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萱貌温雅,文翰流美,而性极恬退,从军十余年,不趋便营利,亦不图仕进,至死还是个知府。著有《仪郑堂文笺注》二卷,《粤游日记》一卷,《蓼花斋诗词》四卷。
罗萱一世英名,曾国藩凭声识人果然自有其道理。
人类有自己的语言,这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人在说话时是在进行思想的交流,同时也是心理、感情的流露,其中,语速的快慢、缓急直接体现出人的感情状态和心理特征。
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变小者为内向型人,讲话的时候窃窃私语,或仿佛耳语一般,小声嗫嚅的人,一定是属于内向型的人。
内向型的人常常会在无意识之中跟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还会采取内闭式的姿势,那就意味着“我不希望你能了解我的心事”以及“不想让初次见面的人一下看穿我的心意”,当然,也就不会畅所欲言了。
内向型的人对他人的警戒心特别强烈,而且认为不必让他人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连自己应该说的话也懒得说出口,一心想“隐藏”自我,声音当然也就会变成嗫嚅了。
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在一对一的聊天时如此,在会议上的发言也是如此,由于他并不想积极说出自身的看法,以致欲言又止,变成了喃喃自语似的,声音很小,又很缓慢。说话的时候,常常不是明确而直截了当地讲出来,总是喜欢绕圈子,使听的人感到焦躁不安。这样的人即使是对于询问也不会做出明确的答复,态度优柔寡断。
内向型的人对他人的警戒心理固然相当强烈,但是内心几乎都很温和,为了使自己的发言不伤害到其他人,总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再说话,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发表意见将造成自己跟他人的对立。
由于胆怯又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过度害怕错误以及失败,只好以较微弱的声音娓娓而谈,或许他认为这种说话方式最安全。
但是,对于能够推心置腹的亲友以及家属就不一样了,对于这一类尤为亲近的人,内向型的人都会解除警戒心,彼此间的距离也会被拉近。
说话速度稍快,说起话来仿佛在放鞭炮似的,几乎都属于外向型的人。
外向型的人善于交流,能说会道,且言语流畅,声音的顿挫富于变化,一旦想到什么事情,就会毫不考虑地说出来,有时又会把自己的身体挪近他人,说到眉飞色舞的时候,口沫横飞,甚至会把他人的话拦腰一“斩”,以便贯彻自己的主张。
即使还不到此种地步,这种人说话的方式仍然显得周到而且清晰,即使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他也能够以亲切的口吻与之交谈,脸上浮着微笑,不时地点头。
当对方的意见、想法等跟他要说的意思一致的时候,他就会随声附和道:“就是啊……就是啊……”并且眨动着眼睛,因为对外向型的人而言,跟他人同感,一唱一和之事,乃是至上的快乐。
外向型的人跟别人碰面的时候,只要彼此交谈,就能够使他的性格更为鲜明。所以,话一说到投机处,就无法控制,不断地涌出更多的话题,好似有取之不尽的“话源”似的,有时话题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再度接合,他仍然会喋喋不休。因为对他而言,“开讲”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快乐的事情。
外向型的人能够在毫不矫揉造作之下,以开玩笑的口吻介绍他自己。有时是自己的可笑的事,他都敢于说出来,博得对方一笑,因为他是个直肠子,什么事情都不隐瞒,不在乎大家都知道他的事。
即使事后自己也认为“说得太过火”,他也不会表示后悔。正因为他具有不拘泥于小节的性格,对于过去的事情很少去计较或者后悔,有时他甚至会忘记自己说过的事情,一旦对方提醒,方才搔着头说:“哦!我那样说过吗?”
正因为如此,他喜欢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乍看之下,这种人似乎轻率而欠缺考虑,事实上,他们懂得配合对方的说话速度,一面看着对方,一面交谈,同时更能够缓急自如、随机应变地改变话题,为的是不想扫对方的兴,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类型的人很善于社交式的交谈。
总而言之,外向型的说话方式都很注意一个目标,那就是给周围的人快乐而轻松的气氛,这是因为他们喜欢跟周围的人一起欢笑的缘故。
【原典】
“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
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
【译释】
人们常说:“高声畅言却不需大张其口,低声细语也牙齿含而不露”,这是发声中的较佳者。
“大言不张唇”(严格地说,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大言却不大张唇”)是谨慎稳重,学识深厚,养之有素的表现;“细言不露齿”,表明其必温文尔雅、精爽简当、成熟干练。曾国藩的意思很明确:说话时的嘴巴动作也可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
“好马长在腿上,好人长在嘴上”,这恰当地说明了嘴巴对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人的嘴长得好看,正如女子长有好看的嘴会被称为樱桃小口,强调的是嘴巴的视觉效果;二是嘴巴能花言巧语和雄辩,就像战国时期的苏秦,他就凭借自己的一张嘴巴,完成了游说六国的任务。
谈吐清晰、口齿伶俐的人。这种人,一般能说会道,给他人的第一印象是嘴上功夫了得。这种人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极端,要不才华横溢,要不啰里啰唆。前者能够靠着自己丰厚的知识底蕴,说出的话有根有据,不容辩驳,口若悬河;后者则截然相反,他们说的话虽多,却是长篇累牍,词不达意,但他们也有敏捷的思维、机智,在交往过程中没有半点迟钝和呆板,拥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嘴巴常抿成“一”字形的人。这种嘴形是在要做出重要的决策,或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常有的嘴形。这类人一般都比较坚强,具有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面对困难不会临阵退缩,而是一个劲地想战胜对方。他们较倔强,每件事都经过深思熟虑才采取行动,这时候谁也阻挡不了他们。他们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理,所以较有可能获得成功。
