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人,后徙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曾官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与骠骑将军王述少时齐名,但鄙弃王述的为人。后来王述升任扬州刺史,成了他的上司。王羲之耻居其下,称病辞官,优游林下以终。王羲之幼时的书法启蒙老师是卫夫人和叔父王廙。卫夫人曾断言孩提时代的王羲之将来会淹没她的名声,后来果然如此。王廙多才多艺,能书善画,曾画过《孔子十弟子图》给王羲之以示鼓励。王羲之7岁学书,12岁大有长进。13岁时到尚书左仆射周凯家中做客,周凯亲自把当时人们极为看重的牛心先割给他吃,一时传为佳话,使小小的王羲之身价倍增。王羲之终于以他的天赋和勤奋努力,成为名冠古今的大书法家。如今浙江绍兴的“墨池”,据说就是因为王羲之每日练字、写字后,洗涮砚台和毛笔,以至于把一塘清水染成了乌黑。他也曾对人说自己曾居于山中,临摹钟繇和张芝的正楷、草书达二十多年,竹叶、树皮、山石及木片等写去了不计其数,至于绢、纸、笺、绉纱等则反复用来书写练字。王羲之练就了雄健笔力,他为别人写的祝板(祭祀时用来书写祝词的木板),工匠拿去刻削时,发现笔痕已入木三分,即将木片刻到三分深的地方,发现还渗有墨汁,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著名书法家、官居司徒(丞相)之职的王导是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书学钟繇、卫瓘之法,能自成一格,尤以行、草最佳。西晋末年战乱四起,王导在狼狈南逃之时,仍将钟繇的《宣示帖》珍藏于衣带中,带至江东,受到时人的称颂。钟繇的墨迹从此流传江南。《宣示帖》后来为王羲之所得,此帖传世刻本,据称就是王羲之所临。
王羲之楷学钟繇,草学张芝,并观摩临习过李斯、曹喜、蔡邕、梁鹄等人的真迹或碑刻,博采众长,变革创新出一种妍美流便的新体式,使汉魏以来的整饬朴质书风为之一变,将书法的艺术性推到了历史的高峰。晋人尚韵,王书风度高雅,潇洒流便,可谓晋书风神韵致、清远蕴藉的最高代表。王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笔画沉实,有所谓“入木三分”之说;体势多变,能一字多体,每体又别成点画;作草如真,作真如草,创立了书法的至高准则。
王羲之备精诸体,但传世书迹只有章草、今草、楷书和行书四种。章草的代表作是《豹奴帖》。今草的特点是秾纤折中,《十七帖》等最有名。楷书势巧形密,如《黄庭经》、《乐毅论》等。行书最为突出,遒媚劲健,变化万千,而体势自然,如《兰亭序》、《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奉橘帖》等。
《十七帖》,为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草书简札的连卷,计书札二十八通,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三字(帖数、行数、字数,各传本有异),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两字,故名。真迹久佚,历代刻本极多。今传宋刻本中以唐摹“勒”字本(或称“馆本”)最为世重,今藏上海图书馆。此帖历来为人推崇,宋代黄伯思称之为王羲之的“书中之龙”。朱熹玩其笔意,认为是从容裕如,而气象超然,既不为法所束缚,又不故求超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曾用儒家美学的核心“中和”来描述王羲之书法创作的最高法则,并“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准确地概括出了《十七帖》既有以方笔方折为主的雄健刚劲之美,又具天趣自然、含蓄蕴藉的韵致。此帖至今仍为学习草书的范本。
被唐代褚遂良《右军书目》列为正书第一的《乐毅论》(列为第二的是《黄庭经》),是王羲之书付其子王献之的小楷佳作,昔人奉为“千古楷法之祖”。真迹不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凡四十四行。此帖“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超脱不拘束,且用大字格,写得从容和雅,至今仍为学习小楷的最佳范本。
王羲之最负盛名的《兰亭序》,文章俊逸优美,是千古名篇 ;书法遒媚劲健,绝代无双,历代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绍兴的兰渚)聚于水滨宴饮洗濯,以祓除不祥,谓之修禊之事。众人诗作结集,王羲之于酒酣耳热之际,在蚕茧纸上,用韦诞墨,提笔乘兴疾书,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序文书法二十八行,布白自然,错落有致;二百二十四字,结体或修长,或浑圆,极尽变化之能事。特别是文中二十个“之”字,字字不同,尽态极妍。通观全篇,骨力寓于姿媚,自如又蕴藉匠心,是晋人书法遒媚飘逸、萧散自然风韵的最高代表。据说事后王羲之又曾重写过数十纸,但都没有达到对原作的中意程度。
后人说:“世传兰亭纵横运用,皆非人意所到,故于右军书中为第一。”从此,《兰亭序》书迹作为传家宝一直传到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又传给了弟子辨才。而后,被唐太宗派萧翼用计骗得。最后,为唐太宗殉葬于昭陵。自此以后,《兰亭序》书迹分两派流传。一为唐人摹本,最秀丽者为“神龙本”,即冯承素摹本,字体沉厚静穆,丰神妍丽,气韵动人。一为刻本,首推定武石刻本,是唐太宗命欧阳询用真迹勾摹刻石的。石刻辗转流失,拓本则不下百余种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