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49062400000016

第16章 展示魅力,用对方法--领导者身体语言的沟通艺术(2)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比他身上穿的更重要。在现代管理当中有五个理念很重要:第一叫微笑;第二叫管理;第三叫互相影响;第四叫倾听;第五叫热情。组成一个英文单词就是“Smile”。这几个英文单词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从而达到很好的社交效果。

在人际关系中,最简单最有效最具魔力的沟通技巧就是微笑。可以说,一个人的微笑对于其他人是极具感染力的,当你跟人初次见面时,一个充满真诚的微笑能够立即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每天笑容多一点,心情也会好一点”。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能经常面带微笑,那么工作也会轻松不少。领导会考虑如何通过激励让员工更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作为员工,每个人也都希望如何能将乏味的工作变得轻松有趣。在这样一个互为矛盾的关系中,是否有人会考虑如何将这两种需求同时满足呢?即使考虑了,也会认为这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吧?而事实上,有一种方法,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地将两者有效解决,那就是--微笑。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欢笑会是怎样一种景象;也很难想象,微笑的魔法在管理中竟可以带来如此奇效。

美国着名的企业家吉姆·丹尼尔就是靠着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并且,丹尼尔还把“一张笑脸”作为公司的标志,公司的厂徽、信笺、信封上都印上了一个乐呵呵的笑脸。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以“微笑”飞奔于各个车间,执行公司的命令,进行自己的管理。结果,员工们渐渐被他感染,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效益提高了80%。公司员工友爱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其乐融融,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大幅提升,客户盈门,生意红火,不到5年,公司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赢利丰厚。

吉姆·丹尼尔不愧是着名的企业家,可以说,正是他巧妙地在工作中运用“笑脸”,才使公司起死回生的。由此看来,领导者的微笑,不仅能够给对方带来好感,还能迅速拉近你与下属之间的距离。领导若在工作中多微笑,会让下属在喜欢你、敬重你的同时,更加快乐、积极地工作。

在一个公司或是企业,如果内部人际关系像“钢铁般冷漠”,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员工之间勾心斗角,企业形象必定大打折扣,更不要谈赢利了。作为领导者,只有对事业充满信心,并在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以微笑待人,企业的职工必定精神振作,任何困难都将不在话下。从领导者角度看,企业实施微笑管理,可以表现管理者的宏大气度,出现矛盾时,微笑可以使双方恢复理智,化干戈为玉帛;微笑管理也是赞扬和鼓励员工的重要方式,当员工创造出良好业绩时,领导者的微笑代表了肯定和赞许,员工能从微笑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并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从员工角度看,当领导者适时运用微笑管理时,一张满面春风的笑脸能够间接消除员工的紧张和对抗情绪,并保持一种轻松的心理开展工作,办起事来也会干劲十足,效率更高。

微笑在所有沟通技巧中所发挥出的魔力,是其他任何有声语言都不能比的。领导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微笑的尺度。微笑是向对方表示一种礼节和尊重,我们倡导多微笑,但不建议你时刻微笑。微笑要恰到好处,比如,当对方看向你的时候,你可以直视他微笑点头。当对方发表意见时,一边听一边不时微笑。如果不注意微笑的尺度,放肆、过分、没有节制,就会有失身份,引起对方的反感。微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微笑要来自真诚

真诚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纯净美好的,更是无法复制的,无法假装的。人对笑容的辨别力非常强,一个笑容代表什么意思,是否真诚,人的直觉都能敏锐判断出来。只有真诚,才会让人信任,所以,领导者要想达到真诚的效果,就要在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加上微笑,足以体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

2.微笑需要选择场合

微笑使人觉得自己受到欢迎、心情舒畅,但需要提醒的是,领导在对人微笑时要看场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当你出席一个庄严的集会,或是参加一个追悼会,或是讨论重大的政治问题时,微笑是很不合时宜,甚至招人厌恶的。因此,领导在微笑时,一定要分清场合。

3.经常把微笑挂在脸上

作为领导者,由于身份的原因,可能会令下属对你有一种敬而远之之感。当你学会保持微笑时,员工会不由自主地被你传染,使得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了,自然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激励的手段,能如“微笑”般轻易而有效地让员工在快乐中工作了。

4.让微笑传遍企业或公司

常言说:“一人为私,多人为公”,少数人间的微笑只能反映少数人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之间微笑交流,并且将微笑很自然地传给客户,才算得上将微笑传遍企业。如此,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高额利润。

总之,每个员工都带着微笑工作反映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形成信任和宽容。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在企业中树立“微笑”意识。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因此,不要吝啬你的笑容,常带一抹微笑吧。

