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冰鉴全鉴(第2版)
49107100000036

第36章 气色第七(3)

孟子曾提出一种“观眸观察法”,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思想。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他认为一个人的眼睛最能反映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意思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光明正大,心地无私,眼睛必然明亮,目光必然有神;一个人如果做了亏心事,一般都不敢正眼看人,眼神自然不正。在听一个人讲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神,就可以判断是非真假。

姜尚的八征法其中第八征即“醉之以酒,以观其态。”让其喝醉酒,看他酒后表现如何。酒后吐真言,酒后失固态,一般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思想。

《吕氏春秋·论人》篇提出了一种“六验”法,即设置了六种不同的条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和表现:“喜之以验其守”,让一个人兴奋,看他能否坚守一种信念,会不会出现得意忘形的情景。“乐之以验其僻”,使其娱乐,考验他有什么怪僻的毛病,比如是否喜欢酒肉,喜欢金钱美女,游玩享乐等。“怒之以验其节”,使一个人发怒,看他能否控制自己。“惧之以验其特”,设置一种恐惧的场合,看他是否有胆量,是否临危不惧。“哀之以验其人”,让他处于悲哀的情况下,看他是否有真情实意。“苦之以验其志”,使他处于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看他是否坚持自己的志向。这是一种反馈观察法,即放一个试探气球,看一个人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品质。这是一种人为的考验,我们并不提倡,但在不同情况下观察一个人的表现还是可取的。

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我们常说,一个人气质高雅,这就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时候他的举止行为是无可挑剔的。

判别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在用一个人时,总要问这个人气质如何?中国古代医学家虽未直接提出气质学说,但曾按人好动或喜静的程度分为六型,即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不稳定型等六型。

1.太阳型:傲慢、自负、主观、冲动、有野心,不顾是非、暴露易怒、不怕打击、勇敢激昂、有进取心、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

2.少阳型: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敏捷乐观、轻浮易变、机智、动作多、随和、漫不经心、喜欢谈笑、不愿静而愿动、朋友多、善交际、喜欢娱乐活动、做事不易坚持。

3.太阴型:外貌谦虚、内怀顾忌、考虑多、悲观失望、胆小、阴柔寡断、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内心孤独、不愿接触人、不喜欢兴奋的事、不务于时、保守动而后之。

4.少阴型:冷淡沉静,心有深思而不多露、善别是非、有节制、警惕性高、柔弱、做事有计划、不轻举妄动、很谨慎、稳健。

5.阴阳和平型:态度从从容容、有尊严而又谦虚谨慎、有条不紊、喜怒不形于色、居处安静、无私无畏、不患得患失、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能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是一种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性格。

6.不稳定型:性格不稳定、变化大;时而冲动、时而怕事;忽而野心勃勃,突然又悲观失望;持续时间与是否交替出现都不一定。

用人之道,不仅在于重视用人,而且在于讲究信用。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与讲究信用都是成功事业的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如果不能重视人才和知人善任,人才本身再有能量,也难以发挥。既要用,又对人家不放心,不信任,那么纵然有九牛二虎之力,有诸葛孔明之智,也无法使其才华施展。

聪明领导对于长期在本公司工作的人,根据他们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晋升或加薪;对于那些从别的单位吸收进来的人员,亦根据他们的技能予以重用,一视同仁,如此才能使全体员工产生归属感,并为本公司效力。

【原典】

色忌青,忌白。青常见于眼底,白常见于眉端。然亦不同:心事忧劳,青如凝墨;祸生不测,青如浮烟;酒色惫倦,白如卧羊;灾晦催人,白如傅粉。又有青而带紫,金形遇之而飞扬,白而有光,土庚相当亦富贵,又不在此论也。最不佳者:“太白夹日月,乌鸟集天庭,桃花散面颊,尾守地阁。”有一于此,前程退落,祸患再三矣。

