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幸福还给孩子
48920000000005

第5章 不要将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样

爬台阶的小男孩

我有个搞新式教育的朋友,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她去银川光明广场散步,看见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一个差不多一岁的小男孩,走到人民会堂台阶下面的时候,那位父亲把孩子放下准备休息一会儿,男孩就顺着台阶往上爬。每爬一个台阶都特别费劲,吭哧老半天才爬完一阶。他的父亲开始的时候还站在旁边看着,爬了两阶他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噌噌几步走到了最高处。这一下孩子不干了,又哭又打的。那个父亲不知道怎么回事,很烦的样子,骂:臭小子,你不是要上吗?我把你抱上来你还哭?哭个啥啊!

我的朋友就过去,对那个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让他重新爬,他就不哭了。那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孩子在哭,没办法,只好照着做了,当他把孩子抱到台阶下面,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重新爬台阶。他很吃惊,问:怪了,你是咋知道的?

他的父亲开始的时候还站在旁边看着,爬了两阶他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噌噌几步走到了最高处。

背后的军团

我这种教育必须有家长的配合,要让家长配合就得让他们了解教育背后的东西,得做好家长工作。这种工作其实难做,难到……就好像每个孩子的背后有一个军团与我战斗,而他们已被错误武装到牙齿,让我感到非常绝望。

要是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有问题,这就得做说服工作,如果夫妻俩都来了,一起说服还省劲点,要是只来了一个人,就得把同样的工作做两遍。大多数情况是,这次心服口服地走了,过了几天,发现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样又得重新说服。爸爸妈妈终于被说服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又来作梗,而这些,爸爸妈妈也无可奈何。有时候,甚至还有姑姑姨妈等一群很厉害的人。

望子成龙的观念在一些人中间可以说根深蒂固,超值期待、牺牲精神、专制武断都是举世罕见。然而无情的事实是,大多数孩子都不能实现家长的期待,让他们深感失望。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指出,这是因为大多数家长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了“多学东西”,“多学实惠的东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多种技能。英国人讲培养一个绅士要经历三代,指的就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国人也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内心深处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要是真的这样认为,就不会有那样多备受折磨的孩子了,人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稀少。

知识往往不具备创造性,而文化素质除了人文情怀之外,还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能力。

比如像数学、物理、化学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国的孩子要比美国的强得多,美国的成绩在全世界排三十几位,中国经常占到前列。可是过上十几年,他们拿奖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而美国的孩子却在许多领域里非常出类拔萃,世界上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是由教育走在前面的民族搞出来的。美国的孩子尽管在学生时代知识的积累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在自信、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的培养却很棒。中国的孩子其实就像工具,这样教育只能把孩子教育成技术人员一样的工具。

像画画,要是在西方国家,孩子的家长很少抱有功利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得到精神享受,受到熏陶。我们中国人一般不会这样看,他们会觉得这样做是白花钱的,不合算。一提到艺术教育就是学画画、学钢琴,而且一定要马上见到成果,一定要考到九级或者十级。这是把知识、技能看作目的,而不是看成手段了。有报道说一个五岁的女孩为了逃避父母每天让她弹琴的规定,把自己的一根手指剁掉了。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忍心剁掉手指,这件事背后的内容太可怕了。

但是,当你把这些讲给一些家长听时,他们很难接受。一次有个家长对我说:李老师,我觉得我的孩子在你这里什么东西都学不到。我说不是学不到东西,而是我们之间对“东西”的看法不一样。你要的是小东西,我给的是大东西。这个大东西你不认识。

有这样一则笑话:当人们听说有“月亮”这种东西时都很兴奋,盯着地面到处寻找。有个发现了月亮的人出来,指着天上说:你们在下面是找不着的,月亮在那儿呢!大家跑了过去,抓住他的手指说:哎呀呀,原来这就是月亮呀!发现者急了,抽开手指,大喊着:不,不是。这不是月亮!说着重又举起手指:那才是月亮!他的手指又被大家抓住,说:我们明白我们明白!我们怎么不明白?这不就是月亮?发现者再一次抽开手指,往天上指,而人们再一次抓住手指,说他们明白。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没有穷尽……现在,有些家长面对教育时就是这种状态。他们的眼睛被手指“吸”住了,脱不开那根手指,怎么解释都难以明白,舍本逐末了。怎么才能让家长既要明白手指不是月亮,又要明白月亮不是手指呢?难呀……不要让你的目光成为镰刀比如有一次,放学的时候,有位满脸怒容的妈妈拉着孩子从我的面前经过,我看见孩子一副很悲伤的样子。我叫住母子俩,问出了什么事,妈妈说:太不争气了,画的什么东西嘛!我接过那幅画在挂盘上面的画,不觉倒吸一口凉气:天哪,这幅画,称之为杰作也不过分,就像是出自大师马蒂斯之手。我问孩子:给老师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孩子哭着说:大怪鱼。

我问那位妈妈:你认为哪儿不好?她说:还哪儿不好!哪儿都不好!他说画的是鱼,他要不说谁能认出是鱼呢?

