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49155900000009

第9章 旅游知识概述(7)

③全国性旅游:是跨多个省份的旅游活动,主要指到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风景地的旅游活动。

2畅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访问旅游活动。根据旅游者的流向,又可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根据国际旅游的范围大小,又可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三种形式。

①跨国旅游:泛指离开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和多个国家进行的旅游活动。以不跨越洲界为界限。如亚洲本地区的旅游。

②洲际旅游:指跨越洲界限的旅游活动。如北美洲国家到欧洲国家。

③环球旅游:指以世界各洲的主要国家(地区)的港口风景城市为游览对象的旅游活动。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游船,号称“千人百日游全球”的旅游活动,属于环球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主要目的来划分,旅游可分为观光型、保健型、公务型、宗教型、购物型、休闲型、求知型、寻根型、猎奇型等几种主要类型。

1畅观光型

以游览观光为目的,就是传统的“游山玩水”,这是最普通和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主要以寻访名胜古迹、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为内容。目的是获得美的享受、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国外,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及希腊的古迹、瑞士的风光等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心目中向往的地方。中国的故宫、万里长城、黄山、桂林等都是多数观光者必到之地。

2畅保健型

这类旅游主要是为了回避酷暑和严寒,调节环境,寻求幽静、欢乐、轻松的生活,是一种保健型旅游。如为了治疗某些慢性疾病,以达到有益于健康的目的,时间比较长。表现形式为:疗养、森林旅游、温泉旅游、度假旅游、治疗疾病旅游。这种旅游在欧美很风行,特别是带薪度假的兴起,给现代保健医疗型度假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类旅游越来越普遍,方式也越来越具有个性化。

3畅公务型

公务型旅游是指出于职业的需要,以办展览、商务洽谈、出席会议或进行某些科学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项目。特点是在完成公务的同时,进行参观游览。这类旅游层次高、消费多、出行频繁、无季节性,可为旅游地带来高经济效益,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青睐。据统计,来北京的旅游者每年有41%是来参加各种会议的。

4畅宗教型

宗教型旅游主要以朝圣、拜佛、求法、取经或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之一。宗教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是宗教文化传播方式之一。世界三大宗教拥有教徒21亿人,每年到各个圣地朝觐的信徒无数,还包括一些非教徒的观光旅游。

5畅购物型

购物型旅游是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旅游方式,主要以购买异地商品为主,兼以游览当地名胜。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旅游活动。如每年有大量的观光客到购物天堂———香港购物。

6畅求知型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意识观念的不断更新,使人们在旅游中对知识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无形中对导游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看,不少旅游者就是为了增长自然、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经济、科技方面的知识而在某地逗留。其形式主要有:考古旅游、文化旅游、地质生物考察旅游、艺术界旅游、工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区域文化旅游、艺术交流旅游、电影、音乐节旅游,等等。

7畅寻根型

寻根型旅游是家庭和个人以寻根问祖、探亲访友、参加聚会或节庆活动等事务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也是当代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形式。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战争的原因,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民族大迁徙,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众多,侨居国外的移民及其后裔因眷恋故土,每年都大批回国省亲、寻根访祖,特别以广东、福建为多。

8畅猎奇型

猎奇型旅游是反映人们文化生活多样性的旅游。以领略旅游地特有的景物风貌、时令特色为目标。这种旅游五花八门,也叫特色旅游,主要形式有: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美食旅游、奇观旅游、体育旅游、太空旅游、原始地旅游。如约旦的观沙漠奇景旅游,旅客骑在骆驼上,一路上可看到部落人在骄阳下放鹰狩猎的情景,夜间住帐篷、吃烤肉、听枟天方夜谭枠的故事,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游客。英国的热气球旅游更是方兴未艾。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

有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四)按旅行形式划分

有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自行车旅游、骑马旅游、徒步旅游等,甚至还有太空旅游。

(五)按计价方式划分

有包价旅游和非包价旅游。

(六)按年龄特征划分

有老年旅游、青年旅游等。

2 旅游活动的特点和性质

一、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活动是一种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经济活动,是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因而现代旅游活动与一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内容的综合性、异地性、停留的暂时性、精神的享受性、往返的流动性等特点。

(一)综合性

旅游活动丰富多彩,人们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欣赏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人文景观,即人们品味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另外旅游活动涉及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与社会、文化、经济、自然要素都有联系,多要素构成旅游活动的复杂关系。旅游活动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依赖旅行社业、住宿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的支持,表现出综合性特点。

(二)异地性和暂时性

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生活,对日常所见的环境熟视无睹,对周而复始的活动会感觉平凡乏味,便逐渐产生逃离家乡的愿望。因此,人们离开自己的住所和居留地到异国他乡做短暂停留,放松一下心情,呼吸一下不同于自己家乡的“空气”,休整好了,再回到自己的家乡。

