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大国崛起:中国的海洋之路
4908300000022

第22章 中国海洋趣闻(2)

兄弟们沿着海底大道进了关。一直往前走,不久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前。宫殿上写着“比心宫”三个大字。父亲和南海老人曾经告诉他们:三角魔鬼的灵魂是飘浮在南海海面上的浓雾,它的脸是三角的,嘴、眼、鼻也是三角的,但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它的踪影。只有它那颗冷酷的心藏在比心宫里一个圆形的毒水池底。7个兄弟走进比心宫,找到毒水池。水池不太深,但是戽不干,而且,只要人的身体接触毒水,就会化作石头。怎么办呢?7个兄弟想到了西沙、南沙群岛的渔民乡亲,想起了父亲的嘱咐,想起了自己的誓言,他们毫不犹豫,手挽着手,一齐跳进了毒水池。霎那时,7个兄弟化成了金光闪烁的珊瑚礁。7块礁石贴得紧紧的,占满了整个毒水池,毒水干涸了,那颗冷酷的心也干瘪了,三角魔鬼死了。南海的浓雾消散了,红艳艳的太阳冉冉升起,照得海面上金光灿烂。西沙、南沙群岛在阳光下闪耀着明珠般的光芒。渔民们欢呼雀跃,纷纷来到了翁大伯家,感谢7个兄弟的除魔功绩。翁大伯热泪盈眶地从刀鞘里拔出了那把留存的鱼刀,鱼刀上沾满了鲜血,那是7个兄弟的鲜血。大家明白了:7个兄弟虽然战胜了三角魔鬼,但是他们已经和三角魔鬼同归于尽。渔民们默默地流泪,翁大伯泣不成声。南海上突然刮起了阵阵海风,掀起了层层波涛,7块紧挨在一起的珊瑚礁露出海面,渐渐扩展开来,它们矗立在南海之中,风吹不动,浪打不摇。它,就是现在西沙群岛的“比心礁”。在南沙群岛上,有一个“草鞋滩”,据说,那就是7个兄弟脱下草鞋的地方。

§§§第二节中国海洋文化与习俗

怪书《山海经》——海洋文化的始祖

《山海经》,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也无定论。有人认为18篇文草非出于一人之手。其中包括山川、道路、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内容,对古代历史、文化、民俗、神话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对矿物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文献。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18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5篇;《海经》包括《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和1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想象力极其丰富,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尽管如此,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山海经》仍以“怪”出名。

《山海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但司马迁认为荒诞不经、不登大雅之堂,“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因此对它没有进行详细说明。

目前,学术界对《山海经》性质的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认为它是一部巫觋、方士之书,是古人行施巫术的参考书。持这一见解的人认为,虽然它记述了山川、异域,但多系传闻之辞,很难考实,而且它并非以讲述地理为目的,不可视为实用的地理书。它虽对后世志怪小说影响很大,但本身毕竟不能算是小说作品。其二,坚持《山海经》是地理书。

《山海经》虽然看起来确实像一部地理书,甚至还给人以科学实录的假象:不厌其烦地罗列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物产资源,方向里程等。但这些仅仅是些虚实难辨的陈述,总体上看则是服务于特定功利目的的政治想象图景。于是有人提出,《山海经》的目的不是谈山川地理,它的目的实际上是指向政治的。在古人眼里,天地山川既然都是为圣人宗主天下而设定的,那么叙述地理和物产方面的知识也当然是为圣人治天下所用,这就是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地理观。因此,书中每述及一地一山,必要交待当地的祭祀情况,描述各种奇异的山神形象。

《山海经》开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奇谲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经图中。因此,有人认为《山海经》是按照图画记述成书的。明代的胡应麟、杨慎,清代的毕沅认为《山海经》是山海图的文字说明。根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绘制山川地图的记载,有人推测在《山海经》成书的时候,已经存在一种图画了,这种图画里描绘着山川河流,神人异物。但是,整部《山海经》都是图画的文字说明,还是只有一部分,意见也不一致。我们今天所见的山海经图都是成书以后绘制的插图。

《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话。有人这样认为,谁能够成功地解读这本奇书,谁就掌握了打开我国上古文明的钥匙。

