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海外育儿
49110500000017

第17章 日本1年级的小豆包

我家的宝贝

seumama

性格:机灵,好动,害羞,自尊心强,精力旺盛

喜好:所有男孩子爱玩的游戏,卡片,假面超人;而且酷爱户外运动,上树捉虫,下河摸鱼无一不能

特长:乒乓球,游泳,滑冰,滑雪

家人祝福: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我家的家庭成员主要有3个:我seumama,14年前来日,经历了留学、就职、结婚生子和全职主妇,现在供职于一所私立大学。LGT先生,日本人,大学时一起勤工俭学的战友,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冷静的厌世型,与急躁易怒的seumama成鲜明对比,现为普通上班族。儿子世羽,2002年出生于日本,由于中日混血的关系,从小就奔波于两国之间,幼儿园上的也是日本一半中国一半。具备日本式的生活习惯和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目前可以灵活运用两国语言。其他成员还有为了支持帮助我育儿及工作而经常来日本的世羽姥姥姥爷。

我家的故事

儿子世羽从今年4月开始进入日本的小学,成了名副其实的1年级小豆包。

日本通学班的生活

开学一学期了,虽说没有看到学习上的进步,体力上倒是进步了不少。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远,从家到学校,大人也要走二十几分钟,换成孩子,就要走上三十几分钟,所以我一直调侃世羽,说他上的是乡村小学。而且日本的小学与中国不同,禁止家长接送!由学校和家长组织的PTA按住址把孩子们分成小组,高年级的孩子领着低年级的孩子上学。日本把这样的小组叫做“通学班”。通学班一般在10人以内,按照各班定好的时间和地点集合,班长领头,副班长押尾,中间是低年级的孩子。就这样一队队默不作声地走,很少有人说话,更没有人打闹。世羽的姥姥、姥爷第一次看见的时候感叹了好久,原来日本人从小就这么有组织纪律性,注重团队精神。

世羽所在的通学班一共5个孩子,由于照顾他是新生,通学班的集合地点定在了我家门口。打头的是6年级的,押尾的是5年级的,还有一个2年级的和一个1年级的。可惜1年级的孩子走了两天就不走了,据说坐在地上,拉也拉不起来,没办法,只好由父母接送了。看来也有特殊的。还听说有的孩子累得边走边哭,还好世羽体力比较好,看样子没觉得辛苦,只是来回1个多小时,风吹日晒的,黑得赛过古天乐了。

不过姥姥、姥爷还是不放心,开学前带着世羽走了一个来回,世羽没怎么样,倒是把姥姥累得够呛。第一天上学时,姥爷负责跟踪,隔着几十米偷偷地跟在后面。谁知跟了一半儿,就灰溜溜地回来了。一是因为发现路上都是一队一队的孩子,没有一个家长,所有孩子都看他,好像他是可疑人物似的;二是因为被世羽察觉了,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可怜的姥爷……

我和孩子爸爸虽然也有些担心,但还是觉得应该让孩子锻炼锻炼,何况别人家的孩子能走,世羽有什么走不得呢。可说心里话,这些孩子真的不容易,路远不说,还要背上小叮当里大雄那样的大书包,以及无数要带的东西,多的时候需要拎着一个快要拖地的大包。最令人佩服的是我们的通学班居然风雨无阻。每当阴雨天气,姥爷就会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一边望着通学班的孩子们走来的方向,一边叨咕:“今天天气不好,咱开车送行不行。”可这样的唠叨每次也都在其他孩子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出现在他的视线时结束。不过最后还总要说上一句:“家家都有车,怎么就不开车送一下呢!”其实也难怪姥姥姥爷担心,毕竟看惯了中国家长接送兼负责拎包的场面,完全适应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我这个当妈的虽然狠心,但该做的准备还要做的。比如下雨天会让孩子穿上雨衣雨靴后再打伞,免得淋湿衣服;还要给孩子带上一双袜子备用。好在世羽自己并没有要求我们开车送他,他觉得别人走他坐车会很丢人。

这样的通学班也少不了地区居民的支持。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地区自治会(相当于中国的居民委)的老大爷们都会穿上写着巡逻的背心,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学校附近和学区内的各条街道,默默地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通过这个通学班,世羽锻炼得更加独立了,也加强了不少安全意识和团队精神。而我这个做家长的,则更加懂得、体会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家长的信任和放手。

日本小学生上学需要准备的东西——学习用品

学算术的道具。算术卡片,一面是算式,一面是答案,每张都要写名字。算术用的塑料块,也是每块都写名字。

图形卡片,每片写名字。这也是算术用的小塑料片,每片写名字,我和T先生差点儿崩溃。谁想到,所有东西写完名字后发现,网上居然有卖专门贴这种算术道具用的名字贴纸。晕!

