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格塑造与犯罪预防
49310500000038

第38章 犯罪预防的基本理论(4)

(2)增加犯罪风险

增加犯罪风险目的在于增大犯罪人被发现的几率。其主要方法有财产标刻、电子报警、电子监视、职员监视、居民巡逻、私人保安、警察巡逻、邻里守望等。

财物标刻。堵塞销赃渠道是减少财产犯罪的重要方法,如公安机关对废旧收购业等特种行业的管理和地下交易的打击是这一方法的具体实施。在实践中一些交易物品往往难以判明是否非法;公安机关查获的一些赃物常常找不到失主,有时查找失主比查获罪犯更为困难,各地公安局、派出所堆放的无主自行车就是明证。“标刻法”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种方法几乎不花钱。物主可以自行标刻,也可由公安机关协助标刻。例如,在英国的警察局都备有标刻用的刻刀,公民可以随时借用。标刻法的具体做法是在贵重物品标刻上物主姓名、地址、邮编。对珠宝、金银、首饰、古董等用彩色摄影存证法:把存证物品放在一个单一背景前,进行彩色摄影存证(金银首饰旁应放上一把尺子,以显示首饰的大小尺寸)。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犯罪者有心理震慑,可削减作案动机;不利于其销赃;有利于警方侦破案件和及时找到失主。公安机关应规定废旧收购等有关部门,对卖主身份与物品标刻不相符的、标刻涂改过的拒绝收购或要求其说明物品来源,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电子监控。现代社会的犯罪浪潮高涨和传统犯罪控制方案的效益递减促使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安全防范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安全防范新技术和安全防范公司的快速涌现证明他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机遇,并实际推动了行(专)业的进步。除了人们安全需求的增长和业界的不懈努力,这种乐观景象的出现与安全技术防范自身的优势功能有直接的关系。安全技术防范对犯罪预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够削弱潜在犯罪人的犯罪动机,阻吓其犯罪行为;能够延迟犯罪过程,延长作案时间,增加发现几率;同时,还能够对犯罪行为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使防范主体及时发现并处置从而减少犯罪损失;安全防范系统尤其是监控系统还具有保全现场情景的功能,为破案提供线索,为定罪提供证据。基于安全技术防范的阻吓、延迟、反应、保全的功能,使其在安全防范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私人保安。犯罪在不断增长,但警察力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保安公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非官方的公共安全保卫力量,它是现代社会控制犯罪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使它能够完全取代居民巡逻。警察机构虽然设有110报警服务电话,但有的案件千钧一发,与警察机关相比社区保安就在社区内,能够做到更快反应,更早到达。一些社区保安部门开放了求救电话,但由于宣传不够,一些居民并不清楚,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警察巡逻。警察巡逻可以给予预谋犯罪者以强大的威慑,同时能够增加现场制止和拘捕犯罪人的可能。对居民来说,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和与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如果人民能有更多机会在街道或社区里看见警察,就会有更多机会与警察接触,这无疑会密切警民联系。

居民可以从警察那里获得犯罪信息和对付犯罪的技巧,警方可以提供更广泛的犯罪消息和安全建议。步行巡逻对建立这种关系非常有效。

实践表明,警察到达现场的时间和现场抓获犯罪人的可能成反比。警察较高频率的巡逻和由巡逻建立的密切的警民关系,可以缩短公众向警方报案的时间和警察到达犯罪现场的时间。

邻里守望。现代的单元楼房建设使家庭和个人有了独立的空间,但同时也隔断了邻里的联系,使居民之间相互隔膜,形同路人。他们因此无法区分本区域的合法使用者和陌生人,以至于陌生人或犯罪分子随意出入而无人过问。在美国有的大楼每层增设了公共洗衣房,家庭妇女在这里可以接触和交流,增进了解融洽关系,这是减轻“现代都市冷漠病”的一种方法,同时对预防犯罪大有好处。事实上,如果一个社区人们之间严重隔离,居民间相互无任何联系,该社区就容易成为犯罪侵害的对象。邻里守望的具体做法:一是增加居民区的公共场所,如乒乓球室、象棋台、牌桌。鼓励居民多在户外活动,增进接触交流。二是组建青壮年居民巡逻队。由于犯罪大多为青壮年且多带有暴力倾向,有的驾车作案,而居民巡逻队常规的组建状况(多老弱)远不能制止犯罪,他们一旦与犯罪遭遇,很可能遭受伤害,这不仅对受害者本人,而且对整个居民巡逻制度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常见的让固定几个人长时间的义务巡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容易倦怠,不利于社区安全预防工作。因此,维护社区的安全是每个居民的职责,应尽可能挑选青壮年组成“力量型”的巡逻队,以应对突发事件。三是设计张贴邻里守望牌,要求使其一望而知又易引人注意:以警察与老人、儿童手拉手站在一起为背景图案,附以文字“你已走进邻里守望地区,我家所有物品都刻有名字、地址和邮编”。邻里守望牌既可以给潜在犯罪者以威慑,又可以增加居民安全感。

(3)减少犯罪收益

减少犯罪收益的目的在于减少犯罪之所得。其主要方法有目标分散、目标替代和目标损毁。

目标分散。把所要保护的物品分别存放在各处。这样做的好处是目标分散后其价值也分散,因此被发现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当发生风险时犯罪损失也会减小。古谚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家首脑出行时不会乘坐同一汽车或班机,也是这个道理。

目标替代。用替代品代替实物可以大大减少犯罪或减少犯罪损失,如用仿真塑料手机代替真手机展出,既可以起到招揽生意的效果又可以减少被盗的可能,在一些超市里电视连续剧碟片经常被盗,采用只摆放空碟片盒的方法就能够避免损失。

