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
正当父亲解说之际,马戏团里失火了,大火烧着草料、帐篷等物,燃烧得十分迅速,蔓延到了动物的休息区。
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
炙热的火势终于逼近大象,只见一只大象已经被大火烧到,它灼痛之下,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的铁链挣断,迅速奔逃至安全的地带。
其他的大象,有一两只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也模仿它的动作,用力挣断铁链,但其他大象却不肯去尝试,只顾不断地焦急转圈跺脚,竟而遭大火席卷,无一幸存。
在大象成长过程中,人类聪明地利用一条铁链限制了它,虽然那样的铁链根本系不住有力的大象。
一道测试题
◎文/佚名
这个测试不在于你作出怎样的回答,而在于你是否能用它时时提醒自己。
前不久,美国一家网站,贴出这么一道测试题。假如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请问:1.你打算给你儿子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忠告?2.在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3.你想带一件什么东西离去?
该网站说,1902年,弗洛伊德为了寻找人们最本质的向往,设计了这道题。今天正好是一百周年,我们受海伦·凯勒慈善基金会的委托,把它重新公布于众。假若您有兴趣对此作出回答,并留下信箱,您将会收到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
在网上我没有回答测试题的习惯,也不喜欢读来自这个虚拟世界的访客留言,更不需要什么礼物。然而当我看到海伦·凯勒这个名字时,我还是在这道测试题面前停了下来。我想也许我的点击,就是次慈善行为,因为我知道,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网站,你给它一次点击,广告商就会多付它一部分钱。
我打开测试题,发现已有14358名访客来过这儿。为表达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盲人的敬意,我规规矩矩按要求作了如下回答:
你留给儿子的忠告:做你喜欢做的事。
你最后要做的一件事情:全家所有的人,坐在草地或花园里边野餐边唱歌。
你想带走的一件东西:没有。
最后我填上自己的伊妹儿信箱,发了出去。
我的点击是否可以给海伦·凯勒慈善基金会多带来一份收入,不得而知。但是,当我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庄严的紧迫感。是的,假如我明天就要死了,我现在会怎样呢?我还会只顾使用和透支生命,而不知品味和享受生命吗?我还会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和价值,取决于他赚钱多少吗?我还会对孩子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喋喋不休吗?我还会对是工作还是辞职犹豫不决吗?
正当我陷入这种沉思时,儿子敲门了。他放学回来了,我迅速起身,帮他打开房门,并摸了一下他的脸蛋,儿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问我怎么了?我没有回答,因为当时我的心被那道测试题洗得像雨后的天空一样洁净。
前不久,我在整理我的伊妹儿信箱时,发现里面有一份贺卡。打开之后,一段彩色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上:亲爱的朋友!对这个测试不在于你作出怎样的回答,而在于你是否能用它时时提醒自己。
人生无乞丐
◎文/佚名
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朋友对我讲起一件事:
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停站时,上来了一老一小两名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出,他们两人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
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儿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地睁开些。小男孩儿牵引着父亲,一步一步地摸索上了车,径直走到车厢中央。当车子缓缓前行时,小男孩儿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儿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儿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当男孩儿空着小手走到车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这么多的乞丐,连车上都有?”
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儿小小的脸上竟显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了一片。
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儿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那一刻,我的眼睛漂浮着一层雾水。
有一天,我路过广场,看见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儿。当我以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把微薄的人民币放在小男孩儿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成功你想象的那么难
◎文/佚名
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你能行
◎文/佚名
裁判举起我的手时,我这才发现我赢了,对手倒在台上,我夺得了冠军。
你要是看见我,一定不会猜出我是美国俄亥俄州拳击冠军。
说起那次夺冠的经历,它至今对我都有影响。对手是连续三年蝉联全州拳击冠军、人高马大的黑人拳击手,他的左勾拳令人闻风丧胆。当主持人宣布我出场挑战他时,全场观众给我的嘘声,比给对手的掌声还多。
果然不出观众所料,我一上场,就被老练的对手一次次击中,牙齿也被打掉了半颗,我满脸是血,却拿对手毫无办法。
中场休息时,我对教练吉比说,我想中途退出比赛,与其拿鸡蛋碰石头,不如拿鸡蛋去孵只鸡。“不,汤姆,你能行,你不怕流血,你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我深信你的实力。”吉比教练一个劲儿地对着我大喊。
我豁出去了,感觉到身体已不属于自己,任对手雨点般的拳头落在我身上,发出空洞的响声,我的灵魂飞出我流血的身体,一个劲儿地说:“坚持,我能坚持!”
