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好,陌生人
49064200000021

第21章 身份认同:解除陌生人的心理防线(1)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们都要深深地懂得肯定与赞赏别人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筹码。但这种赞美和认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有理可循的,否则就成了拍马奉承,令人生厌。

真诚的赞美才有力量

赞美要真诚,不能虚假。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赞赏。因此,渴望别人赞美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尊重能让人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的长处得到他人的肯定,他就会更容易发现自我价值,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学会了满足别人的这种心理渴望,懂得赞扬、善于赞扬,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大大改善。

但并不是所有的赞扬都可以让对方满意,让对方产生一种价值感。盲目地赞扬,往往降低了自己的水准,也伤害了他人的感情。

要想让自己的赞美真诚,就应该以单纯为原则。那么,什么样的赞美是不单纯的呢?首先,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向对方发出赞美,这种赞美就不单纯。赞美必须是真实的、单纯的,然后才是真诚的。

当为了一种利益而去选择赞美,赞美就成了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同时,赞美必须名副其实,即对某种真实的东西予以赞美。因为褒扬某种真实的东西永远不会乏味。有人说之所以不给过多的赞美,是因为觉得过多的赞美会使其失去可信度,想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确保赞美永远是真诚的,没人会因名副其实的赞美感到自己得到的赞美过分,名副其实并不意味着惊天动地或可歌可泣,唯一的要求是真实。

一次,某报社举办了一场活动,参会者来自各行各业。在一起聚会,交换名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交换名片可以结识新的朋友,对人际关系和业务都有很大的帮助。小王是一个刚入行的销售员,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

吃饭的时候,大家开始交换名片,其中有一位记者来自报社,小王想认识这位记者。小王就主动走到那位记者身边对他进行称赞,“久仰久仰,您可是有名的大记者啊!”对方说:“哪里,哪里,我没什么名气。”小王说:“我每次在报纸上都能看见您写的文章。”那位记者说:“我的文章都在哪里?”

小王说:“晚报的头版头条啊!”

这位记者略带尴尬地说:“您认错人了吧?我是时报的气象记者,在最后一版写文章。”

虚假的赞扬引起了别人的反感,也让小王脸上挂不住了。记者说完就走开了。小王的不真诚赞扬,让自己失去了一次机会。

人们喜欢被赞扬,但肯定不喜欢不真诚的赞扬。虚假的赞扬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感觉,容易让对方觉得这种赞扬带有某种不良的目的。虚情假意、口蜜腹剑、居心叵测,这样的人自然难以让人喜欢。听到虚假的赞美,被赞扬者丝毫感受不到真情,也不会表示感谢,只会更加讨厌对方。对一个人来说,言过其实的赞扬,对赞扬者来说不是实事求是,不但降低了他的水准,也会让被赞扬者感到窘迫。虚情假意的奉承对人对己都是一件坏事。

真诚的赞美和“拍马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发自内心。真诚的赞美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美感”。它意味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也许是外表上的漂亮,也许是谈吐上的高雅或者是行动上的敏捷、品格上的高尚等。用心发现,才能用心赞美,用心赞美必须要用心发现。

但是“拍马屁”者却不是这样,他们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可和钦佩他人,而是以赞美为方式来实现自己内心世界早已存在的另一种目的。他们在“赞美”他人的时候,也会满脸诚恳、眉飞色舞,但总有几分不自在;即使他们能说出让人动容的话语,但他们内心却是一片冰冷。“拍马屁”者嘴上在赞美一个人,内心想的只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自己的利益。

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心,学会真诚,让赞美拥有一种真正的力量。真诚的赞美应该是合乎时宜的,在合适的氛围里发出的赞美会让人内心明亮、灿烂无比。当别人感觉到你的赞美是由衷的,赞美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

学会赞美别人,就要善于欣赏别人,还要学习一些技巧。

1. 赞美别人时要用心赞美,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当一个人拥有真诚的态度时,在赞扬别人时,他就会与对方有目光的交流。东张西望往往会给人一种心不在焉、虚情假意的感觉;过分夸张的话容易取得相反的效果。例如,当一个女孩长相一般时,不能赞美她说:“你真是美若天仙。”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用心赞美,就要学会在第一时间肯定别人。如果在有事求人时才去赞美他人,往往会被看成别有用心。

2. 发自心底的赞美不是抽象的概括,而是具体的描述例如,如果你在与别人谈笑时,突然说:“你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对方可能会觉得有些不自在,甚至莫名其妙。但是,如果可以具体到某一方面、某一件事,通过这些来进行赞美,就能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

3. 真诚的赞美并不一定要借助于语言,也可以用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赞美他人时,可以通过眼神、动作、态度等向对方暗示。例如,恭敬地请教别人;认真地倾听对方;给对方一种肯定积极的眼神。这些间接、含蓄的方式都可以表达出对对方的赞美。

适当的称赞

称赞要因时、因人而异。

每当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话,我们就会感到很开心,并因此会感激对方。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初次见面的人说:“你的声音怎么听起来像王菲啊?”对方肯定要问:“真的吗?”这时我们再说:“是的,很像呢。”经过我们的再次肯定,对方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肯定是一种很高兴、很受用的心情。