我说你受没受过绘画方面的培养?她摇摇头。我说研究没研究过教育?知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创造能力,以及什么才是创造能力?她说没有。我笑了。我说既然你对这方面一无所知,怎么能这样肯定地说“这是好的”、“那不是好的”呢?你孩子这幅画,他的本意是要创造出一条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谁也没有见过的大怪鱼,现在他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你却因为不认识反而指责他。我们说这张画画得成功,不就是因为这条鱼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不出来是不是?可这却成了你说它不好的理由。再说,即便孩子画的什么也不是,仅靠色彩方面的卓越表现,也能算很好的绘画。

我说: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但是因为不清楚它是什么样子,所以,当创造能力来临时,往往会不认识。在这种事上要当心,不要说指责了,就是一个不当的眼神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要让你的目光成为镰刀,否则,会把你孩子优秀品质的小苗全部斩杀殆尽的。

那对母子走了之后我坐在那里很伤心,这种事情几乎天天都会发生,老家长说通了,新家长又冒出来了,重复同样的事、解决同样的问题。

不要将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样

我想,父母之所以这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的模样。

作为父母,当他们决定要孩子时,是否明确地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是否做好了全身心投入的准备?是否准备好了足够的耐心与爱?是否知道这“足够”二字的含义?它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常常听到一位母亲或者父亲说:“我想我已有足够的耐心。”听了这句话,你是否觉得这位家长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情况?

让孩子正常成长为什么需要付出如此多的耐心与爱?那是因为人类是高智慧的生命,他的成长要比其他动物来得缓慢,而心智与身体的成长又是同步进行的。他还有一个与父母及其任何同类都不一样的灵魂。遗传不能使他们完全相像,成长不能表现出使父母完全满意的样子。一旦事情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耐心就会很快用尽,剩下的只能是唉声叹气甚至暴跳如雷。尽管失去耐心的家长在表现形式上千差万别,但结果只有一个: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们说为人父母苦,苦在哪里?并不只是为他们谋取衣食住行时所要付出的大量劳动,更包括在孩子不尽如人意时所要付出的超常的耐心。身为父母能不能付出这样的耐心,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对孩子的无尽的爱。

孩子为什么会不尽如人意?作为家长,你想没想过这“尽人意”的“意”是你自己误解了的“意”,还是未来社会所需的“意”?当你怨天尤人时,你是否想过实际的情形正好相反--孩子是对的,而你是错的?

他们想没想过:自己与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他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然不同的。孩子将来所要面对的时代他清楚吗?孩子需要的生存手段他清楚吗?如果不清楚,他就无权说出“我认为应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否则,他只会将孩子塑造成自己的模样,让他重蹈自己的覆辙!而且,因为孩子的时代在竞争方面肯定要比你的时代更激烈更严酷,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与代价才能生存下去,所以,要是他不幸被塑造成了你的模样的话,那可真成了一场家庭悲剧。

不合格的父母应该“下岗”

目前,差不多所有的行业都有下岗的,唯有“父母”这个行业无人“下岗”。据我的经验,在我接触过的父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应该“下岗”。

不合格的工人造不出合格的产品,同样,不合格的父母培养不出合格的孩子。但是,很少有父母对自己是否合格产生过怀疑。更让我想不通的是,那些从未了解过儿童心理学、儿童成长机制、世界先进教育,以及将教育仅仅理解为“教”的父母,他们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总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没有任何差错,拒绝真理、自以为是,甚至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想也不想就敢说出“不好”。我常有一种被夹在缝隙中的感觉:一边是固执的、自以为是的父母,他们正在以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毁着孩子;另一边是孩子已经被毁、身心憔悴、痛不欲生的父母。有些父母,只有到了将孩子整个儿毁掉时他们才会有所心动,但这“动”还不是怀疑自己,而是怀疑生了个不争气的孩子。

32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所有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成人的问题!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每一个“坏孩子”的背后,必定站着一对不合格的父母!

