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证
49276000000015

第15章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与管理(1)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管理实践和研究普遍早于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对食品质量的控制也最为严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欧盟就开始了食品安全立法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至21世纪初,他们已经建立起了以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先进的科学手段、强大的企业支持和政府协作为基础的强有力的、灵活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他们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日本政府也加强了国内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日本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在亚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相似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其管理方法和经验值得其他亚洲国家学习和借鉴。因此,本章将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进行分析和评述,力求对我国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4.1美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与管理

美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长期以来,负责管理食品安全的权力一直分散于执行着35个法令的12个政府机构。在联邦一级主要有3个,分别是美国农业部(USDA)的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人类与健康服务部(DHHS)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4个协助政府部门,一是人类与健康服务部(DHHS)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二是USDA 的农业研究服务部(ARS),各州研究、教育与相关合作机构(CSREES)和经济研究服务局(ERS);三是动植物健康检验局(APHIS);四是商业部的国家海事渔业局(NMFS)。2个其他支持机构,分别是DHHS 的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和USDA 的农产品服务推广局。6个协调组织,分别是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联合研究所、风险评估协会、食源性疾病爆发反应协调组织、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联合研究所、国家食品安全系统工程。在这些部门中,起主要作用的部门是美国的FDA、农业部的FSIS 及EPA。美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权力分散在不同的政府机构,政府为了防止权力分散带来的低效率,因此,在管理措施上,美国非常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管理。美国具有较为科学、全面和系统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食品标签制度、信息收集和交流系统、风险分析和预警系统以及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4.1.1食品标签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标签法规最为完备、食品标签管理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在美国,标签不仅是作为一个标准手段用于帮助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判断,而且旨在解决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丢失问题,以提高社会福利为最终目标。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就制定和修订了22个食品标签法规。1994年5月正式实施的《食品标签法》突出了营养与健康的主题,对食品标签版面、品名、净数量、图案、厂商信息、配料表等内容标识都有严格的规定。美国用来改善食品的信息环境,促进市场发育的标签制度有多种形式,其中基本的制度主要有两种:自愿标签和强制性标签。自愿标签是指政府对产品的某些特殊属性不作政策规定,只要企业认为合适,就让他们自由地使用标签声明。食品企业为了显示自己产品的差异性,在产品销售中获得竞争优势,都有自愿加贴标签的激励。美国部分企业在巴氏消毒鸡蛋市场上就是通过使用食品标签,进行最低质量标准以上产品的差异化。强制性标签是政府要求强制的信息披露,比方说关于产品性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的信息,要求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公共信息或教育等。美国自1994年开始就用强制性标签告知消费者对鲜肉和家禽类产品的安全食用方法。这种标签在1987年被USDA 拒绝,USDA 认为自愿教育消费者关于恰当的使用方法会更好些。但是,在美国西部暴发了一场食源性疾病之后,政府又重新对这种标识方法进行了定位。强制性的标签声明能够减少自愿标签中不公正的信息披露现象,迫使反面特性信息披露,使正面和反面信息得到均衡披露。

从标签制度上分类,美国的食品标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食品保健声明

FDA 规定食品中含有某些物质对某些疾病有影响,或不适当地摄入会引发某些疾病的应在食品标签上标注保健声明。FDA 在1992年12月开始实施的食品标签法规中首次允许在食品标签上使用保健声明。

2.食品警示标签

食品警示标签是用于说明消费者在存储或食用食品时可能产生危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FDA 和美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署强制要求在食品包装的显着位置加贴警示标签,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警示标签主要用于未加工肉禽产品、含铁食品和冷藏食品这三大类。

3.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主要包含了营养成分标识(Nutrition declaration,即营养成分表列)和营养宣传信息(Nutrition information or Nutrition claim,关于产品营养特性的文字说明)。美国的营养标签内容分为强制标注内容和自愿标注内容。强制标注内容包括总能量、脂肪供给能量,自愿标注的内容包括脂肪、胆固醇、蛋白质等几十项。美国现已有营养标签有关标准、法规超过25个文件。美国于1990年就颁布实施了《营养标签与教育法》,规定除肉禽食品、即食用食品、医用食品等少数品种外的其他所有食品都强制要求加贴营养标签。1993年开始实施《营养标签法规》和《特殊功能食品标签说明》,旨在澄清市场上不科学的食品宣传给消费者造成的误导,帮助消费者选择更适合于自身健康的食品,改变食品管理混乱现象。1995年9月,FDA颁布正式法令对《联邦法典》中强化食品营养标签一章作出修改,要求销售的强化食品应按规定加贴营养标签。2003年,美国又一次地修改了营养标签标识范围,扩大了健康声明条目,至今已有14项强制性标识的营养成分,是目前营养成分强制性标识最多的国家。2006年1月开始生效的食品标签新规定,要求在传统食品和膳食补充品的营养标签上,注明反式脂肪酸(简称“TFAS”)的含量。

