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4912600000145

第145章 张耒

【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人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释义】

木叶,树叶。

亭皋,指水边平地。

揭衣,通常为妇女将织好的布帛(麻布)放在砧板上,用木棒敲击,使之柔软,以便裁缝衣服。后常以捣衣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庾肠,即思乡的愁肠。

庾,指庾信。他的《哀江南赋》等暮年所作,大都抒写乡关之思。后人常以“庾愁”代指思乡之意。

潘鬓,潘,指潘岳,西晋文学家。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

白蘋,水中浮草,因其随波漂流,容易引起游子产生离家漂泊的伤感。

红蓼,生于水中者名泽蓼或水蓼,开浅红色小花,叶味辛香,古称辛菜,有时用以比喻辛苦。蘋、蓼都能使人想起离家之苦。

玉容,代指思妇。锦字,指书信。青鸟,后世常以此指传信的使者。碧云,这里借以写对闺中人的怀想。

【详解】

这首词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