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海外育儿
49110500000003

第3章 中塞混血小美眉

我家的宝贝

喜悦妈妈

姓名:彭喜悦(中文)

姓名:Maya May SABANCI(英文)

昵称:玛雅,喜悦

出生时间:2008年5月19日8点41分,早产31天

出生地点:香港仁安医院

体重:6斤1两

身高:48厘米

宝贝自述:

我的英文名字Maya,我爸爸拥有双重国籍:塞尔维亚和土耳其,跟妈妈相遇在Cambodia。因为我出生在阳光明媚的五月,妈妈就给我安了个中间名字May,玛雅媚,嘻嘻,好听吧,但我又是个非常爱笑的孩子,所以我的中文名字千呼万唤始出来:彭喜悦,叫来叫去有点想叫喜鹊呢,呵呵,反正都是个喜字,吉祥。

我出生在中国香港仁安医院,我妈妈虽然为此吃了很多苦,但我已经拥有了香港护照,回乡证,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的身份证,想想我可以自由地居住在这些大陆并自由往返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我是不是非常幸运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已经去过泰国和马来西亚、澳门和香港的缘故,反正我就是喜欢待在外面,哪怕只是在太阳下发发呆、花园里吹吹风,我都出奇得乖……妈妈说她爱上的是一个不爱回家的宝宝,嘻嘻。

小小的我还飞去北京看奥运,不幸被保安拦在了外面,说我太小!我当时如果能开口说话,我就会告诉他们我是不会哭的,哇哈哈,当然那是粉红色的谎言。因此爸爸说一定带我不要错过2012年伦敦的奥运会,那时我将4岁了,可以拿着中国的国旗满场挥舞了,因为中国是金牌大国嘛,抛头露面的机会肯定很多,咯咯。

5个月的我曾离开过亲爱的外公外婆和舅舅们,离开过我的家乡香港和深圳,来到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期望能遇上像我一样在这儿流浪的小宝贝们。

冬天过去了,我从伊市回来了,宝贝朋友没遇上一个,大粉丝结了一打。其实我希望夏天能待在那里数清真寺耸入天空的塔;冬天和春天,还是守着深圳的春暖花开。

别看我是早产儿,其实我健康得像一只熊。16个月的时候,我的身高已经有88厘米了,既然自认小熊,咱肯定不轻,羞羞地说下咱有14.5公斤了,经常被人误认为2岁多的宝宝呢。

成长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愿我一直能守着我的熊爸爸熊妈妈,过幸福像熊一样春光灿烂的生活!

玛雅妈妈的话:

我不是育儿专家,我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妈妈中的一位。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有些过了头,快到35岁才结婚,一年之后即刻荣登妈妈宝座。说句实在话,已经过了晚婚晚育的黄金界限了,但我的效率也够高的:两年之内搞定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所以我虽是个新手妈妈,但也是个大龄妈妈,我不断地从书上、网上、博客上、妈妈朋友中间,吸取和学习育儿和怎样育好儿的经验,当然实践出真知,很多经验是自己每天与孩子一起耳磨厮鬓中得来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懂,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育儿经验和见解,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经,分享是快乐的,分享也是一种荣誉。

我家的故事

这是我曾经写的一份给玛雅临时照看者的备忘,通过它,相信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到可爱调皮的小玛雅,以及我们的生活。

我亲爱的小孩,你可不可以不要这样调皮

有客户突然驾到,我被孩子爸老萨强行征用,要出差一到两天,实在没折,只好把玛雅临时托付给我们的司机wife,她刚好带着他们9岁的儿子在这过暑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决定交给她,就要相信她,再说人家也是有经验的妈妈。但是每个孩子不一样,所以在临睡前还是想罗列一下玛雅的调皮事项,次日早晨打出来,让阿姨做到心中有数,刚开始时不用太唐突。

2009年8月3日星期一

最高温度:35度;最低温度:28度,微风,有雷阵雨

玛雅今天刚好14个半月,但千万不要小看她:

1.她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门用后背顶开,然后悄悄爬上楼梯,所以请一定关好门并插上安全带。

2.她已经可以够得到煤气灶上的开关了,所以进出厨房也务必要关上门。

3.爬沙发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娴熟的业务了,但是她有时候会很嚣张地往下跳,所以一定要强摁住她的这种蠢蠢欲动。

