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49202300000015

第15章 耿军:青年与马的绝望

1996年你来了北京。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的鹤岗,鹤岗往东北方向走两小时就是萝北,萝北对面就是口岸,离俄罗斯特别近。

我中学毕业之后没有考高中,父亲就问我想干点什么,正好我们那边隶属粮食局的一个中专招俄语专业,我们几个同学就一起去了,想着学完之后能做点生意什么的。等两年学业结束之后,我国的对俄贸易也变得特别差。我在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是属于前三名,但是包括前二名的两位同学,我们的专业到最后都没有用上。

1995年毕业之后,大家都没有选择继续上大专,我就想找一个月收入能有三四百块钱的工作干着,但是也没有太合适的。去煤矿的井下工作,我们家也不让,其他的自己也不感兴趣。

当时几个朋友就想来北京,我有个朋友是搞音乐的,弹吉他,我想自己不能空手而去啊,于是就写了一个剧本。第二年我就跟家里人撒了个谎,说去沈阳搞点采购,家里给了我600块钱之后就直接来了北京。

来北京之后,你从事过不少职业,速冻饺子推销员、宾馆客房服务生、台球厅老板、杂志社编辑、广告业务员等等。这些生活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肯定是有。底层人群对创作而言是一个特别有营养的人群。生活在那个层面会对那个人群更加了解,生活细节之类的也了解得更清楚。越底层的人们得精神疾病的机会就越小,因为他总能更直接地找到现实的出口。相反,知识分子阶层的人就藏得比较深,文明程度越高,防备心理就越强,容易憋坏。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拍电影?是出于什么想法或目的?

2001年DV普及之后,当时看到《青年周刊》上刊登了“实践社”在招兵买马,很多热爱电影的人,包括电影学院的学生,都加入这个团体。大家在一起就放放片子,讨论讨论。谁要是拍个片子,大家也都互相帮忙。我刚开始进去也不太懂,就听大家聊。

那时看了很多实验片,我最不喜欢实验片。不知道导演懂不懂,反正很多观众是看不懂。我对这些实验作品特别不满意,也很不服气,当时就想,我要是来拍,一定会比他们拍得更好。

后来因为生病离开北京在鹤岗待了小半年时间,写了一个剧本,在当地找了两个做婚礼摄像的人就拍了《山楂》。这个作品我自己也不太满意,基本上很少拿出来给人看。

《山楂》受《小武》的影响比较大,拍完之后有人说很差,也有人说不错。总之还是得到一些鼓励。后来也在电影学院蹭课,寻找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你拍的短片《山楂》和《散装日记》,这期间你主要是依靠哪些电影的经验来拍的?

《山楂》主要是受贾樟柯的影响。《散装日记》是和几个朋友在一起侃了一晚上比较好玩的故事,第二天下午花了两小时就把剧本写完了。拍摄花了一个星期,我纯属为了好玩,为了戏谑。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一种状态。

后来参加了一个影像展,认识了当时也在拍短片的万玛才旦、韩杰。张献民老师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他对我以后的创作很重要。

《烧烤》是你的第一部长片,为何选择这个题材来拍摄?

我在晨报上看见一个新闻,说两个哥们年底没有钱回家绑架了一个三陪女的案件。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这个想法跟张献民老师说,他说这个题材很适合我,我就决定先拍这个。

影片出来之后大家评价怎么样?

影片出来之后,我挺没有自信的,包括里面的主演,我们俩都觉得和我们以前看的电影相比太沉闷了。

之后现象工作室看到这个片子就打算做一次放映。在北师大的一个阶梯教室,放映的时候有很多笑声,我以为那是嘲笑,感觉自己好像拍了一个大烂片。我特别害怕,腿一直在抖,上了好几次厕所。后来才知道,影片里底层人物的那种际遇和遇到这种事情的反应,反倒出来一种意外的喜剧效果。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从短片过渡到长片,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我从短片过渡到长片还算自然,本身就是做着玩的态度。但是我做得很认真。

你想在影片《烧烤》里表现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和个体人物的无助,于你而言,你现在感到最焦虑和不安的是什么?

生存。就是你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你力所不能及,你想达到又达不到的那种状态,就会焦虑。

影片《烧烤》的结尾,女主角把善良、立场不坚定的男主角杀了。请问你如何理解善良和立场的?

在现在这个社会,光有善良是不够的,一个人的立场、态度很重要。当多数资源掌握在少数的当权者和有钱人手里,在少数的资源里面,大家都像蚂蚁一样漫无目的地转,像何勇的《垃圾场》里唱道的那样“人们就像虫子一样在里边你争我抢”。

如果在这个里面还有一些清醒的人,对事物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态度,那还会有所改观。如果大家都没有态度和立场,那这个群体就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

电影《烧烤》想给观众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

《烧烤》表达的是一个民愤。

影片的结尾女主角杀了那个人是作为一个事件的了结,作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方,她的报复不在这个人身上就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和《农夫与蛇》还不一样,在寓言里,揭示的是蛇的本性和本质。《烧烤》是被迫的,对伤害自己的人进行报复,隐藏着最底层的一个爆发力量。

《烧烤》的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男人死没死,女人跑了没有?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所表达的意义仅仅是指,女主角达到了报复的目的。

《烧烤》一共花了多少钱?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影片拍摄和后期用了多长时间?