目标损毁。当犯罪分子接触到目标物时目标即刻被损毁,是最为彻底的减少犯罪收益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纸钞,而且是属于银行的纸钞。当犯罪者非法打开密码箱或保险柜时,箱/柜内的染色剂会自动喷出给钞票染色。被染色的钞票不仅不能使用,还很容易被人识别其来源的非法性。而钞票不进入流通领域或金融系统其价值自然不能实现,对于银行来说,不过损失了一堆纸和很少的印刷费用。

(4)综合方案

很多犯罪预防的情景方法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有些方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能增大犯罪困难,也可能增加犯罪风险或者是减少犯罪收益。例如环境设计、安全宣传、社区建设就属于此类措施。

环境设计。通过环境设计能够减少犯罪机会、增大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如适当减少住宅楼的入口,使每一户的大门入口处于尽量多的邻居的监视之下。增加社区照明,以提高居民的安全感,便于发现犯罪。加装更牢固的锁具或防盗门窗。

安全宣传。一些案件和意外的发生是由于被害人的疏忽或缺乏常识。公安机关可以组织有经验有理论的干警讲授一些防范知识,例如妇女自卫术课程。组织干警和专家编写“如何防止被劫”、“怎样减少被盗”、“单身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等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免费发放给居民,内容力求简洁、具体、可操作性。如英国警察局提供给居民的《犯罪预防手册》中写道:

你能做的预防犯罪的10件事情

1.教育你的孩子避免卷入暴力犯罪情境。始终清楚你的孩子“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跟谁在一起”。

2.主动参与有助于社区和邻里抵制犯罪的活动,支持旨在促进社区发展的工作,促使你所属的宗教、市政或其他社会组织协助预防犯罪。

3.遵守常识有时也会减少你成为被害人的几率。如夜里行走时选择照明良好的、繁华的路线;尽量与朋友一起外出旅行;以自信的方式走路;避免去出名的混乱场所。

4.及时向警察报告犯罪及其他可疑活动,必要时敢于指证犯罪。

如果你需要一个安全的社区,你就应该为你确信的事情作出努力。

5.与邻里多做沟通,并且能够做到相互照看门舍。加强邻里之间预防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最好能请警察也参与其中。

6.寻求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如果你借助暴力解决问题,也就是在教你的孩子这样做。

7.遵循公共的礼貌礼节,这有助于中止可能引发暴力的紧张局面。

教育你的孩子有良好的礼仪是很重要的。

8.不要携带武器。不管你对别人使用武器还是别人对你使用武器,最终受损的都是你自己。

9.不要支持非法活动,如购买赃物、使用违禁药品。这不仅会误导你的孩子,还会使你因此而陷入犯罪活动。

10.加入预防犯罪的自愿者组织,使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能从你的家里获得帮助、免于恐惧。

发生在身边周围的案件更容易引人注意,对社区中案件的分析可以帮助居民了解所在社区的安全状况,从案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卫能力。如在济南某社区,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犯罪者是利用下层(如一二楼)的突出墙体的防盗窗爬上高层(如三四楼)的。公安机关利用该系列案件对居民进行宣传,说服居民全面改造了不合要求的防盗窗——既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切实增强了居民家庭的防盗能力。

社区建设。社区,尤其是城市社区是犯罪重要的滋生地和发生地。

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指出,社区(community)是居住在特定区域的一群人,他们的生活围绕着日常的互动模式组织起来。一般认为,社区是指具有较为持久的相互联系的个人或团体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生活的时空区域。社区的基本特征是“居住”和“生活”。社区的范围取决于行政区划和社区成员的心理范围,心理范围主要受社区成员的我群感(we feeling),即社区认同感或社区归属感影响。根据有关人员对广州珠海区南华西街与新港街的研究,社区归属感有两个向度:一是对社区政权的归属;二是对社区环境(除政权以外的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归属。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大量现实情况表明,一个人一生中大约有2/3的时间是在社区里度过的,因此社区的安全直接关乎每个家庭的安宁。安居才能乐业,居家安全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社区也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区的发展,以居住区为中心而迅速兴起的学校、银行、医院、影剧院、邮局、超市、饭店、农贸市场日益成为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不再是单一的居住区,而是具有教育、购物、服务、娱乐、就业等多种功能,形成了一个“小社会”。由此,社区的“居民”成分日渐复杂,除常住人口之外,还增加了大量的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院墙已不能使社区完全保留以往的封闭和宁静。现代都市人际关系的商业化和淡漠疏离在社区有着最充分和直接的表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已不再只是个别哲人的生存方式,而是现代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写照。在社区人群由“初级群体”向“次级群体”演进的过程中,社区的凝聚力下降,社区趋于解组。一方面是社区犯罪侵害目标和机会的增多,另一方面是社区犯罪防卫能力的下降。因此,政府有效组织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再造社区凝聚力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犯罪与社区的物理环境有相当的关系——破败的环境容易招致犯罪的侵害。而整洁有序的环境不仅给人视觉美感,还能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在企图犯罪者看来:这个社区是有人管理的,居民之间可能是团结的;而不像他们在那些房屋破落、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社区中感到的那样——这里没有人管,这儿的人根本不喜欢不关心他们的社区。因此,改善社区的自然环境,增加公共活动的场所能增强社区的犯罪防卫能力。

也许“破窗效应”的实验更能说明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力。

美国心理学历史上曾进行过这样一项着名的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社区环境较好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车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后来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在几小时后就被人盗走。以该实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也没有及时修复,他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玻璃,而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无序的感觉,在这种无社会秩序的氛围下,客观上使得犯罪滋生、蔓延。”这证明同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暗示性和误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