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疾病临床诊疗
4891800000018

第18章 循环系统疾病(7)

4.不良反应:即使在推荐剂量内,氟卡尼也能产生促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是在严重心脏病患者中。氟卡尼可致多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降低;在窦房结病变患者,氟卡尼可加重窦房结功能障碍;氟卡尼也延长QRS间期和P-R间期。氟卡尼使起搏阈值增加200%,在依赖起搏器的患者需慎用;也增加ICD患者的除颤阈值。

5.药物相互作用:西咪替丁降低氟卡尼的清除半衰期。地高辛、普萘洛尔和胺碘酮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二)n类药物(p受体阻滞剂)

(1)作用特点。p受体阻滞剂通过拮抗p受体阻滞肾上腺素能。很少有对比研究以评价不同p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的相对剂量。通常认为它们对过度交感刺激(如嗜铬细胞瘤)所致的心律失常,或对运动或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心律失常有效。p受体阻滞剂通过2种作用发挥抗心律失常效应:阻滞突触后心脏受体和膜稳定作用。在离体实验中直接的膜稳定作用使动作电位缩短,但这需远高于临床所能达到的浓度。

(2)临床应用。p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通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艾司洛尔为超短效p受体阻滞剂,半衰期仅9分钟,对暂时减慢房颤或房扑心室率有效(如手术后)。

在大多数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p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预防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尤其是那些症状与肾上腺素能刺激有关的患者。

在持续性室速患者,尽管通常认为p受体阻滞剂是无效或禁忌的,然而临床上常证实其可有效地防止室速再发,尤其是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对于控制室早,尽管它们并不总是有效,但常能减轻心悸症状。更为重要的是,p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猝死危险。

(3)剂量和用法。p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剂量通常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的剂量相仿。口服起始剂量为:美托洛尔25ms,每日2次;普萘洛尔108,每日3次;阿替洛尔12.5-20m/,每日2-3次。根据治疗反应和心率增减剂量。在某些患者,需要大剂量以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相当于普萘洛尔3208/1),但此种剂量常导致疲乏和严重抑郁。艾司洛尔为静注剂,主要用于房颤或房扑时紧急控制心室率,负荷量为0.5巾8/。8,1分钟内静注,继以0.058/(k/-min)静滴4分钟,如5min内未获有效反应,重复负荷剂量后继以0.1ms/(k/-min)静滴4分钟。每重复1次,维持量增加0.05m/,但不应0.2m/(k/-min),连续静滴不超过48小时。

(4)不良反应。主要为负性肌力作用,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以及引起与剂量相关的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和低血压,诱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其他不良反应有疲劳、抑郁、失眠、多梦和幻觉。禁用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和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有低血糖反应的患者。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

(三)E类药物

(1)胺碘酮。

1.临床应用:美国FDA仅批准胺碘酮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对于房颤时的复律和(或)减慢心室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心动过速等,胺碘酮是有效的。对胺碘酮应用加以限制的主要原因在于,胺碘酮可能导致致死性并发症,难以确定其起效时间,而且胺碘酮与多种药物存在危险的相互作用。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患者口服胺碘酮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或为阴性,或猝死率降低,但总死亡率无降低。与Ic类药物不同,胺碘酮不增加这些患者的死亡率。静注胺碘酮可用于危及生命的室速或室颤,低血压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对于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胺碘酮增加住院期间存活率而出院存活率无增加。

2.临床药代动力学:胺碘酮通过胃肠道缓慢吸收,生物利用度可相差4倍。胺碘酮主要代谢物为去乙基胺碘酮(DEA),很少以原形从尿液排泄。DE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胺碘酮相当或更强,血药浓度为胺碘酮的0.4-2倍。静注后血浆半衰期为4.8-68.2小时。由于药物自脂肪和肌肉组织缓慢释放,致血浆清除率缓慢及个体差异性很大,半衰期为13-103天。

3.剂量:如不用负荷剂量,胺碘酮需数周至数月才能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静注或口服负荷剂量能加速达到治疗作用。静脉负荷剂量为150巾8(3-5巾8/。8),10分钟注入,10-15分钟后可重复,随后1-1.5m/min静滴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mg/min维持。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要注意注射速度及监测血压,并建议进行血浆药物浓度监测。对于在药物浓度下降时室速或室颤再发者,可再次给予150巾8静注10分钟。对于无脉性室速或室颤,可将30008加入20-3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静滴,必要时可追加1508。常规口服负荷剂量为0.2,每日3次,共5-7天;再用0.2,每日2次,共5-7天;然后0.2(0.1-0.3/),每日1次维持。口服治疗时胺碘酮的有效血药浓度通常为1-2.5/ml。如血药浓度长时间在3-4/ml以上,与毒副作用发生率增高有关。