这里所说的异地性有一定的距离规定,如美国就规定离开家乡单程距离至少在50英里(约80千米),世界旅游组织就规定暂时性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流动性

异地性和暂时性决定了旅游活动的流动性,因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借助交通工具不断从一个地点流向另一个地点,最终回到出发点,这种空间上的运动就是旅游流动性的特点。

(四)享受性

旅游者外出进行的旅游活动的目的和形式多种多样,如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名胜古迹,体验奇风异俗,品尝美味佳肴,欣赏舞蹈音乐,探访亲朋好友等,再加上个人兴趣爱好不尽相同,旅游者的收获就会大相径庭。但是他们在追求精神愉悦、获得审美享受的目的上却是出奇的一致,大家旅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获得审美享受、使身心舒畅。

二、旅游活动的性质

旅游活动究竟是一项什么性质的活动?经济学家一般多持经济论的观点,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则多持文化论的观点。不过,近几年更多的学者倾向旅游的非经济性本质,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旅游。从旅游发展历史过程看,旅游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点,但是旅游活动是人们在具体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它必须综合反映社会环境中的多种现象。

(一)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旅游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生存,人们被束缚在为谋求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中,没有闲暇时间去游乐。尽管人们四处漂泊和迁徙,但这些都是为生活所迫,因此,不能称其为旅游。奴隶社会,生产工具更新,生产力进步,出现了阶级,有了贫富悬殊,有了剩余劳动资料,才有了少数贵族的旅行,他们或是经商、或是朝拜,或是游览,但是由于交通工具落后,受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这种旅行从人数到范围规模都很小。到了近代,由于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影响,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19世纪的铁路革命、旅行社的诞生、旅游手册的出现、旅行支票的出世、旅游饭店的崛起、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延长,使越来越多的平民加入旅游大军中,大众旅游的诞生丰富了今天的旅游市场,旅游逐步走向大众化。这些充分说明,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人以获取新的感受和心理快感为宗旨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一样,或观赏名胜古迹,或欣赏自然山水风光,或了解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或探亲访友、追怀古旧等,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新感受,扩大视野,提高文化素质与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体现出强烈的文化需求,中国谚语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说明中国人早就知晓旅游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高度发达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设施和旅游活动中的大量旅游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反映。由历史、宗教、艺术、科学、民俗风情等社会文化因素组成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色彩。自然景观在人们开发利用过程中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因此旅游资源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文化,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集中体现。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旅游设施所包含的历史、艺术内容和反映出的文化特色是截然不同的。至于旅游接待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更是从形式到内容表现出该国或该地区特定环境、特定地域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社会道德风范,无论经营者、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显示了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气质与文化素养。旅游发展至今,其文化内涵不断充实和丰富。从自然风光的观光旅游发展到休闲度假型旅游,进而在今天出现的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无不充满社会文化内容、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说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实不为过。

(三)旅游是人类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

旅游不仅包括经济、物质的内容,而且包括政治交往、文化合作、商务活动、学术考察、体育比赛、宗教朝圣等内容,是一项涉及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而且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也必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成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可以说,任何一项单独活动都不能成为旅游。各种有关的社会活动互为条件、互为依托、互为支持,才能构成旅游。

此外,旅游作为人们之间普遍的社会交往活动不但促进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因此,各国政府和各地方组织都十分重视旅游的社会作用。历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旅游口号可以清楚反映这一点。

(四)旅游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满足了对基本生活必需品需要后产生的高层次、高档次的享受型消费。一般而言,它远远高于日常生活的消费水平。哪怕是一个平时生活俭朴的普通劳动者,一旦外出旅游,为了获得物资和精神上的享受,也会显得超乎寻常的大方,反映出对平常生活的消费的畸变。

旅游消费的多样性、综合性、异地性,以及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攀升,以及旅游服务所依赖的物资条件如交通工具、住宿环境、娱乐设施等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都决定了旅游是一项远超过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活动。

(五)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获得基本满足后出现的一种精神追求。尽管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各不相同,而且在旅途中要消耗大量体力,但最终都通过旅游饱览了秀丽风光,观赏了名胜古迹,消除了紧张,使精神得到放松,进入了心旷神怡的意境。此外,人们通过旅游消费得到一种占有欲望的满足,但这不是平时的物质占有,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占有欲的满足。如人们去陕西旅游,一望无际的秦川绿野、古朴无华的黄土风情和大量记录我国历史发展轨迹的历史文化古迹,会让旅游者得到一种在其他地区得不到的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使人浮想联翩,这是那种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产生的精神占有的满足感。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了人生乐趣,有利于精神的调剂和恢复,使身体、心智、精神得到良好和有益的锻炼。

3 旅游活动的发展脉络

一、世界古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限定在有闲阶层中的古代旅游,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二是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的近代旅游,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旅游业的出现;三是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