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素养引论
49298200000031

第31章 媒介反思:几个隐痛的揭露(7)

韩国影视作品能走出国门获得成功,还得益于东方文化传统和儒家伦理观念内涵的魅力。韩国影视作品在东方文化圈里特别容易被接受;而非东方文化圈的国家,又希望能借韩国影视作品更加了解东方。有专家认为,韩剧大多数走人情、爱情、友情和亲情为主的情感路线。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观众,在电视剧演绎的“拟态生活空间”中,可以寻找到一丝情感上的慰藉。韩剧还大量使用喜剧和悲剧元素,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情感,使观众在“悲与喜”的情感波动过程中,达到“心绪转换效果”。此外,韩剧追求一种来自现实生活的“世俗的美”,这种美真诚地描摹世态人情的无奈,充满人类质朴的爱、质朴的同情与关怀,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感触和理解。

据韩方资料显示,“韩流”明显改善了韩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城协会将年度人物的殊荣授予《蓝色生死恋》的导演尹锡浩,表彰他不仅开创了席卷亚洲的“韩流”热潮,而且扭转了邻国日本长期对韩民族的文化偏见。韩国贸易协会对日本商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受访者称他们对韩国的印象因“韩流”而改善。

2005年,蓄势待发的韩剧终于在《大长今》的推波助澜下,喷涌出了潜藏已久的能量。再看看我们身边吧:打开电视机,韩国的爷爷奶奶正慢慢悠悠地唠叨着;翻开报纸,针对韩剧现象的讨论霸占着越来越多的版面;登录互联网,韩剧的剧情介绍、视频下载、剧照图片是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走进饭馆,韩国菜的招牌被挂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就连给朋友打个电话,对方手机的彩铃居然也是“呜啦啦呜啦啦……”的《大长今》主题歌。韩剧的收视率在中国一路直线飙升,而韩国凭借向世界输出韩剧,不仅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因此提升了国际形象,是真正的一箭双雕。

韩剧成功的世界营销,引发了国内业界及学界对韩剧的研究,归纳起来,韩剧的成功包括下面这几个因素。首先是剧集制作上的原因。与国内的电视剧相比,韩剧的制作质量比较精良,音乐与画面相辅相成。韩剧历来以重视细节和场景设置着称,电视剧中韩国人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时尚的消费用品为观众打造出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虚拟生活场景。韩剧还大量使用喜剧和悲剧元素,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情感,使观众在“悲与喜”的情感波动过程中,达到“心绪转换效果”。

除了影像制作上的精良外,韩剧边播边拍的策略也是赢得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剧的剧集通常比较长,这给了制作方根据观众的收看意见随时修改故事走向的时间,这样就增强了观众与制作方之间的互动性,编剧注重以观众意愿为标尺,是韩剧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第三是韩剧明星的偶像效应,进一步聚拢了“韩流”人气。韩剧的主演大多是俊男靓女,很多主人公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明星。比如《蓝色生死恋》中的宋慧乔、宋承宪、元斌;《妙手情天》中的安在旭、金喜善、秋尚美;《天涯海角》中的柳时元、金浩真,等等。这种青春偶像文化以影视剧为载体,通过大众传媒特有的“地位赋予”(Status Conferral)功能,在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中,迅速地扩张。偶像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社会示范效果,他们的行为、言语、衣着都可以成为其崇拜者追捧和效仿的对象。在追捧和仿效中,更加加强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韩剧的收看热情和依赖。

最后,韩剧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风行,是它的题材适合观众的口味。韩剧大多以爱情、亲情、友情和信义为主题,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普通事。它以感情为主线,情节日常化、平民化,处处渗透着民族观念,观众通过电视剧就可以了解到普通韩国家庭的真实生活,感受传统文化、家庭观念与现代社会生活。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观众,在电视剧演绎“拟态生活空间”中,可以寻找到一丝情感上的慰藉。正是题材的平常和普通,使韩剧有了一种“世俗的美”,这种美真诚的描摹世态人情的庸常与无奈,充满人类质朴的爱、质朴的同情与关怀。“世俗之美”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之中,所以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感触和理解。例如《蓝色生死恋》、《明朗少女成功记》和《天涯海角》等爱情题材剧中,频繁使用“白马王子和灰姑娘”这种世俗化的爱情叙事模式,满足了观众最朴素的期待视野和最原始的审美欲望,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共鸣,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

所以,归纳起来,韩剧的成功在于用一个精美的壳包住了文化的核。这种文化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文化渊源上的接近性。如果我们将文化理解为是人们所有生活方式的总和,那么韩剧的成功就是一次跨文化传播行为的成功。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找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韩国和中国同处亚洲,共同拥有亚洲文化的共同情感。韩剧文本中所蕴藏的韩国社会文化,就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的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像《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这样的家庭伦理剧,提倡的是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最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迎合中国观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天堂的阶梯》、《青春》、《冬日恋歌》等爱情悲剧,演绎的是男女主人公不离不弃、坚贞不渝的爱情,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典的“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中韩两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通性,使中国观众对韩剧文本的解读变得更容易,对韩剧思想内涵的理解更深刻。

另一方面是文化在社会转型中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人看韩剧有一种亲切感,粗粗看是由于生活世界相似的缘故。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韩剧既是外国剧,又不是外国剧,它虽带有一些异国情调,但观众对它却很少有陌生感。韩剧的人物相貌、姓名、家庭和社会生活,甚至饮食起居,都使中国观众觉得这是一个熟悉的世界。然而,更深究一些,这种亲切感还应当与韩、中两国现代社会转型的相似性有关。韩剧中社会和人际关系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是中国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如金钱支配的社会等级、婚姻和爱情关系、青年人的事业前途困境、学校“差生”的困境和出路、妇女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关系、夫妻或婆媳姑嫂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韩剧中不断出现,不断被讨论。关注现代社会和生活伦理因此成为韩剧的一个重要特色。韩剧在展现现代社会时尚、生活方式、潮流和价值的同时,非常强调传统价值和道德习俗在现代生活方式中的重要性。这使韩剧具有一种明显的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色彩。因此,用精美的包装裹挟着的文化传播,才是韩剧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为大众传媒内容的一种形式,韩剧的成功表明了文化的力量也是控制传媒图景的重要力量之一。因为文化是直指人心并且渗透日常生活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形塑着不同的民族性格,同时它对人们的影响和控制也是潜移默化和无法规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