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格塑造与犯罪预防
49310500000003

第3章 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塑造(2)

第二节 人格塑造的三个问题

一、人格塑造的含义

塑造原指用石膏或泥土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等形象,或指用文字描写人物形象。人格塑造的“塑造”两字在这里引申为培养、培育、完善。人格塑造是指依据人的可塑性特点按照人格形成发展的规律,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吸收一定的社会文化,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引导作用(例如教育者的引导等)逐步改变自身的人格结构,使自身的人格逐步健康化的过程,也是个人有目的有意识地依据健康人格目标而对自身的人格要素进行调整、完善、培养、培育的过程。

具体的人格塑造是指依据每个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个体人格形成的条件、规律和健康人格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个体吸收一定的社会文化,经过自身的努力逐步改变自身的人格结构,使自身的人格逐步健康化的过程,也是个人对自身的人格要素进行调整、完善、培养、培育并实现健康人格目标的过程。

二、健康人格

1.健康人格

本书的人格定义揭示了人格结构形式的五个要素知、情、意、信、行及其相互关系的性质。从静态分析,人格的结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从动态观察,人格的结构形式又是开放的、发展变化的。因此健康人格是指人格的结构形式注入了现实生动的结构内容,是人格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内容辩证统一与和谐一致的发展的人格。

尹继佐在《论理想人格》一文中指出:“健康人格可以说是一个清醒又坚定的自我实现者。”曲炜认为,所谓健康人格,“首先,人格的要素应是健全的,也就是说人格要素在人格中都应得到体现,不能有残缺或畸形的表现;其次,人格要素之间的关系应是完美的、具有良好的系统关系”。健康人格是一般人格通向理想人格的中介层次;理想人格是人们在人的素质的综合性、完善性上所要达到的境界的“范式”或“目标”,是对一般人格的扬弃,是健康人格的理想化。

个体是人格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内容的统一体。个体的“自我”这个统一体的最高需要是对人格的结构内容的追求,人格的结构内容通过个体的“自我”这个知、情、意、信、行结构形式的统一体得到体现,使人格从抽象的观念形态回到了具体的能被感知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2.健康人格的结构内容

人格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不同时期的健康人格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态,决定了现阶段的健康人格的结构内容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结构内容。根据健康人格的概念和健康人格的现阶段结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健康人格应描述为“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结构内容与知、情、意、信、行的结构形式辩证统一和谐一致的人格。这种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有机结合、和谐一致才能构成健康人格的完整含义。

提出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是健康人格的结构内容有以下几个根据:

第一,符合评价健康人格的三条标准。许金声在《走向人格新大陆》一书中提出了评价健康人格的三条标准,笔者认为是很有价值的见解。本书提出的健康人格的结构内容模式符合这样三条标准:“(1)一种健康人格理论所设计的理想人格,应当是能够推而广之的人格。(2)一种健康人格理论所设计的理想人格,应当是大多数人愿意,或者通过说服后愿意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人格。(3)一种健康人格理论所设计的理想人格,应当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能够向这个方向发展,其中至少有一部分优秀分子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其终极描述的人格。”这在后面的大学生人格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得到了证实。

第二,社会依据。这是确定健康人格模式的主要依据或基本依据,是因为健康人格无不打上社会发展要求的阶段性烙印,健康人格的本质就是社会进步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能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提高素质是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概括地讲就是对于理想、道德和纪律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健康人格的结构内容包括协调发展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这四个方面。

第三,身心发展依据。现代人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认知能力强,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新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第四,实践依据。对个体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现阶段对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概括,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现阶段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个内容蕴含了健康人格所强调的时代性、阶级性和现实导向性,强调了我们所向往的健康人格是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人格。这个内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为,“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结构内容强调的是人格的社会内容要求和质上的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具有进取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等品质,但是这些品质必须是符合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而且人格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素质的和谐发展不但决定这些品质的走向,而且是促进优良个性进一步发展的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

3.健康人格的内容要求

个体人格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应达到的要求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考察:

(1)理想方面的要求,是指能够把个人的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勤奋学习、立志改革,并决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2)道德方面的要求,即要求公民做到:发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3)文化方面的要求,即要求公民做到:勤学上进、刻苦钻研,掌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需的法律知识、专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等本领。

(4)纪律方面的要求,即要求公民做到:具有社会公民意识、民主精神和法纪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纪律规范和村规民约等。

三、人格塑造的主要原则人格塑造要依据一定的法则或标准才能取得成效。人格塑造的主要原则是:

(1)坚持各种人格素质和谐发展的原则。各种人格素质之间(知、情、意、信、行以及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存在着内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和谐发展才能不断接近理想人格,形成健康人格。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知、情、意、信、行相互影响的转变过程。一个人只有使自己的正确认识付诸于行为实践上,才算达到了人格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