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49106600000086

第86章 不要计较争辩中的输赢

【原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庄子·齐物论》

【译文】

我生活在天地之中,万物和我同为一体。既然已经浑然为一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既然已经浑然为一体,还能够没有什么看法吗?

【解读】

庄子说过:“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成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知北游》)这里强调道在逻辑概念上的统一和绝对。

庄子在《齐物论》中还记载了长梧子的一段言论,大概的意思是:“如果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赢了,我输了。那么,你说的果真是真理,而我说的就是错误的?我赢了,你输了,我说的就是真理,而你说的就是错误的?难道能分出谁对谁错吗?难道我们两人都是正确的,或都是不正确的吗?你我都没有办法去知道,而世人原本也都承受着蒙昧与晦暗,我们又能让谁作出正确的裁定呢?让同意你想法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和你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呢!让不同意你想法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你不一样,又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呢!让观点不同于我和你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不同于我和你,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呢!让观点跟我和你都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和你都相同,又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呢!如此,就无法分出对与错了。”

能得到辩论的最大胜利,天下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尽量避免辩论。

一场辩论的终了,十次中有九次会让那些辩论的人更坚持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是绝对正确的。

巴恩互助人寿保险公司为他们的职员定下的一条规则就是“不要争辩”。

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决不会跟顾客争辩,即使是轻微的争辩,也要避免。要知道,一个成人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好争辩的爱尔兰人叫奥哈尔,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可是喜欢争辩、挑剔别人。

他做过司机,后来是汽车公司推销员。他说推销汽车时,常不愿接受顾客的批评而发生口角。他说:“我听了不服气,教训那家伙几句,他就不买我的东西了。”结果,他没有取得一点业绩。

受人指点,他后来再推销的时候尽量避免跟人争论。现在奥哈尔已是一位成功的推销员了。事后奥哈尔说出自己的那一段经过:

“比如说我现在走进一个人的办公室,对方这样说:‘什么?你那汽车………那太不行了,就是送给我,我也不会要的。我打算买卡车。’我听他这样说后,会顺着他的口气说:‘老兄,你说得不错,卡车确实不错。”

听奥哈尔这样说,顾客就没有话可以说了,要争论也不知道该跟谁争。顾客说卡车如何好,奥哈尔毫不反对,顾客就不得不把话停住了………顾客总不会一直指着卡车,说是卡车如何好吧。这样奥哈尔就找到一个机会,向顾客介绍自己车子的优点。

“如果在过去我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会觉得冒火。我会指出那辆胡雪牌汽车是如何的不好………可是我一说那家公司出品的汽车不好,对方就会指它如何好。争辩愈是激烈,就越让对方决心不买我的汽车。”奥哈尔说。

林肯说过:“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都去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论是最无谓的事情。这样的争论,对自己性情不但有所损害,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在尽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对人谦让一点。与其跟一只狗一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就算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所以我们说,在辩论中,想要获得最大利益的惟一方法,就是避免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