当然,不合格的父母应该“下岗”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根本不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启蒙,这样的工作我已经做了好些年了。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对于家长而言,如果没有必要的启蒙,就是好的教育到了他的面前他也不认识,反而将不好的教育误认为是好的教育。

我现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家长上面,专门举办家长沙龙,我对家长说:要想改变你的孩子,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而你的改变得有个前提,就是:承认自己在理解、掌握好的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甚至背道而驰。只有这样,才能放下架子,将心抽空。然后才能从零起步,重新学习,才能听得进好的意见或建议。

我说真正的教育、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但怎样帮助呢?就像有位教育专家说的,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孩子像一棵幼苗,很无助,要是成人再给他脸色,对他打骂,就会加倍无助。我每听说某个地方某个孩子,因为成人的逼迫要么自残要么自杀的时候真是难过得要命。成人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我们的爱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吗?所以,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给心灵带来希望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的孩子可能是全世界最无助的。成人应该成为一把火炬,在孩子心中燃起希望。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你就是这个力量的源泉……怎样成为源泉呢?比如农民,一点也不了解庄稼的特性,本来二月下种,三月下了;本来出苗之后三十天淌水,第二天淌了。你下了最大的功夫,给它施肥,给它锄草,给它呵护,它还是长不好,甚至死了。你气得破口大骂:怎么搞的?我对你这样好,为什么不好好长啊!这个农民是不是力量的源泉呢?不是,他是破坏的源泉!对人的教育,教育孩子,首先应该像农民清楚庄稼一样清楚人的特性,清楚他的精神世界,不然,你怎能成为力量的源泉,又怎能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呢?

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好的教育是建立在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长机制之上的。每个时期,每个环节,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他,而不是把你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了就是教育--孩子,走路要慢一点,坑坑洼洼会把你绊倒;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小路上有坏人;喝水要喝开水,别喝生水,喝了生水会拉肚子……要是人的一生中一次生水不让他喝、从来不知道喝了生水会有什么反应……要是所有的事情都这样对待,从没有实体化的过程,你说他的眼睛能不迷茫吗?他那双迷茫的眼睛里又怎能现出光明呢?

我们对孩子的培养都有着整体的计划,对家长也是这样,是与对孩子的培养同步进行的,也有整体的计划。

家长沙龙一般是一月一次。刚开始时,主要是让家长了解什么是孩子,明白孩子的心灵与身体一样,都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这个法则不受成人左右,不要以为你想让孩子怎样孩子就能怎样。后来就讲教育学,再后来,进行艺术欣赏。

生命之树

我对家长说:咱们都知道孩子身体的生长规律吧?女人怀孕之后,就能知道孩子在几个月之后出生。生下来,也知道“三翻六坐九爬爬”这样的规律。这是身体的成长规律。但是孩子的肉体里面有一个精神的身体,它是什么样子?有着什么规律咱们了解不了解?

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一般都会对这样的问题不屑一顾。精神成长不就随着身体的成长而成长吗?我们的父母并不懂精神的成长,我们不也长大了?

于是,有的家长开始聊天,有的打哈欠。家长沙龙刚开始举办的时候,不管在哪个教学点上,他们都会有这种反应。

我说中国有句古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笑不足以为道。什么意思呢?一个具有上等智慧、理解力、眼光的人,当他听到了真理时一分钟也不能等,赶快实行;中等智慧的人听了会半信半疑,心想是不是真的?下等智慧的就会哈哈大笑,说不可能,别相信,他在胡说八道。下等智慧的人不认识真理,所以才“大笑之”,如果不笑,就不是真理了。

我们是哪种人呢?想做哪种人呢?我在这里讲教育,讲的这些都是多少人、多少年、多少努力研究出来的,是不是真理呢?是的。即便不是最最彻底的真理,也与真理非常接近了,起码在目前是最好的了。你们怎么能够这样慢怠呢?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但为什么当有人告诉你成才方法的时候,反而漫不经心呢?