说话时用手掩嘴的人。这种人属于腼腆型的人,不会将自己轻易地或过多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尤其是他们在陌生人或关系一般的人面前会一言不发。他们比较保守,在与人进行交往的过程当中,极力掩饰自己真实的感受。掩嘴的另外一个意思,还表明可能是自己做错了某一件事情而自我掩饰,张嘴伸舌头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口齿不清、说话迟钝的人。这种人一般性格比较孤僻,在语言表达方面缺乏训练,不喜欢人多的地方,经常独处,这样的人若想获得很大的成就,可谓不易。
不过,这种人也可能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类型。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沉默的人总是最危险的人。在别人夸夸其谈的时候,他们通常是沉默寡言,但在脑中却不停地进行着思考,他们说话不多,但大多是“一鸣惊人”。
牙齿咬嘴唇的人。这种人交谈时常有的动作是上牙齿咬下嘴唇、下牙齿咬上嘴唇或双唇紧闭。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在聚精会神地交谈,聆听对方的谈话,同时在心中仔细揣摩话中的含义。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分析能力,遇事虽然判断迟缓,但一旦形成决定,则会滴水不漏。
嘴角上挑的人。这种人性格外向,机智聪明,能言善辩,善于和陌生人主动打招呼,并快速地进入亲切交谈的角色。他们胸襟开阔,有包容心,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并不记恨。有着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最困难的时候常常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属于“吉人自有天相”的人。
【原典】
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
粗卑俗陋之声
【译释】
如果发声像荒郊旷野中牛之孤鸣,虚浮而无余韵;或者像夜深人静时老鼠偷吃东西时发出的“咯咯吱吱”声,急切而不畅达;或者说话时一句紧跟一句,急促却又语无伦次;或者说话时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如鸟鸣般嗫嚅,含糊而不能辨其声。这几种都属于市井中人的粗鄙俗陋之声,又怎么能和以上几种声相比呢?
荒郊旷野,一牛孤鸣,沉闷散漫,有声无韵,粗鲁愚妄之人,其“声”大抵如此;夜深人静,群鼠偷食,声急口利,咯咯吱吱,尖头小脸之人,其“声”与此相似。至于“字句相联,喋喋利口”,足见其语无伦次,声无抑扬,其人必幼稚浅薄,无所作为;“齿喉隔断,喈喈混谈”,足见其吞吞吐吐,不知所云,其人必怯懦软弱,一事无成。以上“声”相,当然属于下等,所以曾国藩才不屑一顾地说:“何足比较!”
一般来说,初次见面的时候,声音往往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些人的声音轻缓柔和,有些人的声音带有沉重威严感。人们一般会根据记忆中的声音去认识别人。总的来说,声音能够表现出人们的性格、人品等特性,从脸部表情、动作、言辞无法掌握对方心态时,常常可从声调去体验他情绪的波动。
具有温和沉稳声音的人,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人办事慢条斯理,常常是这种情况:上午有气无力,下午却变得活泼起来。他们富于同情心,不会坐视受困者而不理。刚开始或许难以交往,但性格比较忠诚,因此朋友虽少却精。
若女性的音质柔和、声调低,那么她们大多性格内向,会随时顾及周围的情况而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时也渴望表达自己的观念,因此应该尽量顾及她们的感受。
另外,如果男性的声音比较温和沉着,那么他们乍看上去会显得老实,其实也有其顽固的一面,他们往往固执己见,绝不妥协,不会讨好别人,也不轻易相信别人。
具有高亢尖锐声音的人,一般情况下比较神经质,对环境反应强烈,会因为房间变更或换张床就睡不着觉。他们富于创意与幻想力,讨厌向人低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常向他人灌输己见。面对这种人不要给予反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虚荣心可以让他感觉很好。
在男性中,如果声音较为高亢尖锐,那么他们的个性比较狂热,容易兴奋也会很快感到疲倦。这种人对女性会一见钟情或贸然地表白自己的心意,往往会使对方大吃一惊。高亢声音的男性一般都从年轻时代便透露出其鲜明个性。
如果发出这种声音的是女性,那么她们的情绪一般会起伏不定,对人的好恶感也非常明显。这种人一旦执着于某一件事时,往往顾不得其他。这种人会轻易说出与过去完全矛盾的话,且并不以为意。
在人们的语言中,除了音感和音调之外,语言本身的韵律也能够透视人心的感情因素。
一般来说,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等,在掌握言谈的韵律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创之处。就是这种细节性的处理方式,才能够使他赢得社会或下属的尊重和信任。
说话速度慢的人,一般都性格沉稳,他处事做人一般是那种十足的慢性子。
如果话题沉闷、冗长,要有相当时间才能告一段落的情况,说明谈论者心中必潜藏着唯恐被打断话题的不安。唯有这种人,才会以盛气凌人的方式谈个不休。至于希望尽快结束话题交谈的人,也有害怕受到反驳的心理,因此经常会让对方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另外,若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谈个不止,那么他有可能是目中无人,也有可能是喜欢表现自己。这类人的性格十分外向,但不会很讨人喜欢。
【原典】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从说话的情形中看人
【译释】
音,是声的余韵。音跟声相去并不远,其间的差异从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显得粗野不文雅,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显得虚饰做作,俗话所谓的“鸟鸣无声,兽叫无音”,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如果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而声中饱含着情,到话说完了似乎还有余响,则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如果说话的时候,口阔嘴大却声未发而气先出,口齿伶俐却又不矫造轻佻,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而且预示其人还会获得盛名隆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