中国文学与海洋

1.中国海洋诗歌

在辉煌的中国诗歌文学史上,海洋诗歌的作品看上去似乎只是沧海一粟,但细细发掘不时会发现珍珠美玉,可以串联起中国海洋诗歌光彩夺目的长卷。从《诗经》第一次描写与海有关的诗歌起,2000多年来,中国的众多诗人们都有对大海的审美感受和艺术畅想,他们以海洋为意象,表达惊奇、欢乐、豪情,也抒发忧伤、迷茫、痛苦,创作了无数海洋题材的诗歌佳作。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同时也是海洋诗歌发展的一个高潮期。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文字瑰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内容是写海洋,或以海洋为意象,或以海洋历史传说典故入诗的。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由于海洋形象的入诗,使李白的诗更加铿锵壮阔,神思飞扬。白居易是中唐著名

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诗作中有不少名篇佳句是写海洋的。如“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海天东望夕茫茫”、“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不仅在作品中反复描写海洋世界,而且他的诗作也曾广为流传海外,深受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人民的喜爱。白居易的诗歌是中国文学通过海洋向外传播的一个典型范例。

2.中国海洋小说

我国的海洋小说源远流长,其人物形象之生动,艺术描写之多样,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海洋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同凡响的,有许多作品和人物形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从小说家们笔下激荡起的海洋浪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人们对海洋的独特理解和深刻阐释。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给我们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海洋神话故事。如其中第三回写的就是一段美猴王东海龙宫借宝的故事。《三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全书演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不少篇幅描写海外奇闻,如《罗刹海市》讲述商人的儿子马骥,出海去营生,遭到台风袭击,只身漂流到罗刹国,因当地以美为丑,反丑为美,长相俊美的马骥被视为妖怪。这则故事以隐喻手法讽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世态。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创作的100回长篇章回小说,其中有大量关于海外奇岛、海上风光和异国怪民的海外世界的描写。这主要集中在唐熬、林之洋和多九公到海外经商游览,历经30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之中。如在“两面国”,这里的人欺诈成风,一张笑脸对人,另一张却狰狞恐怖;在“翼民国”,人们都爱戴高帽子,久而久之,人们的脑袋就变得特别长。此外还有自高自大的“长人国”、好吃懒做的“结胸国”、贪吃美食的“犬人国”等,那些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在作者笔下真是无奇不有,作者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

3.中国海洋戏剧

中国古代海洋戏剧作品很多。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题材,那就是凡人与龙女的爱情故事。

元代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和李好古的《张生煮海》都是关于龙女的爱情神话剧。《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人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讲的是柳毅为龙王的女儿传送书信,龙王为了答谢他,愿意把龙女许配给他,经过曲折,他最终娶了龙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煮海》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写书生张羽与龙女相爱,却为老龙王所阻,后得到一位仙姑所赠送的三件法宝,将海水煮沸,迫使龙王答允婚事。这两部戏剧都通过浪漫的神话反映了人们的现实愿望。

中国海洋岛屿命名的由来

其实,人们只要翻开中国的史书,就能看到南海诸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最先命名的。自两汉以来由于中国人民在南海及南海诸岛一带不断活动的结果,在古代文献中对这个海域和岛屿逐渐出现各种名称或称呼,这不仅说明很早以前中国人民对这一区域有所认识,同时重要的是对这一区域给予了正式的命名。

1.南海

南海被命名为“涨海”,早在秦汉以前已见于中国古籍。到了汉代,南海又被称为“涨海”。谢承《后汉书》中说:“汝南陈茂尝为交趾别驾。旧刺史行部,不渡涨海,刺史周敞涉海遇风,船欲覆没,茂拔剑诃骂水神,风即止息。”后汉杨孚《异物志》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此处“东北行”是指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向)。”第一条记载了刺史巡视时,须渡涨海。后两条都谈到涨海中的崎头。所谓“崎”是指突出于海中的曲岸。崎头就是露出海面的岛屿。这里都以“磁石”来描述以铁叶包锢的船只不得通过这一海域,实际在涨海中由于暗礁星罗棋布,阻碍船只航行,因之在古代才有“磁石”的说法。

《太平御览》引《外国传》曰:“扶南之东涨海中,有大火洲。”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曰:“涨海中到珊瑚岛,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梁书》也说道:“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在这3条当中,第一条是指南海诸岛以及附近的一些岛国的地质结构是属于熄灭的火山形成的。而第二条所谓的“珊瑚洲”则明确提到,洲底有盘石和珊瑚生其上。盘石就是现在所说的各岛屿的礁盘,在礁盘及其附近,正是珊瑚虫生长活动的海域,而珊瑚洲的形成,则是珊瑚虫长期在礁盘集聚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时期把南海诸岛称为“珊瑚洲”,是符合诸岛形成的实际过程。