不到五千块吧,机器是借的,演员就是负责吃住行。

影片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平房里拍摄。

影片实拍拍了18天,后期做了小半年。我找的一个朋友帮忙,他平时接一些商业的活儿,等空闲下来就剪我的片子。

《烧烤》后来入围了几个国际电影节。

入围了三个电影节,法国南特电影节、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印度喀拉拉邦电影节,但这三个电影节都不负责来回路费,所以我本人都没有去参加,就让电影自己去了影展。

现在来看,你对自己的处女作满意吗?

还算满意吧,当时我把所有的能力和劲儿都用上了。《烧烤》算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没有太大的毛病,尽管形式有些简陋,整体比较糙。电影做出来之后观众的反响也都还可以。

《烧烤》是怎么做的音像发行?

发行是张献民老师给联系做的。那时北影厂里面有个北影天地音像发行公司,正好想做一批市面上少见的片子,《烧烤》于是做了DVD的正版发行。

DVD的封面做得挺恶心的,但是能发行就不错了。

《青年》里的故事,和你的个人经历、周遭朋友的故事有多大的吻合度?

在北京十几年,每年回家的时候,家乡总是发生很多的变化。这两年家乡在不断地拆迁,市中心是新房,旁边是废墟。

我每次回去都发现“少了人”了,有考学走的,有做生意走的,有拆迁搬家走的,有得病死了,有的恋爱不成自杀的……基本上《青年》都是有原型人物的。

《青年》里的人物众多,事件也很多,影片按说应该有一个“史诗”的结构,可最终影片对很多事件都一笔带过,停留在表面,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局限性。《青年》里的生活是东北的一个局部,电影里的“青年”也只是局部的一些青年。

我想在故事情节里面加入一些“状态”,这种状态在刘金宝的身上的体现就是:刘金宝的哥哥自杀后,他经常出现在饭局上,结尾的时候,他和他的女朋友因为买纸钱的事吵架,吵完之后两人继续行男女之事。我觉得关于这个人物说到这几个点就够了。

或许就像东北菜一样,我给你准备的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再整点白酒、大米饭,能管饱,但合不合你的口味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但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应该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样,能在华语地区引起共鸣和一致的认同。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是华语片里面的精华,也是他最牛逼的两部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影片表现出来的氛围、状态、情绪等,我特别的喜欢。《独立时代》和《麻将》里面通过演员的口来控诉社会,显得太过于直白。

你听过盘古乐队的《一支枯草》吗?歌词的大意是说青年像一支枯草,对过去的事要烦恼,对未来的事又要烦恼。我觉得《青年》的主题和这首音乐的主题是一样的——“青年死得特别早,青年变成了枯草”。请你谈谈《青年》的主题。

我听过。在你说这首歌之前,我倒没往这方面想,不过现在想想却是挺相似的。枯草旁边有青草,枯草死了又会长出新的青草,青草也慢慢变成枯草……

《青年》的主题就像影片的结尾一样,高铁英坐在轮椅上,看见马路上被关在卡车上的马。无论是马还是青年都不在他们应该的地方,青年与马的绝望,都是无用武之地,有劲无处使。

还有就像电影里,青年在查询手机费,被告知“你的余额已不足,请及时充值”。潜台词是:青年最好的生活已经没有了,等待着继续遭遇尴尬、继续碰壁,继续寻找……

《青年》里面死了很多青年,没死的也没赶上个好着落,感觉影片的调子比较压抑。这种压抑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和父辈的,一方面来自青年的内心。我认为这是中小型城市青年普遍的心态,有想法,缺少勇气;有能力,缺少动力,总之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渐渐沦为平庸,从青年变成中年到老年……

这就是人生,我们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在北京,也时常处于困境之中,有想法,但是不一定有那样的机遇;有那样的机遇,也不一定能把握住,你会受挫,你会变得安静,渐渐地失去锐气,渐渐地衰老……

你认为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

我对那些有创造性的行业、职业心存敬意。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

你个人的性格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里面的?

我成长阶段不同的性格体现在电影里不同的人物身上,但或许不是那么直接和明显。

你怎么评价东北人?

东北人热情、单纯,也经常义气用事,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

《青年》用了多少资金完成?这些资金是怎么筹备的?

一共花了大约十万块钱。我自己攒了几万块钱,设备由影弟工作室提供。这个片子是影弟工作室和耳目传播联合出品的。

算不算一次小型的商业行为?

差不多吧。我认为独立电影也应该是商业的,因为一个作品出来之后,终究会成为一个产品。产品如果没有卖出去,将会对你下一个作品产生不利的影响,你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创作。

发行一般有哪些渠道?

国内只有DVD和网络,国外的渠道可能多些。

你接下来的计划?

