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利永难忘怀那一天,他回忆道:
“那天我的一位士兵朋友说:‘星期天上午五点,我带你到船上钓鱼。’我雀跃不已,高兴地回答。哇哈!我好想去。我甚至从未靠近过一艘船,我总是在桥上、防洪堤上或岩石上垂钓。眼看着一艘艘船开往海中,真令人羡慕,而我总是梦想,有一天我能在船上钓鱼。噢,太感谢你了!我要告诉我妈妈,下星期六请你过来吃晚饭。
“周六晚上我兴奋地和衣上床,为了确保不会迟到,还穿着网球鞋。我在床上无法入眠,幻想着海中的石斑鱼、濉鱼,在天花板上游来游去。清晨三点,我爬出卧房窗,准备好渔具箱,另外还带备用的鱼钩及鱼线,将钓竿上的轴上好油,带了两份花生酱和果酱三明治。四点整,我就准备出发了。钓竿、渔具箱、午餐及满腔热情,一切就绪坐在我家门外的路边,摸黑等待着我的士兵朋友出现。但他失约了。
“那可能就是我一生中,学会要自立自强的关键时刻。”
“我没有因此对人的真诚产生怀疑或自怜自艾,也没有爬回床上生闷气或懊恼不已,向母亲、兄弟姊妹及朋友诉苦,说那家伙没来,失约了。相反的,我跑到附近汽车、戏院空地上的售货摊,花光我帮人除草所赚的钱,买了那艘上星期在那儿看过、补缀过的单人橡胶救生艇。中午时分,我才将橡皮艇吹满气,我把它顶在头上,里头放着钓鱼的用具,活像个原始狩猎队。我摇着桨,滑入水中,假装我将启动一艘豪华大油轮,航向海洋。我钓到一些鲇鱼,享受了我的三明治,用军用水壶喝了些果汁,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日子之一。那真是生命中的一大高潮。”
魏特利经常回忆那天的光景,沉思所学到的经验,即使是在9岁那样稚嫩的年纪,他也学到了宝贵的一课:“首先学到的是,只要鱼儿上钩,世上便没有任何值得烦心的事了。而那天下午,鱼儿的确上钩了!其次,士兵朋友教给我——光有好的意图并不够。士兵朋友要带我去,也想着要带我去,但他并未赴约。”然而对魏特利而言,那天去钓鱼,却是他最大的愿望,他立即着手设定计划,使愿望成真。魏特利极有可能被失望的情绪所击溃,也极可能只是回家自我安慰:“想去钓鱼,但那朋友没来,这就算了吧!”相反的,他心中有个声音告诉他:“仅有欲望不足以得胜,还要立刻行动,自立自强,才能开发属于自己的一片沃土——潜能。”
成功来自创新
◎文/佚名
你向前边寻找机会没有成功的时候,说不定成功就在你的身后。
在一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正在考核一群小学生有谁能跃过一米一五的横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成功。轮到一名11岁的小男孩儿时,他犹豫半天,一直在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跳过一米一五。但时间不允许了,老师再一次催促他立即行动。
情急之中,他跑向横杆,却突发奇想,竟在到达横杆前的一刹那倒转过身体,面对老师背对横杆,腾空一跃竟鬼使神差般跳过了一米一五的高度。他狼狈地跌落在沙坑中,有些垂头丧气地低头等待批评。旁观的同学们都在嘲笑他的跌倒。
体育老师若有所思,微笑着扶他起来,并表扬他有创新的精神,鼓励他继续练习他的“背越式”跳高,并帮助他进一步完善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而这位小学生不负众望,后来他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采用“背越式”的奇特跳高姿势,征服了二米二四的高度,刷新了当时奥运会的跳高纪录,一举夺取了奥运会跳高金牌,成为蜚声全球、赫赫有名的体坛超级明星。他就是美国跳高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
在生活中有许多成功的机会等待我们去把握和创造,有些时候也许仅仅需要我们一点点创新的勇气。当我们左冲右突不得突围之时,为什么不试试另外的途径呢?当你向前边寻找机会没有成功的时候,说不定成功就在你的身后。
另一种成功
◎文/刘永隆
他仍把握它,把勇气与欢笑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纽约附近的小镇卡美,有位14岁的少年,名叫吉姆,他是个可爱的男孩儿,天生就是顶尖的运动好手,他从小便梦想做一名足球健将。然而在他刚人中学不久,腿就瘸了,癌症也迅速恶化了。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否则癌细胞会扩散到全身。于是他在手术中失去了一条腿。出院后,他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一蹶不振,相反,他拄着拐杖马上回到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说他将会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他说:“到时候,我便可以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腿上,而你们谁都做不到。”
足球赛季一开始,吉姆就立刻回去找教练,问他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在练球的几个星期中,他每天都准时到球场,并带着教练训练攻守的沙盘模型,他的勇气和毅力感染了全体队员。有一天下午他没来参加训练,教练非常着急,后来才知道他又进医院做检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恶化为肺癌。医生说:“吉姆只能活六周了。”
吉姆的母亲决定不告诉他这件事情,他们希望在吉姆最后的时间里,让他平静地度过。所以吉姆没有住院又回到了球场,带着笑容来看他的队员和教练,给他们加油鼓劲儿。正是由于他的鼓励,球队在整个赛季中都保持着不败的纪录,最终夺冠。为庆祝胜利,他们决定举行庆功宴,准备送一个有全体球员签名的球给吉姆,但是他们等待了很久,也没有看见吉姆的身影出现在宴会上。
几周后,吉姆又回来了。他的脸色苍白惨淡,但仍是老样子,笑容满面,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教练看见他,故意责问他为什么没来参加宴会,其他的队员也开玩笑说他没能大吃一顿。“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他的笑容掩盖了脸上的苍白。而事实上,那次吉姆病情发作,经过紧急抢救才从死神的手里回到人间。从那以后的每一天,吉姆都只能摄取少量的食物维持生命。
一位队友拿出要送给他的足球对他说:“吉姆,要不是你,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吉姆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当他听着教练和队员讨论下个赛季的计划时,吉姆又一次流泪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看不到球队夺冠了。
吉姆离开球场时,回过头,以坚定冷静的目光看着教练和队员说:“再见,朋友们!”
