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学习篇
48965600000036

第36章 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的方法

1.要坚持全面发展,中学生已开始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必须提倡全面发展。

在制订计划时,要考虑到政治、思想品德、科学知识、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即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搞好学习,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要关心国家命运、学习政治,要注重品德修养,要注意学习时事,要学好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工具课,并要兼顾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只有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将来才有做出重大贡献的可能。

在制订计划时,既要安排学习,又要安排体育锻炼;既要考虑工作,又要考虑娱乐。只有通盘考虑、搞好平衡才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计划合理,才能执行下去,过高要求有可能挫伤信心,于事无补。

2.切合个人实际,逐步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刚入初中的同学不会订计划,可先从一两门学科开始按“五段学习法”进行学习。可先抓预习和听课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做好了,其他环节就比较容易带动起来。在初步了解中学学习规律之后,再针对个人思想、学习基础提出短期的学习计划;之后再逐步选用其他学习法中的一些方法。经过多次实践,同学们就会逐步提高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处于良性的“马太效应”之中了。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可以有所侧重,以便于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兴趣会给人以极大的动力,兴趣发展为志趣会使人入迷而以学为乐,这对青少年的发展和成才是十分重要的。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应注意兴趣的培养,应考虑到时间的安排和课内外的结合。一些学校提出了“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的口号。这个口号提得好,因为有特长的学生将来必有发展。

据了解,初三的同学已有部分人会做较全面的安排,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发展,因此应学习制订长期学习计划,即对一个月、一学期的学习做出安排。只要经常总结自己执行计划的情况,就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能性。

3.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制订学习计划,要有具体的原则要求,如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做到哪几点,学习时间怎么分配,劳逸如何结合,课内外如何结合,都要有个标准。但是,具体内容不可要求太死,例如,不能规定某一学科一定要做多少练习题或考多少分。要求过严过死,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并会影响自己对制订、执行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出现恶性循环。人的信心是在成功体验之中养成的,因此制订计划必须留有余地。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把计划订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程度。

4.认真执行,及时调整。据我们了解,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抱着美好愿望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的,在开始制订学习计划时,往往容易要求过高,结果热情难以持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同学们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然后认真执行,把执行计划当作考验自己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机会。

在学习生活中,可变因素很多,教师授课质理、个人接受能力、学习环境、人际关系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学习计划的执行,因此必须学会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这里讲的“调整”,是为了增强信心和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切合实际,绝不是降低要求。

善于调整计划是一种适应能力,也是一种自我反馈能力,对于当前学习和对未来的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