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491000000036

第36章 蝶恋花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②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③

天涯何处无芳草。④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⑤

注讲

这首词在伤春之中见旷达之态,词句每多耐人寻味之处,是伤春题材中的另类佳作。

②褪(tuì):减色,消退。青杏小:花落而果实初结,表示春天即将过去。

③柳绵:柳絮。

④天涯何处无芳草:化用《离骚》诗句。《离骚》中一位占卜者劝慰屈原说:“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意思是说,哪里没有芳草呢,为什么偏偏留恋你的故国?

⑤下片是说院墙里边有美女在荡秋千,那笑声牵动了墙外行人情思。但笑声渐渐听不到了,美女荡完秋千回屋去了,多情的行人徒然惹来了一番烦恼。这首词上片伤春悲秋,下片描写一场并未谋面的艳遇,像是一首彻彻底底的婉约词,殊不知其中饱含着政治隐喻。苏轼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时局总是于他不利,任他自己空在墙外多情,墙里边的美女却根本无视他这个人的存在。苏轼被贬的时候曾申请要当面向哲宗皇帝辞行,却遭拒绝,这个背景更为这首词增加了几分无奈与悲凉。

名句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缨有评论说:“如果你肯多花一些心思来琢磨,就会从中体会到一些哲理层面的佳境;如果你了解了它的背景,便会感受到作者的苦闷、落寞与强自排解的心情。各个角度都有它的读法,你思考得越多,就越会觉得它耐人寻味,这就是艺术上所谓的深度。”

轶事

宋代自王安石变法后开始有了新党与旧党的党争,苏轼属于旧党,反对王安石,支持司马光。后来政坛几度跌宕,待宋哲宗亲政之后,新党重新得势,当务之急就是把旧党人物清除出中央。于是,苏轼开始了新一轮的贬谪生涯,而且是一贬再贬,越贬就离中央越远,一直到了惠州,这已经到了今天的广东地界了。按照当时的标准,这就是岭南蛮荒之地,中原人一入岭南便九死一生。

苏轼被贬惠州,原来蓄养的歌伎们纷纷离去,只有王朝云对苏轼始终不离不弃。朝云是在十二岁那年被苏轼在杭州任上买下来的,那年苏轼三十七岁。六年之后,朝云被纳为妾,对于歌伎来说这算是很好的归宿了。又三年之后,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取名苏遁,小名干儿。苏轼那首著名的《洗儿戏作》就是在干儿满月的洗儿会上写的:“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但仅仅在一年之后苏遁就夭折了,那时苏轼已经四十八岁,朝云二十三岁。

惠州的生活清苦而孤寂。绍圣二年秋日的一天,苏轼与朝云闲坐,让朝云拿出酒来,唱《蝶恋花》一词。朝云唱到“枝上柳绵”这句时,不觉流泪,唱不下去了。苏轼问她为什么悲伤,朝云答道:“我最怕唱的,是词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啊!”东坡大笑道:“我正悲秋,而你又伤春了。”

这一联似乎就是朝云的诗谶。就在第二年,岭南瘴疠之地又一次瘴疠流行,死者无数,朝云就是其中之一。在临死时,朝云一直念诵着《金刚经》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苏轼把朝云葬在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松林中,让她与大圣塔为邻,日日可以听闻钟声梵唱。栖禅寺的和尚还在朝云的坟墓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六如偈》之语,名为六如亭。后来苏轼全家北归,惠州的六如亭再也没有亲人的照料。世事浮云苍狗,绍兴年间有贼寇攻陷惠州,把民居官舍焚烧殆尽,整座城里只留下了苏轼故居。不止如此,这些贼寇还把六如亭修缮一新,烹羊致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