我问家长:你们中间有谁能回答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他抓住任何东西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往嘴里塞?结果,所有的家长,包括那些爷爷奶奶,要么答不上来,要么回答错误。有的说因为好玩,有的说饿了。

我说孩子吃饱也会这样,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不说话。

于是,我就从这个契机开始给他们讲人的精神胚胎是怎么回事。我们都知道,人的生理生长机制都是预先设置好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的心理机制也是预先设置好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精神胚胎”。这就像一棵树,一棵生命之树,只要你种下一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出土,什么时候抽叶,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都是由内在的预先设置好了的机制所决定的。人的精神胚胎也是这样,从一出生,这一精神的机制就开始运行了。

比如人刚出生的时候只知道用嘴认知周围的一切,那时他只知自己有嘴,由于要抓住东西往嘴里塞,慢慢发现有手,之后,又用手来认知世界,这样,又讲到“敏感期”问题……无法遏止的动力孩子从出生开始到学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一切从无开始,是怎样让自己发展起来的呢?按照蒙台梭利的说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敏感力是指一个人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就是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们对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这个时期就叫敏感期,它被一些教育家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包括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这只是大的分法,每个敏感期里又可以分出许多阶段,比如感官敏感期里还有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等,文化敏感期里有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认字敏感期等。

孩子刚出生时,第一个敏感期就是嘴,嘴的吮吸。他不清楚自己还有别的,只知道有一张嘴。碰到乳头,就开始吮吸,这是天生的机制。由于某个刺激,你得“同化”环境,那环境就会成为经验的一个部分。当他把乳头吸进嘴里的时候,他就渐渐“习得”了这种最早期的行为。

乳头刺激了嘴唇,大脑便开始统合乳头柔软、乳汁甘甜的印象。接下来,他的手无意中伸到嘴里,嘴含到手指的时候,发现吸不出乳汁,这是孩子第一次比较性认知。

人类所有认知的提高都是由比较而来的,教育孩子时,请你一定要记住老天爷给人的这个机制!有比较才能提升认知,当孩子发现了乳头与手指的不同之后,他便会上升到智慧的层面。他开始“吃”手时还是无意识的,当成为习得行为后,就是有意识的了。

抬起胳膊,能把手准确地伸进嘴里,对婴儿很不容易,不容易就得“奋斗”,这个奋斗的过程就会促进大脑的发展、身体的发育,就这一个动作,大脑得调动许多根神经、许多条肌肉才能完成!如果一个刺激不断地被他的习得行为同化,孩子的心智状态与心理状态就会达到平衡,他就会感到很舒服很愉快。

同化与顺应

我给家长讲了人的智力递减公式,并将这个公式与同化、顺应联系起来。我说国外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有一家条件很不好的孤儿院,没有任何可供孩子发展的器械,专家发现这里的孩子两岁时智力状态平均只有56。他们把这些孤儿分成男女两拨,男孩留下,女孩被送到一座修道院里。修道院的条件非常好,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很好的可供孩子发展的空间。数年之后再去测试,发现男孩的智力仍然保持原状,女孩的智力平均上升到了80,与正常的孩子差不多了。

这就是环境刺激对孩子的作用,刺激不只是同化,也有“顺应”。顺应是什么呢?是当同化的机制建立起来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刺激,这个刺激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同化的范畴,超越了所有的经验,孩子为了适应,只好拼命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对他提出的新的要求。同化是量的变化,顺应是质的变化。

比如让孩子画鱼,已经画了许多次鲢鱼了,要是再让画其他的鱼,比如鲸鱼、鲨鱼,也能画得很顺溜很到位,因为他是用固有的已经同化了的形式来画的。但是突然间,你让他画的不是普通的鱼,而是一条谁也没见过的创造的鱼,“大怪鱼”,他就不会再顺溜了,就会犯难,无所适从。但为了“顺应”你这个刺激,他只能从自身改变,想方设法地画出这条鱼来,这就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零到六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期、吸收性心智最发达的时候,如果这个时期受到破坏,孩子就无法发展完善。有人说咱们人类连四分之一的潜能都没用上,大部分浪费掉了,证明人类一直在干破坏孩子自然属性的事。其他动物不会这样,除了人,任何动物都不会破坏小动物的自然成长机制。狮子老虎的教育方式非常开放,所以小狮子小老虎各种能力培养得十分完善。许多鸟孵了小鸟都是母鸟交给公鸟抚养,我对先生说:鸟都这样伟大,我们的孩子出生之后你在外竟然颠了七年!他就皱着眉,在那里反思了半天。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这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学习的成果也不会理想。

父母怎样才能做到不会错过这个时期呢?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抓住敏感期的前提。其次,要把孩子看作有能力的个体、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影响其心灵、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

什么是吸收性心智?就是不管接触任何的事物,都要用捕捉、归纳、体会的方式,从中获得知识、经验与智慧。许多成人不明白吸收性心智的重要性,如果看见一个小孩尿了泡尿,用尿在那里和泥玩,拉了个屎巴巴,也要拿个木棍戳呀戳的,就觉得不可思议,恶心得不行,一把拉开,再痛打一顿,好让他下次不敢。而实际上,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吸收性心智发生作用的缘故,他是在探求、在体验。

