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饶歌鼓吹观凯旋
——沈心工的歌曲《黄河》赏析
梁茂春
20世纪初,中国产生了一种称之为"学堂乐歌"的新型歌曲,与中国的传统歌曲很不一样,使中国歌曲的面貌为之一变。约从1903年开始,《男儿第一志气高》《中国男儿》《雪中行军》《送别》等歌曲,就在当时的新式学堂(即现在的中、小学校)中普遍流。这些歌曲以新的曲调和节奏形态.表现出与我同传统歌曲不同的精神气质。但是学堂乐歌大部分是采用东洋(日本)或西洋(欧美)的现成曲调填入中文歌词,旋律并不是中国作曲家自己谱写的。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产生现代意义的"作曲家",诚如梁启超所言:那时的中国"举国无一人能潜新乐"(见《饮冰室诗话)第97节)。梁启超对这种状况感到非常的遗憾和不满,认为这实在是社会的羞耻。他还发出强烈的呼吁:“制定一代之乐”(当时称作曲为“制谱”或“制乐”)。他甚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今日欲为中国制乐,似不必全用西谱。若能参酌吾国雅、剧、俚三者而调和取裁之,以成祖国一种同有之乐声,亦快事也。”(《饮冰室诗话》第78节)他建议中国音乐家不要全部搬用西乐,而应参照中国传统的雅乐、戏曲音乐和民间俚曲,以创造中国的新音乐粱启超的这一呼吁产生了重要的社会作用。不久之后,由中国人自己谱写的歌曲就应着时代和民众的需要而诞生了。
20世纪初有几位中国的音乐先贤勇敢地尝试谱写了为数不多的歌曲.如沈心工作曲的《黄河》(杨度词)、《革命必先革人心》《采莲曲》(均自己作词),李叔同作词作曲的《春游》和《早秋》,朱云望作曲的《美哉中华》(沈心工词),傅彦长作曲的《我的中华》(吴研因词),王露谱写的《周乐乐谱》(荫昌词),杨仲子作曲的《侨工歌》(椒园词)等。这些创作歌曲在众多的填词歌曲中,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但是它们确实是中国创作歌曲的开端,是学习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中国歌曲的起点。
上面提及的几首创作歌曲中,以1905年沈心工谱曲的《黄河》影响较大。清王朝统治的晚期,国势积贫积弱,沙俄妄图乘机将清朝属地外蒙古的版图攫为已有,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杨度(杨哲之,1874—1931)创作了以《黄河》为标题的诗篇,来抗议沙皇俄国的侵略行径。“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粱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诗歌表达了中华民族正义的爱国激情。最后一句“君作铙吹,观我凯旋”体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铙吹”即清代军乐“铙歌鼓吹”,军队胜利班师时在凯旋盛典上演奏的音乐。“铙吹”这两个字就带有晚清的时代色彩。《黄河》这首诗歌当时曾被配上了不同的曲谱,在学生和民众中流传,而以沈心工为之谱写的旋律最为雄壮有力。
沈心工的《黄河》以带有附点音符的进行曲节奏及号角式的音调为特点,与传统歌曲在气质上有明显的差异。这首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从开头至“黄沙白草无人烟”.基本上一字配一音,七声音阶大调式,明显的学堂乐歌式进行曲风格。第二乐段从“思得十万兵”直到最后,旋律激昂,音调雄壮,是歌曲的高潮所在。
这一乐段的音调是五声音阶的,雄壮豪迈中还透露出些微的民族风格。这与日本乐歌中的“去47大词式”(即去掉4、7两个偏音的五声音阶大调式)也有些相似。黄自1936年冬为《心工唱歌集》写的《序》中,曾经说过沈心工自己谱写过一小部分歌曲,“其中我最爱《黄河》一首。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唱歌有此气魄,实不多见”。
《黄河》是我国创作歌曲中最早结出的果实,它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现在分析起来,它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有些地方词曲结合不够紧密,有些地方节奏处理不够规范,等等。这些缺点,是歌曲创作初期所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歌曲创作的历史,就是从这里跨过起跑线的。
沈心工(原名叔逵,1870一1947),近代音乐教育家,我国学堂乐歌的开创者之一.被称之为“学堂乐歌之父”。他是一位填词的高手,经他选曲填同的乐歌如《男儿第一志气高》《革命军》《铁匠》《竹马》《蝶与燕》,曾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由于他对乐歌运动的有力推动.因此,与他同时代的李叔同称他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整个学堂乐歌时期,是20世纪中国歌曲创作的孕育期。万事开头难,有了学堂乐歌时期歌曲创作的开头,往下的路子就越走越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