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三线”建设受到“文革”的影响,在“加强战备”思想的指导下,在工业布局、发展规划上过于短视,给“三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比如,制订了以军品生产为主,自我服务规划,忽视了新疆国民经济基础落后、经济技术协作条件差等制约因素;许多技术人员、设备不得不从内地调运,而不少企业建设在山区和戈壁腹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经济效益较差。1965年,整个“三线”企业亏损,直至1976年,“三线”企业亏损共计679.7万元。
20世纪80年代,新疆“三线”企业进行了“军转民”,大量生产电子产品和机械配件,其中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填补了自治区工业缺乏耐用消费品的空白,为新疆电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五小”工业建设
“五小”工业是指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矿、小水泥工业。
1970年,国家财政规定在“四五”计划期间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掌握重点使用,以扶持地方工业的发展。1970年,“五小”工业遍地开花,全国有近300个县市办起了小钢铁厂,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办起了手扶拖拉机、小型动力机械厂和各种小型农机厂、配件厂,有90%的县建立了农机修造厂。
就新疆地区而言,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自治区各地曾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批小型地方工业,后由于国民经济调整,这些小型地方工业大部分都在1963年前后被砍掉。1970年后,在国家政策扶植下,各地小型地方工业重新蓬勃发展起来。1971年底,自治区已有小钢铁厂11个,生铁产量占自治区总产量的将近1/3;恢复和新建了一批生产焦炭、石灰石等小厂矿;有小煤井200多个,煤炭产量占自治区总产量的70%;全区82个县,县县都有农机修造厂,有些县、公社、生产大队已初步建立起三级修造网,有些市(县)机械厂还生产了剪毛机、马拉割草机、饲料粉碎机等畜牧业机械;有小水电站235个,发电量占自治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的20%;有小水泥厂8个,另有30个正在积极筹建,有的已经部分投入生产。其他小化肥厂、炼铜厂、炼铅厂,以及云母、石棉等小型地方工业,也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与此同时,各地还建立了一批轻工、化工、医药等小型工厂,生产棉纱、棉布、针织、电池、造纸、砂糖、火柴、肥皂、陶瓷、农药、烧碱等几十个种类的日用工业用品。这些小型地方工业都是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投资少,收效快。以阜康县为例,该县不足6万人口,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举办地方工业遇到了资金少、设备少、技术人员少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坚持自力更生,土法上马,使地方工业获得了蓬蓬勃勃的发展。该县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修旧利废,因陋就简。阜康县新办工厂的多数设备、厂房都是这样解决的。如钢铁厂的一、二号高炉,都是利用原自治区机械局在1958年修的高炉经过修补投入生产的。这两个高炉虽已年久失修、十分破旧,使用寿命比新建高炉要短,但修补起来比新建两个高炉所需材料要少得多,修补的费用比新建的投资要少3/4,厂房、工人宿舍也是利用旧厂房、旧宿舍,卷扬机和第一台粉碎机也是从别处找来的旧机器。化工厂成立后,没有向国家要一台新设备,该厂现有的轮碾机、冲床、电力过筛机、压力机、电锯、电焊机等十几台设备大都是职工们到外地一些厂子的废铁堆里找来一些废旧零部件七拼八凑制成的,修制这些设备一共才花了8000元钱。水泥厂粉碎石灰石和铁矿石没有球磨机,工人们就翻砂了两个各重260公斤的铁碾,装在马拉水车的底座下制成土碾子来代替,一天可粉碎石灰石和铁矿石400公斤。
二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阜康县的绝大多数厂矿都是利用本县丰富的铁矿、石灰矿和煤炭等资源,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急需而建立起来的。多年来,各公社和大队还按照“以农为主、集体办矿,农闲大办、农忙小办”的原则,建立了30多个小煤窑,促进了社队工业的发展。为解决化工厂的原料问题,1970年,县上就让小黄山和小龙口煤矿在炼焦中提炼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这两个矿均已提炼成功,化工厂正用这种原料试验提炼新的化工产品。
三是边建厂,边生产。化工厂、橡胶厂由于实行这一原则,在建厂的一两个月内即投入生产,很快,这两个工厂的产值均已超过投资。
四是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阜康县各新建厂矿普遍缺少技术人员,广大职工边干边学,逐步掌握了生产技术,先后试制成功了“九·二〇”
农药、黄油、肥皂、小苏打等十多种产品,其中有的已成批生产。
五是紧紧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阜康县在发展地方工业时始终坚持大搞群众运动,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办工业的积极性,选拔了3个民兵班到钢铁厂做骨干,挑选了一部分知识青年到钢铁厂当工人,使钢铁厂顺利解决了人力来源问题。高炉开炉时,因运输力不足和没有粉碎机,用料很紧张,县委和革委会立即组织城镇儿百名干部、学生、居民、家属,包括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风雨无阻地轮流投入了长达一月的砸矿石、运矿石“大会战”。1970年下半年以来,阜康县陆续办起了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工厂、小水泥厂、小橡胶厂、小砖瓦厂等企业,加上原有的和自治区下放的小修造厂、小电厂、小石粉厂及3个煤矿,阜康的县办地方工业已初具规模,并已生产和试制出几十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