学会倾听

比如绘画敏感期,我说:作为家长,必须明白我们让孩子学画是为了什么,我说老天爷给孩子置放了一个绘画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在他们三岁甚至两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不好好利用,五岁或者六岁就消失了。

有一天孩子突然发现了“笔”这样的东西,还可以在“纸”这样的东西上面留下痕迹,而且,这个痕迹是他个人的,是他能够主宰的,他想让它成什么样就能成为什么样,孩子感到好奇,拿上笔不断地在纸上乱涂。但这并不等于他有绘画才能,更不能说他将来能当画家。他只是发现自己能创造这样的东西,很不理解,又很好奇,引得他特想探索,于是就不停地画呀画。这是孩子绘画敏感期的第一个阶段,叫涂鸦期。

当他发现线条呀、颜色呀可以随意摆布,绕着绕着又发现绕的圈里再加上两个窟窿就是眼睛,再长上手,长上腿,就像人了。他会给“人”起上名字,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阿姨……这是孩子绘画敏感期的第二个阶段,叫做命名涂鸦期。

这是所有孩子都要经历的。在涂鸦期,成人怎样帮助孩子、怎么进行教育呢?作为家长,你只给他提供足够用的笔和纸就成。真正的帮助是在下个阶段,就是命名涂鸦期。涂鸦期的孩子只是乱涂,什么形象也没有,到了这个时期,有形象了,但所有的孩子都只会画一间房子,或者一棵树,几个月重复来重复去的。

进入命名涂鸦期,实际上开始认知的再现了,就是事物一旦被认知,就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手上的功夫达不到,只好通过语言,但是不了解孩子内心的人一般听不懂这样的表达。如果你没学会倾听的艺术,孩子就会着急,急得不得了,先是小声地说,要是还听不懂,就会把你拽过来,搂住你的脑袋,贴着耳朵给你说。

你要是学会了倾听,孩子就会根据这个房子进行想象,编出好多故事,他的智力随之开始发展。实际上,这个房子就跟吃手指一样是一种习得行为,这时候要是不提供新的刺激,孩子就会不断地重复,直到画烦为止。画烦了,也就不画了,认知得不到提升,绘画的敏感期有可能从此终结。

再往后,就是“蚂蚁人时期”、“稻草人时期”等。许多家长不明白这种情况,所以老想让孩子超越自己,干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比如要求处在涂鸦期的孩子画什么像什么,结果不但使孩子讨厌画画,还破坏了他们的成长机制。

之后,我讲到如何进行教育。我说:对于小孩子而言,教育的意思是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教给他们什么。但是这个“帮助”太难了,因为你要帮助他首先要了解他,如果不了解,怎么帮助?这就是我讲述孩子成长机制的原因,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你要哪个

接下来,我讲什么是只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什么是以知识技能作为手段培养智慧与人格的教育,讲二者之间的差别。

我用很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有时候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画提示。这边是我教你画一只鸟,一个椭圆一个正圆,加上几个三角就是一个鸟,这是一幅简笔画。那边我让一个孩子去观察一只鸟,可能这个孩子把这个鸟画成一团乱麻。在这两种情况下,这边的孩子得到了什么?那边的孩子得到了什么?这边的孩子用了几分钟学会了画鸟,画得这么像,可完全是照着别人的样子画的。那边的孩子观察了这个鸟,并用自己的方式画了这只鸟,由于没有使用公式化的绘画语言,而画出了一只独特的鸟,成人在自己以往的经验当中找不到这样的鸟,所以就不认可。

尽管孩子得不到成人的认可,但是他得到了用观察、思考、创造这样的形式表达,得到了眼、脑、手之间的配合与训练。因为孩子画得在你看来很糟,就觉得很没面子。那么,是谁没有面子?是孩子没面子呢,还是家长?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让孩子按照科学方法观察鸟,画出自己心中的鸟,硬逼着他们毁掉自己。

我说,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哪个?他们说,你要是没讲,我们会把孩子骂一顿的,现在明白了……创造力能不能教常有家长这样问我:李老师,怎么没见你教我们孩子?我说这就是教呀。他一脸的莫名其妙,说:孩子毕竟还小,在画画方面一点基础都没有,总得给他教点什么吧?我说你要我教他什么?说:比如素描呀,国画呀之类。我说你是这样理解基础的?他说这不是基础是什么?我说你讲的这个基础就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必须有一个身体来穿,如果让你造身体和衣服,你先造哪一样?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心灵就是那个身体,比如创造能力、感受能力等,而表达心灵的技术,像你说的素描呀国画呀就像衣服。我的教学是在让孩子有一个结实的身体的同时量体裁衣,而你心中只想着衣服。

这个家长一脸茫然,说:我怎么没有见你们给我的孩子教创造能力?我说创造能力能不能教?不能,只能培养。他说那我的孩子送到这里都快半年了,怎么还不见他有多少创造能力?

