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49268700000072

第72章 从《宝积经》到《菩萨藏经》(1)

——大乘的综合与菩萨行的总结

此处所谓《大宝积经》,指的是编入大部《大宝积经》中的《普明菩萨会》。此会的原名即是《大宝积经》,亦称《迦叶品》,一卷,失译,附《秦录》。有多种异译本,最早为东汉支谶译《佛遗日摩尼宝经》(“佛遗日”意译“方等”,是早期大乘经的别名);次有《摩诃乘宝严经》,亦失译,附《晋录》;宋代施护再译,名《大伽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相对于大部《大宝积经》(略称《大部》)而言,我们把《普明普萨会》称作小部《大宝积经》(略称《小部》)。

大部《大宝积经》是一套典型的经籍汇编,共收经四十九部,唐菩提流志编译,作一百二十卷。为什么这大部丛书要用一个小部经名命名,原因可能出在“宝积”二字上。北朝菩提留支译有《宝积经论》四卷,是释《小部》的。释文开头就问:“以何义故名为宝积?答曰:大乘法宝中,一切诸法差别义摄取故。所有大乘法宝中诸法差别相者,彼尽摄取义故,名曰宝积。”(卷一,下同)又说:“彼大乘法宝中,所有诸相尽摄取故,此妙法门名为宝积。”就是说,它把大乘所有“法相”,特别是一切诸法的“差别义”及其通达的法门,全都收进去了,因而一般认为,它所收的经籍属于大乘通论性质。但实际上也很难说,譬如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的经典,如《密迹金刚力士会》、《无量寿如来会》、《不动如来会》、《无畏德菩萨会》、《无垢施菩萨会》、《胜鬘夫人会》等,都是个性很强的经籍;此外,像《无尽慧菩萨会》与华严部的《庄严菩提心经》同本,《文殊师利说般若会》即是般若部的《文殊般若经》,而《无尽慧菩萨会》、《宝髻菩萨会》在《大集经》中也有,唯改“无尽慧”为“无尽意”而已,全不能归于通论范围。因此,大部《宝积经》在大藏经中实是难以归类,更可以视作诸多重要杂经的汇集。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〇记,玄奘晚年,有翻经大德等“殷勤启请翻《大宝积经》,法师见众情专至,俯仰翻数行讫,便收梵本停住,告众曰: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遂绝翻译”。按照此说,《大般若经》六百卷,此《大部》仅为一百二十卷,菩提流志只收入了其中的20%,所余经籍不得其详。但就这四十九卷看,能够作为大乘通论性的经典,只有两部可以代表,那就是我们这里要介绍的《小部》(即《普明菩萨会》)和《菩萨藏经》(即《菩萨藏会》)。

《菩萨藏经》是玄奘回国后翻译的第一部经,被收在大部的第十二会,改名《菩萨藏会》。玄奘回国,百事待举,他为什么急着要先译出此经?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此经可以反映当时印度大乘思潮发展的一些共同特点,或者说,是对西域大乘思潮的最新总结;据此可以为他此后的译经事业定位,便于了解他所翻译的诸多经论,在整个大乘中的地位。

这样,约从公元4世纪末到公元645年间,中国佛教可能接触的域外大乘思潮的变化及其最一般的特色,在小品《大宝积经》和《菩萨藏经》中可见个大略。因此,这两部经的理论深度尽管不够,但对我们理解在这个大乘一般观念下产生的若干特殊哲学流派,却是必要的。