4.她喜欢去捞门下边的坎坎,还会关门,手指一不小心就会被夹到,所以洗手间的门进出也要关上。

5.出大厅的门只要一开,她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往外颠,也不管是不是光着小脚丫,最重要的是她喜欢钻到楼梯间,那里最危险,所以在出门前要帮她把鞋穿好再开门,然后大家一起进出。

6.在外边,只要她的小胖脚一踮地,她就快步如飞,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特别小心楼梯,她也会往下踩,当然最可怕的是车子,所以我尽量避着车子出入的地方,不安全的地方不能放她下地。如果不热,我就带她去公园或体育馆玩;天如果太热,就在家里好了,开好空调23度,但是得把门开着,让空气对流,这样不至于太冷。

7.如果在空调房里待久了,出门前最好提前把空调关了,让房间里的温度回暖后再出去,这样不至于从冷的地方一下子去到很热的地方,温差太大,最容易感冒。

8.再如果她在家太闷,她会哭着指外边,可以带她去邻居冠纬家玩,她喜欢在那里待着,但冠纬每天下午1点左右睡午觉,下午4点后起来,因此这段时间除外。

9.苹果水和梨子水都煮好了,放在微波盒子里,喝的时候直接放到微波炉里热一分钟,然后倒到她的喝水杯里。她每天活动量大,出汗多,喝水也多,所以只要她有点不乖,就可以把她的嘴巴先塞住。

10.冰箱里有煮好的红豆杏仁稀饭,中餐热一下就可以,喂之前,一定要试一试,不能太烫。

11.平时她都是坐在高脚凳上吃饭,但凡她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般是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如果她没有咦咦哦哦地指着碗的话,就不用喂,站起来后尽快把她抱下来,否则人家自己会往下倒栽葱,属猪很好,但摔成个猪嘴就不好看了。

12.臭臭早上已经拉了,估计她没有吃到两碗中餐、还有额外的零食的话,应该不会另外甩“炸弹”。

13.希望在晚餐前我能赶回来,如果没有按时到,晚餐可以给她煮快餐米粉+酸奶,煮热的米粉很烫,和上些冻酸奶就不烫了,一般三分之一杯就可以。

14.她现在在出牙,喜欢咬一切东西,连鞋帮子也不放过,所以凡是放到嘴里一定要立即把她的那只小蛮手指扯出来,饭前洗手,从外边回来也要洗手,总之勤洗手没错。

15.非常感谢阿姨帮忙,这个孩子比较难带,但是如果小哥哥可以跟她玩,估计她会变成个小淑女,这样阿姨省心,玛雅妈妈也宽心了。

16.有任何事请打我电话:XXX。

祝一切顺利,开心快乐每一刻!玛雅喜欢漂亮的陌生面孔,如果得到小人儿的欢心,除了吧唧吧唧的声声飞吻外,亲吻也不是不可能的,目前被她吻过的人有妈妈、外婆、娜娜小姨,还有玮玮姨妈,还有一个小竹马帅哥冠纬,下一个没准就是阿姨你哦,当然最大可能是小哥哥,哈哈,这!这孩子,太热情啦。

我家的经验

宝贝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三个词

我轻轻拍着玛雅的背,轻轻地哼着“小白船”,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曾经她也是这样地轻拍着我,那双手至今还在脑海里,羽扇轻摇。可惜玛雅的外婆,想玛雅想得发疯,每天都来一个电话,但是却摸不着可爱的宝宝,玛雅爸爸说得也对,我们有条件自己带孩子,就不能把自己的后代丢给上辈去养,生了他们不只要养他们,最重要的是要教他们。

看看我的孩子,她现在这么娇俏可人,宅心仁厚,有教养,有礼貌,我的妈妈知道了,应该可以弥补一下她那思念的愁苦。

“Bravo”——宝贝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三个词之一

知道玛雅是怎样学会摇手拜拜的吗?去年冬天,我们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奶奶家,玛雅才6个多月大。有一次玛雅爸爸像个机器人一样,使劲地跟玛雅挥动双手,嘴里不停地说“拜拜,拜拜”摇个不停、说个不停,像个复读机。玛雅同学开窍了,真的跟我们摇起手来。从这时候起,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跟宝宝说“Bravo”,鼓掌,意思是你是对的,你好棒啊,加油啊。