我把这个事例拿到家长沙龙上分析,我说:咱们中国人太在乎教、速成、立竿见影了,差不多所有的行业都是这样,比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其实主要由病人说,医生在听,但是如果在中国,病人或者家属就会说你什么都没有给我治,我花了钱不是让你来听我说话的。当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去看医生的时候,他希望医生能给他一个方子,能很快见效,而不是准备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所以,中国的心理治疗发展不理想,原因在病人而不在医生。

教育也是这样,其实,一个好老师往往说得很少,他主要让孩子自己去悟,但是中国人受不了那种漫长的培养过程,他们很在乎老师是不是在教。

我说这是因为有些家长根深蒂固地认为,教育除了教还有什么呢?其中有些人也知道“育”、知道培养,但到底什么是“育”什么是培养他们就不认识了。比如“放射”,如果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孩子在比较中懂得什么是放射,家长就认为你什么也没给孩子教,但如果你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放射,家长就会对你非常满意。

实在没有办法,我就在家长沙龙上来一个实际对比。我发给每人一张纸一支铅笔,然后说:请大家跟着我画一个小女孩。我用教的方法,让他们跟着我画,头部是一个椭圆,脑门上一条直线,两边两条弧线,弧线发展下去成了两根小辫子,再添上五官,发展出脖子、躯干,两条腿叉开正面站着。

大家都画得很认真,用橡皮一点一点地擦。因为从小老师教的时候,他们都认真地学,这样的精神一直保留到现在。

画完以后我说:下面再画一幅,这幅画要由我来口述,你们来画。我开始讲《长袜子皮皮》的故事,我说:有一个名叫长袜子皮皮的小姑娘,非常顽皮,她长着一张圆嘟嘟的脸,脸上有一个像土豆一样的鼻子,鼻子上还有好多麻点点,这个鼻子下面有一张不折不扣的大嘴巴。她的头发是胡萝卜那样的红颜色,梳成两根硬邦邦总是翘起的小辫子。她一年四季老穿一双长筒袜,袜子的颜色不一样,一只咖啡色,一只黑色,而且,她的鞋子比脚长出一倍……画完了以后我就说:现在请看看自己的画,你们的长袜子皮皮是不是正面对着你们?是不是两腿微微叉开?是不是辫子往两边翘起?两手向下耷拉着?家长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他们画得确实是这个样子。我说:这么多人为什么画得全都一样?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所有人都画的是正面,两条腿都在叉开?家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说:你们画的第二幅画,这个长袜子皮皮,是不是受了我教给你们画的第一幅画的影响?

家长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发出哄笑。每个人都在嘲笑自己受了愚弄。我说:这叫思维侵略。我先教给你们东西,再让你们想的时候,思维就会被教的东西控制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只用教的方法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就告诉他需要的脸的画法;不会画辫子,我就告诉他需要的辫子的画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学到他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的,没有负担只有乐趣。如果只用教,孩子就会在所有的场合里都会把长袜子皮皮画成我教的那个样子,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我控制了,没有个人的空间,没有想象,没有创造。就像孙悟空落到了如来佛的掌心里似的,怎么跳都跳不出来。

准确地讲,我这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他可以放飞想象,放飞思维,放飞什么都行。

其实家长并不是认识不到创造不好,但他们对于创造的认识又非常狭隘,只认识那些伟大的创造,比如创造一颗原子弹之类。

可是日常生活中创造也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对于创造的理解一方面太不着边际,一方面又太过于功利,尤其是后者,想着创造马上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人们从这样的状态中拉回来,用深远的眼光来看待,让创造的观念渗透到人的灵魂之中。创造情结好像早就注入人的遗传基因里面,因为只有创造和探索才能极大地愉悦人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精神生活就需要创造。创造绝对不是我们要做出什么,而是我们需要这样才能活得幸福。但是许多家长不是这样想的,当他们知道创造的重要性之后,就会迫不急待地想看到结果,这个问题非常令人头痛。

