀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能够接纳不同的员工,尤其是能力超群的员工,要将这些员工的心拉到自己这里来,让他们一心一意为公司出力,而不能用猜忌和防范将这些员工的心越赶越远。

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

决定大事的时候,我就算百分之一百清楚,我也一样召集一些人,汇集各人的资讯一齐研究。因为始终应该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这样,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看错的机会就会微乎其微。这样,当各人意见都差不多的时候,那就绝少有出错的机会了。

—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