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好,陌生人
49064200000022

第22章 身份认同:解除陌生人的心理防线(2)

我们大多数人与人交际时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别人。每一次接触,我们都担心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其实,别人也在担心我们会怎样看待他们。假若我们不以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对方,而是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认同对方,那么,我们也会得到对方的认同。

查尔斯·伊里特博士是哈佛大学的一位非常杰出的校长。一天,一个名叫克里顿的大学生到校长室申请一笔助学贷款,被批准了,克里顿十分感激地向伊里特道谢。

就在克里顿要离开校长室时,伊里特说:“有时间吗?请再坐一会儿。”接着,克里顿非常吃惊地听到校长说:“你在自己的房间里做饭吃吗?我上大学时也做过。我做过牛排,你做过没有?这可是道很好吃的菜呢!”接着他又详细地告诉克里顿如何挑选牛肉、如何用文火慢煎。校长最后说:“你吃的东西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

那一刻,克里顿的心情十分激动,原来校长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感觉真是太好了。

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点就是增加对方的被认同感,让对方接纳我们的方法,就是给予对方“无条件的认同”。这是心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希望自己被别人关心”的欲求。

认同对方的兴趣和爱好

有一种感觉叫趣味相投、惺惺相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说的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那么,我们就会显得特别高兴,觉得对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会很乐意地与对方继续交谈下去。

所以,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最好先摸清楚对方的兴趣与爱好是什么,然后我们就和对方多说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中国台湾某女明星需要一两个短剧本,她希望日本一位很有名的作家能够为她执笔。这位作家学贯中西,妙笔生花,但他的脾气十分古怪,一般人的约稿通常会被拒绝。

这位女明星打电话给她的朋友,向他请教应如何向作家提出这个要求。

“你打算请他写些什么类型的短剧呀?”

“我希望他替我写男女恋爱方面的剧本,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以前的陈旧故事。”

“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类似的东西,你只要和他说你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他就行了。”

过了两天,这位明星给她的那位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作家不等我提出要求,就答应替我写两出短剧了。”

那个朋友说:“你们晚餐时,你一直在谈论他过去的那些得意之作吧?”

“你猜得没错,我主要是讲他的作品在台湾是如何如何地受人欢迎。”

故事中的这位女明星其实运用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投其所好的艺术。其实,人际交往并不难,我们只要了解一下别人的兴趣与爱好,略施小技就能马到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有人喜欢体育,有人喜欢军事,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对演艺圈的八卦新闻感兴趣,有人对书法感兴趣,有人对烹调感兴趣,有人对神秘现象感兴趣,等等。总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会说话的人在与对方交谈的过程中,懂得去迎合别人的兴趣与爱好。

李小米是一家房产公司的公关助理,奉命聘请一位十分有名的园林设计师为本公司的一个大型园林项目做设计顾问。但这位设计师已退休在家多年,而且此人的性情清高孤傲,一般人是请不动他的。

为了能够博得老设计师的欢心,李小米事先作了一番调查,她了解到老设计师平时喜欢画画,便花了几天时间读了几本关于中国美术的书籍。她来到老设计师家中,刚开始,老设计师对她的态度很冷淡。李小米装作不经意地发现老设计师的画案上放着一幅刚画完的国画,便边欣赏边赞叹道:“您老的这幅丹青,景象新奇,意境宏远,真是一幅好画啊!”一番话说得老先生备感愉悦与自豪。

接着,李小米又说:“您是承袭清代山水名家石涛的风格吧?”

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设计师的谈话兴致。果然,他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话也渐渐多了起来。接着,李小米对所谈话题有意挖掘,环环相扣,使两人的心理距离也越拉越近。

最后,李小米说服了老设计师,答应担任其公司的设计顾问。

其实,人类本质里最深层的驱动力就是希望自己被别人认为很重要。我们想要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就得先怎样去对待别人。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喜欢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尽量聊些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具体化的赞美,深入人心

具体化的赞美更真切、实在,更容易打动人。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有人夸赞你“真棒”、“真漂亮时”,你的内心深处立刻会有一种期待,想听听下文,以求证实对方说的是真的:我棒在哪里?我哪里漂亮?如果没有获得具体的赞美,你一定会觉得对方只不过是一般的阿谀奉承罢了。

要想让我们的赞美达到应有的效果,就要学会具体化地赞美别人。具体而详细地说出对方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既能让对方直接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也能让我们的赞美之辞深入人心。

某君和自己的太太带着一位翻译同一位外商洽谈生意。

外商见到某君的夫人后,便赞美道:“你的夫人真是太漂亮了!”

