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49086500000021

第21章 教孩子立志,很坚定的意志

“意之所存谓之志”,人要立志,很坚定的意志。……中国字“心”字上面加个“士”,士是知识分子、读书人,受过文武教育的叫做士,士的心叫做志,坚定的意志,“我要这样做”的意志。

——南怀瑾《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什么是意志精神》

【精彩导读】

在南怀瑾看来,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教孩子立志,很坚定的意志。所谓“志”,就是一个人胸襟、气度和魄力的总和,是度量一个人伟大或平庸的尺码,是人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孩子在童年和少年阶段还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不可能有具体的人生理想。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孩子立志,即童年、少年时期是“志”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虽然还没有具体的人生理想,但开始有了明确的流品归属,在心中编织起来的童年“梦”中,开始将自己的未来定位在高档或是低档、伟大或是平庸。这是根深蒂固的自我定位,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更改它。

可见,千万不能错过童年、少年阶段的立志,它比其他所有的教育和培养都更重要,而且不可弥补。但“志”也不是说立就能立起来的,它必须从小由“志高”的人通过身教言传,潜移默化地逐步感化出来。所谓志高的人是指对伟大向往和追求的人,并不单指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可惜许多父母缺乏对伟大的理解和追求,就很难培养出“志高”的后代,这就需要孩子得到一位强有力的教育者的启蒙,来帮助他形成崇高的流品意识,才能避免他的发展陷入平庸。

这一阶段老师如果能抓好立志这一根本环节,引发孩子对伟大、高尚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培养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就能使孩子有大的人生规模和高的流品归属。

【亲子诵读】

《吕氏春秋·诬徒》

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于师愠,怀于俗,羁神于世,矜势好尤,故湛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此不能学者之患也。

解析:

不善于学习的人,跟老师学习态度不认真,却想学得很精;跟老师学习不求甚解,却想学得很深。草木、鸡狗、牛马不能用粗暴的行为对待它们,粗暴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粗暴地报复人,又何况是精通教学的老师和道术的讲授呢?所以,不善于学习的人,对待老师不忠实,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入,学习不努力,辩论起来分不清是非,教育人不精深。对老师怨恨,安于世俗,在眼前杂事上花费精力;倚仗权势为非作歹,因此沉迷于耍弄奸巧计谋,迷恋微小的利益;在嗜欲上惑乱,处理事情前后矛盾;做文章观点杂乱不一致,即使简单也会有相反之处。分散的东西不能综合起来,综合的东西不能分析,重大的事来临却不能承受,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的毛病。

【故事链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又叫陈胜,涉是他的字。陈涉是一个农民,但是他是一个读过书的农民,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的字。

陈涉早年的时候在阳城为地主耕地,有一天,他干活累了,就招呼着大伙在地头休息。他笑着对这些伙计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当中谁发达了,一定不要忘记今天一起干活的老伙计啊!”大家纷纷摆手说:“发达?还是算了吧。我们只不过是帮人耕地的,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富贵呢?真是白日做梦啊!”陈涉拍了拍身上的土,站起来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人啊,就像胸无大志的燕子和麻雀一样,哪里能够理解鸿鹄的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