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受习惯做法的影响。习惯的做法犹如一条无形的绳索常常会阻断人们产生新的思路和设想,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影响创造性的发挥。司马光在儿时能够做到“砸缸救人”,正是对习惯做法的冲击,若不是冲破习惯的做法,也就不会有这样一个例证流传至今了。事实上,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被困在一种习惯的解题思路中,固守于大家认为正确的观念之中的例子随处可见,这种无形的习惯使你的视野变窄,创造力被禁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抛开习惯的做法,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去思考和行动,使问题的解决简便、快捷。
再次就是情感上的问题。有的同学并非不能创造,而是爱面子,怕失败,故而把自己限制在狭小的天地中。他们常常在做一件事之前就开始琢磨了,如果失败了,别人怎么看我?他们会不会嘲笑我?受到大家的嘲笑怎么办?这样一想,还是让别人去创造吧!自身的潜能就被自己埋没了。因此,要使自己的学习具有创造性,就要敢于战胜自己的情感,敢于让心灵真实地跳动。
四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缺点列举法: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将思考对象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发现的缺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从而获得问题解决和成功的方法。
30年前,日本的鬼冢喜人朗就是采用了缺点列举法,对篮球运动鞋进行了革新,产生了新型的篮球鞋。为了此项革新,他先访问了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听他们谈目前篮球鞋存在的缺点,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谈到球鞋易打滑,止步不稳,影响投篮的准确性这个不足。他又与运动员们一起打篮球,亲身体验这一缺点。于是,他便确定对篮球鞋打滑这一缺点进行革新,并尝试多种改进办法。偶然间,他在吃鱿鱼时发现鱿鱼的触角上长了一个吸盘并从中受到启发:如果将运动鞋底做成吸盘状,不就可以防滑了吗?于是他就把平底篮球鞋改作成凹底,实验结果证明这种鞋在止步时稳多了,他成功了。鬼冢发明的凹底篮球鞋,逐步排挤了其他厂家生产的平底篮球鞋,成为独树一帜的新产品。
生活如此,学习也不例外,我们不妨对自己现行的学习方法也来个缺点列举法,并尝试革新不足,相信你一样会获得成功,实现创造性学习。
分合思维法:即将思考对象的有关部分,在思想上将它们分解为几部分或重新组合,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就是应用了分合思维法,突破了当时最大的称只能称200斤重量的难题,称出了大象近万斤重,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采用分合思维法创造出的成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上衣与裤子连起来组成背带裤、连衣裙,这是服装设计师的创意;收音机与录音机组合成收录机是电子工程师的新发现;而带橡皮的铅笔则是一名穷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的一项发明。留心你的学习生活,同样会因分合思维产生独特的效果。
逆向思维法:人们通常只从正面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时会陷入死胡同,这时如果能够反过来,从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有可能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就是逆向思维法。
电能生磁,磁能不能生电呢?法拉第通过逆向思维,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则想,利用化学可以产生电,为什么不能用电去研究化学呢?后来他利用电解法发现了7种化学元素。
爱迪生想,说话的声音能使短针颤动,那么反过来颤动应能发出原先说话的声音,他从中发明了第一台留声机。
人们计算时遵循的是从右向左的顺序,史丰收则思考着从左向右算,通过逆向思维,改变了运算顺序,由此他创造了速算法。
数学中的逆运算、几何学中的逆推法等等,都是逆向思维法的实际运用。逆向思维法看似荒唐,实际上并非毫无依据,它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更为奇特绝妙的思维方法,常常需要更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却能使人出奇制胜,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做出突破性贡献。同学们,当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走投无路的题目时,是否也尝试一下从完全相反的方向思考呢?这也许会使你豁然开朗。