“你的意思是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
吉姆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微笑道:“是的。别替我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两天后,球队接到了吉姆死去的消息。
吉姆是个意志坚强、积极乐观的人。面对死亡,他没有像驼鸟一样将头埋进沙子里,逃避现实,消沉失望,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运。他没有被病痛击倒,他从未被击倒,虽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暂,他仍把握它,把勇气与欢笑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吉姆没有用自己的双脚夺得足球冠军,可是谁能说他失败了呢?
卡特给里根的锦囊妙计
◎文/蓝辰
第三封信给了他一个意料不到的答案。
据巴黎的一家报纸透露,1980年,里根当选为总统,前任总统卡特离开白宫之际,曾给他三封信,一再告诫里根不要轻易拆开,只有施政处于危难关头时,才可按序拆开,细心的前总统还给这些信加了编号。
里根把卡特的话当成一个善意的玩笑,并未在意。1982年,美国经济状况出现了严重滑坡,国内局势紧张,情急之中,里根猛然想起前任的嘱咐,马上找出那些信,并且拆开第一封。
第一封信只有两个字:“骂我。”
接着,里根在各种场合责骂前任,明确表示美国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归咎于前些年政策的诸多失误。不过,里根信心十足,说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挽回败局。
里根富有煽动性的演说,让美国公众信服,国内局势很快安定下来,经济形势慢慢好转。里根的声望与日俱增。
时间进入1984年,这是里根执政的中期,也是关键时期。这时,美国政府被巨大的财政赤字困扰,举步维艰,国会的责难之声不绝于耳,里根无计可施,再次处于危难中。
这时,他赶紧找出第二封信。上面只有三个字:“骂国会!”
这一次,里根历数国会事事都插一手,阻挠他执行紧缩政策,以致出现这种巨大赤字的不堪局面。
里根言之有理,美国国内对他的批评势头开始减缓,转而怪罪国会。
而最精彩的是第三封信。1986年11月,里根不经国会批准,暗地向伊朗出售一批先进武器,并将所得美元尽数用于支持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这件事影响深远,国内大哗,里根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但第三封信给了他一个意料不到的答案。
“为下任总统准备3个信封。”
迭戈的拒绝
◎文/崔鹤同
不要对孩子轻言失败,也许他的努力蕴涵着巨大的成功。
在美国的一所音乐学校,一学年的课程结束之后,音乐老师组织了一场汇报演出,以便让家长看看孩子们的进步。
孩子们一个个地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演奏才华,最后轮到了迭戈。但是他的演奏效果不太理想,采用的演奏技巧也不对。演奏结束后掌声寥寥,他的父亲感到很失望。
最后,音乐老师发表了讲话,感谢家长们的光临,然后他走下舞台,同几名学生的家长聊天。许多家长都为自己孩子的出色表演而兴奋异常,有些家长对老师的精心培养表示感激,只有迭戈的父母因儿子的表现而伤心难过,羞愧不已。
当老师走到迭戈父母身边时,他们问老师迭戈失败的原因。老师说:“迭戈不可救药了,他不用我教他的演奏技巧,所以才会失败。他最好不要在这里继续浪费金钱和时间,去学点别的吧,这样也许对他有好处。”
实际上,迭戈的确没有使用老师传授的演奏方法,相反,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即兴演奏。当父母试图说服他放弃音乐时,迭戈断然拒绝了,他说:“他们或许可以否认我的资质,但不能剥夺我再试一试的机会。”他继续全身心地投人到音乐的独立探究中去。
数十年后,正是靠着这种难得的独立精神,迭戈成了出色的音乐家,他美好的音乐脍炙人口,闻名遐迩。
不要以为我们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都是正确的,从而漠视和抹杀了孩子的独创精神和进取心。不要对孩子轻言失败,也许他的努力蕴涵着巨大的成功。
曾经自卑
◎文/刘清车
原来自卑可以彻底摆脱的。
十几年前,他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致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
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都占据着他的心灵。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二十年前,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疑心、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时期结束的时候,她差点儿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非常的愚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给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在最近播出的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一对。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从容自信。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位置的。她的名字叫张越。
喔——,
原来是他们;
原来他们也会自卑;
原来自卑可以彻底摆脱的。
盖蒂的香烟
◎文/佚名
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烟抽得很凶。
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开了几小时车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清晨两点钟盖蒂醒来,他想抽一根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烟盒,不料里头却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毫无所获,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又失望了。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关门了,他惟一希望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旅馆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
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