§§§第一节小品《大宝积经》:为菩萨定标准,为比丘制法

据《宝积经论》卷一介绍,《宝积经》中记:如来为诸菩萨十六种相差别说法。何者十六种相?一法邪行相:如是菩萨行邪行已,名为行邪行相;二正行相:如是菩萨行正行已,名为行正行相:三行正行利益相:菩萨住正行已,名法行等行善行;四行法行诸相差别;五于诸菩萨所生慈心相,为令生敬重心行说相故;六菩萨住正行学戒相故;七声闻戒与菩萨戒中,说优劣胜如相故;八菩萨善学菩萨戒已,能与世间智等,饶益他行,差别相故;九受彼菩萨藏时,教修声闻戒相差别;十不善学沙门相差别故;十一不学沙门相差别故;十二住假名行相差别故;十三住真实行相差别故;十四如来方便化度众生相差别故;十五说微密语相差别故;十六于菩萨藏中得教诲已,善信有益相差别故。

大乘经中,如来为诸菩萨说如是等十六种相差别法故,彼法门中,此一切诸相现所说故,彼大乘法宝中,所有诸相尽摄取故,此妙法门名为宝积。这十六种相大体可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为菩萨定标准;其二,为比丘制法律;其三,以“观正法”为出离之道;其四,由“观心”通向“圣性”。前二解决大乘佛教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后二反映当时大乘哲学的主要倾向问题。全经运用譬喻甚多,很像譬喻师的作品,生动活泼,在理论形式上是般若学的;在思想内容上,对瑜伽行派可能也有影响。前述《佛性论》中所引譬喻,有些就出自本经。

一、 真假菩萨的区分及其标准

1. 区分标准

作为菩萨,怎样才能既不退失败坏,又能名副其实而非假冒,经文提供了八条标准,每条含四项内容,供人审视:

(1) 得“大智慧”相,离退失大智慧相:常尊重法,恭敬法师;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卷一一二,下同)与此相反,就是退失智慧:不尊重法,不敬法师;所受深法,秘不说尽,有乐法者为作留难;说诸因缘,沮坏其心;骄慢自高,卑下他人。(2) 得“菩提”相,离失菩提相: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何况戏笑;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

与此相反,失菩提心相是:欺诳师长,已受经法而不恭敬;无疑悔处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以谄曲心与人从事。(3) 生长“善法”相,离失善法相:舍离邪法,求正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慢,于诸众生谦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若于诸法心不通达,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生违逆。(4) 有“直心”相,离“曲心”相: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骂詈毀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所谓曲心应离,亦有四种: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诸众生慢瞋恨;于他利养起嫉妒心;诃骂菩萨,广其恶名。(5) 有“善顺”相,离“败坏”相:菩萨有四善顺之相。何谓为四?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意;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稟受德行。与此相反,是四败坏相应离: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见善菩萨轻慢不敬。(6) 有“正道”相,离“错谬”相: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生平等说法;普令众生等住正行。应离之错谬亦有四种: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器众生说其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7) “善知识”之“善相”与“非善等侣”之相: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何谓为四?诸来求者是善知识,佛道因缘故;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长善法故;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应离之“非善知识、非善等侣”,其相亦有四种:求声闻者但欲自利;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读外经典路伽耶毘,文辞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8) “真实菩萨”相与“似菩萨”相: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能信解空,亦信业报;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与此对应的是似菩萨而非菩萨诸相:贪求利养而不求法;贪求名称不求福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以上八种各有四相,构成“真实菩萨”之三十二相,成了衡量“菩萨”这一类大乘行者的具体尺度:凡符合这三十二相的就是“菩萨”,反之或为外道,或为二乘,或是假菩萨。这一尺度以维护“智慧”、“菩提”、“善心”和“利他”作为菩萨的根本属性,辅以尊大乘师、信大乘教,善择师友,平等待人,以及不贪利养,乐求福德,言行一致等必需的品格。