不同握手方式表现出的握手语言

握手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礼节,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通过它,可以表达自己对对方或尊重、或轻蔑、或热情、或冷淡、或友好、或敷衍、或谦恭、或傲慢等情感,由此显示自己的风度、气质、性格和教养。身为领导,要读懂不同的握手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握手语言。

握手的准则主要体现在握手的顺序上。一般是:先上后下,先长后幼,先女后男。但社交场合是千变万化的,交际对象也是千差万别的,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因恪守某些教条而显得僵化和迂腐。

纵观中外那些优秀的领导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欢迎,除了具有运筹帷幄、大局观念、战略眼光、广阔胸怀外,还懂得利用握手语言巧妙地与人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提到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闪现在我们脑海最深的、也是最为直观的就是那些他微笑着与百姓握手的场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每次总理在和人握手时,还有一个最感人的现象,那就是他总要从离他最远的人握起。如果握不到,他就走到跟前去一一握手。他从不怕麻烦,从不怕辛苦。

对此,周恩来的秘书做出了解释,他说:“总理认为站得最远的人,也是最担心握不到手的人,应该尽量不要让他们失望。”然后,这位秘书回忆起这样一个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1957年5月12日的深夜,周总理在看完戏以后陪着演职员,从首都剧场一直步行回到史家胡同宿舍。途中,他遇到一位正在扫马路的女清洁工,当总理感觉对方已经看见了自己时,就立刻走过去,紧紧地握着她的双手说:“同志,辛苦了。感谢你呀,人民感谢你!”

更让人们牢牢记住的是周恩来的握手方式,一般情况下,不管你是干部还是群众,他都会先伸出手来主动拉住你的手,然后用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专注地、亲切地看着你的眼睛,凝视片刻以后,再握紧你的手并用力地上下抖动,最后才缓缓放开。据一些与周恩来握过手的人回忆,“总理的手和他的眼神一样,是很温暖的,在握住总理的手的那一刻,有一股暖流会涌进心中。”

对于这种平等的、真挚的握手,有的人说:“这不仅仅是身体的接触,更是心灵的沟通、交流和补偿,能够让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在人们看来,周恩来的手与那种“老爷式”的握手具有天壤之别,那种“老爷式”的握手,是漫不经心地拉拉你的手,连看你一眼也不肯,甚至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冷冷地松开。与“老爷式”的人握手时最初和最后心都是凉的。看,这就是领导握手时的语言的不同,带给人们的感觉的差异。

可以说,握手是领导在社交中最常用的一种见面和告别礼。握手是一种无声的动作语言。握手的力度、姿势、时间能够表达出握手者对对方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个性,同时,可以了解对方的个性,赢得交际的主动。一般来说,具体握手方式包括如下。

1.标准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也称“平等式”的握手。具体表现为双方手心向左,握住对方。表达的含义是单纯的、礼节性的表达友好的方式。

2.双握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是美国人“政客式”的握手。具体表现为,在用右手握住对方右手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小臂、上臂或肩部。表达含义是热情真挚、诚实可靠,对对方信赖和友好的方式。

3.支配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也称“控制式”的握手。具体表现在,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表达的含义是主动、傲慢、具有优势;处于支配他人的地位。

4.谦恭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也称“乞讨式”的握手;顺从性的握手。具体表现为用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表达含义是对对方尊重、敬仰;自己谦和、容易接近,愿意受对方支配。

5.“死鱼”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具体表现为,握手时伸出一只无任何力度、质感,不显示任何信息的手。表达含义是冷漠无情、消极傲慢;或者是生性懦弱。

6.捏手指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具体表现为,有意或无意地握住对方的几个手指或指尖。表达含义是异性之间表示矜持、稳重。同性之间表示冷淡、生疏或地位尊贵。

7.虎钳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具体表现为,两手相握虎口相触,握得很深、很紧、很久。表达含义是久别重逢的思念、牵挂,或者朋友之间的较劲。

8.抠手心式的握手

这种握手具体表现为两手相握,不是很快松开,而是慢慢滑离,手指在对方手心适当停留。表达含义是依依不舍,不愿离别。握手的力度:有力表示诚意、决心、信任、感激等含义。无力表示冷漠、应付、不信任等含义。

除此以外,握手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握手时间在3~5秒之间,是礼节性的握手。若在5秒以上,同时上下抖动表示热情。

而握手的速度也有讲究,出手快的表示对方情感真挚、友好、热情、愿意交往。出手慢的表示对方冷淡、被迫、应付,无交往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