小雨爱好写作,大脑总是处于“工作”的状态,每天尽琢磨些写文章的事,给外人的感觉是一向很深沉。

在一次会议上,一个人和小雨搭讪说:“你的口才真好,上次那个联欢会,你的唐诗朗诵很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的风格。我们还是老乡呢,我经常读你的文章呢,你可是我们家乡的才子呀!”小雨听了对方这样的话备受鼓舞,对说此话的那个人也备感亲切,两人虽是一面之交,但一下子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社交场合,适度的称赞是不可或缺的。适度的称赞是一种增进友谊、促进双方进一步沟通的交际艺术。因为你发现了对方的长处并表达出来,让他备感高兴,从而对自己的长处更加珍惜,培养比目前更出色的长处;对方也会反过来称赞你的优点,让你在荣誉中不断地向前行进。那种只看人短处、把他人看扁的人,也不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纽约一家销路很好的报社,在所辖报纸的经济版一栏中,刊登出一则大篇幅的广告——征求一位有特殊能力和经验的人。

约翰投函给指定的信箱去应征。几天后,他收到复函,约他面谈。他在去面试前,费了很长时间在华尔街千方百计地打听所有关于这家报社创办人的生平事迹。

在见面的时候,约翰说:“我能进入像你们这样有影响力的报社,我感到非常自豪,听说您在28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除了一间屋子、一套桌椅和一个速记员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凡经历一番磨难成功的人士,大多都喜欢回忆早年苦干的情形。眼前这位负责人,当然也不例外。他谈了很多关于他当初怎样用450元现金和一股创业的毅力,创办这家报社的经过。又怎样克服困难,怎样与失望抗争……节假日都不休息,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最后他是怎样战胜困难的。直到现在,华尔街最有地位、身份的金融家,都前来向他请教问题。

这位负责人对自己苦尽甘来的经历很是感到自豪,最后他简单问了下约翰的经历,随后把一位副总经理请来,说:“我想这位先生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了。”

约翰费尽心思去打听他未来上司过去的经历,表现出他对未来上司的关心。而他适当的称赞又促使对方产生了说话的兴致,而使对方对自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适当的称赞对我们结交陌生人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正常交际中的称赞,并不是乱吹一通,要讲求方法,不能胡乱称赞。特别是当着别人的面,我们对陌生人做一次不过火的称赞,对方心里肯定会非常高兴,其他人也不会觉得你在刻意渲染。另外,在某人背后宣扬他的长处,使听者产生良好印象,这会比当面称赞的效果更好。迟早有一天,这个人会对你投桃报李的。

俗话说:“有钱难买背后好。”假若你会写文章,你就把它当作称赞他人的手段。假若你是一个笨嘴拙舌的人,你可以和人说些“已经过时的称赞话”。比如,“我昨天见到了小张,他对我说您运作着一个很了不起的资金筹措部门。”“我上网的时候发现,您写的那本书有好多人都在看呢!”“您这么年轻就成为一家公司的总裁,真是厉害啊!”

在称赞对方时一定要有一个诚恳的态度,如果称赞的话说得敷衍了事,反而会让对方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在称赞对方的时候,也不能够说出与实际相差太大的话。称赞一要真诚,二要符合实际情况。

给予对方认同

认同对方,也会得到对方的认同。

假如在一次聚会中,你很想认识其中的某个人,你怎样去结交他?你在与陌生人交谈的过程中会感到很愉快还是很沮丧?你知道为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他却没有兴致吗?

我们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会遇到上述的问题。我们是否因为这些问题而非常苦恼呢?没关系,有一种方法会让这些烦恼远离你,那就是认同别人。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认同”,比如,交谈中的“我们是同行,都做采访”、“我也是这样想的”、“的确,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有意思”等。当我们说出这些话时,对方会认为我们是站在他的角度、他的观点、他的立场上的。这样,我们与对方的话题就多了起来,接下来的交谈也会轻松愉快很多的。

小李与小张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李的人缘很好,他走到哪儿,就会给哪儿带来生机与活力。当别人讲话时,他会专注地倾听,让人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人们都喜欢和他交往,愿意与他在一起工作、学习和聊天。

一天,小李与小张坐在办公室里闲谈。小张向窗外望去,看到他很讨厌的一个人正在向他们走来。

“讨厌的人来了,我可不想搭理他。”小张说着,想出去避开一下。

“为什么呢?”小李问。

小张解释说,自从到这个单位工作以来,他就看那个人不顺眼。他跟别人说话时态度非常蛮横,是一个非常没有礼貌的家伙。

小李看着那个人说:“看上去他没有那样招人厌烦啊,至少不像你说的那样。或许是你多想了吧,”小李接着说,“或许是你在逃避他。你这样做,只是因为你讨厌他。而他可能也觉得你不怎么喜欢他,因此他对你也就不那么友善了。人们往往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你怎样对待他,他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你,去跟他说说话吧。”

小张对小李的话半信半疑,想了一下后走到那个人面前,微笑着问他:“你好,看你这身打扮,好像是刚休假回来。”那人看着小张,表现出非常吃惊的样子:“你好,你好,是啊,假期一结束,我马上就赶回来了。”“假期过得还愉快吧?做咱们这行的就是这样,压力太大,你在家多休息两天再过来也不迟啊。”“呵呵,压力肯定是有的。听说你这个月联系到了一个大客户,真是恭喜你啊……”

让小张没有想到的是,那个人完全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跟他交谈很是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