质疑思维法:质疑思维法就是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产生新思想、新方法的一种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是自学成才者,他在自学过程中曾发现当时一位数学教授的分式推导有误,他经过反复验证,大胆质疑,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张婷同学则是在听课中大胆质疑,激发出创造的火花。在一节化学课上,老师讲解用化学方法分离醋酸和乙酸乙酯,当时老师讲了一种普通的方法,将生成的醋酸与水分离。但由于水和醋酸的沸点相差不大,因而这种方法不易把两者完全分离出来,这便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张婷开始思索,大家都是研究生成醋酸以后如何除水,而这样又很难分离,为什么必须用这种方法,能不能直接生成无水醋酸呢?而后,她设计了将第一步生成的醋酸钠蒸干变成固体,然后再与浓硫酸反应,这样就直接得到了无水醋酸。质疑思维使她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而这种思维方法比老师讲的普通方法更巧妙,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撑起船儿来过河——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第一,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阅读前规定好时间,按照时间要求去阅读,这样,在阅读时会有很强的紧迫感,阅读以外的事情就难以进入大脑。
第二,减少发音动作。我们在阅读时,特别是阅读生疏的文字材料时,常常会在心里默读,或嘴唇翕动,或是干脆读出声音来,这种发音阅读所用的时间比快速阅读要多五倍。所以,在阅读时,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应尽量克服出声、动唇、心里读,将眼睛所看到的文字信息直接映入大脑,省略发音器官这一环节,阅读速度就会加快了。当然,做到这一点很费脑力,但只要我们积极动脑,不怕困难,定会提高阅读速度。
第三,杜绝来回看。快速阅读时,暂时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不要回头看,重复看。可用尺或纸遮挡住读过的文字,逐步往下移,迫使眼睛不能回头重看。
第四,扩大视觉覆盖面。快速阅读时不能用手指点,尽量扩大每次眼停时看到的字数,把词义关系紧密的几个词联成一个较大的单位迅速扫描。要达到快速阅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前苏联的奥库兹涅佐夫和列赫罗莫夫总结出“快速阅读十条原则”。我们如果按照这十条原则坚持练习,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这十条原则如下:
第一条,不要重复阅读。无论多么复杂的科学技术读物,永远只读一遍。眼睛不做逆向运动。只有在训练结束时,或为了理解读过的文字,有必要重复时,才可以重复阅读。
第二条,阅读时,在思想上要把所接受的信息按照整体阅读法的要求分成类,并要记住各类的基本内容。阅读过程中要找出这种阅读法所规定的标准问题的答案。
第三条,阅读时不要出声。朗读是快速阅读中的最大障碍。阅读过程中,按规定的节拍练习,可以做到抑制发声的作用。要记住节拍,并在心里经常加以复述。如果阅读速度降低了,应反复练习。
第四条,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要扩大末梢视觉。练习的依据是舒尔特表。先读报上的窄栏,然后根据用铅笔在书页中央划出的线路阅读。每页书用15秒时间。尽可能领悟总的内容。随着眼球运动能力的提高,逐步过渡到理解性的阅读(每页用30秒)。
第五条,阅读时要思想集中。快速阅读要求提高注意力。要系统地完成书中规定的各项练习。
第六条,边阅读,边理解。阅读文字时,要分析出关键和主要概念(这是理解的重点),要记住,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和处理书中的概念和意图。
第七条,阅读时要用记忆的主要方法。阅读的目的决定了记忆的特点。只记忆理解了的内容。不要记个别词句,而要记住作者的见解和思想。
第八条,要变换阅读速度。这一点与学会快速阅读同样重要。五种阅读法,每次要选用最适合的一种。
第九条,经常练习,以便巩固已有的习惯。
第十条,每天应读完两份报纸、一份专业性杂志和50~100页书。试试看,你能行。
请你选择一段即将要学习的语文或英语课文,采用读书五步法进行阅读练习,认真经历读书五步法的每一个步骤,然后,经过课堂学习,你再检验一下自己的读书效果,看看收获了多少。
怎样提高阅读能力
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呢?首先要对阅读产生兴趣,只要爱读,才能逐步达到会读。阅读的兴趣从哪来呢?可先接触一点通俗性、生动性、可读性、科学性较强的文章或书籍,使自己渐渐进入阅读状态,先不必求得甚解,慢慢地再深入阅读,这时,可以找一些文学价值较高的文章仔细读,当你渐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喽!就拿笔者来说吧,本来对阅读的兴趣不是很大,但却想多了解知识,于是就向书求教,渐渐地被吸引住了,一直看下去,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直到现在,不仅喜欢读课外书,连教科书也很喜欢读。对于教科书的阅读,我想多说一句,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应多加思考,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必要时还应该写笔记或心得。