某君客气地说道:“哪里,哪里。”

翻译心想:怎么翻译“哪里,哪里”呢?最后,他翻译成了“Where,Where”。

外商一听,心想:说你夫人漂亮就是漂亮了,还非要问具体漂亮在哪里?于是,笑着回答:“你的夫人眼睛漂亮、身材好、气质好。”

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商业洽谈便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发:当你赞美别人时,一定要在心里问自己一个Where(好在哪里),然后再具体地作出回答,你的赞美一定会因具体化而更能打动对方,甚至会达到神奇的效果。

一个中学生中午去麦当劳买冰激凌时对服务员说:“阿姨,我们同学都说你给的冰激凌又大又好。”结果,那位服务员给的圆桶冰激凌多得都快要溢出来了。

有人去饭店吃饭,看到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精致的菜肴,便这样赞美道:“这萝卜刻的牡丹花像真的一样!”此话传到了厨师那里,最后,那位厨师亲自出来,非要送他一个萝卜刻的孔雀,说是带回去,用水喷一下,能保存好几天。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这就是具体化赞美的功效。

我们只有用心而认真地观察对方,才能说出他的优点在哪里,越具体,就越表明我们关注对方,所以说,具体的程度与我们关注的深度是相关的。

如果我们和一个人说:“你太漂亮了”、“你很聪明”、“你真棒”之类缺乏真诚的、笼统的、空洞的赞美之言,就有点像外交辞令,太形式化,给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觉,有时甚至会有拍马屁的嫌疑,让人怀疑我们有什么不纯的动机,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与不满。

赞美必须具体明确。赞美的行为常成为日后与对方继续交往的因素,用具体的评价来承认对方的优点,就可以展示自己的真诚,当自己有了具体的赞美,就有了真诚的态度,而对方也会以同样的真诚回馈自己。

一些人的赞美恰恰是为了赞美而赞美。在他们的嘴里,“你真好”、“你真棒”、“真漂亮”都是些空洞无物的话语。

在赞美时,我们一定要明白对方的确值得肯定的理由、值得赞美的原因。我们通过称赞来肯定对方,真诚的赞美怎么也不过分。如果我们能详细地说出对方漂亮在哪里、聪明在何处、什么地方让我们感觉很棒,那么,赞美的效果将大大不同。因为具体化的赞美真实存在,对方自然能够由此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亲切与可信。

比如,说一个人演讲得很棒,远不如说:“你的演讲很有思想性,特别是那句……”对方立刻就能体会到你对他演讲才华的真切赞美。

再如,赞美一位女士“你真漂亮”,倒不如说“你的眼睛很有神、皮肤白皙、身材高挑,在人群中很出众啊”。她的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有神的眼睛、白皙的肌肤、苗条的身材,自然,你的赞美将令她难以忘记。

有时候,对人的局部赞美等于整体肯定。当一个人的局部被赞美时,他内心深处会有一系列的变化:他会更注意自己被赞美的地方,然后自我求证,果然对方说得没错,从而增强信心,逐渐将自己局部的优势扩大到整体,最后,整个人都变得很自信了。

比如,有些女演员刚开始只是因为眼睛漂亮而被观众肯定,后来越演就越自信,整个人就变得漂亮起来了;一些男演员因为硬汉形象而为人们所称道,后来,他渐渐觉得自己其实也是很帅气的。我们见过太多的演员演而优则唱,演而优则导,这已经是演艺圈十分普遍的现象了。

局部的赞美会促使一个人整体性的改变,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局部的赞美也就等于是整体的肯定。

总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不可笼统,要具体而到位地去赞美别人。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进而愿意与我们继续交往下去。

巧借名片表达肯定之意

肯定要建立在了解对方身份的基础上。

名片虽小,但我们可不能小看它,那上面标注的内容可是一个人到目前为止一生成就的写照。所以,接对方名片的时候不可有丝毫的怠慢之意:看也不看,随手塞在裤兜里,这显得很不尊重别人;也不能一边在手里玩弄着名片,一边跟对方说话,这是轻视人的行为;更不能拿着名片在办公桌上边敲边说,那是对人的极不尊重!

接过名片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仔细地看名片上的内容,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给予恰当的赞美。名片是一个人的简介,所以,对名片内容的重视就是对名片主人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名片入手,给予对方恰到好处的赞美呢?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两方面:1. 看名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父母在起名字时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也就是说,名字是有讲究的。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其中的亮点,并将其展现出来,这不失为一种普遍而实用的赞美技巧。

赞美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会收到很不错的效果。首先,肯定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对他自己来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能打动他(她)的东西。名字是打开一个人心灵之门的钥匙,以名字为载体进行交往,你们的交谈一定会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后面的一切事情都可以水到渠成。其次,以名字作为媒介,通过名字去赞美对方,既能体现出我们的真诚,又能优化我们发现美好事物的眼光。要从简单的两三个字中发掘出闪光点,这就需要你去用心地观察,善于联想,勤于总结,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做储备。

李倩有一次与一家台资公司的老总谈生意,老总把名片递给她,她接过来一看“张文源”,马上说:“张总,你一定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吧!”

他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看你的名字——文化源远流长,你父母一定是高级知识分子,不然起不出这样的好名字。”她解释道。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我父母是大学教授。”

其实,张文源良好的文化底蕴早已通过他儒雅的气质表现出来了,李倩自然是看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是巧借名片上的名字表达出来罢了。

至于这次洽谈的结果,不用猜我们也能够想得出来。交流在十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几分钟之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当然,签合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 看职位

除了名字,我们还可以看看对方在职位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董事长,总经理——啊,真是不简单啊,这么年轻就当领导了;总工程师——聪明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校长——我最佩服的就是既有文化又有领导才能的人了;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了不起。

通常来说,不会有这样的人——他的名字没有特点,职位没什么优势,单位也没有什么可夸赞的地方。因此,接过任何一张名片,都要仔细看看上面的内容,再结合他本人的形象、气质、学识,这样我们总能找到方法巧妙地赞美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