从此在一片“Bravo”声中,我的宝宝不停地进步,不停地给我们制造各种惊喜:

6个月的时候,自己会坐了,肥嘟嘟的,塔斯马尼亚的兔子姐姐说像尊佛;

7个多月的时候,自己会爬了,玛雅爸爸说是只蚕宝宝;

8个月的时候,会跳了,不过当然要借妈妈的手支着;

9个月的时候,自己会刷牙了(虽然有吃牙膏的嫌疑,但是那牙刷在没有牙齿的嘴巴里边蹭来蹭去,总会有作用的);

10个月的时候,会扭屁股跳舞了,还高举着妈妈的手机摇啊摇,好在那“诺基亚”是块砖头(获妈妈心中年度最抵摔手机奖);

11个多月的时候,自己会走路了,不愧“快乐大脚”的称号;

就这样,在我们的“Bravo”声中,我的宝贝一步蹒跚一步踉跄地踏入了1岁。

会走路了,这时候宝贝的注意力就只会集中在走路上,牙牙学语的时代三个月后徐徐来临,走路已经不是问题。

当玛雅说出“想”的那一刹那,我抱了她亲了又亲;

当玛雅说“Hello”,我和玛雅爸爸开心大笑,连说“Bravo”;

也就是在这样不断地“Bravo”中,玛雅会飞吻;会“Gu(Good Night)”;会“Bu(Belly Button)”;会说“鞋,狮,洗,谢……”。

也就是这个“Bravo”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欢笑快乐,因为我们的开怀大笑,玛雅更开心、更欢喜,她从这个简单的词中明白了她带给我们的是惊喜和快乐,她的存在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成就了整场的盛礼。

我们深知道,这个简单的“Bravo”会诠释生命中的很多奇迹,会给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打上深刻的烙印,会伴着她度过每一个开心的时刻,因为成长就是快乐的,成长也是生命的“Bravo”。

有的妈妈担心孩子多赞了会恃宠生娇,其实只有平日极少得到你赞赏的孩子被赞才会得意忘形,兴奋得不能自控,并且可能会要求得到奖赏才与成人合作。

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关注和鼓励来建立信心去探索学习,由于经常受到赞赏的孩子自我被肯定,她的自尊感会较强,也会较为自信及独立,长大了也容易去欣赏别人。

所以,请对你的孩子,不停地说:“Bravo Bravo……”。

“No”——宝贝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三个词之二

玛雅确实很调皮,也很逆反,你越是不让她去做的,她越是要做:

“玛雅,不可以上楼梯,会摔断你的腿。”她坚持要上,有时候趁你不注意她偷偷地爬老高;

“玛雅,不可以拣垃圾,很脏,会生病的。”她也坚持要拣,还乐此不疲;

“玛雅,不可以乱丢玩具,会把她们摔疼的。”她依然故我,从来没有吸取教训;

“玛雅,不可以站起来,吃饭要有好的吃相。”她还是喜欢站起来,总是在吃了几口的时候;

类似这样的不可以做,当然有很多,我有时在想,我们给她那么多的不可以,是不是真的管得太多了呢?

小小年纪,就知道完全和你对着干,你越是管教她,她越是跟你嬉皮笑脸,吃个葡萄,一定要抢在手上把它揉得乱七八糟的;吃苹果,啃一口,吐一口;吃饭也要抢来自己吃,勺子拿着的时候是正的,快要送到嘴巴里的时候又霎时反过来,搞得天上一半、地上一半,没有几粒是送到口里,你就算不停地对她唱“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有啥用咧?