2. 三十二法

“三十二法”乃菩萨所必须成就者,它们是:常为众生深求安乐;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心不憎恶他人智慧;破坏慢,深乐佛道;爱敬无虚亲厚究竟;于怨亲中,其心同等,至于涅槃;言常含笑,先意问讯;所为事业,终不中息;普为众生,等行大悲;心无疲倦,多闻无厌;自求己过,不说他短;以菩提心行诸威仪;所行惠施,不求其报;不依生处而行持戒;诸众生中行无碍忍;为修一切诸善根故,勤行精进;离生无色而起禅定;行方便慧;应四摄法;(于)善恶众生慈心无畏;一心听法,心住远离;心不乐著世间众事;不贪小乘;于大乘中常见大利;离恶知识,亲近善友;成四梵行;游戏五通;常依真智;于诸众生邪行、正行俱不舍弃;言常决定,贵真实法;一切所作,菩提为首。这三十二法,与上三十二相的内容大体相当,唯一的区别是,“法”是“菩萨”必须具有的,是内在的;“相”则侧重于外在的表现,是可以观察的。总此法相所体现的菩萨品格,都要付诸实践,用以教化和利益众生,反过来构成菩萨的“福德”;“菩萨福德”无量无边,乃以“譬喻因缘”明之:譬如一切大地,众生所用,无分别心,不求其报。菩萨亦尔:从初发心至坐道场,一切众生皆蒙利益,心无分别,不求其报。

譬如一切水种,百谷药木皆得增长。菩萨亦尔:自心净故,慈悲普覆一切众生,皆令增长一切善法。

譬如一切火种,皆能成熟百谷果实。菩萨智慧亦复如是:皆能成熟一切善法。

譬如一切风种,皆能成立一切世界。菩萨方便亦复如是:皆能成立一切佛法。

譬如月初生时,光明形色日日增长。菩萨净心亦复如是: 一切善法日日增长。

譬如日之初出,一时放光,普为一切众生照明。菩萨亦尔:放智慧光,一时普照一切众生。

譬如师子兽王,随所至处不惊不畏。菩萨亦尔,清净持戒真实智慧,随所住处不惊不畏。

譬如善调象王,能办大事,身不疲极。菩萨亦尔:善调心故,能为众生作大利益,心无疲倦。

譬如有诸莲花,生于水中,水不能着。菩萨亦尔: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

譬如有人伐树,根在还生。菩萨亦尔:方便力故,虽断结使,有善根爱,还生三界。

譬如诸方流水,入大海已,皆为一味。菩萨亦尔:以种种门集诸善根,迴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为一味。

譬如须弥山王,忉利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住。菩萨菩提心亦复如是:为萨婆若所依止住。

譬如有大国王,以臣力故能办国事。菩萨智慧亦复如是:方便力故,皆能成办一切佛事。

譬如天晴明时,净无云翳,必无雨相。寡闻菩萨无法雨相,亦复如是。

譬如天阴云时,必能降雨,充足众生。菩萨亦尔,从大悲云起大法雨,利益众生。

譬如随转轮王,所出之处则有七宝。如是……菩萨出时,三十七品现于世间。

譬如随摩尼珠所在之处,则有无量金银珍宝。菩萨亦尔:随所出处,则有无量百千声闻辟支佛宝。

譬如忉利诸天入同等园,所用之物皆悉同等。菩萨亦尔:真净心故于众生中平等教化。

譬如咒术药力毒不害人。菩萨结毒亦复如是:智慧力故,不堕恶道。

譬如诸大城中所弃粪秽,若置甘蔗蒲桃田中则有利益。菩萨结使亦复如是,所有遗余,皆是利益,萨婆若因缘故。以上共二十个譬喻,从四大、日月、云雨、须弥山、狮子大象、国王转轮王,一直到粪便、毒物,都用来说明菩萨本身的品格,对于众生可能给予的种种积极作用。也就是说,菩萨苦苦修习所得,都要付诸影响众生,“利益众生”。这些品格中,首先是“无分别智”、“自心净”,以及“智慧”与“方便”,“持戒”与“禅定”(调心)。以此等品格布教利他的活动中,即使“三毒”俱全,“结使”臭秽,也不会危害菩萨自身,而有益于他人——“三毒俱全”、“结使臭秽”就是菩萨品格结构中的重要成分。当然,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坚持“萨婆若”,即般若“空观”。

二、 为沙门比丘制法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