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49316400000013

第13章 炼能力,提高在老板心中的性价比

即使真的是老板错了,也要学会用体谅的心看待老板,因为他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公司如果经营不善,出了问题,老板就是第一责任人。他必须时刻思考如何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情。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老板难免心情紧张、情绪焦躁,容易被下属不理解的做法激怒,暂时看不到下属意见的合理性。

所以,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只要老板不是有意侮辱人格,或故意找岔子,你就应该以忍让为上,化顶撞为静观。

小董是个文员,老板对他发脾气,他第一次采用顶撞的态度,第二次采用静观的态度,结果完全不同。

第一次,老板主持召开一个会议,请大家讨论。小董发言的时候,说了几句不合领导心意的话。老板发了脾气,当场指责小董。小董不服,顶了回去。众目睽睽下,小董的行为显得对老板很不尊重。老板对小董黑了一个星期的脸,但小董对老板依然尊重,他做好自己的工作,静观其变。

果然,第二个星期,老板就冷静下来,而且也发现了小董提出反对意见的根本并不是为了和自己对着干,反而是帮助自己查缺补漏。自此,老板倒是对小董更加倚重。

你难以选择老板,但可以选择对待老板的态度。一个把长远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员工,在与老板相处时,会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老板发脾气的问题。否则,要么会使老板小看你,要么激化双方的矛盾,从而使一方或双方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与老板争辩并不会让人感受你的光芒,反而是笑着承受,冷静对待,用事实说话,才能让人敬重你的风范。

小丁就是如此,他在公司里业务能力很强,也很得老板的信任,但是同样遭到老板的斥责。

起因是在一次营销会议中,小丁针对公司网站的销售,提出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因为网站销售对于老板来说,是几个渠道中销售额配比最小的,小丁提出修改计划的时候,可能老板并没有把这个计划放在心上,或者老板当时走神了,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小丁就按自己的方法,执行了计划。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老板就怒气冲冲地把小丁叫到他的办公室,严厉呵斥:“为什么不按原来的品类和设计风格做?”

其实,小丁如果反问老板“你开会的时候也在,当时你为什么不说不行?”也是情理之中。但这样,就等于让小丁用一个“永不犯错”的标准去要求老板,非但不会得到老板的信任,还会变成员工与老板之间的互相指责。

小丁在老板气急败坏的时候没有吭声,等他平静后,小丁小心翼翼地说:“您现在心情好点了吗?”就这一句话,让老板很意外,老板稍稍平静了,说:“你态度倒是不错,但是不能自作主张,开会提到这种重点问题的时候,要多提醒我,多和我沟通。”小丁也点头表示理解和配合。

老板最后说:“按你的意思先做做看吧。”最终,小丁的方案得到顺利实施,为公司创造了效益。老板不但口头表扬了小丁,还给了他更多的尝试改变的机会。

光而不耀的艺术

光而不耀是一种艺术,只有在公司中工作多年,善于观察的人,才能摸索到这其中的奥妙。

于进非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做人、做事都非常灵活。

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就是:这是个聪明人,做事儿有主意,很有技巧。

一次公司竞选一个部门主管的职位,于进非没想到自己竟然败给了老实木讷的同事佟建进。他心情非常不好,好几天上班都无精打采。

一周后,把于进非一手提拔起来的张总似乎有些看不过去,请他去喝茶。在清幽的茶香中,于进非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张总喝口茶,认真地说:“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给自己留出一个余地,也是给他人一个余地。聪明是天分,但大智若愚才是真智慧。”

听了领导意味深长的话,于进非有点似懂非懂,但是他意识到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佟建进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走出茶楼后,于进非开始改变工作习惯。他学会了观察,不仅看工作本身,也仔细研究一起工作的人。他的首选目标,当然是佟建进。佟建进年近四十,在公司里一向人气颇高,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他的专业能力是公认地好。在日常工作中,他的态度永远是不温不火,既不锋芒毕露,也不人云亦云,虽是朴实自然,但又亲切熟络。

仔细留意了他一段时间后,于进非发现了佟建进与自己的最大不同点,那就是反应慢,做事不想窍门,心思却很缜密。例如,当上面安排下一个任务的时候,于进非总是首先琢磨怎么样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而佟建进听到别人的意见,似乎从来不会当场否定他人,也很少兴奋地提出一个特聪明的点子。面对争议的时候,他总是引导大家充分讨论,总结出方案。最后的方案因为是大家一起参与的,所以每个人执行的时候也会特别努力。

深受触动的于进非把佟建进当成了榜样,也真心地和他成为了朋友。从佟建进口中,他还惊讶地得知,原来自己之前的“捷径和技巧”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很多时候他自以为绝妙的主意还会带来一些纰漏,只是张总宽厚,爱惜他的才华,都不声不响地处理了。

“也许这才是真智慧吧!”于进非感叹,“哪像自己啊,拼命地把聪明拿出来,看不见别人的智慧。”

有时候,要分清“小聪明”与“大智慧”,不耍“小聪明”、涵养“大智慧”,对于人生的成长、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智若愚、大朴若拙,是成就大事业者的必备素质。

把琐事做得不一般

很多人都有指点江山的雄心大志,但是进入公司后,环境要复杂得多。犹如在环境严酷、灼热的沙漠里生存,技巧有时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但即使是沙漠一年也会下几场雨,有些植物平时就努力生长,蓄势待发,等一有雨就能很快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沙漠里顽强地生存。

公司里新来了一个女孩,大家都叫她“小芳”,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取笑她,因为这是个农村来的胖女孩。可是,慢慢地,小芳靠着她的朴实,赢得了所有人的心。这个女孩的专业是社会学,来到公司打杂,谁有事就叫她,连接线生午休的时候也要叫她顶替接电话。

公司有六层楼,每个楼层都是不同的部门,员工在同一公司工作,好几年还认不全其他楼层的同事。可是小芳性格开朗,又朴实无心机,大家都爱和她说两句话。

她来公司打杂没几天就把公司的人都认全了,她知道每个人的名字,记得每个人的特点。领导需要找个人,递个文件,她都能顺顺利利把事情办好。

领导和人事部本来就喜欢小芳,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把她转为正式工。有了这么一份稳定的工作,让小芳比那些还在找工作的同学们走得更远。

公司里还有个不错的实习生,叫伟伟,他成为公司里最好的实习生靠的是工作认真。他家境富裕,生活无忧,但是一点不傲慢。谁使唤他干点体力活,都从不计较。

有一次公司安排他去销毁过期档案,一般人就会立即操作,没想到的是,伟伟怕碎纸机的噪声影响别人,酷热的夏天,他把机器和文件搬到一间没有窗户、没有空调的储藏室里干了两天。

他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对公司每个人都很尊敬。为了回去写实习报告,他很谦虚地向大家讨教,认真地做记录。

领导和同事都很喜欢他。实习结束的时候,领导表示欢迎他毕业后加入公司,成为正式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