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49202300000019

第19章 后记

当我坐在电脑前,回忆起十多年前我在家乡——一个封闭的小县城,看到娄烨的《苏州河》(还是盗版的VCD),还能依稀记得我当时的那种震惊、那种迷恋。犹如《黄土地》和《红高粱》带给第六代导演的那种感觉:没想到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张元在1990年完成的《妈妈》是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之后王小帅(《冬春的日子》、《极度寒冷》)、章明(《巫山云雨》、《秘语十七小时》)、路学长(《长大成人》、《非常夏日》)、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贾樟柯(《小武》、《站台》)、王全安(《月蚀》)、管虎(《头发乱了》)等第六代导演也陆续拍摄了他们的独立作品。

张元的《过年回家》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银熊奖、《青红》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得金狮奖;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获得金熊奖。

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从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到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中国电影走过一个繁荣而又艰难的时代:繁荣的是,中国电影工业愈加成熟、完善;艰难的是,独立电影的创作举步维艰。但我相信,未来的中国独立、艺术电影必将引起众人更大的关注和兴趣。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业已沿着第六代导演的足印,行走在路上……

相比十年前,如今DV(数码摄像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拍摄一部电影不再需要庞大的资金;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观看任何一部电影都十分便捷;国内影展、酒吧、高校的频繁放映,使得中国独立电影更为观众所了解和关注。

中国独立电影多次在戛纳、威尼斯、柏林、釜山、洛迦诺等国际电影节上参赛、获奖使得电影人的创作更加活跃,影响力日益增加。

这本书里所介绍的独立电影大多数是2000年以后拍摄完成的,大多也是导演的第一部、第二部作品。这些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主流电影之外的另一种叙事方向和叙事的可能性。

感谢这本书中我采访的每一位导演,感谢你们为我提供了相关的电影海报、剧照等资料。

感谢张元导演在百忙之中热情为本书作序。张元导演是我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的电影影响了后来许许多多的新导演。

感谢《DV时代》(现《数码影像时代》)杂志社编辑冯剑先生,该书系列访谈曾经陆续发表在《DV时代》上。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文图书事业部的李影主任,她也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感谢她为这本书付出的辛勤汗水。

感谢所有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你们的阅读让这本书具有了更大的价值。

李名

2011年12月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