4.不良反应:胺碘酮静注量5/8时将会降低心肌收缩力和末梢血管阻力,对严重心力衰竭和心脏明显扩大患者,尤其要注意缓慢注射、监测血压。服药期间Q-T间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一般不是停药指征。对老年人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胺碘酮可进一步抑制窦房结,窦性心律50次/min者宜减量或暂停用药。

胺碘酮的安全性是有争议的。早期报道和长期研究发现其耐受性良好,但美国的经验表明不能耐受者的发生率高,有时是致死性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致死性间质性肺炎,既往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更为常见,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则是可逆的。因此必须注意监测,如每3个月拍摄一次胸片可能有用,系列肺功能测试价值很小。此外,甲亢或甲减见于4%的患者。长期治疗时几乎均可发生角膜色素沉积,可进展至影响视力。一些白人患者可在皮肤暴露部位出现青灰色或蓝色。30%或更多患者可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少数可进展至黄疸或肝硬化。

5.药物相互作用:胺碘酮可干扰多种药物的清除,如地高辛、华法林、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美西律和普罗帕酮,应摸索这些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

(2)索他洛尔。

1.临床应用和药理学:索他洛尔阻滞p受体,并通过阻滞IK而延长Q-T间期和不应期,此两种特性的结合使得索他洛尔可有效控制多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然而,索他洛尔增加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电不稳定性。单次给药后峰值浓度出现于2.5-4小时。半衰期约12小时,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2.剂量和用法:推荐剂量为40-800,每12小时1次。在肾功能正常者,2-3天后可达稳态。如患者无反应而Q-T间期500mS,可将剂量增加为80-160m/,每日2次。

索他洛尔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如肌酐清除率(Ccr)为30-60ml/min,给药间期应延长至24小时;如C/-为10-30ml/min,给药间期应延长至36-48小时。由于存在Tdp和心力衰竭加重的可能,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应减量并严密监测。

3.不良反应:索他洛尔治疗的主要问题是Tdp,总发生率接近2%。在女性,心力衰竭和有过持续性室速的患者更为多见(7%)。仔细识别与处理Tdp诱发因素(如心动过缓、基础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严重心肌病变和低血钾等)可降低Tdp发生率。从808/1开始,逐步小心地增加剂量,监测Q-T间期,使其延长不超过550mS。此外,本药出现心力衰竭或原有心力衰竭恶化的发生率约为3%。其他还有一些与p受体阻滞剂相关的不良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索他洛尔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有增加Tdp的危险。

(3)伊布利特。

1.临床应用:可用于快速转复近期发作的房颤或房扑。尚缺乏在其他心律失常或长期(90天)房颤或房扑的应用研究。不应用于低钾、低镁或Q-Tc440mS患者。在应用研究中,依布利特首剂1ms,而后再追加0.508或1ms,在5-88分钟内终止44%的心律失常。约20%患者对首剂有反应,近25%患者对首剂无反应,而对第2次注射有反应。

2.临床药理学:10分钟以上静注,半衰期为2-12小时(平均6小时)。在肝脏经氧化代谢排泄,自循环中快速清除。

3.剂量和用法:体重、60ks患者的推荐剂量是1m/;对于体重60。8的患者,推荐剂量为0.01巾/。8。10分钟后如心律失常未转复,可追加一次相同剂量。

4.不良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Tdp,发生率为1.7%。在女性以及心功能减退或电解质紊乱患者,发生Tdp的危险性增加。

(4)多非立特。

1.临床应用:口服多非立特对于转复房颤作用有限,而可有效转复房扑。对于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似乎更大。

2.临床药理学:口服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为75%-100%。在肝脏和肾脏等量清除。口服后半衰期为8-10小时。在女性清除率下降12%-18%。多非立特主要通过肝脏CYP3A4代谢。静注后对Q-T间期的最大作用滞后于血药浓度峰值9分钟。

3.剂量和用法:复律时应根据Cci-口服给药,当Ccr60ml/min、40-60ml/min、20-40ml/min时,可分别给予0.5m/每日2次、0.25m/每日2次、0.120m/每日2次。Ccr20ml/min时禁用。维持窦性心律则为0.1-0.5m,每日2次。用药同时需监测间期,当或较基础值延长15%时,应减量或停用。

