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49106600000062

第62章 成功需要坚强的毅力

【原文】

圣道运而无积,故海内服。

——《庄子·天道》

【译文】

思想修养近于圣明的人对自己的追求目标从不曾中断或停止,所以五湖四海的人都被他所折服。

【解读】

世上很多人都有着成为圣人的远大理想,他们也确实为之奋斗了,但是最后的成就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能力和才智等的条件除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了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用心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件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的成功。生活中,许多人在做事之初,都有一种旺盛的斗志。在这个阶段,普通人与杰出的人是没有多大差别的。然而,往往在最后那一刻,坚持者和懈怠者的差别便各自显现出来了,前者咬牙坚持到胜利,后者则丧失信心以至放弃了最后的努力,于是,便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开创伟业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而且曾经对自己很自卑,但他后来终于觉醒了,依靠自己不懈的奋斗,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数代人的思想。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出身很贫寒,从小就在家里干活。为了赚取学费,他还经常帮别人家干活。但他从不肯向现实屈服,总是寻求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他发现在学校里有两种人最值得重视:一种是体育表现出色的人,如棒球队员。再一种就是口才出众的人,如在演讲赛中的获胜者。他选择了后者,决心在演讲方面下工夫,争取在演讲比赛中获胜。

他勤学苦练了几个月,但他的演讲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屡次的失败让他痛苦不堪,他甚至想到过自杀。然而他终究不肯认输,还是继续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次年,他取得了胜利。这个突破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位演讲与交际界的世界大师,当初竟然也在演讲中屡遭失败。这个迥异的反差说明,古今中外,成功者并不是依赖好运气才获得成功的,而是得力于他们在挫折面前没有放弃,敢于坚持下去的精神。

想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难道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让自己转败为胜吗?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该打退堂鼓时放弃了,因为恐惧失败而不敢再去尝试,因此也就没有了成功。

一位获得成功的富商曾经说过:“胜利的希望和有利情况的恢复,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艰难的时候坚持最后五分钟,事情很可能就会有了转机。失败者大多数不是由于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没有坚决的意志。这样的人,做事有头无尾,永远怀疑自己能不能成功,难以抉择自己该干哪一件事。有时,他对于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但经别人的怂恿,却感到过于卑下。”

就好像是建造房子一样,做好图样后,自然要依据图样按部就班地去修建。那么,这座房子,在他的努力下,迟早就会有建成的那天。但是,他若一边建造,一边觉得不妥,就在那里修改,这里改动一下,那里改动一下,试问:房子什么时候才能建成啊?即使是建好了,这房子能让人住得安心吗?

所以,杰出和平庸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半途而废则导致前功尽弃。

前苏联奥维狄乌斯曾经说过:“滴水穿石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因为不舍昼夜。”不管读书,还是做事,每个人都能想出一千条好的想法来,但却往往缺乏恒心,结果只落个“半途而废”。生活中,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去做好一件事,在以后的行动中,就会增强你做事的信心,把做事缺乏恒心的坏习气摒弃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