历代史书文献当中关于“涨海”的记载不胜枚举,其中唐代韩愈所记值得注意。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是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三月二十五日韩愈到达潮州随即向宪宗李纯送呈《谢上表》。表中报告了潮州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情况,特别提到“州南近界,涨海连天”。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在潮州南面是涨海,它是近界的疆域。韩愈当时是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他的《谢上表》是一篇政治性的报告。“州南近界涨海连天”这句话,不仅见于《韩昌黎全集》,同时又被收录在篇幅有限的新旧两《唐书·韩愈传》当中,因此在这一点上,它有着官方正式声明的意义。

综合上述各种材料,可以清楚看出,自汉代以来,中国即已命名南海为涨海;三国时期,则把南海诸岛称为珊瑚洲;至唐代,则正式宣布“涨海”为中国的海域。

2.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被命名为“九乳螺石”,最早见于宋朝。据宋代《武经总要》中记载:“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到九乳螺石,又三日至占不劳山。”这是现在所知把西沙群岛叫做“九乳螺石”的开始。明代郑和下西洋时,随行人员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中的《纪行诗》把航经西沙群岛所见的岛屿景物描绘成好似“青螺”,这可作为“九乳螺石”是一种象形名称的补充说明。清代严如煜在《洋防辑要》中记载,由屯门山出航,“若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西南行三日,至占不劳山。”《洋防辑要》记载,和《武经总要》的记载是相符的,只是把九乳螺石的名称改为“九乳螺洲”。

现在用“九乳螺石”这个名称和西沙群岛实地状况相比照,就不难看出,它和西部的永乐群岛非常相似。永乐群岛共有岛、洲、礁、沙、滩17个,其中露出水面的有12个,即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广金岛、琛航岛、金沙岛、鸭公屿、银峙、全富岛、中建岛、盘石屿。在12个岛屿中,全富、中建和盘石屿,名虽为“岛”,实际应属沙洲范畴,强风高潮时常被海水淹没;鸭公屿和银峙现在是森屏滩上连在一起的两个小岛(远在900年前,应为互相分离的两个小岛),它们与全富、中建、盘石屿3岛不同之处,就在于很早就已露出水面,因此,在水面上长期能见到的永乐群岛,在宋代实际有9个,这与象形名称“九乳螺石”正相符合。

西沙群岛海域在宋代还命名为七洲洋。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的比较具体,他把西沙群岛海域叫做“七洲洋”,并说明此处水深近170米,最深处可达230多米,但近礁处则水浅,因此,航行时“唯凭针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或有少差,即葬鱼腹”,同时第一次记录下了古代舟师的谚语,“去怕七洲,回怕昆仑”。此外,《宋史·瀛国公本纪》记载宋端宗赵昰曾到七洲洋。《宋史纪事本末》等书,则把七洋洲写作七里洋。自明代开始,由于船舶出发的港口和所取的航线不同,曾经出现两个不同方位的“七洲洋”。《顺风相关》和《指南正法》两书,所称的“七洲洋”,从航行顺序来看,是指海南岛文昌县东百余里的“七星山洋”;而明代慎懋赏在《海国广记》中,则区分得相当清楚,他把文昌县东的叫“七洲山”,西沙群岛海域则称为“七洲洋”。明代黄衷的《海语》也把“七洲”指为西沙群岛海域。在清代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中称“七洲洋在琼岛万州之东南,凡往南洋者必经之所”。至此,“七洲洋”代表西沙群岛海域就更加明确了。

3.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在清代被命名为“东沙”、“南澳气”。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把东沙群岛叫做“南澳气”。他指出:“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屿小而平,四面挂脚,皆娄古石,底生水草,长丈余。湾有沙洲,吸四面之流,船不可到,入溜则吸阁不能返。”这时所谓的“气”,是指“山川地脉连续之气”,这与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所说的“石塘之骨,古潮州而生……原其地脉,历历可考”是相吻合的。东沙群岛所以称为“东沙”,清代谢清高的《海录》作了明确解释,他说:“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往吕宋、苏禄者所必经。其沙有二,一东一西,中有小港,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亦仅有丈余许。”谢清高的描述很清楚,首先确定方位,是在万山东;其次谈道,“其沙有二,一东一西”,即指现在位于东面的东沙礁和位于西面的东沙岛;“中有小港,可以通行”,则指东沙礁西部由三面环礁包绕的浅湖,南北有口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亦仅有丈余许”。这里所称“西沙”是指东沙群岛中的“一东一西”的“西沙”,即东沙岛,现在所能了解到的东沙群岛平均高度为6米,也正与“丈余许”相接近。

4.中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