4.不良反应:Tdp发生率约3%。

5.药物相互作用:不宜与酮康唑、维拉帕米、西咪替丁或氢氯噻嗪等联合应用,尤其当患者肾功能减退时,将使多非立特的血药浓度升高。

(5)阿奇利特。

1.临床应用:阿奇利特显着降低房颤和室上速的发生率,显着延长房颤和房扑的复发时间,并减轻房颤再发时的症状,这些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15%-35%,心率变异指数)20),阿奇利特对总死亡率的影响是中性的,但显着降低1年后房颤的发生率。

2.临床药理学:为第3代1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阻滞IIK-和IKS而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促心律失常作用低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吸收完全,峰浓度出现于服药后约7h,与蛋白结合率约94%,半衰期为4天。大部分通过肝脏代谢,约10%经肾脏清除。

3.剂量和用法:常用给药方法是100-125巾8/1,1次顿服。

4.不良反应:偶见室早和室速,个别患者发生Tdp。心外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头痛,其次为疲乏、呼吸困难。

5.药物相互作用:使地高辛的吸收率和清除率轻度升高,但无临床意义,无需调整剂量。与华法林合用时,也未见明显药代动力学改变。

(四)钙桔抗剂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罩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用于房颤和房扑以减慢心室率,以及用于治疗和预防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静注地尔硫萆可用于暂时减慢房颤或房扑时的快速心室率,但在临床对照研究中其复律作用并不高于安慰剂。维拉帕米禁用于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和房扑的患者。维拉帕米还可有效终止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维拉帕米急诊应用的常规剂量为2.5-5mg,5分钟内静注;如需要,10-30分钟后可追加1-2剂,最大剂量20mg。地尔硫草常以0.25-0.350/8,10分钟内静注,随后5-15m/h静滴,持续24小时。

(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1)腺苷。

1.临床应用和药理学:通过直接减慢房室结传导,腺苷可有效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腺苷选择性作用于房室结的作用短暂,可用于作为窄或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工具。然而,最好在应用任何药物前作出正确诊断,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快速静注的半衰期是1.5-10秒。腺苷在血浆和细胞内快速代谢为肌苷和一磷酸腺苷。最大的药物作用出现在给药后10-20秒。

2.剂量和用法:腺苷应通过大静脉快速注射。对于成人,首剂3-68,1-2秒内注入。如心律失常持续,可再次以6-12ms在1-2秒内注入。每次剂量不宜15吕。

3.不良反应:腺苷作用时间短,无负性肌力作用,尤在伴结构性心脏病时更应作为首选药物。但腺苷可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快速静注后可由于明显窦缓、窦性停搏和窦房传导阻滞或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早、短阵室速,而使患者胸闷、头晕,心悸、低血压,应予注意。其他少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出汗和视力模糊等。所幸由于腺苷清除快,注射后30-60秒内这些症状即消失,大多无需特殊处理。本药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H度或m度房室传导阻滞,除非患者已置入心脏起搏器。

4.药物相互作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可增强腺苷的作用,可能由于阻断细胞对腺苷的摄取,遂使血浆浓度增高。咖啡因和茶碱则拮抗腺苷的作用。

(2)洋地黄类。

1.临床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一般治疗剂量时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因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和兴奋异位节律点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低血钾时更易发生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另外,洋地黄可直接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传导。常用的洋地黄制剂为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

毛花苷C(西地兰)为静注制剂,尤其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快速心室率的房扑和房颤时。每次0.2-0.4巾8,稀释后静注,10分钟后起效,1-2小时后达高峰。如必要,可在2小时后再追加1次。

地高辛0.125-0.25m/d,口服后经胃肠道快速吸收,吸收率为50%-80%,2-3小时后达血药浓度高峰,4-8小时后达最大效应。85%由肾脏排泄,10%-15%经肝胆排泄,半衰期为1.6天。地高辛对于控制房颤患者静息时心室率效果较好,常需合用p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以控制活动时的心室率。有报道洋地黄制剂可缩短房颤时的旁道不应期,故禁用于预激综合征患者并发的房颤和房扑。

2.不良反应: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且个体差异很大,用药应个体化。心肌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是引起洋地黄中毒的常见原因。

洋地黄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头痛、视力模糊、黄视等。洋地黄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早,多表现为二联律,此时可静脉补充钾镁制剂。但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不宜用钾盐。洋地黄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时,可静脉注射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