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马丁·伊登
4903700000018

第18章

第十章

那么美好的夜晚,他留下来吃晚饭,马丁的衣着打扮、谈吐及举止风度是一流的,他给她的家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父亲也非常满意,和他们一起吃的晚饭。大家谈马丁学习的事,露丝的弟弟建议,现在正是高中入学考试阶段,在下周三开始,周一抓紧时间去学校报名就可以。机会,学习的机会来了。他当即记下了学校的名称和地址,决定周一就去报名。他们谈到水手上了,这话题不用多说,是他的拿手好戏,对水手的工作和生活,他了如指掌。不过在描述的过程中,他为了不用俚语,在脑海里搜索着正确的词汇和字词,他把语速放慢,为的是让她父母能听清楚,同时以便把他心里出色的东西尽量表达出来。他谈了许多,但一直保持着谦虚的态度,这一点让摩斯太太非常满意。摩斯先生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说他头脑清醒,比上一次见到他时,进步很大,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摩斯夫妇回到卧室,各自回想着吃饭时的情景,都有较深的感受。

“女儿一直对男孩子不动心思,我真是有些担心,”她对丈夫说,“马丁的出现使她有了活力,他是露丝能多瞧几眼的男人,是能在一起谈话的第一个男人。”

摩斯先生边整理卧具,边好奇地看着妻子,好像在问她是不是真的。

“我不是想让女儿守在家中,一辈子不出嫁,”她望着丈夫说,“如果马丁让露丝喜欢上了,这是一件好事,但马丁毕竟不太理想。”

“的确要注意他俩的情况,”他非常高兴女儿对外人有好感,但是,马丁做他的女婿还不是最佳人选,“不然,他俩结合就不太好了。”

“女儿比他大三岁,”摩斯太太笑着对丈夫说,“是不会对他产生爱情的。目前,他们之间只有学习的什么话题,我比较清楚。”

露丝和她的弟弟们准备星期天跨车进山郊游,离开城市的喧噪和人群,到野地里充分体会大自然的风光。在阿瑟和诺曼的怂恿下,马丁参加了这次影响下周报考复习而又奢侈的活动。他动用积蓄,在车行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自行车,准备了一些野炊的用具,静等明天出发了。为了这次和露丝的郊游,他可下了血本,经济本来不宽裕还不算什么,应该把下周的考试看做目前的头等大事才对。马丁有胆有识,他对考试充满自信,抓住每一个争取露丝好感的时机,坚决彻底地利用。

今天去露丝家的收获甚大:第一、明天可以同她一同野外郊游;第二,了解到报考学校的信息;第三,最重要的是赢得她父母的良好印象。说实在的,他计划明天在家好好复习一下功课,迎接入学考试。可是,阿瑟和诺曼的邀请是不好回绝的——那相当于变向回绝露丝的邀请。回家后,在周围的环境反射中,马丁的计划——潜水采珠的文章吸引了自己。用最美好、浪漫的词汇描写珍珠;用生动、逼真的语句描绘采珠的动作;用勇敢、拼搏的词语记录着潜水者的风采。当天晚上,他的笔如腾龙在飞舞,如文学巨匠鬼斧神工地著成《潜水采珠》的文章。

天已拂晓,他依偎在床头的行李上,酣然入梦。周日清晨,沉睡的他依然按时起床。他在《旧金山观察家报》上没有发现寻宝文章,但他的拼搏精神告诉他不能泄气,要像独一无二地站在高不可及的山峰上一样,怡然自乐,泰然自若。希金波森先生派人来叫他都没听见。为了炫耀取得的成就和富有,希金波森先生每周都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为了使晚餐更体面,他经常请一些名人。他在晚餐上时不时地演说,美国的人权、制度,必不可少地谈他自己是一个勤劳努力的人,从买卖小食品到作一家食品店的主管,后来自己成食品店的老板。由于马丁被写作的遭遇所影响,今天没有赴约参加希金波森先生的晚餐,他们相互想到是一个损失。

考试的日期到了。根据马丁报考的顺序,被分配在第七考场,最后一个考场。他兴奋地持准考证落座。经过两天四科的测验,他认为胸有成竹,过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又修饰了《潜水采珠》的稿子,周五他寄走了手稿,又去考试的学校看成绩单。接待他的是一位老教师。

“你真是一位奇才人物,”希尔顿先生认真地对他说,“如果考试成绩都是真实的话,你,你的语法真棒极了,这门功课你可以免修。但是只可惜,其它三门课程糟透了,我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学生做出来的答案。就是基本的常知也一无所知,美国史也不清楚,太糟了。我劝你从初中开始读吧!”