关于以上的种种行为,我想我实在有些失职,我只是每次跟她说“No”,说这样不好,这样不干净,这样不是好女孩的行为,很少用到Time Out,以至于她还是比较执著地继续犯错,继续跟我嬉皮笑脸,估计我是被她的笑脸给收买了,忘记了Time Out。

但是以上的有些真的是做错了吗?真的不可以饶恕吗?也许她觉得这样有趣呢,也许她是在探索呢,也许她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力呢。

专家说,避免过多规范,让孩子有探索的空间,容许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犯错。我总是在想,我不知疲倦地跟她说“No No No”,总有一天她会明白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我相信我的孩子不会是不讲道理的孩子,我要让她从尝试及错误中,学习解决问题。

我相信,坚持对小玛雅“No”的哲学,总有一天会奏效的,这一天,也不会让我等很久。

“请,谢谢”——宝贝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三个词之三这其实是两个词,但通常是用在一起的,有请必有谢,所以并成一个词来说。

片段一:

玛雅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跑到妈妈跟前,你们肯定猜不到她拿的啥。镜头推近,人家小人儿掐的是根头发。秋天到了,头发掉的多了,扫得再干净,总有一两根新落下的,只要被她瞄到了,准被她掐起来,先秀给大家看一下,然后一溜烟地送到垃圾桶里去。当然除了干这活儿外,出门的时候玛雅总会合时宜地给爸爸妈妈递上鞋子。无一例外,咱家里的这个“精准细小体贴入微”的义工自然每次都得到了一串的“谢谢,谢谢”。只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家的保姆又要失业了。

片段二:

玛雅要老萨的手机玩,老萨每次都给,不怕她摔,然后老萨跟她要回来,她也给回来,老萨会连说“谢谢,谢谢。”就算是要老萨喝的可乐罐子,老萨也不会不给,因为他说如果不给,会断了宝宝的信任,再要从宝宝手里要什么东西回来,就不那么容易。

片段三:

“玛雅,不可以随便丢熊熊哦,请把它拣起来。”玛雅不理会。但是如果说“玛雅,把你的熊熊拣给妈妈。”玛雅就会忙不迭地给你拣起来,似乎她理解成她自己不需要,她不用理会,因为妈妈要,所以听从。

“玛雅,请把你的恐龙书拿过来,妈妈给你讲故事。”玛雅赶紧去玩具箱里把恐龙书拿过来。对于玛雅每一次做的值得称道的事,我们一定都不会忘了说“谢谢,谢谢。”

以至于老萨剥柚子吃,一块块的皮递给玛雅,说:“玛雅,请帮爸爸丢到垃圾桶去。”小人儿一次次地来回跑,开心不已,没见过被利用还这么开心的。

由于我们用得多,玛雅说“谢”也比较早。起初她不说“谢谢”,说的是“谢”,这是玛雅除了“拜拜”外,用得最多最准的第二个词。你对她说完“谢谢”后,她也跟着你有样学样,一边点头,一边说“谢”“谢”,好玩得不得了。今天小保姆惠帮她穿了鞋子,她就说了“谢谢”,搞得我们这个小保姆越来越喜欢她,也不嫌她调皮了,呵呵。

对玛雅,我们都非常有耐心,连老萨这个极没耐心的人对她也能做得很好。教孩子得有纲有点,不能粗枝大叶。1~2岁的孩子需要安全的环境和成人的引导,令她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和学习。

我是全职妈妈,虽然现在有了小保姆,不用出差的时候,我还是尽可能地陪伴她、支持她及引导她、关注她和爱她。生活中建立稳定的常规,制定简单的规则和秩序,“Bravo”、“No”和“请,谢谢”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怎样保护自己的娃不受伤害

江湖中有句话“抬手不打笑面人”,这句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放在宝贝们身上可是一点都不灵。玛雅是个绝对爱笑的宝贝,嘴巴翘翘,朝谁都笑。可偏偏这样可爱的宝贝,居然被别的宝贝给打了,一次不够竟然被打了两次,每次被打前小玛雅都是笑脸相迎,孩子在家里从来都没有挨过打,跑到外边反而被打,看来江湖自幼就险恶啊。故事是这样的:

