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马丁·伊登
4903700000014

第14章 (1)

第八章 (1)

马丁?伊登钻研语法时如痴如醉,温习那几本讲礼仪的书更是贪婪;一晃几个星期过去了。他一直没同原来的朋友相接触,他不去会他们,任何人也不见,就这样一直读着书。外界人都在不着边际地猜想马丁?伊登怎么了,是不是这样或那样了……俱乐部的姑娘最惦念他了,没有消息急坏了姑娘,只好缠着吉姆,打听着他的情况。在谷仓里打架的几个家伙没有见到马丁认为他出海了,担心他是否快回来了。他一去不返,永不再来才是这几个家伙的心愿。图书馆可是他常去的地方,那里可以寻到难题的答案、生活的方向和人生的道路,那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宝藏。它为勤劳人而存在,为善良人而奉献。他在读一本语法书时看到了语言的节律、诗的节律、音乐的节律,一向向往美的他开始学习音乐、结构和格律,深入他所钟爱的美,挖掘美的实质,寻求美的根蒂所在,找出所以美的原因。没有正规教育是否能出现人才,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书的海洋锻炼出坚强的人,向上的人,永不后退的人。他那从没学习过的头脑,一片空白,没有负担,未经开垦,这会儿的欲望,如同春季的小雨,滋润着大地;轻柔的春风复苏了大地,知识的种子将在他这片沃土中生根,长出茁壮的幼苗。

知识的积累使他对问题有了新的见解,增加了自信心,比以往更加坚信:过去的朋友均在他之下,是社会角落里的人,是必被淘汰的部分;露丝和他家人所在的社会,在他之上,是社会发展必须存在的,是推动社会的部分,永远受人敬佩。

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下层生活,沾染了旧世界的恶习,同时一种不安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他不知自己需要什么,无所求,不知上进,无所取。是露丝改变了他,但遇到露丝后有了自卑,知道自己是在下层中挣扎,于是他那种不安情绪变成强烈的痛苦,他恼恨自己的出身、自己的过去。他终于明白,向露丝阶层靠拢,弥补差距就必须拥有美——内在的和外表的,自身的和周围的;智慧——可以开创新世界的东西;爱情——两颗不在一体的男女之心溶贴在一起。

最近一段时间,他与露丝见了五六次,他已经不太紧张,也有了许多新的话课和新的观点。每一次见面他都受到极大的鼓舞。她又开始帮他学习外语,矫正口语的发音和动笔书写,叫他系统地学习数学。在全方位的普及过程中,因为他阅历比较深,思想也很成熟,所以他不把学习的分数看得很重,而重在自己真正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有几回,他们谈到最近读的诗,当然都是比较新的诗,她把最喜欢的段落背诵给他听,他也背诵几段给她听。在他听过所有女人的讲话之中,从来没有听过哪个女人的声音比她的声音还好听,没有一个女人的声音比她还有特色,他感到能够亲耳听她背诵诗是莫大的喜悦。

哪怕是最轻的声音都是对他精神的极大鼓舞,她讲的每一句话都叫他激动和心跳。她的讲话是音乐,是一个有教养的和优雅心灵的产物。她谈诗是用心在谈,她的心灵能够领会她所读的东西,而且能鉴赏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无限空间,这更使露丝倍加光彩夺目。她把《公主》中很多段落读给他听,同时自己被诗中的情真意切所打动,眼睛泛出泪花。她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也打动他的情感,好像是一个神明在他的左右。听她讲时,他看见了生命的真面目,从中领悟到了幽远至极的奥妙意义。爱情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东西,当你意识到了微妙的情感之际,那就是爱情。故事情节使马丁的联想起伏波荡,他过去的一切惊险,火热的经历,女人的爱抚,粗野的调戏和拳来脚去的肉体,不断地闪在他眼前,在他的记忆长廊里回荡着。