国王号令全国

于是我就讲了个故事,我说有一位国王生了个女儿,他发现孩子既没牙齿也没头发,就说天哪,我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公主?真是太丑了。他以为孩子得了病,所以号令全国,要医生都到王宫来,说谁能给公主治好病就给多少领地多少黄金,治不好了就得杀头。所有的医生都吓得躲起来了,因为大家知道婴儿刚出生时都很丑,也没有头发。只有一个医生来了,说他能治孩子的病。国王问:你怎么治?他说:首先,我要采集什么什么季节的露珠,采集哪个哪个地方的霜,还要采集怎样怎样的花蕊,这样算下来,共要经过12年才能把病治好。国王说:只要你能治好病,多少年都行。12年后,医生带着孩子回来了,国王一看,很吃惊,原来公主全变样了,长着美丽的脸庞,金黄色头发,洁白的牙齿。国王说:呀,你的医术果然高超!就重重奖赏了他。

故事刚讲完,家长就笑起来了。我说咱们是不是也要做那个国王?我说有个哲人说了:你要想10天见效,就去种花;你要想10年见效,就去种树;你要想种植一种思想,起码需要100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在培养你孩子的灵魂,你们想想,是不是需要长一点的时间呢?

你没有做过家长工作就不知道有多难,就是这样讲了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到实际中该怎样还是怎样。后来,实在没辙了,我就想出另一种办法,就是让家长来做孩子的功课,让他们亲身了解一下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我让他们创造大怪鱼的时候,他们就傻眼了,在下面扑哧扑哧直笑,怎么也创造不出来,顶多是给鱼多长一条尾巴。但是孩子创造的,完全脱开鱼的形状,又能让你感觉到是鱼,从画轮廓起就已经进行创造。当我把家长的作业与孩子的作业挂在一起的时候,下面笑得不行,他们发现自己比不上孩子。我问他们:现在大家看见了孩子们有没有创造能力?我说其实,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就有,我们做的只不过让这种能力展露出来罢了。

就这样,家长终于认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了,也使他们有了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了。

眼泪与冰淇淋

有时候,我会在家长沙龙上穿插一些案例,与他们一起分析。某个孩子出了问题,我先不说怎么解决,而是拿到沙龙上让家长讨论。

比方说,一个孩子偷他妈妈的40块钱,这孩子才六岁。他妈妈说你拿10块钱去买盐,买完了余下的零钱给妈妈找回来。孩子的妈妈刚发工资,他没拿10块钱,拿了50块。买完盐后,非常聪明地把剩下的10块钱的零头还给了妈妈,自己把40块钱藏了起来。这件事让他妈妈发现了,来找我,说这件事怎么办呢?这么大点人就知道贪污钱了,而且做得这样狡猾,长大还了得!这位妈妈是银行职员,对拿钱这件事特别敏感。她说当时把孩子打了一顿,还声泪俱下地讲了半天严重性。谁知过了几分钟,孩子眼泪还在脸上挂着,却问妈妈:你不是答应过给我买冰淇淋吗?这位妈妈就觉得孩子简直不可救药了,难过得要命。

我就把这件事拿到沙龙讨论,问:要是你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事,你怎么办?

差不多所有的家长都主张应该狠狠打一顿。我说:你们能确保打了就能解决问题?他们说可能吧。

我说:据我知道的,有个孩子因为从小偷钱,不光打,甚至把手按到火上烧也照拿不误。

这下,家长不吭气了。于是,我便与他们一起,分析了孩子拿钱的内在原因。家长这才明白,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们精神方面不能得到满足时才会转向物质方面。

最近,我又讲了一个案例:有个家长有一天特别自豪地说,她的孩子从来不跟她要东西,到了商场也是这样,后来连她也过意不去了,就说:你挑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孩子说:妈妈,还是你挑,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我问家长:这个孩子属于正常呢,还是不正常?有的说,这个孩子不但正常,还特优秀。有的说,这个孩子不正常,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的妈妈在精神方面控制了她,使她始终处于“巴结”状态。孩子的精神被奴役了,从而失去了自己。

当时我就笑了,幸福得不得了。我觉得我们的家长终于成长起来了。后面这个分析是对的,孩子变成这样,其严重性与偷钱是一样的。

多米诺效应

就这样,我一步一步,慢慢地提高家长的认识,一直带领他们进入艺术欣赏。由于我们教育的缺陷,许多家长的了解空白,要让他们从零起步。

多少家长就是因为不懂艺术,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如果要使教育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让家长跟上。

在一次家长沙龙上,我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与委拉斯凯支的《国王与小公主》挂在一起。我说在这两幅画里,大家最喜欢哪幅?他们说有小公主那幅。我问为什么。他们说逼真。我说:噢,原来大家喜欢这幅画是因为它“逼真”,那么,我问你们,这个“逼真”照相馆能不能做到?他们说能。

我说既然照相馆里能够做到,画家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以前的画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没有照相机,现在有了照相机,“逼真”这样的事就不再需要画家来做,画家要做的应该是照相机不能做的,是不是这样?