1.第一次挨打的经历

玛雅照例带着一男一女两大“保镖”在公园里晃荡,平常过了一座桥,就有一大堆妈妈辈的姑姑婶婶在晨练跳舞,玛雅每次到这儿就坐不住了,也要跟着抬抬胳膊顿顿脚的,因为有音乐呀,一边闪一边转着半个圈儿,小妞那可是咧着嘴笑着没停过。别看她人小,她可是眼观八路,耳听四方。一下瞧瞧地上的树叶,一下瞧瞧树叶旁边的小蚂蚁,再一下瞅到不远处大树下有两辆童车,车旁边有两位小朋友,小丫头来劲了,抬头直往那儿奔。还没到小朋友那儿,又发现树下有个球,小丫头就想去拣,“女保镖”连忙教玛雅“宝贝,要问问阿姨给不给你玩才行。”在征求了大人的意见后,就由得玛雅拣起了球玩起来,结果两位小朋友中的女孩见了,直奔玛雅而来,她妈妈也跟在后边,玛雅心想有人一起玩了,于是笑着迎上去,还没反应过来,啪的一巴掌落到玛雅的头上,她愣了一下,接着大哭起来,伤心极了。那“女保镖”干啥去了,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难道也被打蒙了?

是的,傻眼了,没想到这小女孩是一恶霸呀。当时即抱大哭的玛雅极其伤心地投奔“男保镖”去也。

2.再说说第二次被打

晚上的体育馆是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只要天不下雨,玛雅必然用她的两个大脚丫子来签到。这儿人多,鱼目混珠,稍不小心,宝贝会被撞倒。“女保镖”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后现在也学乖了,基本上都保持在玛雅的旁边,随时准备护驾。小丫头现在会跑了,打了踉跄还不让人牵,甩开你的手呢。一下子给她看到了邻居的小宝姐姐在另外一边跟她爸爸打球,就直奔那儿。结果半路杀出个小程咬金,横着冲过来的,啪的一下打了玛雅,又是头上,真是防不胜防啊。

唉,两次玛雅挨打,即使“保镖”在旁边也没能保护到她,记得小美妈妈说过:孩子自从离开我的肚子,就已经有她自己的世界了。是的,小孩儿的世界也跟大人一样,会碰到有礼貌的孩子,也有教养差的孩子,既然风雨要来,那就让它来得早些吧,关键是我们该怎样引导幼小的她正确面对这些是是非非呢。

跟老萨讨论了一下,基本上得出以下几点:

1.绝对不能打宝宝,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打架,连打情骂俏也不行。

老萨在中国甚至在朋友家看到过很多大人打孩子的例子,爸爸妈妈打手,奶奶外婆打屁股,比比皆是,倒不是他们不爱孩子,这好像形成了一种教育文化,自古“棍棒下出孝子”嘛。其实小孩子这时候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出手便打很容易。

父母之间打闹着玩,小孩子也会跟着学。

还有邻居家的小孩,小时候喜欢拍奶奶的脸玩,奶奶以为小孩子好玩就任其拍下去,结果他也是见人就拍,见宝宝挥手就打,可能还真以为“不打不相识”呢。

所以这些行为尽量避免。

2.缓解宝宝心理压力。

当宝宝被打后,她可能因为害怕而伤心难过,此时父母应耐心地给宝宝释放心理压力,同时一定要向宝宝解释,打人是错误的,她被人打根本不是她的错。要让宝宝相信,只要有人故意打他,父母一定会责备那孩子的父母,那孩子的父母就会教训回打她的孩子,这叫惩罚。

如果宝宝还是伤心继续哭,我们就尝试转移她的注意力,逗她玩,这法子很灵,玛雅小朋友不到两秒钟就喜笑颜开了。

3.不要教宝宝打回去。

外婆可怜宝宝被打,因为担心宝宝太善良再受人欺负,便要教宝宝“他再打你,你也要狠狠地打回去。”但是,教宝宝打回去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种处理方式会给宝宝一个错误的信息:打人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造成的后果只会是:以拳头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

4.分析宝宝被打的原因并教宝宝如何避免。

玛雅第一次被打后,我就告诉玛雅说:“第一,宝宝以后不要任意去拿别人的玩具,如果要玩,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第二,他们打宝宝是他们不好,不好的孩子咱们不跟他们一起玩;第三,如果再碰到这样的小霸王,不要害怕,叫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不会置之不理的。”

依照她现在的年纪,恐怕还不懂这么多,人尽其事吧,该说的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迟早她会懂得的。