马丁诚恳地表示同意希尔顿先生的提议。

久经失败的他,对这次也没有觉出太大的影响。他毫不掩饰地将情况告诉了露丝。她非常吃惊,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文化课是如此之差,这不成了街头顽皮的男孩子了吗?这样的男人怎么值得女孩去爱,怎么能让我心安理得地去爱他呀!露丝的失望,马丁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恨在骨子里,因为始终如此的话,她将要离他远去。

“进入高中的学生很多,每年都如此,”她说,“你考不上的原因就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你的知识是支离破碎和粗枝大叶的。你必须经过正规学校的培训,把基础知识学好,才有可能同其他学生一样进入高中。希尔顿先生讲的有道理,希望你能认真接受。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处在你的位置上,那么我可以白天工作,当然也可以写作,晚上去夜校进修,快班一年就可以结业。既不耽误学习,也不耽误谋生求职,不防你去试一试。”

“我认为不值得,上夜校太幼稚了。我学得一定比他们快,一年时间太长了。”他想继续学习和拥有她,但是,如果白天工作,晚间学习,哪里还有时间与露丝在一起。一年的疏远,她属于谁的未知数太大了。我一个人的生活,从买到做,从收拾东西到洗熨衣服,从学习到工作,我真是不知时间在哪里。”

“没有正规的学校是学不到真东西的。”她想用温柔的目光打动他的心,“要学的东西太多:物理和化学,是多么抽象的理论,没有实验室是学不透的;几何和代数不只是边角边和几个数的排列,没有一个功底较深的教师,是自己学不精通的。”

“知识如同海洋一样。一个人想了解海洋是不可能的,但了解某一条航线,某一个港湾,是完全可做到的。我不能海阔天空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但我掌握一二科的学问还是有把握的。”马丁自信地说。

“不要说掌握,”她立即打断了他的话,“应该有余地,把掌握改成知道之类的词。”

“教师就是航行中的领航员,给学生指路,使学生认识路,记住路,这是教师的责任,我会服从教师的指引,在学海里成长起来。”他看到她认真地听,心里很高兴,“一个班级是个整体,教师讲课始终要照顾整体,也就是提高优秀学生,不丢掉差生,这样必然影响学习进度。我是一个教师拾指路的,我会马上认识路,给自己订学习计划,一定会比跟班学习的速度快。”

“独行者行最速!”她鼓励马丁学习,用一句吉卜林的诗,马丁会意的笑了。

独行者多孤独呀,没有良好的心境和动力怎么能获得行最速?要是我们俩人一块儿赶路,同样比其它独行者快。他真想说出心里话。心里想着一幕幻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阳光灿烂,微风轻拂,飘柔流畅。远处牧羊狗催赶着羊群向更远的地方走去。他抱着她,在草地上嬉戏,她的浅黄色的金发拂在他的脸上,遮住了他的眼睛。当他拨开金发时,发现他们是脚踏白云,似金童玉女镶嵌在天地之间。他感到语言的贫乏,不能把这情景传给她,真是可怜。任何一种语言也无法记录下来。马丁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他触及到这个秘密的边缘——是作家或诗人所达到的境地,不是普通的作家或诗人的境地。

他们知道如何表达他们所知、所感、所见、所想,这就是伟大之所在。他看到了美丽而崇高的幻景,可是,他只会对露丝窃窃私语,因此他不想再站在伟大的境地边缘而无所事事。他还要奋斗、学习、苦干,要用语言、文字表示自己的幻景,要与她分享这一切。要把词语变成服服帖帖的奴隶,使词语的结合达到的意义大于单词总量和所能达到的意义。他双眼看到脚下羊群,草被风吹得像大海的波浪,此起彼伏,星星点点的毡房像航行的小舟。她的金发飘逸起来,像丝带牵着一朵云彩随她而动。周围的寂静使他忽然感到一颤,才发现露丝正在打量他,眼里含着情意绵绵的笑,面部带着令人感到有趣的表情。她的头发似瀑布般地垂披在后面。他定了定神说道:

“请原谅,刚才我目睹了一幕伟大的幻景。”此时此刻,马丁的耳朵里响着自己的声音,心情有些紧张。用什么字眼儿可以表达幻景,他从来没有尝试过。他没有胆量去作大文章,不敢写自己内心世界,不敢把心里美的精神告诉世人。于是他又有一个新的写作计划,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像众多诗人一样,用诗的形式讴歌崇高的心底情感,写出对露丝的爱。他要唱爱情之歌,把幻景唱给她听,使她投入他的怀抱。

她一直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生活的圈子也很小,从没有过一丝爱的涟漪。她没有爱向其他人释放,也没受到丘比特之箭,没有生活中的先例,使她的感情无法辨清是什么层次。未被爱温暖过来的心多么可怜!早已被人所爱,自己也在爱,但就是意识不到正在温暖之中,她的升温必然显得迟缓。

马丁一直被幻景所笼罩,不由得有些惊慌和恍惚,谈起话未免有过激语言和语无伦次现象。这使露丝很不高兴,她心里有些后悔,与这样男人接触是否值得。但是,无形的东西在控制着她,她还是原谅了他。为什么能轻易地原谅他,对他总是极度的宽宏大量,对他温柔有余,她真是搞不明白。不管怎么讲,她对他成了附属品,假如理智没有贴在他身上,她会从容地贴靠过去,不只局限在动作,还包括思想、包括……他在写作,要尝试诗歌的创作,她在默默地支持,他在拼命去做,俩人一起赶路一定能超越独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