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48965300000008

第8章 探望病人常识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免不了会染疾生病。患病的人,情绪状态往往会起伏不定,很需要别人的安慰。因此,探望病人也是安慰别人痛苦的途径,从人际交往角度来说,也是一种交际方式。而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应该学会这种交际方式。

探望,目的是想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支持和抚慰,帮助其早日康复。因此讲究探病时的心理,掌握探病的交际要旨,是完全有必要的。

美国前总统杰佛逊患有心脏病。有一天,他跟朋友们玩牌,身体略感不适,就伸手到桌子下面,捏捏自己的腿,发现自己的腿部已经失去了知觉。他顿时感到头昏脑涨、心跳过速、脸色苍白,身体仰靠在椅上,有气无力地说:“我完了!”在座的朋友们吃惊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道:“我完了,刚才我用力捏了我的腿,一点知觉也没有。”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这时其中一位有板有眼地说:“总统先生,你刚才捏的是我的腿啊!”

杰佛支听了这话,惊疑地伸手又去捏自己的腿,证明他的腿是有知觉的。他的头一下子不晕了,气也不喘了,脸色恢复了正常,什么事也没有了。

这个事例说明,人的感觉、情绪与心理作用休戚相关,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互慰传递也起着很大作用。

当你去探望病人时,有哪些“须知”呢?

1.人数不宜太多,以免过多地消耗病人的精力。病人是需要安静地养伤治病的。频繁的探视既牵累病人家属,又会打搅病人,影响休息。尤其是班上如有同学生病了,切忌三五成群地拥到病人家。

2.交谈要适宜,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见到病人时讲的第一句话很重要,可以说:“今天我来看看你,同学们要我代向你问好!”或者说:“你精神挺好。”而“你的脸色怎么这样难看?”这样的见面话对病人的心理无疑是一种不良刺激,给治疗康复带来不利。交谈时,不要口若悬河,高声谈笑,以免病人或同室病友的侧目而视。对动过腹部手术的病人,甭讲笑话以防他忍俊不禁而引起刀口疼痛。谈话的内容要注意选择能引起病人轻松的话题,交谈时间不宜过长。

3.选择慰问品要讲科学。探病前,应事先了解病人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馈赠病人适宜的食品(物品),切不可千篇一律,只注意购置而忽视了选择。什么样的病人,应补充什么营养,其他书籍介绍颇多,这里就简略了。选择物品,要注意精神效应。如一束含苞欲放的鲜花、一封充满情意的信、一本美丽的画册都能使病人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音乐磁带也许有其特殊的治病功效。

4.探望要根据情况选择方式。一时探望人很多,可以推拟探望时间,不要“轧闹猛”,病人刚做过手术,不要急于探望,一时无法探望,可委托他人送鲜花、慰问信或礼品,如果病人在家,病情不重,可通过电话表示问候。

5.对病人的病情应采取回避态度。可以和病人谈谈班上、学校里发生的事,讲讲社会趣闻,切忌在病人面前对病状说长道短,乱加评论。对病人周围的医疗器械,各种药物、药瓶不必过于关心,更不可大惊小怪,不然会使病人无形之中增加精神负担或盲目乐观。对患有重病的病人,既不能显出悲观的神态,更不能笑脸常露,俏话连篇,也不要在病人面前与家属窃窃私语,这样会加重病人的疑心而感到不安。

6.进入病房要有规矩,注意不要把水果等物品随便放在病床上,不要吃病人送给你的水果食品,以防交叉感染。医生查房时,应当主动避让,不能旁若无人,更不要围观,对异性病人尤其要注意,否则容易引起误解。不能随便翻阅病历卡,也不要去窥视其他病人的病情或私事,以免引起病人或同室病友的反感。

假如你在探视病人中,能注意上述六点,那么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