5.有目的地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玛雅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跟小朋友相处时也非常友好,多半时候都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偶尔也会跟别人抢玩具。她要跟别人玩得好,妈妈就拍掌鼓励;她要是抢别人的东西,妈妈就说宝宝要懂得跟人分享;平常玩什么做什么,如果不存在什么危险,绝对不要阻拦,培养她的自信心;有时候我们还跟玛雅做狼吃羊的游戏,老萨扮狼,妈妈先是抱着玛雅小羊羔逃避狼的追捕,潜意识中锻炼了玛雅的反应和回避能力。

6.强身健体足以应付小霸王。

呵呵,当然俺们现在还没有想把玛雅送去学跆拳道的想法,再说就算咱们想学也没人收啊。让玛雅吃好,营养健全,OMIGA 3一周2~3粒,白天多带玛雅出去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这样内外兼修,小小的玛雅比同龄的要高要大要壮,同龄的敌人便首先化解了,玛雅也没有绝对欺负弱小的意思,至于大龄儿童嘛,咱们玛雅超级无敌可爱,相信他们下不了手吧。

天空多蓝,阳光多好,花儿多美,希望和玛雅一样的可爱小宝贝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海外育儿经验

国外专家教我们怎样科学地喂养婴儿

我们在深圳的小区里今年涌出了很多新妈妈,比玛雅大半个月或者小半个月的宝宝就有好几个,每天推玛雅出去遛弯时能碰到好些妈妈,妈妈们在一起就是瞧瞧你的宝宝,看看她的宝宝,由于玛雅个子偏大,而且很好动,那些妈妈就问:“你的宝宝长得好好啊,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

“我们宝宝吃配方奶。”

“添加别的辅食了吗?”

“还没呢。”

“喂水了吗?”

“也没有。”

她们很惊讶,有的宝宝车上就挂着个水瓶子,我见了挺着急,于是把学到的经验告诉她们,她们都不以为然,说什么宝宝两个多月我们就喂菜汤、蛋黄了,离谱的是还有的喂鸡汤,更别说鱼肝油呀、AC泡腾片呀,反正有益无益的东西有多少给多少,一股脑地塞给小宝宝。其实宝宝什么都不缺,母乳里含足够的水分,根本就不用补水;配方奶的营养也非常齐全,宝宝也不会缺钙、维生素等。

玛雅到现在越长越强壮,感冒发烧从来没有过,可以连翻几个360度,她爸爸说玛雅练了吸功大法,把妈妈的能量全吸走了。玛雅还是个快乐宝宝,笑容越来越灿烂,见了谁都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线,因此她成了最受欢迎的“街头宝宝”,只要我们一带她上街,马上吸引好多眼球,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女性,扔来很多艳羡的眼光,忍不住逗宝宝捏宝宝的大有人在,不过没准是因为咱们是“外国人”。这里除了我自己费了全部精神照顾宝宝之外,还非常感谢鬼佬SS敦促我看了两本最新的英国专家的育儿指导大全,这两本书成了我的教科书,在此我很乐意把我得到的知识和经验跟妈妈们一起分享,也欢迎妈妈们跟我一起交流怎样更科学地喂养和培养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最科学的喂养方法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后添加辅食,配方奶的宝宝可以在4个月时添加,如果你吃东西的时侯宝宝没有眼巴巴地望着你,你可以稍稍延迟一下辅食的添加。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有四:

第一,婴儿喂养主要是以奶水为主,奶水是唯一的重要的为婴儿提供足够的养分的食物;

第二,太早添加辅食会减少婴儿吮吸的欲望,有些母乳少了,吮吸有可能制造不了足够的奶水,宝宝也就因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而造成体重减轻;

第三,不到6个月的宝宝消化功能还不足以消化混合物。如果你早于这个时间添加辅食,不但消化不了,还给宝宝未成熟的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第四,在引进辅食之后每天得坚持喂大致600毫升的奶,还可以适当地添加水或者稀释的果汁,通常一天不多于120毫升。如果你喂太多的水,她的小小的肾又超出了负荷。

(以上主要观点摘自英国专家Dr.Miriam Stoppard的《New Babycare》)

其实时间早晚还是因人而异,做妈妈的直觉一般都很准,小小的宝宝不能说,不能叫,只有靠妈妈自己摸索最好和最适宜的喂养方法,妈妈们不要被一般的压力所影响,以前的宝宝喂米汤也能成长,自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