这时候我指着《格尔尼卡》,让家长将这幅画与前一幅画做一番比较,然后问有什么感觉,有几个家长小声地说:乱、看不懂。

我说:我知道大家不喜欢这幅画,认为它什么都不是,觉得它就跟你们孩子画得差不了多少。但是,这幅在你们眼里啥也不是的画,美国和西班牙争了好长时间,这说明我们的眼光有问题,还是他们的脑筋有问题?

这一下,家长才带着重视的目光,伸着脖子想看清细节。我告诉他们《格尔尼卡》究竟好在哪里。我说这幅画画的是战争,西班牙一个名叫格尔尼卡的城市被德国飞机炸了,到处一片废墟,人都支离破碎了,你看那个女人,抱着一个断了腿的孩子,孩子已经死了,她在朝天呼喊……要是你们经历了这样的场面,比方说,你们遇上被日本人轰炸的上海,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他们说会的。我说:毕加索画的就是这样的感受。但他不是在做照相机的工作,不是模拟自然,而是创造了一种形式,一种只有他才有的绘画语言,他是用这样的语言不用拐弯,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战争的可怕。这就是现代艺术。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继续讲,讲解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有什么不同,现代艺术注重的是心灵的真实、个人感受,古典艺术呢,大都注重外在的真实,是一种模拟式的再现。我说:现在我们教给孩子这些东西,就是要他们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而不是照搬现成的东西,让他们关注心灵而不是外表。你的孩子正在成为这样的人,而你却愤愤不平地大声呵斥:天哪,你怎么画得像毕加索?!讲到这里,下面一阵哄笑。我说:我们也常常说某某孩子画得像毕加索,这是赞扬他;你们说自己的孩子像毕加索,就在贬低他。我希望家长朋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能够读懂孩子的画,用高超的眼光认识孩子的灵魂。要是做不到这点,怎么当父母?怎么做到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之后,我指着《格尔尼卡》问:现在,大家觉得这幅画好不好呢?

家长声音可大了,一起喊了声:好!我特别吃惊,感动得不得了。因为我们国家的成人,在这种场合里一般很少能忘我地喊出这样的声音。就是看演出,除了小青年之外,很少有成年人能够喊出这样的声音,有时甚至连掌都不愿鼓。

这件事让我很受鼓舞,我就一次次带着家长欣赏下去,从中国到国外,从文艺复兴到现代派,一个流派一个画家地欣赏,加上故事……家长听得非常认真,教室里静悄悄的。欣赏完艺术,刚好到了放学的时间,家长领着孩子心满意足地走了。我能感觉到他们因为心灵得到艺术熏陶而产生的那种满足感。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家长的状态就不一样了。我对我先生说,给家长欣赏艺术品,甚至比直接讲教育理念效果还好。

我想,不管怎么说,在这座城市里,不但几百个孩子在接受着这样的教育,同时至少还有两倍以上的成人也在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他们都在分享着艺术,也分享着人类文化最精华的东西。我对家长说:以后,当大家出差或者旅行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去看艺术展览,逛街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广告的艺术成分。因为审美品味的不同,做同样的事情,会与他人有着不同的收获。

家长们忽然由教育家变成学生,那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就像站累了,躺在大地上,那种放松的、享受的、踏踏实实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他们由此会为自己残缺的精神浇水施肥,接受阳光的沐浴。我说这时当你再看时装皮鞋的时候,你看的已经不仅仅是时装皮鞋了,还看到了艺术。

我想我这是把教育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进行,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改变他们生命的质量,更能改变他们的观念。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家长都爱孩子,他要为他的孩子寻找好的教育,只是不知道好的教育是什么,所以只好盲人摸象。我要做的就是不厌其烦地做他们的工作,改变他的观念。家长改变了,孩子也就改变了。改变了一个家长,就会改变一个孩子;改变了一群家长,就会改变一群孩子。这些被改变了的孩子、家长一定会影响其他的家长、其他的孩子。渐渐地,这种改变就会像空气一样传播、扩散,有一天,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

作品名-拉二胡的人(写生)作者-金京

年龄-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