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家孩子爱学习
49193900000045

第45章 妈妈,我不想学珠心算!——非要学珠心算、奥数吗?

孩子的智力开发引起了父母的广泛关注,于是珠心算、奥数等名目繁多的课程纷纷出现。这些课程能不能起到开发孩子智力的作用暂且不说,但是一些父母已经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过珠心算感到后悔,一些老师也开始为珠心算给小学数学带来的阻碍感到头疼。

妮妮在幼儿园阶段学了两年的珠心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在几秒钟内就能脱口而出,连加连减也不在话下。因为学得非常好,她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口算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妈妈看到女儿取得的成绩,暗自高兴,心想女儿上了小学后一定不用再为数学担心了。

可是事情完全不像妈妈想象的那样。妮妮上了小学后,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连两位数的加减法都要算好长时间。

为什么妮妮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根本原因就是珠心算主要通过形象记忆,让孩子“在脑子里打算盘”得出结果。而小学阶段的加减法是心算,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运算方式。这二者毫无关系,所以如果孩子学过珠心算,再学习心算很容易思维混乱,也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同样,奥数也是让孩子跳出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孩子是否适合学习,父母要以他的兴趣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认识珠心算和奥数的弊端

珠心算虽然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提高运算速度,但是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珠心算和小学阶段所学的心算容易造成孩子思维混乱,影响他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二,学习数学主要是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珠心算是一种形象记忆,不利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

第三,珠心算的课程单调、枯燥,影响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样,奥数一样存在弊端。奥数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看它是否适宜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

一个男孩学习奥数之后,专门喜欢从奇特的角度解决问题。可是平时的考试都是普通题目,男孩因为思考得多,最后连普通题目都做不出来了。

可见,不管学习珠心算还是奥数,都要因人而异。父母不要盲目跟风,只有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才能激起他的学习兴趣。

▲不强迫孩子学习珠心算

一位妈妈在观察过珠心算的课堂气氛后,毅然决然地让女儿放弃了这个课程。原因是这种方式与小学的数学起了冲突,在最初学的时候,妈妈问女儿“2+3等于多少”,女儿竟然脱口而出“23”。而且,妈妈仔细观察过,珠心算的课堂气氛太死板,太低沉,对女儿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这位妈妈综合女儿的能力和珠心算本身的弊端,最后让女儿放弃了珠心算的课程,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孩子学习珠心算之前,每一位父母都要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适合学?如果孩子感兴趣,父母就要保护他的兴趣,支持他的选择。如果没有兴趣,父母就不要再强迫他,否则导致他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得不偿失了。

▲报奥数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

奥数作为竞赛数学与普通数学有很大的差别,其难度也超过了低年级孩子的理解程度。

据一项结果表明,只有5%智力超常的孩子适合学习奥数。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智力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即使勉强让他参加奥数培训班,他也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更多的还是死记硬背,下次碰到同一类型的题目时可能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样不仅不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还有可能打击他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只会事倍功半。

因此,父母要综合孩子的兴趣和智商给孩子报奥数班,切勿想当然地盲从他人。

▲在生活中开发孩子的数学智能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数学运用无处不在。

比如,当孩子学到数学知识“比”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身体上一些有趣的比例:身高和双臂伸开的长度的比例大约是1:1,身高和胸围的比例大约是2:1,身高与脚长的比例是7:1。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测量,找出其中的规律,强化他对“比”的认识。

父母还可以利用钱币让孩子明白不同币值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让孩子分配水果、食物等,这些都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只要父母善于抓住这些生活细节,一定可以让孩子拥有优秀的数学智能。

亲子阅读 巧猜智解

3个人住宿,每人拿出100元,共计300元钱,交到服务员手里。恰巧该酒店赶上“满300返50”的打折活动,当服务员将300元钱交到会计手里后,会计找给服务员50元钱。可是服务员从中私吞了20元钱,最后将30元钱交到了3个人手中。

3个人将退回的30元平分,每人退回10元。合计每个人花了90元钱,加在一起270元。再加上服务员私吞的20元,一共是290元。可是最后却与付账的钱对不上。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答案:

计算方法不对。每个人最开始拿出100元,最后又被退回10元,实际上每人花了90元,共计是270元。270元包括了会计收取的250元和服务员私吞的20元,恰好与付账吻合。

即:3人所付的270元=会计收取的250元+服务员私吞的20元。

至于3人所付的270元加上服务员私吞的20元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