终于,对手或许累了,或许面对我的顽强开始胆怯了,我终于熬到了决胜局,开始了反攻。汗水、血水流满了我的全身,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用我的意志去击打,左勾拳,右勾拳,长拳,上勾拳,一记又一记重拳,朝眼前模糊的身影击去。
“是的,汤姆,你能行!”我给自己打气说,在最后一刹那,我眼前有无数个对手高大的影子在晃动,我想,中间那个不晃的影子一定是他,便对准那一个最后一击……
当教练吉比抱着我又唱又跳,裁判举起我的手时,我这才发现我赢了,对手倒在台上,我夺得了冠军。
顺便说一句,那年我18岁,身高1.59米,对手30岁,身高1.79米。
快乐与痛苦
◎文/佚名
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一个故事,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着打九个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二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
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
第三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
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七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
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
因为打得太神乎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九个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哪里?
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
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
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生活需要伴侣,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
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被老虎吃掉的人
◎文/刘燕敏
真正的智者,都是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评说的。
2002年3月,一位旅游者在意大利的卡塔尼山,发现一块墓碑,碑文用古希腊语写成,记述一位名叫托比的人是怎样被老虎吃掉的。由于卡塔尼山就在柏拉图游历和讲学的城邦——叙拉古郊外,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块墓碑可能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为托比立的。
前不久,我看到了碑文的英语译文,大意是这样的:托比从雅典去叙拉古游学,经过卡塔尼山时,发现了一只老虎。进城后,他说,卡塔尼山上有一只虎。城里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在卡塔尼山从来就没人见过老虎。托比坚持说见到了老虎,并且是一只非常雄壮的虎。可是无论他怎么说,就是没人相信他。最后,托比只好说,那我带你们去看,如果见到了真正的虎,你们总该相信了吧?
于是,柏拉图的几个学生跟他上了山,可是转遍山的每个角落,连虎的毫毛都没发现。托比对天起誓他确实在这棵树下见到了老虎。跟去的人说,你的眼睛肯定被魔鬼蒙住了,你还是不要说见到老虎了,不然城邦里的人会说,叙拉古来了一个撒谎的人。
我怎么会是一个撒谎的人呢?我真的见到了一只老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托比为了证明自己的诚实,逢人便说,他没有撒谎,他确实见到了老虎。可是说到最后,人们不仅见了他就躲,而且背后都叫他疯子。托比来叙拉古游学,是想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现在却被认为是一个疯子和撒谎者,这实在让他不能忍受。为了证明自己确实见到了老虎,在到达叙拉古的第十天,托比买了一支猎枪来到卡塔尼山。他要找到那只老虎,并把那只老虎打死带回叙拉古,让全城的人看看,他并没有说谎。
可是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三天后,人们在山中发现一堆破碎的衣服和托比的一只脚,经城邦法官验证,他是被一只重量至少在五百磅左右的老虎吃掉的。托比在这座山上确实见到过一只老虎,他真的没有撒谎。
这段碑文是不是柏拉图写的,考古学界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我想,是还是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块碑文向世人所作的一种暗示。它好像在说,世界上有许多不幸,都是在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正确的过程中发生的;那种急于去证明的人,其实就是在寻找一只能把自己吃掉的老虎。
朋友,你是否曾为证明自己的正确或清白,去寻找过那只老虎?在事实和真理面前,真正的智者,都是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评说的。
他是怎么摔死的
◎文/李波
那棵树断了,他从半崖掉下来,摔死了。
大山深处,住着一个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