手上有一个别人的剧本《佳木斯》,讲的也是东北的事儿。我自己也有一个比较荒诞的剧本《东北虎》。剧本的寓意是说曾经凶猛无比的东北虎,现在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供人观赏,是一个悲哀的事情。东北虎的这种窘境和现代人的处境差不多。

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

我有时做一些副导演的活,有时也做些与电影无关的事儿来挣钱吃饭。

你平时都看些什么电影?国产电影会看吗?

什么都看,买碟看。国产电影基本都看。

你如何理解国内的独立电影的?

国内独立电影比较像卡拉OK,比较自由,没有什么限制。想拍就拍,想表达就表达,就像农民在自家后院里,想种什么就种点什么。

你怎样看待第六代的电影导演,比如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等。

贾樟柯的独立精神、电影形态探索多一些。第六代导演离独立电影人更近,出现的频率也高,对我们的影响也多一些。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作品和观众交流的机会太少,观众很难有渠道得到观影的机会?

有机会放映就争取放映,电影不是日记,电影需要由观众来完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附文

《烧烤》导演阐述

“烧烤”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这个报道吸引了我,于是把它改编成了现在的影片。“烧烤”在中文里我想把它用作形容词,可以解释为焦虑、不安、受煎熬的意思,正好反映片中人物的现实状态。这部影片中,三个底层人物和他们发生的故事是当今社会现实的一种。里面所呈现出的道德焦虑和人物个体的无助、无力,及人性的显露,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

《青年》导演阐述

马被卡车拉走,有些青年还在街上。

刘金财为了女人服毒自杀,临死时他说:“我还什么都没干呢!”

汪国庆为了友谊而遍体鳞伤,死在医院。

高铁英没有钱就失去了胆量,只有挣到钱才有勇气去见喜欢的姑娘。

刘金财的弟弟刘金宝偶尔会想念死去的哥哥,而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他知道:“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影片以三个悲剧段落作为小结尾,但过程是喜剧化的。这是一部充满生活质感的悲喜剧。从细节出发,我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欲望。

在我的家乡黑龙江省鹤岗,人们因为工厂裁员和煤矿危险而奔走他乡,有更多人因为留恋家人和没有勇气去面对陌生的世界而留在那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们的生活。

进入21世纪了,2001年、2002年……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青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2004年至2006年之间,这些跨世纪的青年在这段时间里因为爱情、友谊与金钱而受伤和死亡。我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一种宿命的压力和选择,同时又很无奈、无力。这些人物不是我虚构的,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我的熟人,但他们互相并不认识,是故事把他们编织到了一起,呼吸着近距离的空气,充满戏剧性。我相信现实远比虚构更加荒诞和离奇!很多青年们仍在奋不顾身地追寻着金钱、友谊、爱情;很多青年已经自醒,变得逐渐麻木,混入中年。

人如草木一样,到了秋冬就会枯萎,而下一个春天一来临就会有一批新的成长起来,也会如此茂盛。在120分钟的片长里,我希望以简约的镜头语言、自然的写实风格和生活态表演来完成这个作品。

街上很难见到马了!但青年越聚越多。

卫铁

1979年出生于湖北黄石市。200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士),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史专业硕士)。2002年,举行《贾樟柯韩杰卫铁三人作品展》。现在广州暨南大学艺术学院任影视系教师。

作品年表

2001:《黄石大道》(短片)

2004:《东风破》(短片)

入围2004年第2届韩国首尔韩亚国际短片电影节

2005:《长江上的人》(纪录片)

入围2006第3届中国纪录片展

2006:《远离》

入围2006年第1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

入围2006年第3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7年第25届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7年第31届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2009:《人间童话》(纪录片)

入围2009年第14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9年第31届法国真实电影节

2010:《语路》(纪录片)

入围2011年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远离》(2006年)

影片档案

中文片名:远离

英文片名:Distance

出品人:张会军

总监制:籍之伟

监制:谢晓晶、徐祥云

编剧:李云雷

导演:卫铁

主演:胡源、李建、黄晶晶、谭文盈

制作统筹:马晓文、蔡全永、吴之弟、向往

摄影:关乐观、董建

美术:宋小虎

录音:吴铮

剪辑:汪鹄

作曲:张扬

制片主任:黎莎莎

摄制: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北京市北电青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片长:93分钟

电影介绍

《远离》是卫铁的第一部独立长片电影,讲述的是高考失利的朱明来到城市找他的表哥朱昆。在表哥的帮助下朱明开始找工作,但屡次都以失败告终,然后朱明与表哥朱昆的同居女友晶晶的关系也越来越差。找工作时朱明还被人家骗了,朱明觉得这个城市在拒绝他,他决定回乡下,更让他伤心的是表哥朱昆也越来越疏远他。影片的风格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贴切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状况。

就像贾樟柯的《小武》、韩杰的《赖小子》在家乡拍摄一样,卫铁的几部作品也都是在家乡湖北黄石完成的。这也似乎验证了几乎每个电影导演都有一种“家乡情结”,都想在家乡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讲述自己的年少青春和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