美国的食品标签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消费者、食品厂商、第三方组织都在食品标签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包括私人中介组织和国际组织在内的第三方组织,在美国的食品标签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通过提供制定标准、认证、检测和强制执行这4种服务来提高食品标签信息的可信度。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始进行有机食品标签管理的国家。1998 年,美国农业部根据1990年的《有机食品生产法案》,提出一套旨在统一全国标准的有机食品的生产、处理、标签及推广提议。提出只要其有机成分不少于产品重量的95%,即可以“有机食品”的名义进行推广。2002年10月美国农业部推出了在全国采用全新有机食品标签的计划。这项计划规定,在全美范围内,不论是美国国内生产的产品,还是进口产品,凡是贴上“有机”标签的农产品,都需要达到美国农业部确定的标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凡是有机程度达到或超过95%的食品,都可加贴一个专门的新标记。有机程度在70%~95%之间的食品,虽不能享受贴专门标记的“待遇”,但可在标签上注明本产品“包含有机成分”。食品是否具备贴上有机食品标签的资格,需经美农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认证。

美国对转基因食品(GMO)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一直致力于大力推广和发展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贸易。2000年,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达到了3030万公顷,占全世界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68%。近5年来,美国有2亿多人一直在食用转基因食品。鉴于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美国在积极发展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2000年以前,美国并没有对转基因食品制定特殊的标签政策,而是与常规食品适用同样的标签要求,不强制在食品标签上说明食品的制造方法,但对食品成分、营养物质含量和所含的过敏源等标签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而自星联(Starlink)玉米事件爆发后,美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由此,FDA 于2001年1月颁布了《转基因食品管理草案》。该草案就如何对GMO 进行标识作出了规定。GMO 将在标签中使用“来源于生物工程”和“生物工程改造过”等字样来进行标识。

4.1.2食品安全检测监测体系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由于起步较早,已经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较为完善的检测监测网络。同时,各州也根据需要建立了食品质量监测机构,主要负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产地质量安全。美国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管理上权力的完全分离和技术上的高度科学化。美国主要监测体系包括了联邦谷物检测体系、农业市场局新鲜水果和蔬菜检测系统、农业部畜禽产品检验体系以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等。

联邦谷物检测体系主要是实施国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计划(QA/QC),是由所有官方检验机构参与的统一体系。该体系包含样本检测和监督系统、主观检测和评价系统、市场监控和早期预警计划等多个相互紧密联系的子系统。

农业市场局新鲜水果和蔬菜检测体系提供新鲜水果、蔬菜及其他特殊商品的服务,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体系中对产品进行认证的需求。

畜禽产品检测体系由美国农业部负责。1996年美国农业部食品检查署颁布了《美国肉禽屠宰加工厂(场)食品安全管理新法规》,对原有的检测程序进行了更新,以提高肉禽制品的安全程度,同时建立以HACCP 为基础的加工控制系统与微生物检测规范、致病菌减少操作规范及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等法规的有效组合应用,以减少肉禽产品致病菌的污染,预防食品中毒事件。新的检测程序从注重危害后的跟踪检测转为对肉类和禽类产品受污染的预防,实现食品安全预防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农业部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控制致病菌的方法和措施,采纳并执行卫生标准程序;实施HACCP 系统,屠宰场的大肠杆菌检验,肉类加工厂实施沙门氏菌的标准操作程序,加工过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在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危害方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1995年建立了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FoodNet),对食源性疾病开展主动监测。至1997年,全美已设立了11个监测基地,总计450余个监测实验室(其中绝大多数为临床实验室),针对7种常见致病菌以及2种寄生虫开展主动监测。该监测网负责收集潜在的食源性疾病的资料,报告给予国家食品机构合作的健康部下属的州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确定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发布食源性疾病的预警、预防措施等信息。1996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还与其他部门合作正式启动了可对食源性病菌进行分子分型鉴定的电子化全国性网络。这套电子化系统不仅能较早地快速识别食源性疾病的源头,而且还可以对跨地区的疫情进行调查,帮助有关方面采取应急行动,控制甚至阻断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对食品安全的快速检验、检测手段进行了研发,研制出了许多实用的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和方法,并用于对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检疫当中。如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FDA 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此外,美国还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研究食品中疯牛病朊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

4.1.3食品安全认证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进行产品认证体系的建构;80年代又开展了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认可等认证工作。目前,美国通行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全面目标的卫生操作程序(SSOP)、全面质量管理(TQM)、ISO9000系列和ISO14000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