由于阅读能力提高了,我也得到了一些额外的收获。获得了天津市历史学科竞赛一等奖,政治学科二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同时语文成绩也大有提高。以上的一点成绩都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分不开。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陶冶情操。同学们,努力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吧,它会使你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一种目前广为流行的阅读方法——SQ3R
读书法,即读书五步法。所谓SQ3R读书法是由该方法中每个具体步骤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S”代表浏览(Survey);“Q”代表提问(Question);“R1”代表阅读(Read);“R2”代表背诵(Recite);“R3”代表复习(Review)。SQ3R读书法就是由这五个具体步骤组成的,那么怎样按照这五个步骤去读书学习呢?
第一步:浏览。学习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前,先概括地浏览一遍内容。浏览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略读题目、标题;若是读一本新书还可先读目录、序言及后记,对所读作品有个概略的了解。
②注意段落、分节;在整本书中注意各章提要或小结。
③看看插图和图表以助了解。
④略读全文或全书一遍,特别留意开头与结尾的内容。
浏览不仅可以获得对读物的一个总的直觉印象,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通过浏览,试找出读物的结构与大意,对文中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评价其是否值得细读,为订立阅读目标进一步阅读提供依据。
第二步:提问。浏览之后,对读物提出一般性的问题,以便引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如: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发生了什么事(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了(how),并及时记下自己所思考的问题。
提问可以使随后的阅读阶段更有目的,更有兴趣,以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主动的、批评性的、时时注意的过程。这对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巩固记忆都大有好处。
第三步:阅读。阅读是继提出问题后逐句逐段地读,并通过阅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阅读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仔细阅读每一段,边读边思考。
②注意段落大意,划出重点,掌握各章节主要观点及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难度大的段落、章节要反复阅读。
③找出问题答案。
经过阅读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与记忆,收到良好效果。
第四步:背诵。即背诵材料。具体做法如下。
①反复阅读达到熟练程度。
②对阅读提供的重点进行整理,做到透彻理解。
③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重点内容及中心思想。
④合上书本,采用自问自答式背诵重要的内容、段落。
⑤打开书本检查自己的复述是否准确。
第五步:复习。遗忘是一个不断连续的过程,也是记忆资料遗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遗忘规律应有计划、定时地组织自己的复习,也可以通过做习题检查我们的记忆是否有遗漏或疏忽,以便保持巩固。这一步主要靠自己。
测一测你的阅读能力
你想了解自己的阅读习惯吗?请你完成下面的阅读习惯问卷,你就会对自己的阅读习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在下面的调查表中提出10个问题,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在符合自己的选项前划“√”,如果你选A,计10分,选B计6分,选C计4分,选D计2分,选E计0分。
(1)开始阅读时,你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动机?
A.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动机
B.有个大致的目的
C.有时有
D.很少有
E.从来没有
(2)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你阅读速度有变
A.不断变化
B. 有时有变化
C.在阅读之前就确定速度
D.常用中等速度阅读
E.总是读得很慢
(3)你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所读文章上吗?
A. 一直可以
B.大致可以
C.只有材料吸引人时才能做到
D.很少做到E. 做不到
(4)你能迅速看出文章的结构吗?
A. 一直能看出文章结构
B.能迅速看出重要章节
C.读过小说后能想象出结构
D.读过整篇文章后才能判断结构
E.没有注意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