音乐课用的道具。

还有各种书本,文具就更不用说了。

日本小学生上学需要准备的东西——非学习用品

我敢说世羽上学前,准备的非学习用品绝对比学习用品多!现在就看一下非学习用品吧。1.抹布2块,写名字。

2.夹抹布的夹子2个,写名字。

3.室内穿的鞋,写名字,要求是蓝底或白底的。其实到去年为止,鞋都是学校统一买的,不过有家长提意见说贵,所以从今年开始改成各自买了。

4.装鞋的袋子,写名字。这个袋子是幼儿园时就开始用的,那时候要求各家自己做,幼儿园指定样子和尺寸。

5.吃饭用的杯子、筷子,还有牙刷,写名字。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带牙刷,每天吃完午饭刷牙。

6.餐巾和口罩,写名字。餐巾是吃饭时铺的,口罩是值日打饭时戴的。

7.袋子,跟吃饭有关的都装在里面,袋子上写名字。

8.运动服,体育课穿的,也得写名字。世羽好像上半身和下半身不对称,短袖是130的,短裤却穿140的。不知道是他腿长,还是日本孩子普遍腿短。

9.装运动服的袋子,写名字。

10.还有最最重要的——防灾头巾,这是日本任何一所学校幼儿园都必备的。日本全民的防灾意识比较强,孩子们也是从小就接受防灾训练,对地震、火灾的知识了解较多。这个防灾头巾外面是用防火材料作的,里面有一层海绵,平时叠起来装进罩子里作为椅垫放在学校的椅子上。发生灾害时取出套在头上,防止掉落的东西直接砸到头,或是火苗燎到头和脸。头巾旁边有一个小口袋,里面放了一个口罩,这也是灾害时戴的,防止吸入粉尘和烟雾。

其他的不说,光是写名字,就写得我和T先生昏天黑地的。

这只是刚开学,过几天还不知道学校要有什么令儿呢。

世羽的远足——日本小学生春游准备什么

世羽上小学后不久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足。幼儿园时的远足是需要家长陪同的,可上了小学翅膀就硬了,不需要家长了。虽然不能亲眼看看孩子怎么玩儿,但是,可以省下一天跟在怪兽屁股后面跌爬滚打的体力,我还是有些窃喜的。

日本的远足很麻烦,早在两周前就发了通知,说明都要准备什么。看一下我按老师指示准备的东西吧。

1.野餐用的塑料布。因为只有孩子一个人用,所以不能准备太大的。

2.雨衣,以防下雨。

3.小毛巾,擦手的。

4.湿巾,因为流感,特意准备了消毒的,不过酒精味很大,希望世羽回来不要发牢骚。

5.垃圾袋和纸巾。垃圾袋都得自带,自己的垃圾装起来背回家。

6.用来吐的口袋,按老师要求做的,纸带里面套一个塑料袋。因为是坐大巴去,老师怕有孩子吐。

7.零食,老师说不让带巧克力,只好舍了世羽的最爱。去远足时,不但要带自己吃的零食,还要带派给小朋友的。这次选了ハイチュウ(一种软糖,有各种水果口味),因为包不大也不重,还价格适中,人人爱吃。

8.老师做的远足说明,还有注意事项。

9.最最重要的,午饭便当。日本人很讲究做便当的,给孩子的更是。很多家长都把便当做得跟卡通世界似的,而我最讨厌的就是做便当了。孩子爱吃的能吃的就那么几样,还得变着法儿的给带,世羽上幼儿园时,我最痛恨的就是一周一次的便当日。不过再痛恨,也不能做得太说不过去了。没办法,早晨5点半就爬起来做,使出了浑身解数,总算对得起观众,在此要感谢博友小丹,给了我心型鸡蛋卷的灵感。

10.全部装在一个大背包里。

对了,还有水壶。

日本公立小学一年级的暑假作业

暑假到了,每天被迫早早起床(我家所有男士都不睡懒觉,共同特征是越是休息,起得越早),和世羽一起吃早餐,然后一起写暑假作业。也许是平时忙碌的关系,很珍惜这样陪他写作业,我在一旁静静守着的温馨时光,看着他鼓溜溜的小脸蛋和长长的睫毛,突然明白,这就是那种叫做平淡的幸福。