视色察情,尽览其质

【译释】

面部气色忌青色,也忌白色。青色一般出现在眼睛的下方,白色则经常出现在两眉的眉梢。它们的情形各有不同。如果是由于心事忧烦困苦而面呈青色,那么这种青色多半既浓且厚,状如凝墨;如果是由于遇到飞来的横祸而面呈青色,那么这种青色一定轻重不均,状如浮烟;如果是由于嗜酒好色导致疲惫倦怠而面呈白色,那么这种白色一定势如卧羊,不久就会消散;如果是由于遭遇了大灾大难而面呈白色,那么这种白色一定惨如枯骨,充满死气。还有青中带紫之色,如果是金形人遇到这种气色,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如果是白润光泽之色,土形兼金形人面呈这种气色,也会获得富贵,这些都是特例,不在以上所论之列。而最不好的是以下四种气色:“白色围绕眼圈,此主丧乱;黑气聚集额头,此主参革;赤斑布满两颊,此主刑狱;浅赤凝结地阁,此主凶亡。”以上四种相,只要带有其中的一种,前程就会倒退败落,而且接连遭遇灾祸。

前一节讲到面部的各种吉祥吉庆颜色,这一节着重讨论不吉祥,预兆身体有病变的不健康之色,以青、白两色为主。

一般而言,青色主疾厄惊扰,白色主丧亡哭泣。从生理机制上看,这两种颜色是不健康的表现。青色常常出现在眼底,白色常出现在眉梢,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辨认起来比较容易。

气色发于人体五脏六腑,暗合于五行之理,又由于天、地、时、经的阴阳变化,在观人时,要注意这些变化带来的若干差异。

古人认为,人禀气而生,“气”有清浊、昏明、贤鄙之分,人有寿夭、善恶、贫富、贵贱、尊卑的不同,这些由“气”能反映出来。气运生化,人就有各种不同的命运和造化。

“气”旺,则生命力强盛;“气”衰则生命力衰弱。生命力旺盛与否,与日常行事的成败有密切联系,生命力不强,难以夜以继日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自然难以成功。生命力旺盛,则能长期充满活力、精神焕发,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如果“气”有什么变化,“色”也随之变化。古人合称为“气色”。大家知道,人生病,其“气色”不佳,就是“气色”之一说的一种表现。古时候,有许多名医都能通过人的“气色”来断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战国时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扁鹊的医术十分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有一次,名医扁鹊路过齐国,去拜见蔡桓公。

扁鹊一见蔡桓公,便说:“大王,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旁边的人很奇怪,问他为何。扁鹊说蔡桓公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不久,蔡桓公便病死了。

“气”为“至精之宝”,与人的健康状况和命运的塞滞顺畅息息相关。扁鹊三次见蔡桓公,没问病情,没把脉,就知道他病情的轻重,靠的就是看人“气色”。

智慧要义

“气色”的概念是传统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在《冰鉴》气色篇中也说道:人以气为主,气在内为精神,在外为气色。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意念都可以通过气色表现出来。这就给识人用人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尧是通过人的相貌取人,而舜则是依据人的态色取人”。如果认为观人术是在不断进步的话,那么舜的观色取人要胜过尧的观状取人了。《说文解字》解释道,“颜,就是指眉目之间的地方”,“色,就是眉目之间的气色”。以前郗雍能辨别出盗贼,观察他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得到隐藏的情形,晋国国君让他观察成百上千的盗贼而没有一个差错。《韩诗外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如果有温顺善良之意在心中,可以通过眉目之间看得到,如果心中有邪恶污秽之意,而眉目也不能掩盖住”。这是颜色说的来源,然而颜色是整个面部的总称,眉目之间的地方只是其中特别重要显著的地方罢了。

因此还是可以通过外部表情了解一个人的思想的,除了少数心计很深的阴谋家和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之外,对多数人都可采用这种观察办法。有浩然正气者其表情总的来说都显得稳固安然,弄虚作假者其表情总的来说都显得杂乱烦躁,脸色发黄。虽然有人竭力用假象隐瞒真实的感情,但却不是很容易做到,因此观色识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