故事的情节生动、细腻,可是没有任何体验的露丝无法理解。在这方面她惟一获得材料的渠道,完全停留在书本上面。而在书里,日常生活的事实都被介绍成非现实的神话,她无法得知男女之间相爱的需要,认为相爱是一种模式,每一个人自然地就按书中的介绍,任选一种即可了。她几乎没有察觉到她的心房里面闯进一个粗里粗气的水手,并且他带来了火种,正在点燃积压在她身上的青春的力量,若要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爆炸,燃烧的烈焰将笼罩她的全身,使她热血沸腾。她不知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之火,只有纯洁的爱情理论,把爱情想象成为:轻柔的露珠滴落在静止的水面的涟漪,清凉得像天鹅绒般的夏夜;想象成为:是平和的温情,在一个花香飘逸、柔光闪烁、万籁俱寂的气雾里,情意绵绵地奉献给所钟爱的人。她不明白自己潜藏着的力量,不知道有火山爆发式的爱情。在生命的潜藏之处对她是神秘的,是永无止境的幻觉,她的父母过着甜蜜、安详的生活,老人的完美结合是她情缘的楷模,她并不急着那天的到来。

马丁?伊登在她的眼里成了一个新奇人物,又是一个陌生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他的脸上带着热带太阳般的炽热,他的健壮胳膊富有弹性的肌肉里闪耀着原始性的生命力。他来到她的身边,吐露着广大的原野和无限的天空。他野蛮不羁,然而对她却毕恭毕敬,这让露丝感到虚荣心得到了满足。由于缺少体验,她也没有手段去明白爱情。在动物园里,可以瞧见野兽,一睹野兽爱情的表演。实际上,若在天涯海角,把男人和女人凑合在一起,将有无数个男人被男人所杀害,如同公鹿在发情期的自相残杀,最终极少数的男人与原有的女人结合成不同的群体,重新演变成人类的祖先的群居、部落制的生存方式。人在特定环境中,可以产生特定环境下的生存方式。

她不断观察到他身上有意想不到的优秀品质。他进步的速度飞快,真叫人吃惊。给他的勃朗宁的作品,他可以通读,并且写下了细致的笔记,正确理解了部分内容。但是有许多他理解不对的地方,经他解释后,简直是奇特的理解,她都听不明白他的解释。关于爱情方面的解释当然是马丁为对的,依照马丁对男男女女之间的生活体验,他的解释是正解的,是天衣无缝的。她无法认识到,他的解释与书本介绍的相差太远,不符合书中的公式。她不与他争论这些问题,而只是坐下来,任凭外界力量冲击她的心跳,她感到这是一种少女的享受。她心潮澎湃地弹琴给他听。这是露丝用音乐探测他的心灵。

他是一个对音乐天性敏感的汉子,音乐把他带到她力所不及的深层次。弹奏一下他那个阶层所流行的乐曲和小调,使他心旷神怡,欢快地跳起来。音乐使他着迷,这些曲子充分表现着大众情怀。当她奏起《汤豪泽》序曲时,他感到曲子婉转,每一个音符都弹在心坎儿上,那是这支曲子直截了当地体现了他的生活片段,他的过去。在这序曲中,可以清晰看到以前的马丁。而不知什么原因,不知是哪段旋律使马丁将《朝圣者合唱曲》主题与序曲等同起来,可能是序曲把以前他所着迷之处,与今天的《朝圣者合唱曲》高尚境界相并联。看得出,他从序曲的境界攀援上升,心灵探索的空间广阔无限;他大有希望。

她用那纯正的女高音唱出了神奇的乐曲,使他惊叹万分。对她的演唱,他未提出过任何问题。这倒使她不安,难道自己唱的真正达到了顶级水平?自己的演唱完全正确无误?她对他的音乐素质产生了疑惑。他的内心在活动,他把那些营养不良、未受过训练的女工们的刺耳颤音,以及沿海口岸上的吵哑嗓子的女人的尖叫声与露丝的演唱相比,怎么能找到不足之处呢?她的疑惑应该是他的心在哪,而不是他的音乐素质有多高。说实在的,她是第一次拿一个人来耍玩,不过她的意图是善良的。她给他唱喜欢的歌,弹喜欢的曲子,为的是塑造他这个富有弹性的心灵。

与他在一起的时候,她感到舒服,无所顾忌。他没有令她反感。最初的反感,是出于她内心世界的恐惧,现在完全消失了。他给她一种有益身心的影响,这一点她没有正面的理会,但把大学里刻苦用功的精神反映得活灵活现。力量是年青女孩需要的,他毫不吝啬地慷慨地给予了她。因此,每当她从堆积如山的书丛中钻出来时,首先感到空气的清新,感到他那像海风的性格,感到他的异国它乡传来的力量。每当他到来,在门口迎接,首先感受到的是新的生命力,每当他要离开,她会心怀他的力量发奋去读书。随着俩人互相了解,兴趣和志向不断地在统一,塑造他们各自的生活成了她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