是的,世羽放暑假了,毫不犹豫地开始了更疯狂的玩耍。看着他就会想,童年真美好!周五修业式那天,出乎意料地带回来3个奖状。

其一,努力奖。表扬他努力完成家庭作业和努力练习读课文。

其二,没有虫牙而得的钻石奖。这个奖项很珍贵,全班只有4个人获奖。

其三,全勤奖。表扬他一天都没请假休息。这个奖项在日本很重要,可以说是一个教育的重点。开始,我很不在意。甚至觉得表彰不休息,坚持去上课的做法透着日本人的死板。可逐渐才懂得,这个奖,奖励的不只是每天来上课这件事,而是为了每天能来上课所做的背后的种种努力。比如个人的健康管理,是不是每天早睡早起,是不是按时吃饭,是不是穿衣得当,是不是注意安全,是不是生活有所节制……其实这也是人生的一个根本条件。

还有这学期的成绩单,其实没有成绩。项目很细、很多,从学习的各科到生活的各项都有。但1年级只分两种评价:“做到了”和“还要加油”,世羽都是“做到了”。老师的学期评语是数学的计算题又快又正确,但应用题还要加油。

再介绍一下暑假作业,国内的家长可不要跌破眼镜,哈哈。

1.练习册一本,只有18页。一半是数学,一半是语文。

2.日记一张,每天一句话。

3.刷牙日历,把做到早晚刷牙那天涂上颜色。

4.暑假感想的短文,还要画一幅画。

5.最重要的,喇叭花的观察日记。喇叭花是4月的生活课时种的,上周让家长去取,整个暑假在家养。每天早上观察开了几朵花,要分颜色画上,还要写上日期。最后要画一幅画,还要收集好种子,带去学校。

为了让他方便做作业,我把所有暑假作业及有关的东西都归在了一个盒子里。到目前为止,每天早上都高高兴兴地抱起盒子去做作业。

我家的经验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么给

现在的日本小学的男生,10个有9个都迷游戏王卡。其实这个游戏很难,小孩子们大多是一知半解,可还是每人都拿着厚厚的一大叠卡片,互相较量,互相交换。世羽自然也想要,开始给他买了几次,一袋5张卡片,150日元(10块钱左右)。价格不贵,加上好久没和儿子在一起了,他想要的就尽量想满足他,所以有一段时间买得特别勤,甚至一天里我给买一袋,姥姥再给买一袋。我开始意识到这样不行,再便宜的东西也不能由着世羽的性子来,我和T先生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开始给世羽零花钱:一周300日元,刚好够买两袋卡片。如果有其他想要的贵的玩具,可以提出来,商量决定。

我们订了几个规定:

一是,要记账,即使还做不到自己总结钱都是怎么花的,但也不能完全稀里糊涂,特别是想养成他记账的习惯。

二是,买东西的小票要留下,以备我检查。

然后又去买了一个笔记本,作为账本,封面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世羽”的名字!话说日本人对三国的热爱是让我这个中国人都自叹不如:世羽出生后我告诉当时的公司的社长孩子名字时,他居然马上就问,是不是取了关羽的羽!我只好苦笑着说,不,不是,是取了项羽的羽。

回归正题。之所以选了这个本子,是因为里面有一个小口袋,可以装买东西的小票。

第一页是我们的合同。除了前面说的两项以外,还加了其他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许把钱带去学校,不许告诉小朋友自己有钱,不许有借钱或把钱借给别人的行为,还有就是每周日要做一件家务,如果违反其中任一项,停发零花钱。最后是我们俩的签字和日期。我还把世羽不认识的字注了拼音,让他自己好好读了一遍。

里面是我给他画的表格,一周一个表。项目有日期,内容、收入、支出、余额几项,内容由他填写。

完成了以后,我会在表格上盖上“做得很好”的印章,以兹鼓励。

开始的几周,世羽几乎是拿到零花钱马上就花掉,基本上是买游戏王卡或是买零食。慢慢的,他发现家里原本有零食的,自己花钱买不合算,于是不再买零食了。

又过了一阵子,他看上了一个装卡片

的箱子,1180日元。我马上告诉他,妈妈不会买的,再引导他,你算一下,攒几个星期钱可以买?他算了,也攒够了,自己买了回来,看样子相当有成就感。里面的卡只是他财产的一半左右。还自己攒钱买了这种装卡的小塑料套,把他认为很强的卡装上保护。

实行零花钱制度已经快3个月了,到目前为止,世羽还是基本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而且至少明白了攒钱是需要努力的,通过努力才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也知道了在买之前衡量一下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与此同时,T先生和我也是在摸索中面对孩子的成长。至于应该什么时候涨零花钱?怎么涨?我们还在探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