1975年,新疆地区大多数县(市)都有了小水泥、小水电、小煤矿、小化肥,84个县(市)都有了农机修造厂,不仅能修,而且能造一些农机具。全区新建了900个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大多数设在农牧区的县城和集镇。由于新疆地区幅员广大,交通线长,这些小型地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同时,新疆地区工业战线上少数民族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75年与1965年相比,少数民族职工增长了48.4%,这些都与“五小”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六)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确立
1977年,“文革”结束后,新疆的经济工作逐渐走上正轨。通过近30年的建设,新疆的工业虽然历经曲折,但是在提升工业化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从新疆实际出发,区党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带领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优势的资源,建立起新疆的现代工业体系。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有丰富的矿藏和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矿藏有利于迅速建立起一批工业部门,而水、土、光、热资源有利于新疆大面积的开发,发展种植业和经济作物,奠定轻工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家的政策安排下,地质工作人员对区内的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基本上摸清了资源的分布和储量,这为新疆的工业开发提供了条件。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与资源优势相关联的一些工业部门,如石油工业、煤炭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以及新兴的一批化学工业企业。其中,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建设,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石油产品,而且为未来新疆石油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轻工业方面,以大规模农业开发所提供的丰富的农业原料为依托,建立起了一批纺织、制糖、造纸等轻纺工业企业。大批工业部门的建立不仅带动了新疆相关行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产品品种丰富,已基本能满足新疆本地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1950年,新疆开始大规模现代化工业建设以来,相继建成了机械、钢铁、冶金、石油、电力、煤炭、建材、化学、石油、轻工、纺织、军工、电子等十二个工业部门,涵盖了现代工业的大部分门类。工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包括服装、食品、机械设备、化肥、水泥等轻纺、重化工类产品,而且包括收音机、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1949年,新疆工业仅能生产11种工业产品,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能通过自身的工业体系来满足本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生产近千余种产品,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再次,形成了一套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
(1)劳动报酬的统一分配体制。由国家统一规定工资等级和标准,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经营管理效果没有直接联系。
(2)财务管理体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全国统收统支,企业盈利全部上缴,亏损由国家包下来,需要的资金向上级申请。对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地方主管部门的统负盈亏,企业对其经营好坏不承担经济后果,不负经济责任。
(3)生产经营计划的集中管理。生产和流通基本上靠单一指令性计划来调节,生产产品由上级下达指标,出产的产品由上级统配调拨,需要的原材料由上级供应。
(4)价格管理体制。产品分别由国家定价和部门地方定价,总的来说是各级政府管理产品定价权。
(5)劳动管理体制。企业需要的劳动力由政府部门统一计划招收,统一分配。新疆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也有不同于内地省区之处,主要体现在全疆的工业企业单位分属于中央、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兵团等系统管理,在基本建设投资、企业用工、劳动工资、技术改造等各个方面均由上级主管部门计划管理,更增加了计划管理的复杂性。
总之,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疆经济落后的面貌,为新疆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为新疆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