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49207900000067

第67章 渔民心中嘹亮的歌

——李自立和他的小提琴曲《丰收渔歌》

祁斌斌

在中国,学习小提琴的学生一定熟悉《丰收渔歌》;说起20世纪中国的小提琴作品,没有人不知道这首《丰收渔歌》。

1972年4月,正值渔汛季节,李自立争取到去基层深人生活的机会,在广东汕头地区汕尾镇跟随渔船一同去公海捕鱼,他们顶着八级风浪扬帆出海,三天后船满载而归。返航途中,渔民们悠闲地坐在甲板上数着水花,得意地唱着熟悉的渔歌,仿佛忘却了刚刚经历的狂风恶浪与颠簸。这强烈的对比给予李白立极大的震撼,他一下子找到了灵感,找到了渔民身上的闪光点,那就是《丰收的渔歌》的动机回到岸上,他很快完成了这首小提琴曲的初稿,取名《渔歌》。回广州后恰逢佛文艺创作会议召开,他便在会上演奏了此曲,得到肯定。于是,他又请友人洪必慈为其谱写钢琴伴奏。1975年,全国进行文艺调演,《渔歌》也被选人其中。有关审查人员认为应加上“丰收”二字,从此,乐曲便以《丰收渔歌》之名传播开来。

准确地说,《丰收渔歌》是以汕尾渔歌为素材,以南海为背景,表现了海陆丰渔民出海捕鱼满载而归的喜悦场面。

乐曲为带再现的ABA

三部曲式结构。音乐先以稍自由的引子开始,由钢琴似海浪般的音调引出,小提琴在E弦上奏出南海渔歌主题,描绘那浪花飞溅、气势磅礴的音乐形象。由此发展而成的如歌的行板构成乐曲的主题,音乐也随之进入A乐段:

例104

开头的八度大跳将渔歌欢娱而开阔的性格骤然袒露,具有宫调式特征的旋律悠扬婉转,仿佛可以感受得到那海天一色、阳光普照的迷人景象,能领略到辛勤劳动、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经过一段复杂的变化发展与再现之后,乐曲进行到B段。B乐段是一个跳跃而富有弹性的乐段,5/4拍的节拍律动更具特色,它与先前连绵的主题形成了一幅点与线的有趣图像。这一部分共有五次变奏,都是由第二段的主题旋律变奏发展而来。三、六度叠置,细腻的加花变奏,5/4拍、2/4拍的节拍转变,使旋律变幻多端,但其鲜明的渔歌风格始终没有改变,总能让我们联想到健壮的渔夫们迈着有节奏的脚步,挑鱼下船的欢乐场面。最后,音乐再次回到委婉的渔歌主题。A’段(第三段)是A段的不完全再现。此时的旋律更为宽广,钢琴伴奏纵情地奔腾,后半部更是几近沸腾,旋律直冲高点,形成全曲的最高潮。舒畅而动听的乐音从琴弦上流出,丰收愉悦之情尽情抒发,渔家人勇敢、乐观的胸怀令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圣洁的洗礼。或许,这就是“渔歌”之所以动人之处吧

关于这首乐曲的曲式,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一部曲式,即引子(a素材)、A(a ba’)、B(五次变奏)、A’(a+a’)的曲式结构。但李自立本人认为它是一个变奏曲式,因为乐曲无论是从引子、主题到旋律,再到发展变奏,均源自于主题一个素材,并无他题。作曲家从民间音乐中吸取了加花变奏的手法,使音乐洋溢着民族色彩。

整体看来,这是一首亮丽而奔放的反映渔家生活的乐曲。然而,旧社会时的渔民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他们在渔霸的欺压下毫无自由可言,随时都有葬身海底的危险。更有部分水上人家连穿鞋、上岸的资格都没有,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昼民”。因此,旧时渔歌的旋律通常是低沉、凄楚的。而李自立之所以一改其原有音乐风格,是想“从某中意义上试图打破原有渔歌的一些框框及局限性,使之热情、明快、开阔、奔放。”(李白立:《小提琴曲(丰收渔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79年第2期)

作为“文革”时期通过了一系列官方审查而诞生的艺术作品,《丰收渔歌》的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历史特征与局限。但我们更应看到作品在思想内容、音乐风格、演奏技法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创新意义,这在当时是更为难得的。因而,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否定它所具有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此外,另据李自立本人透露的“绝密”信息:《丰收渔歌》是他当年献给他的夫人贺懋中老师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